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页岩多分支井燃爆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1
作者 朱海燕 王恩博 +6 位作者 唐凯 伊向艺 赵鹏 李沁 朱舰桥 徐德昭 邓颖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7,共9页
基于有限元-离散元数值方法,综合考虑应力波冲击、爆生气准静态压力和应力波反射作用,建立燃爆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型,结合物理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研究地应力差、天然裂缝参... 基于有限元-离散元数值方法,综合考虑应力波冲击、爆生气准静态压力和应力波反射作用,建立燃爆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型,结合物理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研究地应力差、天然裂缝参数、分支井筒间距、延迟起爆时间和分支井筒与主井筒夹角对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应力差为5~15 MPa时燃爆压裂裂缝扩展形态受地应力差影响较小,当地应力差达20 MPa时分支井筒间裂缝相互窜通的趋势明显减弱;(2)天然裂缝长度的增加会促进燃爆压裂裂缝沿天然裂缝走向扩展,天然裂缝体密度和角度增大会限制裂缝扩展区域并减小井间窜通概率;(3)分支井筒间距越大,越不易引发裂缝窜通现象,裂缝向多个方向扩展;(4)增加延迟起爆时间,将缩短井间裂缝的距离;(5)当分支井筒与主井筒夹角为45°和90°时,井间裂缝存在相互窜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爆压裂 分支井 裂缝扩展规律 页岩储层 离散裂缝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油藏鱼骨分支井见水动态特征
2
作者 崔春雪 刘曰武 +3 位作者 丁玖阁 张国青 任仰奇 杨晓峰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底水锥进脊进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藏的高效开发。针对该问题,以底水油藏鱼骨分支井为研究对象,运用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方法,建立底水油藏底水锥进脊进动态预测模型,对见水时间及见水位置沿井筒轨迹的分布规律进... 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底水锥进脊进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藏的高效开发。针对该问题,以底水油藏鱼骨分支井为研究对象,运用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方法,建立底水油藏底水锥进脊进动态预测模型,对见水时间及见水位置沿井筒轨迹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明确鱼骨分支井的见水动态特征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主井筒与分支井筒间的渗流干扰及分流作用影响,井筒汇合处附近的夹角区域内流率较低,在油层中垂向压力梯度较大,见水时间较早,随后主井筒的中间段以及靠近主井筒的各分支井筒跟端位置见水,主井筒的两端和各分支井的趾端位置见水时间相对较晩;增加避水高度、油水密度差、主井筒长度及分支夹角可有效减缓底水锥进脊进,主井筒长度超过400 m、分支角度超过30°时,见水时间增加幅度变缓;井筒高度位于油层厚度80%处较合理;重油油藏比轻质油藏更容易引起底水的脊进。研究成果对于油田矿场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延缓见水时间及提高无水累计产量和采收率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鱼骨分支井 锥进脊进 见水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多分支井裸眼全井壁支撑完井关键技术
3
作者 汤柏松 郭东红 +4 位作者 赵杰 陈建宏 张博 刘佳 段鹏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2,共9页
随着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强,渤海油田整装油田发现逐渐减少,渤海河流相沉积“边、小、碎、深”油田高效勘探开发对油田增储上产至关重要,该类型油田具有储层薄、油气丰度低、储层物性差特点,且面临海上作业区受限、钻完井作业成本高等难... 随着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增强,渤海油田整装油田发现逐渐减少,渤海河流相沉积“边、小、碎、深”油田高效勘探开发对油田增储上产至关重要,该类型油田具有储层薄、油气丰度低、储层物性差特点,且面临海上作业区受限、钻完井作业成本高等难题。为实现海上河流相油田少井高产开发,通过室内优化裸眼定位悬挂封堵工具、液压扩眼工艺、井壁稳定工具,形成一体化全井壁支撑技术,可实现水平井分支井眼及主井眼的全井壁支撑,避免生产过程井壁坍塌堵塞生产通道。全井壁支撑完井技术已在渤中29-6油田水平多分支井BZ29-6-X成功应用,井眼由ϕ219.7~ϕ222.2 mm扩大至ϕ228.6~ϕ246.3 mm,钻完井过程中无复杂情况发生,该井投产产量145 m^(3)/d,钻后配产调整至90 m^(3)/d,分支产量贡献率95%,产能为常规井的1.4~1.7倍。水平多分支井全井壁支撑完井技术可为海上油田少井高产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渤中29-6油田 水平分支井 技术 增储上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骨型分支井SAGD分支形态优化及采出程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志军 张祺 +2 位作者 衣犀 唐佳琦 张国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风城油田低物性段普遍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鱼骨型分支井SAGD通过分支深入储集层可改善常规SAGD蒸汽腔扩展受限的问题。为了达到最佳开采效果,有必要对鱼骨型分支井SAGD的分支形态进行优化,并掌握影响采出程度变化的规律。为此,利用... 风城油田低物性段普遍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鱼骨型分支井SAGD通过分支深入储集层可改善常规SAGD蒸汽腔扩展受限的问题。为了达到最佳开采效果,有必要对鱼骨型分支井SAGD的分支形态进行优化,并掌握影响采出程度变化的规律。为此,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及正交实验设计的手段,确定分支参数对提高采出程度具有敏感性,并优化分支参数,分析不同储层物性下分支参数对采出程度的影响规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风城油田,该研究区块的最佳井型部署方案为:分支长度为120 m、分支数量为4条、分支角度为75°、分支异侧为非对称分布、分支间距为100 m。通过研究可知,各分支参数的影响权重以储层渗透率2.0 D为明显的分界点:当储层渗透率小于2.0 D时,主要影响因素为分支长度、分支数量;储层渗透率为2.0 D时,分支角度、分支间距的作用开始变强。研究成果对风城油田SAGD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型分支井SAGD 分支形态优化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风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自适应分支井主井眼支撑系统研制
5
作者 薛占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7,59,共6页
分支井主井眼支撑工具是满足分支井窗口支撑与分支井眼钻井的核心工具,包括可回收式斜向器、打捞钩、定向锚定封隔器及定向插头等。针对常用配套工具存在的锚定性能差、地面定向难度大、斜向器可取性差等问题,研发了分体式自适应分支井... 分支井主井眼支撑工具是满足分支井窗口支撑与分支井眼钻井的核心工具,包括可回收式斜向器、打捞钩、定向锚定封隔器及定向插头等。针对常用配套工具存在的锚定性能差、地面定向难度大、斜向器可取性差等问题,研发了分体式自适应分支井主井眼支撑系统。该系统以大通径锚定封隔器作为井下定位单元,具备轴向及周向锚定功能,可取式钻井导向器可在井下实现自动找正对接,从而建立牢固的窗口支撑系统,配套打捞钩具备定向打捞功能;该系统也可为后期井眼选择性重入及生产提供大通径机械通道。对主井眼窗口支撑系统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支撑系统的锚定、抗扭及自动对接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大通径锚定封隔器双向锚定能力1200 kN,环空封隔能力80 MPa;钩式打捞器可实现导向器的定向锁定。所得结果可为分支井设计及工具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窗口工具 支撑系统 锚定封隔器 自适应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多分支井形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辉 于洋 +1 位作者 高德利 郑江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6,194,共6页
煤层气井开采的第三阶段是煤层气井开采期限的主要部分,前人研究表明可用真实气体拟压力法来精确描述这一阶段的渗流规律。因此,根据镜像反映和压力叠加原理,建立了上下封闭煤层气藏中煤层气多分支井压力分布方程。考虑多分支井沿程流... 煤层气井开采的第三阶段是煤层气井开采期限的主要部分,前人研究表明可用真实气体拟压力法来精确描述这一阶段的渗流规律。因此,根据镜像反映和压力叠加原理,建立了上下封闭煤层气藏中煤层气多分支井压力分布方程。考虑多分支井沿程流动压降对产能的影响,建立煤层气多分支井稳定渗流时的产能计算耦合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多分支井形态参数对煤层气多分支井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分支井 稳定渗流 耦合模型 分支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三高”气井TAML5级分支井钻完井核心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有成 马勇 +2 位作者 付志 汪瑶 张超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分支井可大幅度地降低油气开发成本,是今后深层、超深层油气开发的主要井型之一。为探索分支井在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适应性和高效开发的新途径,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灯影组气藏部署的2口分支井... 分支井可大幅度地降低油气开发成本,是今后深层、超深层油气开发的主要井型之一。为探索分支井在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适应性和高效开发的新途径,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灯影组气藏部署的2口分支井(MX023-H1井、GS001-X52井)为例,在综合分析该区块地质特点以及TAML5级完井分支井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系统进行5级分支井眼钻完井技术先导性试验。现场试验表明:(1)分支连接处均实现了机械+固井密封,满足了后期完井管柱选择性重入条件,达到了TAML5级完井要求;(2)现场施工过程中,壁挂式悬挂器是否成功坐挂是分支井施工成败的关键,应用陀螺测方位判断壁挂式悬挂器坐挂情况的方法准确、可靠,为后期井眼的可选择性重入提供了保障;(3)在分支井眼通井、尾管管柱下入过程中,应用设计的弯管将管柱导入开窗窗口,顺利进入分支井眼,充分证实了弯管导入工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实践细化形成了分支井眼开窗、通井、套管入窗、套管下入、壁挂式悬挂器坐挂等系列规范化操作流程。结论认为,分支井是今后油气田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套适合“三高”气井的分支井钻完井技术,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步伐,有助于能源安全的保障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气 分支井 套管开窗 分支井眼重入 壁挂式悬挂器 精细控压 压力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参数对天然气水合物羽状多分支井降压开采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静丽 万庭辉 +3 位作者 李占钊 沙志彬 于彦江 梁前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747-9757,共11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而多分支井开采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采的一种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技术方法。基于南海神狐海域SHSC-4试采井测井曲线数据,建立了理想水合物藏分层地质模型。分析了羽状多分支井布设在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而多分支井开采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采的一种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技术方法。基于南海神狐海域SHSC-4试采井测井曲线数据,建立了理想水合物藏分层地质模型。分析了羽状多分支井布设在水合物Ⅱ层中部时,分支参数对降压开采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分支参数优化时,应首先考虑分支长度;尤其是当分支长度较短时,分支长度增加的增产效果最强;随着分支长度增加到一定长度,继续增加分支长度的产能增幅逐渐减弱。②其次应考虑分支数目和分支角度;相较于增加分支长度,增加分支数目和分支角度对产能影响较弱且增产效果相近;基于钻井成本考虑,分支数目不宜过多;分支角度大于45°时,产能增幅呈下降趋势,因此分支角度应小于45°。③在充分考虑上述分支参数的基础上,可适当考虑分支间距。相较于其他分支参数,增加分支间距对产能影响最弱,在保证较大控制面积和充分考虑钻井成本的前提下,分支井间距越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羽状多分支井 分支井参数 数值模拟 TOUGH+HYD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底井、分支井工程设计原则及方法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云连 王正湖 +1 位作者 唐志军 韩来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共2页
多底井、分支井能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产能和节约成本 ,其钻井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完备性 ,是实施分支井钻探的关键和前提。介绍了多底井、分支井类型选择及井眼轨迹优化设计、侧钻方式选择、钻柱设计、钻井液设计和完井方式设计的原则... 多底井、分支井能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产能和节约成本 ,其钻井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完备性 ,是实施分支井钻探的关键和前提。介绍了多底井、分支井类型选择及井眼轨迹优化设计、侧钻方式选择、钻柱设计、钻井液设计和完井方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底 分支井 钻柱 眼轨迹 设计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非均质油藏双分支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0
作者 韩国庆 吴晓东 +3 位作者 陈昊 李相方 唐恩高 安永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5,共5页
针对多层非均质油藏地层之间压力不平衡的特点,建立了多分支井半解析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双分支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分支之间存在干扰,分支夹角越小产能损失越大;两个分支所在地层的条件差别越大,产能高的分支越不易发挥最... 针对多层非均质油藏地层之间压力不平衡的特点,建立了多分支井半解析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双分支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分支之间存在干扰,分支夹角越小产能损失越大;两个分支所在地层的条件差别越大,产能高的分支越不易发挥最大潜力,从而影响总产量;井筒中摩擦压降和汇合点处的压力损失对分支井的产能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设计双分支井时,应尽量增大分支之间的夹角,分支汇合点尽量远离油层;分支井的井底流压不大于任何一个分支处的地层压力;两个分支应尽量选取生产压差接近的油层,这样就可以使两个分支都能发挥产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非均质油藏 油层 产能预测 生产压差 底流压 地层压力 总产量 潜力 最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井电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韩国庆 李相方 吴晓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由于分支井之间干扰的存在,故相互间的夹角是影响多分支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文章以水电相似原理为基础,针对对称式多分支井、任意夹角的双分支井和鱼骨状井进行了一系列电模拟实验,利用相似系数将实验结果转换为相对应的多分支井的实际产... 由于分支井之间干扰的存在,故相互间的夹角是影响多分支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文章以水电相似原理为基础,针对对称式多分支井、任意夹角的双分支井和鱼骨状井进行了一系列电模拟实验,利用相似系数将实验结果转换为相对应的多分支井的实际产能;评价了对称分支井的产能公式,重点研究了分支角度对分支井产能的影响,发现在分支长度都相等的情况下对称分支井在分支数超过4个(分支角度小于45°)后,产量增加幅度明显变缓;对于双分支井和四分支的鱼骨状井而言,也存在同样的规律。实验结果对优化分支井的结构和建立分支井的半解析产能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模拟实验研究 产能公式 半解析 相似原理 幅度 依据 增加 水电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CB26B-ZP1鱼骨状水平分支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1
12
作者 耿应春 韩来聚 +1 位作者 王爱国 吴明波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4,共3页
以胜利油田成功设计施工的一口鱼骨状水平4分支井——CB26B-ZP1井为例,从井眼轨迹优化、井身结构设计、钻具组合设计、油气层保护和完井技术等关键要素出发,综合阐述了施工一口鱼骨状水平分支井的技术要点、成功经验以及技术措施。实践... 以胜利油田成功设计施工的一口鱼骨状水平4分支井——CB26B-ZP1井为例,从井眼轨迹优化、井身结构设计、钻具组合设计、油气层保护和完井技术等关键要素出发,综合阐述了施工一口鱼骨状水平分支井的技术要点、成功经验以及技术措施。实践表明,胜利油田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设计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鱼骨状水平分支井,该井的成功,标志着胜利油田在水平分支井钻井研究和应用施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今后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提高油井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 分支井 眼轨迹 胜利油田 CB26B-Z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井钻井完井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焱 刘坤芳 余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6期11-13,共3页
简单阐述了多分支井技术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着重讨论多分支井钻井技术的特点和多分支井钻井完井工程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 ,并明确提出了多分支井钻井完井应用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分支井 应用技术 眼轨迹 工程设计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井、分支井的不稳定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雷 黄诚 +3 位作者 段永刚 陈伟 舒能益 杨学云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应用连续点源迭加原理建立起均匀流率的斜井压力分布数学模型 ,通过该模型能够考虑大斜度井的射开段长度、上下位置、倾斜角、渗透率各向异性等影响 ;应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计算获得大斜度井的压降典型曲线 ,为大斜度井的试井评价和... 应用连续点源迭加原理建立起均匀流率的斜井压力分布数学模型 ,通过该模型能够考虑大斜度井的射开段长度、上下位置、倾斜角、渗透率各向异性等影响 ;应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计算获得大斜度井的压降典型曲线 ,为大斜度井的试井评价和产能预测提供有力工具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大斜度井的双对数典型曲线存在两段压力导数水平段 ,前者是早期的径向流特征 ,后者是拟径向流特征 ;在同等的井筒渗流长度条件下 ,大斜度井或水平井方式的渗流条件好 ,更能有效地利用地层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大斜度 分支井 不稳定压力 动态分析 分析 定向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壁稳定技术及其在分支井完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占春 张光焰 +2 位作者 刘恩新 张智勇 陈维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5期50-52,共3页
通过对增稠剂体系、延迟交联系统、破胶系统的研究 ,确定了井壁稳定液室内配方 ,并对井壁稳定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 ,开展了现场应用工艺研究。室内研究证明 :该井壁稳定技术延迟交联温度可控制在 30~ 60℃ ,延迟交联时间可控制 ,耐温可... 通过对增稠剂体系、延迟交联系统、破胶系统的研究 ,确定了井壁稳定液室内配方 ,并对井壁稳定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 ,开展了现场应用工艺研究。室内研究证明 :该井壁稳定技术延迟交联温度可控制在 30~ 60℃ ,延迟交联时间可控制 ,耐温可达 1 30℃。该技术可有效地防止井壁坍塌 ,明显降低洗井液用量 ,减少滤失 ,且对地层伤害小。该技术在梁 46-支平 1井上进行了现场应用 ,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稳定技术 分支井 应用 油层保护 增稠剂 交联剂 破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井渗流和不稳定压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段永刚 陈伟 +1 位作者 黄天虎 严小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根据多分支井的非稳态渗流特点,建立了多分支井的非稳态渗流模型,利用单支水平井的压力分布叠加得到了多分支井的压力分布.采用井筒流动与油藏流入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得到各种多分支井压力不稳定动态曲线,并分析了其不稳定压力动态特征... 根据多分支井的非稳态渗流特点,建立了多分支井的非稳态渗流模型,利用单支水平井的压力分布叠加得到了多分支井的压力分布.采用井筒流动与油藏流入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得到各种多分支井压力不稳定动态曲线,并分析了其不稳定压力动态特征.通过对多分支井压力不稳定动态曲线特征分析划分出了不同多分支井的渗流特征段,这对于多分支井试井解释和油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非稳态 压力特征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井注气开发煤层气模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席长丰 吴晓东 王新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给出了多分支井模拟CO2注入开采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气水两相流动、多组分气体吸附、煤基质膨胀和收缩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分支水平井井筒压降;根据数学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和计算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计算结果显示:与只进行排... 给出了多分支井模拟CO2注入开采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气水两相流动、多组分气体吸附、煤基质膨胀和收缩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分支水平井井筒压降;根据数学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和计算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计算结果显示:与只进行排水采气的基本衰竭开采方式相比,注入CO2后,煤层甲烷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煤层甲烷 基质收缩膨胀 混合气体吸附 筒压降 注气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3-支平1井TAML5级分支井钻完井技术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爱照 王瑞和 +3 位作者 李成嵩 任中启 刘全江 丁海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为满足分支井眼可以合采也可以分采的要求,验证TAML5级完井分支井技术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质环境的适应性,胜利油田在河3区块部署了1口TAML5级完井分支水平井———河3-支平1井。该井施工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对井径扩大率要求高,对井眼轨... 为满足分支井眼可以合采也可以分采的要求,验证TAML5级完井分支井技术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质环境的适应性,胜利油田在河3区块部署了1口TAML5级完井分支水平井———河3-支平1井。该井施工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对井径扩大率要求高,对井眼轨迹要求严格,复杂尾管串下入难度大,对井眼连接器总成和上分支井眼回接的密封性能要求高。该井在钻完井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地质导向钻井、井眼轨道优选、套管开窗侧钻、陀螺定向、防碰绕障、井径扩大率控制与井壁稳定技术,确保了该井的顺利完成,为TAML 5级完井分支井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分析了该井钻完井的主要技术难点,介绍了该井的工程设计、钻完井技术措施,重点介绍了该井的完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水平TAML5级完 胜利油田 河3-支平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海林 唐洪林 +2 位作者 闫振来 许新强 左红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提高建南气田的采气量和改善开发效果,在建南区块部署了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在介绍建35-支平1井储层地质情况、井身结构和井身轨迹剖面的基础上,对定向钻进阶段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钻具组合、螺杆钻具、... 为提高建南气田的采气量和改善开发效果,在建南区块部署了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建35-支平1井。在介绍建35-支平1井储层地质情况、井身结构和井身轨迹剖面的基础上,对定向钻进阶段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钻具组合、螺杆钻具、钻井参数和钻进方式优选,及套管防磨、分支井眼扭方位、裸眼悬空侧钻和预防再进入分支井眼方面,对该井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井的成功,证明采用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开采海相碳酸盐岩低渗低压裂缝性气藏是可行的,也为今后该技术在海相碳酸盐岩低渗低压裂缝性气藏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水平 分支井 建南气田 建35-支平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模拟实验的多分支井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明 吴晓东 +3 位作者 韩国庆 高飞 徐立坤 曹光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37-2040,共4页
基于水电相似原理,设计分支井的电模拟实验。研究了分支数目、分支角度、模型电阻、注入井位置等参数对分支井产能的影响和各个分支对油井产能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产能随着分支角度和分支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分支井... 基于水电相似原理,设计分支井的电模拟实验。研究了分支数目、分支角度、模型电阻、注入井位置等参数对分支井产能的影响和各个分支对油井产能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产能随着分支角度和分支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分支井的分支与水平段间存在干扰导致每个分支的产能贡献度有差别;注入井位置对油井产量影响很大,选择合适的注采井网对多分支水平井的生产至关重要。实验结果为优化分支井的形态和注采井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模拟 分支井 产能 干扰 摩擦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