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VD与数学形态学分形维数谱的战场声特征提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坤 邸忆 顾晓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53,共7页
分形维数作为战场声信号的特征,存在特征数量不足,反映信号非线性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VD与数学形态学分形维数谱(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And Mathematical Morphological Fractal Dimensions Spectrum,SVD-MMFDS)的战... 分形维数作为战场声信号的特征,存在特征数量不足,反映信号非线性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VD与数学形态学分形维数谱(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And Mathematical Morphological Fractal Dimensions Spectrum,SVD-MMFDS)的战场声特征提取方法。对声信号构造Hankel矩阵,再进行SVD分解,根据信号频率与奇异值的关系,重构信号分量。将这些重构信号依次线性叠加,每叠加一次信号分量就计算一次分形维数,直至完全恢复原信号;通过这种方法,构成数量多且更能反映信号非线性的分形维数谱。运用半实物仿真实验将SVD与数学形态学分形维数谱的方法,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分形维数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该方法提取的战场声特征具有更好的区分度且特征数量更多,为利用信号非线性来识别战场声目标提供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分形 声特征提取 数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Sb_2Te_4薄膜表面分形维数计算及表征
2
作者 朱守星 朱世根 +1 位作者 范真 丁建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采用低功率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eSb2Te4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研究了薄膜表面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沉积态GeSb2Te4薄膜为无规则、无择优取向的非晶材料;薄膜表面形貌... 采用低功率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eSb2Te4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研究了薄膜表面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沉积态GeSb2Te4薄膜为无规则、无择优取向的非晶材料;薄膜表面形貌AFM图像具有分形特征,基于自行编制的采用盒计数法求解随机分形维数的C语言程序,计算得到沉积态GeSb2Te4薄膜的分形维数为1.93;针对一维和二维随机分形多重分形谱的计算表明,沉积态GeSb2Te4薄膜满足分形的标度不变性;通过对沉积态和退火态薄膜进行多维分形谱计算,发现经过230℃退火处理的薄膜样品的多维分形谱较窄且晶化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b2Te4 薄膜 分形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永胜古滑坡堰塞湖沉积物粒度多重分形特征及其指标适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宇 徐宗恒 +1 位作者 查玲珑 陈云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6-1675,共10页
本文以云南永胜县下院滑坡堰塞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依据粒度测试结果采用传统粒度指标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化研究,探讨各传统指标在堰塞湖沉积解析中的适用性,探索多重分形理论在沉积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 本文以云南永胜县下院滑坡堰塞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依据粒度测试结果采用传统粒度指标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化研究,探讨各传统指标在堰塞湖沉积解析中的适用性,探索多重分形理论在沉积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①堰塞湖沉积物粒度统计参数明显不同于其他环境下的沉积物,具有河湖相沉积独特的分布曲线形式、分选状态和分形特征。优势粒级在分形计算中起主导地位,全局分形维数与分选系数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的分形维数对应着不同的堰塞湖沉积条件,分形维数在堰塞湖粒度解析中有着很好的运用前景;②多重分形结果显示2种不同时期的堰塞湖沉积物均以高聚集度组分为主体,表明粒径分布集中,反映出堰塞湖沉积过程中水动力的稳定性,沉积来源的唯一性,进一步证明了该堰塞湖曾长期存在。细粒组沉积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分布相对集中,优势粒组多但单个含量低,尾端含量低,内部分异较大;粗粒组分布呈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趋势,高聚集度粒组数量少但含量高,低聚集度粒组数量多但单个含量低,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③多重分形分析表明Δα、Δf在沉积物粒度分析中能够解析粒组内部分布特征,具有传统指标不可替代的作用,D_(0)和D_(1)两者结合可作为沉积环境解析的替代指标,与其他q阶多重分形联合可进一步作为堰塞湖解析指标,而D_(1)/D_(0)和D2则存在一定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沉积 粒度特征 图解法 分形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与分形理论的地震异常检测 被引量:30
4
作者 曹茂森 任青文 王怀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2-679,共8页
为了提高地震异常检测精度,探讨了小波与分形结合的地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采取功率谱密度对地震波的分形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且仅在几个高频段具有自仿射分形性质,这为分形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并揭示了现有单一综合分形维方法的不... 为了提高地震异常检测精度,探讨了小波与分形结合的地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采取功率谱密度对地震波的分形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且仅在几个高频段具有自仿射分形性质,这为分形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并揭示了现有单一综合分形维方法的不足;继而提出了频率、时间有序的无次采样小波包变换(FOTO- NWPT) ,该算法为地震波分形分析创造了优良平台.基于前两者,提出了小波与分形优势结合的地震异常检测方法:由FOTO- NWPT将地震波分解在若干尺度上,依据尺度关联维分析构建地震剖面分形参数空间,参数奇异标志了地震异常.工程实验证明,该方法比现有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为实现度量参数化精细地震勘探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分形性质 频率 时间有序的无次采样小波包算法 关联 剖面分形维谱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服务供应链网络组织研究——以港口服务供应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阳 林国龙 胡志华 《西部论坛》 2012年第2期59-65,共7页
服务产品具有无法库存等特征,要求服务供应链结构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能适应环境和通用的动态供应链重构模式,而分形供应链具有自相似性、自组织、自优化等特点,可以兼顾供应链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基于分形理... 服务产品具有无法库存等特征,要求服务供应链结构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能适应环境和通用的动态供应链重构模式,而分形供应链具有自相似性、自组织、自优化等特点,可以兼顾供应链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基于分形理论,将服务供应链分解为若干个分形供应链元,建立分形供应链元间相似性测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研究服务供应链网络组织结构。对港口服务供应链仿真实例的分析表明,可以利用自相似维数的测算结果更好地认识现实复杂的服务供应链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服务供应链 分形供应链 自相似性 供应链网络结构 分形 分形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在岩性分类及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郑桂香 池天河 蔺启忠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了推进多重分形思想在遥感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以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为实验区,通过分析该区的成矿特点与遥感影像特征,构建分形维数谱,并将其与图像光谱特征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与含黄铁矿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在现有矿点统计资料与专家经... 为了推进多重分形思想在遥感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以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为实验区,通过分析该区的成矿特点与遥感影像特征,构建分形维数谱,并将其与图像光谱特征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与含黄铁矿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在现有矿点统计资料与专家经验知识的支撑下,确定找矿靶区。实践证明,基于遥感图像的分形理论并结合图像的光谱特征,建立相应的找矿模型和找矿标志,能更好地为区域矿产勘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遥感找矿 岩性分类 蚀变信息提取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断面隧道施工围岩变形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颜杜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58,共3页
以马尾山隧道工程为依托,根据多重分形理论,采用多重分形维数谱宽度表征围岩变形的不规则程度,采用广义分形维数谱曲线表征围岩变形的均匀程度,采用信息维数与容量维数的比值(D1/D0值)表征变形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了围岩变形的多重分形... 以马尾山隧道工程为依托,根据多重分形理论,采用多重分形维数谱宽度表征围岩变形的不规则程度,采用广义分形维数谱曲线表征围岩变形的均匀程度,采用信息维数与容量维数的比值(D1/D0值)表征变形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了围岩变形的多重分形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隧道拱肩不同测点围岩变形多重分形维数谱曲线均呈非对称抛物线形;同一监测断面不同测点谱宽度差别明显,表明其围岩变形不规则程度不一;相较于测点L1,测点L2的广义分形维数谱曲线更陡,表明该处围岩变形不均匀程度更高;测点L1,L2的D1/D0值接近,表明围岩变形数据离散程度相差不大,测点L4,L5围岩变形数据离散程度明显高于测点L3,L6。分形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的变形数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变形 统计分析 多重分形 广义分形 信息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的阴离子聚合物微球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任宏 袁萍 +1 位作者 唐省三 陈炳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4-519,共6页
制备了SO42-、NO3-、ClO4-和F-、Cl-、Br-、I-两种新型阴离子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微球,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电导法,研究了阴离子聚合物吸附低浓度游离酸的性能,考察了阴离子类型和温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时,吸附... 制备了SO42-、NO3-、ClO4-和F-、Cl-、Br-、I-两种新型阴离子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微球,基于吸附质-分子探针电导法,研究了阴离子聚合物吸附低浓度游离酸的性能,考察了阴离子类型和温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时,吸附游离酸的过程,遵循单分子层机理进行吸附。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能U制约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两者存在线性相关性,K、U均随阴离子的离子势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吸附过程为吸热的,吸附焓变ΔH为10.87 kJ.mol-1。吸附过程谱维数ds增大,导致表观吸附速率常数降低。吸附质对吸附剂的亲和能Ua随吸附质-吸附剂相互作用参数K2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阴离子聚合物 表观吸附速率常数 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能 分形 吸附质亲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