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ajar能量法的混凝土分形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山锁 秦卿 +1 位作者 任梦宁 杨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001-21006,共6页
混凝土损伤模型的研究,实质上是研究损伤变量对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材料的累积变形引起结构内部损伤的发展,最终将产生宏观裂缝直至破坏。在混凝土损伤破坏过程中,"凹凸无序"的断裂面和"杂乱无... 混凝土损伤模型的研究,实质上是研究损伤变量对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材料的累积变形引起结构内部损伤的发展,最终将产生宏观裂缝直至破坏。在混凝土损伤破坏过程中,"凹凸无序"的断裂面和"杂乱无章"的裂缝是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离散化、非线性、随机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和表征。基于断裂面和裂缝的分形特性,得到了分形应力、分形应变的基本概念,使之能更为准确地描述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通过Najar能量损伤理论,利用分形应力与表观应力、多重分形应变与表观应变之间的关系,推导得出了混凝土分形损伤本构模型,重新定义了Weibull概率分布的混凝土损伤扩展规律,得到了基于压缩变形分形特性的损伤演化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分形应力 多重分形应变 Najar能量损伤理论 分形损伤本构模型 分形损伤演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焊接疲劳损伤分行演化方程建立
2
作者 邬华芝 郭海丁 +1 位作者 高德平 许开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95,107,共4页
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常用材料TC11钛合金焊接试件,做了控制应变的疲劳寿命试验,获得了最大加载应变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应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了疲劳断口分维数测量中电镜放大倍数及测量码尺的选择问题,改进了二次电子线扫描分维... 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常用材料TC11钛合金焊接试件,做了控制应变的疲劳寿命试验,获得了最大加载应变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应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了疲劳断口分维数测量中电镜放大倍数及测量码尺的选择问题,改进了二次电子线扫描分维数处理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钛合金焊接接头断口分维数的测量,获得断口分维数与疲劳寿命关系近似正比例关系。由已建立的焊接结构疲劳损伤分形演化理论模型,建立了一定载荷下TC11钛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损伤分形演化方程。对航空发动机整体焊接叶盘疲劳寿命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连接 疲劳损伤试验 分形演化方程 分维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算法的灰度图象压缩
3
作者 郭京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9-722,共4页
基于分形和分块迭代函数系统 (PIFS)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于求解具有全局最优的自相似分块的演化算法 .详细地阐述了个体的编码方法、适应度函数的设计、遗传算子的设计和选择策略 .通过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解码质量好、编... 基于分形和分块迭代函数系统 (PIFS)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于求解具有全局最优的自相似分块的演化算法 .详细地阐述了个体的编码方法、适应度函数的设计、遗传算子的设计和选择策略 .通过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解码质量好、编码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函数系统(IFS) 演化算法(EA) 分形图象.图象压缩 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破裂过程中管道—裂隙水非线性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欢 刘晓丽 +2 位作者 王恩志 刘驰 张建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0-508,共9页
本文聚焦碳酸盐岩微观渗流特性与破裂机制的研究,开展了岩石破裂过程中管道-裂隙水流动可视化试验,基于岩石块体尺度试验结果定量分析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过渡的流态演化过程,研究多级荷载对管道-裂隙水流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 本文聚焦碳酸盐岩微观渗流特性与破裂机制的研究,开展了岩石破裂过程中管道-裂隙水流动可视化试验,基于岩石块体尺度试验结果定量分析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过渡的流态演化过程,研究多级荷载对管道-裂隙水流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流态稳定性与破裂状态相关,管壁破坏初期管道流主要以层流为主,局部管壁劈裂造成管道流体时域性流态交替,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转变的前兆特征主要表现为过渡流态临界转换点。碳酸盐岩破裂过程中管道流体向裂隙流体过渡过程具有分数演化特征,分数指数能够定量刻画管流和裂隙流的临界过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管道破裂 裂隙水 非线性流动 分形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利用Wishart和K统计描述的极化SAR图像分割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修国 徐乔 +1 位作者 陈启浩 陈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3-719,共7页
为得到极化SAR图像中不同异质程度区域的准确分割,本文提出一种选择利用Wishart和K统计描述的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形网络演化算法思想,将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生成的超像素作为初始对象;再根据区域异质度指标,选择利用Wis... 为得到极化SAR图像中不同异质程度区域的准确分割,本文提出一种选择利用Wishart和K统计描述的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形网络演化算法思想,将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生成的超像素作为初始对象;再根据区域异质度指标,选择利用Wishart分布或K分布描述对象的统计相似性;最终实现综合利用Wishart和K统计描述的极化SAR图像分形网络演化分割。通过模拟数据和真实极化数据进行实验并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整体上能准确分割不同异质程度的地物,在局部细节上分割结果边界更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网络演化算法 图像分割 K分布 极化SAR WISHAR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多特征的高分辨率极化SAR图像分割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修国 陈奇 +1 位作者 陈启浩 徐乔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59,共7页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全极化数据的特点,基于分形网络演化分割算法框架,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K分布统计特征、Pauli分解特征和空间形状特征的高分辨率全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对数似然函数定义K分布统计特征异质度,对Pauli分解特征...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全极化数据的特点,基于分形网络演化分割算法框架,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K分布统计特征、Pauli分解特征和空间形状特征的高分辨率全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对数似然函数定义K分布统计特征异质度,对Pauli分解特征加权定义极化分解特征异质度。在此基础上,综合统计、极化分解和形状特征构建对象相似性准则,建立高分辨率全极化SAR图像多特征综合分割流程。通过模拟数据和ESAR全极化数据实验并与其他分割方法比较,验证了本文分割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分割 高分辨率 K分布 分形网络演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权值FNEA算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 被引量:10
7
作者 贾春阳 李卫华 李小春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方法中,分形网络演化算法(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FNEA)是一种经典的影像对象构造方法。但在计算影像对象之间的异质性时,使用根据经验选择的固定权值会导致该算法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属性的影像对象分... 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方法中,分形网络演化算法(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FNEA)是一种经典的影像对象构造方法。但在计算影像对象之间的异质性时,使用根据经验选择的固定权值会导致该算法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属性的影像对象分割。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FNEA方法,根据不同影像对象的空间和光谱特征,自适应地计算空间判据权值和紧凑度判据权值,并将不同光谱分量对光谱判据的贡献引入到影像对象之间异质性的计算中。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对不同属性的影像对象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与同类算法相比,图像分割结果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对象 分形网络演化算法(FNEA) 自适应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相似性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泉华 谷玲霄 李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4,共8页
作为蕴含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重要信息,地物目标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结构对其精准分割至关重要。为此,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光谱和纹理信息,提出基于区域相似性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算法。首先,将图像域划分为一系列同质子区域;然后... 作为蕴含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重要信息,地物目标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结构对其精准分割至关重要。为此,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光谱和纹理信息,提出基于区域相似性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算法。首先,将图像域划分为一系列同质子区域;然后,在区域基础上,结合定义的纹理相似性和光谱相似性,以获取区域相似性;再利用基于区域相似性的分形网络演化算法(FNEA)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利用所提出算法,分别对合成纹理图像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 过分割 区域相似性 分形网络演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FNEA影像分割算法中初始对象的快速构建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邓富亮 范协裕 +1 位作者 王刚 马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4-491,共8页
针对分形网络演化法存在分割效率相对较低和区域合并准则无法适用于单像素区域对象2个问题,提出采用快速扫描法构建初始区域对象,进而采用基于异质性最小区域合并算法实现分形网络演化分割.实验证明,快速扫描法能快速构建初始区域对象.... 针对分形网络演化法存在分割效率相对较低和区域合并准则无法适用于单像素区域对象2个问题,提出采用快速扫描法构建初始区域对象,进而采用基于异质性最小区域合并算法实现分形网络演化分割.实验证明,快速扫描法能快速构建初始区域对象.通过设置适当初始阈值参数,在不影响分割精度情况下,该方法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分割效率.从可信度和通用性角度来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网络演化 快速扫描法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超像素的多光谱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永梅 孙海燕 胥玉龙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面向对象多光谱图像分割方法中,初始对象特征往往无法反映真实区域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错误的合并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SLIC)超像素与结构张量粗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 在面向对象多光谱图像分割方法中,初始对象特征往往无法反映真实区域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错误的合并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SLIC)超像素与结构张量粗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先采用SLIC超像素方法产生初始过分割结果,用结构张量产生尺度空间下的粗分割结果,再用粗分割结果指导超像素进行初步合并,使分形网络演化方法(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FNEA)所面向的初始对象能够表达该区域的整体特征,增强后续合并过程对噪声的抗性。将该方法与传统FNEA的分割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对复杂城区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能够得到较好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像素 多光谱图像 图像分割 分形网络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 被引量:12
11
作者 聂倩 七珂珂 赵艳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49,共6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中容易受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对原始影像进行聚类生成超像素影像,并在此基础...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中容易受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对原始影像进行聚类生成超像素影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网络演化方法(FNEA)进行多尺度分割生成同质性对象,最后利用最邻近分类方法进行地物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易受多尺度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效果稳定,而且分类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简单线性迭代聚类 超像素 分形网络演化方法 多尺度分割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ct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rock fracture in undersea metal mining 被引量:5
12
作者 LIU Zhi-xiang HAN Ke-wen +1 位作者 YANG Shan LIU Yu-x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320-1333,共14页
Through rock mechanics test,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borehole photographic observation of rock fis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rock mass duri... Through rock mechanics test,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borehole photographic observation of rock fis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rock mass during undersea mining, the fractal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rock fracture in undersea metallic deposits of Sanshandao Gold Mine were studied by fractal theory.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granite mechanics test in undersea deposit indicate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 the granite deformation energy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acoustic emission(FDAE) increase gradually. However,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stress of specimen,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acoustic emission(FDAEs) decrease and the granite specimen fails. Therefore, the fractal dimension evolution of rock failur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which are fissure inoculation stage, fissure growth stage, fissure expansion stage and fracture instability stage, respectively. By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mage photographs of rock specimens in Sanshandao Gold Mine,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rock fissure is 1.4514, which is close to the average value of FDAE during granite destruction, i.e., 1.4693.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undersea mining show that with the excavation proceeding, the FDAE in rock stratum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isolation roof is less than 40 m, the FDAE begins to decrease, and meanwhile the sign of water inrush emerg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es on the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undersea mining in Sanshandao Gold Mine indicate that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plastic zone(FDPZ) where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ccur is 1.4598, close to the result of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1.4364, which shows the sign of water inrush. Meanwhile, the thickness of the isolation roof for undersea mining should be more than 40 m,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Sanshandao Gold Mine, the rock fissures in undersea mining were observed by borehole photography and the rock mass deformation was monitored by multi-point displacement met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strata borehole fissure distribution and energy release ratio(ERR) of rock mass were calculated by fractal principle, which are 1.2328 and 1.2685,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ock deformation and fissure propagation are both in the second stage of fissure growth, and have not reached the fourth stage of fracture instability. Therefore, the conclusion can be obtained that the undersea mining in Sanshandao Gold Mine is safe at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sea mining of metal deposit evolution of rock fracture fractal theory energy of rock fail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