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荣华
周效禹
+1 位作者
徐婷
范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54-955,958,共3页
目的:采用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通过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筛选出含有分支根管的标本,并对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分布、及开口方向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60颗下颌...
目的:采用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通过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筛选出含有分支根管的标本,并对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分布、及开口方向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60颗下颌第二前磨牙含有分支根管,出现率为60%。分支根管分布在根尖1/3为82.35%,其开口在颊侧的发生率为20.59%,舌侧为16.67%。结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了解其分支根管形态及规律,对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分支根管
显微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微CT法研究中国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形态
被引量:
3
2
作者
白雨豪
王芳芳
+2 位作者
黎淼
王颖
唐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994,共4页
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法研究中国人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63颗中国人上颌第一前磨牙,使用显微CT扫描并构建根管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观察并记录分支根管、根尖三角区发生情况,分析分支根管发生率、分布和开口特...
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法研究中国人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63颗中国人上颌第一前磨牙,使用显微CT扫描并构建根管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观察并记录分支根管、根尖三角区发生情况,分析分支根管发生率、分布和开口特征。结果:共有5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含有分支根管,发生率为79.37%。共记录到124个分支根管,其中95.16%发生于根尖1/3。分支根管开口于近中和远中方向的分别为33.06%和23.39%。根尖三角区的发生率为7.94%。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发生率高,根管系统形态复杂,了解其分支根管发生规律对于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分支根管
显微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不同时期根系分支与解剖学结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化岑
马元喜
+2 位作者
王晨阳
吴守志
张玉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采用土柱种植方式和徒手切片方法研究了豫麦13的根系分支和不同级别分支根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小麦初生根在播后第96开始一级分支,29d开始二级分支,三级分支根的形成在播种后90d左右(越冬期间);次生根的发生与初生根...
采用土柱种植方式和徒手切片方法研究了豫麦13的根系分支和不同级别分支根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小麦初生根在播后第96开始一级分支,29d开始二级分支,三级分支根的形成在播种后90d左右(越冬期间);次生根的发生与初生根的二级分支形成同时进行,而次生根的一级分支与初生根的三级分支同时发生,越冬期间或越冬之后次生根的二级分支相继形成,一般情况下观察不到次生根的三级分支。从解剖结构看,初生根不同部位有较大差异,近分蘖节处,不具备根的完整结构,中柱鞘外组织脱落,导管和筛管壁厚而孔小,木质化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
系
根
分支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微CT法研究中国人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
被引量:
6
4
作者
白雨豪
唐路
+1 位作者
孟宪杰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技术研究中国人离体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方法:收集108颗中国人下颌切牙,使用显微CT进行扫描后构建根管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对主根管形态进行分型,记录第二根管分出位置,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和位置。结果:下颌...
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技术研究中国人离体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方法:收集108颗中国人下颌切牙,使用显微CT进行扫描后构建根管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对主根管形态进行分型,记录第二根管分出位置,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和位置。结果:下颌切牙根管最常见的形态为VertucciⅠ型和Ⅲ型,发生率分别为78.70%和14.81%,分支根管发生率为24.07%。第二根管发出位置在釉质牙骨质界根方(6.07±3.42)mm。结论: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了解其主根管及分支根管的发生规律对于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切牙
分支根管
显微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根箱法原位分析黄梁木幼苗移栽后的根系生长
被引量:
5
5
作者
吴道铭
张书源
+2 位作者
董晓全
古敏
邹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7,共9页
【目的】利用活动式根箱在土壤栽培条件下原位动态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移栽后根系的形态和分布变化,解答黄梁木是如何构建根系网络及其根系形态和分布是否存在独特特征的两大问题,以期为黄梁木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个月苗...
【目的】利用活动式根箱在土壤栽培条件下原位动态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移栽后根系的形态和分布变化,解答黄梁木是如何构建根系网络及其根系形态和分布是否存在独特特征的两大问题,以期为黄梁木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个月苗龄的黄梁木实生苗移栽于装有赤红壤的活动式根箱,每10 d利用扫描仪获取0~15、15~30和30~45 cm土层根系生长图像,借助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和Image J分析移栽后40 d内这3个土层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分支数和根分支角度等指标,并计算根直径、根深宽比、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动态变化率以及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相关性,最后模拟移栽后黄梁木根系生长变化。【结果】在移栽后40 d内,黄梁木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和根分支数均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根系伸长速率达到21.4 cm·d-1;黄梁木70%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分支数分布15~30 cm和30~45 cm土层;黄梁木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主要由直径≤1.5 mm的细根贡献,特别是直径≤1.5 mm根系长度占根系总长的百分比大于96%;根系横向伸展速率为0.77~1.5 cm·d-1,纵向伸长速率达2.6 cm·d-1;15~30 cm土层单条二级根产生的三级根数量显著大于0~15 cm和30~45 cm土层的,最大值达58条·二级根-1;二级根和三级根分支角度在60°~80°之间;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角度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增大,且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数和分支角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8。【结论】本研究的活动式根箱及相关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土壤栽培条件下黄梁木根系生长的动态原位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综合运用不断伸长根系和扩大分支角度两种策略,在移栽后的短时间内长出大量细根,迅速在15~45 cm土层建成较发达的根系网络,形成较强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为保障黄梁木移栽后快速生长,建议在15~45 cm土层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梁木
根
系结构
根
分支
原位观察
根
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胚根对银杏幼苗生长的作用
6
作者
李家玉
《林业与生态》
1997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断胚
根
银杏幼苗
生物量
1年生苗
须
根
系
苗木生长
栽培条件
根
分支
再生能力
发芽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理 生化 生态
7
《麦类文摘》
1998年第4期15-20,共6页
Z980947 高产小麦根系形态与生长规律的研究/王化岑,王晨阳(河南农大农学院)∥作物杂志.-1997,(5).-33~34据对9 000 kg/hm^2高产田小麦根系生长规律观察结果,初生根分支时问早,级数高;次生根分支晚.单根长度短,总根量大。
关键词
生长规律
小麦生长季
冬小麦
根
系形态
小麦品种
高产小麦
根
分支
小麦叶片
春小麦
小麦
根
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荣华
周效禹
徐婷
范兵
机构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二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54-955,95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070821)
文摘
目的:采用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通过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筛选出含有分支根管的标本,并对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分布、及开口方向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60颗下颌第二前磨牙含有分支根管,出现率为60%。分支根管分布在根尖1/3为82.35%,其开口在颊侧的发生率为20.59%,舌侧为16.67%。结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了解其分支根管形态及规律,对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分支根管
显微CT技术
Keywords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s Branch canals Micro CT technique
分类号
R78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CT法研究中国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形态
被引量:
3
2
作者
白雨豪
王芳芳
黎淼
王颖
唐路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994,共4页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基金(编号:17JL28)
文摘
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法研究中国人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63颗中国人上颌第一前磨牙,使用显微CT扫描并构建根管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观察并记录分支根管、根尖三角区发生情况,分析分支根管发生率、分布和开口特征。结果:共有5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含有分支根管,发生率为79.37%。共记录到124个分支根管,其中95.16%发生于根尖1/3。分支根管开口于近中和远中方向的分别为33.06%和23.39%。根尖三角区的发生率为7.94%。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发生率高,根管系统形态复杂,了解其分支根管发生规律对于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分支根管
显微CT技术
Keywords
Maxillary first premolars Branch root canals Micro-CT technique
分类号
R78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不同时期根系分支与解剖学结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化岑
马元喜
王晨阳
吴守志
张玉喜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文摘
采用土柱种植方式和徒手切片方法研究了豫麦13的根系分支和不同级别分支根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小麦初生根在播后第96开始一级分支,29d开始二级分支,三级分支根的形成在播种后90d左右(越冬期间);次生根的发生与初生根的二级分支形成同时进行,而次生根的一级分支与初生根的三级分支同时发生,越冬期间或越冬之后次生根的二级分支相继形成,一般情况下观察不到次生根的三级分支。从解剖结构看,初生根不同部位有较大差异,近分蘖节处,不具备根的完整结构,中柱鞘外组织脱落,导管和筛管壁厚而孔小,木质化程度高。
关键词
小麦
根
系
根
分支
解剖结构
Keywords
wheat
root system
branch of rcot
anatom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S512.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CT法研究中国人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
被引量:
6
4
作者
白雨豪
唐路
孟宪杰
赵颖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3,共4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编号:2016-4-2014)
文摘
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技术研究中国人离体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方法:收集108颗中国人下颌切牙,使用显微CT进行扫描后构建根管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对主根管形态进行分型,记录第二根管分出位置,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和位置。结果:下颌切牙根管最常见的形态为VertucciⅠ型和Ⅲ型,发生率分别为78.70%和14.81%,分支根管发生率为24.07%。第二根管发出位置在釉质牙骨质界根方(6.07±3.42)mm。结论: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了解其主根管及分支根管的发生规律对于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下颌切牙
分支根管
显微CT技术
Keywords
Mandibular incisors
Branch root canals
Micro-CT technique
分类号
R78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816.9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根箱法原位分析黄梁木幼苗移栽后的根系生长
被引量:
5
5
作者
吴道铭
张书源
董晓全
古敏
邹璇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11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0213)。
文摘
【目的】利用活动式根箱在土壤栽培条件下原位动态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移栽后根系的形态和分布变化,解答黄梁木是如何构建根系网络及其根系形态和分布是否存在独特特征的两大问题,以期为黄梁木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个月苗龄的黄梁木实生苗移栽于装有赤红壤的活动式根箱,每10 d利用扫描仪获取0~15、15~30和30~45 cm土层根系生长图像,借助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和Image J分析移栽后40 d内这3个土层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分支数和根分支角度等指标,并计算根直径、根深宽比、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动态变化率以及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相关性,最后模拟移栽后黄梁木根系生长变化。【结果】在移栽后40 d内,黄梁木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和根分支数均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根系伸长速率达到21.4 cm·d-1;黄梁木70%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分支数分布15~30 cm和30~45 cm土层;黄梁木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主要由直径≤1.5 mm的细根贡献,特别是直径≤1.5 mm根系长度占根系总长的百分比大于96%;根系横向伸展速率为0.77~1.5 cm·d-1,纵向伸长速率达2.6 cm·d-1;15~30 cm土层单条二级根产生的三级根数量显著大于0~15 cm和30~45 cm土层的,最大值达58条·二级根-1;二级根和三级根分支角度在60°~80°之间;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角度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增大,且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数和分支角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8。【结论】本研究的活动式根箱及相关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土壤栽培条件下黄梁木根系生长的动态原位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综合运用不断伸长根系和扩大分支角度两种策略,在移栽后的短时间内长出大量细根,迅速在15~45 cm土层建成较发达的根系网络,形成较强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为保障黄梁木移栽后快速生长,建议在15~45 cm土层追肥。
关键词
黄梁木
根
系结构
根
分支
原位观察
根
箱
Keywords
Neolamarckia cadamba
root architecture
root branching
in situ observation
rhizobox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胚根对银杏幼苗生长的作用
6
作者
李家玉
出处
《林业与生态》
1997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断胚
根
银杏幼苗
生物量
1年生苗
须
根
系
苗木生长
栽培条件
根
分支
再生能力
发芽种子
分类号
S66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理 生化 生态
7
出处
《麦类文摘》
1998年第4期15-20,共6页
文摘
Z980947 高产小麦根系形态与生长规律的研究/王化岑,王晨阳(河南农大农学院)∥作物杂志.-1997,(5).-33~34据对9 000 kg/hm^2高产田小麦根系生长规律观察结果,初生根分支时问早,级数高;次生根分支晚.单根长度短,总根量大。
关键词
生长规律
小麦生长季
冬小麦
根
系形态
小麦品种
高产小麦
根
分支
小麦叶片
春小麦
小麦
根
系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
周荣华
周效禹
徐婷
范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显微CT法研究中国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形态
白雨豪
王芳芳
黎淼
王颖
唐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不同时期根系分支与解剖学结构研究
王化岑
马元喜
王晨阳
吴守志
张玉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显微CT法研究中国人下颌切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
白雨豪
唐路
孟宪杰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根箱法原位分析黄梁木幼苗移栽后的根系生长
吴道铭
张书源
董晓全
古敏
邹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断胚根对银杏幼苗生长的作用
李家玉
《林业与生态》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理 生化 生态
《麦类文摘》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