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232
1
作者 王国梁 周生路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550,共6页
土壤具有自相似特征或尺度不变特征。许多研究表明,土壤质量(重量)分形维数是土壤内在属性之一。但是,在计算土壤质量分形维数的推导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假设,而有些假设,如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具有相同的密度等假设,已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土壤具有自相似特征或尺度不变特征。许多研究表明,土壤质量(重量)分形维数是土壤内在属性之一。但是,在计算土壤质量分形维数的推导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假设,而有些假设,如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具有相同的密度等假设,已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此外,用传统的比重法测量土壤颗粒分布不仅工作量大,且操作结果更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鉴此,本文提出了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的概念。通过对宜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78个土壤样品的体积分形维数的测定发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和土壤质量分形维数一样,都是土壤的固有属性;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具有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对茶园、菜地和农田土壤剖面上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表明,在茶园和菜地土壤剖面上,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增加,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增加;在农田土壤剖面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和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也表现出基本保持一致的变化规律。此外,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颗粒的组成会产生影响,使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变化,如菜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粒 体积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种不同土壤粒径分级制度的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差异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继峰 丁国栋 +4 位作者 李景浩 邓舸 张若菡 周永斌 殷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0,共6页
基于中国制、美国制和国际制3种不同土壤粒级分级方法对沙地樟子松林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进行计算,以揭示不同粒径分级制度对樟子松林下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测定的影响,并探讨各粒径分级制度内在的联系。粒径组成及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分析、... 基于中国制、美国制和国际制3种不同土壤粒级分级方法对沙地樟子松林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进行计算,以揭示不同粒径分级制度对樟子松林下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测定的影响,并探讨各粒径分级制度内在的联系。粒径组成及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分析、计算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樟子松林地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占总体积的75%左右、粉粒其次,占总体积的15%左右、粘粒含量相对较少,占总体积的3%左右;2)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排序为中国制(D_(CHN))>国际制(D_(INT))>美国制(D_(US));3)D_(CHN)、D_(INT)和D_(US)与土壤粘粒和砂粒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但是与土壤粉粒含量相关性较差(P>0.05);4)D_(CHN)、D_(INT)和D_(US)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线性回归方程可实现三者之间的转化。综合分析3种土壤粒级分级方法均能有效反映土壤颗粒分布信息,且相较于D_(CHN)和D_(INT),D_(US)与土壤颗粒含量的相关性较好,粒径范围较宽阔,D值差异较大,实用性较好,是计算樟子松林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的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级 沙地樟子松 体积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孔体积分形维数及其与氯离子渗透性和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建波 文俊强 +2 位作者 王宏霞 叶家元 张文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采用压汞法对含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孔分形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定了其孔体积分形维数,探讨了含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孔体积分形维数与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孔体积分形维数越大氯离子渗透系数越大;含不同掺合料混... 采用压汞法对含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孔分形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定了其孔体积分形维数,探讨了含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孔体积分形维数与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孔体积分形维数越大氯离子渗透系数越大;含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孔体积分形维数与氯离子渗透系数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粉煤灰>矿渣>石灰石>水泥;含不同掺合料的混凝土的孔体积分形维数与强度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粉煤灰>矿渣>水泥>石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形维数 氯离子渗透性 强度 不同掺合料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冬冬 史正涛 +2 位作者 刘新有 王连晓 冯泽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7-823,共7页
土壤粒径分布影响土壤质地均匀程度和土壤肥力等,是重要的土壤物理特征之一。运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了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剖面各层(共计105个土壤样品)的分形维数D值。结果表明,分形维数D值介于2.636 2~2.885 0之间... 土壤粒径分布影响土壤质地均匀程度和土壤肥力等,是重要的土壤物理特征之一。运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了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剖面各层(共计105个土壤样品)的分形维数D值。结果表明,分形维数D值介于2.636 2~2.885 0之间,分形维数与<0.002 mm的黏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0.002~0.05 mm的粉砂和0.05~2.00 mm的砂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林型的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化不同,10龄和22龄橡胶林土壤粒径分布曲线的波动性较32龄橡胶林的小,各层颗粒之间的差异性较32龄的大;分形维数和土壤黏粒体积百分含量与全钾含量和自然含水率都在p<0.0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粉砂体积百分含量除与上述土壤基本性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还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呈显著负相关,而分形维数和土壤黏粒体积百分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不同林龄 体积分形维数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退耕还林对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莉丽 冯珍 刘晶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30-34,共5页
退耕还林可引起土壤粒径分布的变化,通过测定陕西省吴起县和礼泉县两个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表层土壤各粒级百分含量,分析退耕还林对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特征的影响。应用马尔文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各粒级体积百分含量,用双对数... 退耕还林可引起土壤粒径分布的变化,通过测定陕西省吴起县和礼泉县两个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表层土壤各粒级百分含量,分析退耕还林对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特征的影响。应用马尔文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各粒级体积百分含量,用双对数模型计算体积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吴起县和礼泉县两个样区土壤PSD的D值分别在2.490~2.526和2.638~2.699之间,顺序均为荒地】人工林地】农地。D值与黏粒和粉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和0.968,与极细砂和细砂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和-0.851,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8。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对土壤黏粒、粉粒和砂粒及D值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区域,海拔,土地利用类型和退耕年限,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区域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地影响土壤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形维数 土壤粒径分布 多元统计分析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合阳黄河湿地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云鹏 张社奇 +1 位作者 党亚爱 贾根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5期82-85,共4页
本研究通过粒径分析,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陕西合阳黄河湿地4种不同类型土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1)体积分形维数反映出从荒地、耕地到湿地,直至退化到盐碱化荒地,土壤质地具有变粗的趋势,可以更精细地反映出土壤质地的变化。(2)体积... 本研究通过粒径分析,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陕西合阳黄河湿地4种不同类型土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1)体积分形维数反映出从荒地、耕地到湿地,直至退化到盐碱化荒地,土壤质地具有变粗的趋势,可以更精细地反映出土壤质地的变化。(2)体积分形维数与粘粒、粉粒和砂粒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3)分形维数在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上随深度的变化复杂多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人工湿地 土粒 土壤机械组成 体积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Bingham型浆液柱形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凤玺 魏福成 杨仕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6-1364,共9页
为解决被注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和孔隙通道的多变性对现有注浆理论与试验结果误差的影响问题,引入分形理论相关知识,建立Bingham型浆液在分形多孔介质中柱形扩散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分形渗透注浆扩散方程的解析解。通过室内注浆试验、传统... 为解决被注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和孔隙通道的多变性对现有注浆理论与试验结果误差的影响问题,引入分形理论相关知识,建立Bingham型浆液在分形多孔介质中柱形扩散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分形渗透注浆扩散方程的解析解。通过室内注浆试验、传统注浆理论与本文理论对比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参数分析被注介质的体积分形维数和迂曲分形维数对多孔介质和浆液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形渗透率常数和分形孔隙率常数与体积分形维数呈正相关、与迂曲分形维数呈负相关关系;2)随着孔隙最大直径的增加,分形渗透率常数和分形孔隙率常数也不断增加;3)随着注浆时间的增加,浆液的扩散半径、扩散速度与注浆压力和浆液的水灰质量比呈正相关、与地下水头压力和迂曲分形维数呈负相关关系;4)迂曲分形维数对浆液的扩散半径起重要作用,在直管极限条件下,浆液的扩散半径最大,随着迂曲分形维数的增加,浆液的扩散半径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gham型浆液 多孔介质 体积分形维数 迂曲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径分布对多孔镍孔体积分形维数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学龙 胡锐 +2 位作者 薛祥义 王一川 傅恒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8,共3页
用压汞法对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多孔镍试件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多孔镍试件的孔隙率及孔径分布曲线,并以Menger海绵体模型为基础,根据压汞实验数据确定了多孔镍试件的孔体积分形维数,发现多孔镍的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2.8... 用压汞法对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多孔镍试件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多孔镍试件的孔隙率及孔径分布曲线,并以Menger海绵体模型为基础,根据压汞实验数据确定了多孔镍试件的孔体积分形维数,发现多孔镍的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2.8~3.0之间。孔径分布范围越宽、平均孔径越大,孔体积分形维数越大。多孔镍的孔体积分形维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孔镍孔隙结构的均匀性及填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镍 孔径分布 体积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岩溶山区耕地利用变化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熊波 王建力 +2 位作者 张天文 宋江 李彦军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95-301,共7页
通过对重庆东南部喀斯特山区的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粒度分析,利用土壤颗粒体积分维模型,分析了该区域耕地土壤与撂荒地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特征,探讨了颗粒体积分形特征与颗粒体积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土壤... 通过对重庆东南部喀斯特山区的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粒度分析,利用土壤颗粒体积分维模型,分析了该区域耕地土壤与撂荒地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特征,探讨了颗粒体积分形特征与颗粒体积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土壤中粘粒(<0.002mm)含量呈明显的线性相关,表现为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分形维数也越高。土壤粘粒含量与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剖面上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土壤分形维数不仅受粘粒含量的支配,还与土壤质地的均一程度有关,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均匀指数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耕地土壤分形维数值(平均值为2.506 5)大于撂荒地分形维数值(平均值为2.483 5),说明岩溶区人类农耕活动对土壤质地尤其是粘粒含量影响明显。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区域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 体积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郧县黄坪村黄土-古土壤序列体积分形维数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涛 庞奖励 +4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毛沛妮 胡慧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73-78,共6页
本研究运用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了湖北郧县黄坪村(HPC)剖面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剖面分形维值介于2.52~2.78,古土壤S_0的分形维数值最大,马兰黄土L_1最小,剖面整体分形维数值的大小关系为D_(S0)>D_(Lt)>D_(L0)>D_(L1)。研究发现... 本研究运用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了湖北郧县黄坪村(HPC)剖面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剖面分形维值介于2.52~2.78,古土壤S_0的分形维数值最大,马兰黄土L_1最小,剖面整体分形维数值的大小关系为D_(S0)>D_(Lt)>D_(L0)>D_(L1)。研究发现,分形维数值与粘粒含量呈正相关,与粗粉砂含量呈负相关,与磁化率和CIA值成正比,说明分形维数也可以指示成壤环境的演变,即分形维数值的高值,指示气候较为暖湿,反之指示的是气候较为干冷。HPC剖面的分形特征揭示了汉江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晚更新世时期,L_1的分形维数仅为2.61,说明气候较为冷干,成壤作用微弱;全新世早期,L_t的分形维数相对L_1增至2.71,说明气候条件改善,气温回暖;全新世中期,S_0的分形维数相对于L_t增至2.75,表明气候暖湿,成壤作用强烈;全新世晚期,L_0的分形维数相对于S_0降至2.70,说明汉江地区气候转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形维数 粒度组成 磁化率 CIA值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细骨料级配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夏春 刘浩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对混凝土骨料级配进行研究 ,发现混凝土组成材料具有许多明显的分形现象 ,因此认为分形可以成为对混凝土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新的方法。建立了骨料级配与分维值D的关系 ,以及分形体积V、分形孔隙率P与分维值D的关系。
关键词 混凝土 细骨料 分形几何学 分维 骨料级配 分形体积 分形孔隙率 分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特征 被引量:60
12
作者 党亚爱 李世清 +1 位作者 王国栋 赵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78,共5页
采集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的干润砂质新成土(神木)、黄土正常新成土(延安)和土垫旱耕人为土(杨陵)等典型土壤剖面0~200cm土层土样,通过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阐明黄土高原典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 采集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的干润砂质新成土(神木)、黄土正常新成土(延安)和土垫旱耕人为土(杨陵)等典型土壤剖面0~200cm土层土样,通过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阐明黄土高原典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南到北,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呈下降趋势,而不同土层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差异不显著。土垫旱耕人为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表层(0~10cm)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分别为2.723±0.024、2.609±0.077和2.589±0.025,表层以下(10~200cm)颗粒平均体积分形维数分别为2.729±0.034、2.584±0.054和2.558±0.034;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0.01mm的物理性黏粒及<0.002mm的黏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0.002~0.05mm的粉粒和>0.05mm的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粉粒的显著性较小,而土壤中物理性黏粒体积百分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机碳及矿物固定态铵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砂粒体积百分含量与上述土壤基本性质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黏粒 黄土高原 体积分形维数 物理性黏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特征 被引量:68
13
作者 伏耀龙 张兴昌 王金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具有分形特征是土壤的客观属性之一,为了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因素。运用土壤体积粒径分布分维模型计算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0~20cm)161个样品的分形维数,分析了分形维数的空间变化特点及... 具有分形特征是土壤的客观属性之一,为了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因素。运用土壤体积粒径分布分维模型计算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0~20cm)161个样品的分形维数,分析了分形维数的空间变化特点及其与粒度组成、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表征土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粒径分布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2.5011~2.7825之间,粉壤土>壤土>砂壤土,耕地大于灌林地。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黏粒(<0.002mm)和粉粒(0.002~0.05mm)的体积百分含量以及土壤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砂粒(>0.05mm)的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区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地 分形 粒径分布 体积分形维数 岷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巨莉 文安邦 +2 位作者 郭进 严冬春 史忠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4-237,共4页
采集三峡库区忠县石宝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0-40cm土层3个层次12个土壤样品,通过计算和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说明三峡库区中性紫色土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 采集三峡库区忠县石宝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0-40cm土层3个层次12个土壤样品,通过计算和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说明三峡库区中性紫色土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性紫色土土壤剖面(0-40cm)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值介于2.638~2.674之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D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D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林地<果园<菜地<水田;D值与土壤粘粒(<0.002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粉粒(0.002~0.05mm)体积百分含量的相关性不强,而与砂粒(>0.05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三峡库区 体积分形维数 土壤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雅江中游土壤理化性质及颗粒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梁博 林田苗 +4 位作者 任德智 聂晓刚 万丹 喻武 赵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3-621,共9页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方法,分析了雅江中游4种土地利用方式基本理化性质,并运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与土壤粒径、性状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30 cm土壤理化性质差...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方法,分析了雅江中游4种土地利用方式基本理化性质,并运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与土壤粒径、性状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30 cm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土壤容重表现为稀疏灌丛>农耕地>荒草地>人工林地,随着土壤层次增加,土壤容重呈增大趋势。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均与容重规律相反;(2)4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粉粒、砂粒为主,黏粒含量仅占到0.36%~4.27%,土壤质地偏砂性;(3)0~30 cm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平均值的顺序为:农耕地>荒草地>人工林地>稀疏灌丛。人工林地具有较好的土壤结构,相对疏松、通透性好。而稀疏灌丛受到砾石影响,分形维数最小,但在保水保肥能力上最弱;(4)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3,P<0.01);与粉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0,P<0.01);与黏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3,P<0.01)。这表明,一定程度上,研究区分形维数可作为评估水土流失的指标;(5)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各土壤单一物理性质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其中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与容重、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体积分形维数 土壤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水泥砂浆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红宇 吕海波 赵艳林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99,共3页
利用压汞试验对不同碳化程度水泥砂浆孔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碳化使水泥砂浆总孔隙率降低,孔径细化,凝胶孔的孔隙体积分形维数降低;而生成的碳酸钙在大孔、毛细孔中沉积,大孔、毛细孔的体积分... 利用压汞试验对不同碳化程度水泥砂浆孔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碳化使水泥砂浆总孔隙率降低,孔径细化,凝胶孔的孔隙体积分形维数降低;而生成的碳酸钙在大孔、毛细孔中沉积,大孔、毛细孔的体积分形维数增大。因此,分形维数能表达碳化对混凝土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碳化 体积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下复配土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与质地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程杰 王欢元 +2 位作者 解建仓 孟婷婷 石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探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土壤颗粒及质地变化,采用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1∶1,1∶2,1∶5)复配成土进行了小区试验。对种植N年的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复配土颗粒特征及质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1复配土中粉粒(0.002~0.05 mm... 为探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土壤颗粒及质地变化,采用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1∶1,1∶2,1∶5)复配成土进行了小区试验。对种植N年的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复配土颗粒特征及质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1复配土中粉粒(0.002~0.05 mm)含量较高,占49.37%,1∶2,1∶5复配土主要是砂粒(0.05~2 mm),含量分别为52.74%,75.55%。(2)复配土颗粒体积分形维数表现为1∶1>1∶2>1∶5>0∶1;(3)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和黏粒体积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粉粒和砂粒的体积含量相关性较小;(4)在风沙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砒砂岩后,砂土(0∶1)质地逐步发生从砂土—壤砂土(1∶2,1∶5)—砂壤土(1∶1)—粉砂壤(1∶1)的转变。结论表明:土壤颗粒越细粒,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越高,可很好地表征沙地质地结构变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1复配土地质地变化最为显著。砒砂岩中的黏粉粒改善了风沙土结构,表明砒砂岩可作为改良风沙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有限顺坡耕作坡耕地表土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韦杰 金慧芳 +2 位作者 贺秀斌 鲍玉海 郑红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23-29,共7页
在三峡库区忠县境内选择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地埂植物篱模式以及无措施的4种典型坡耕地采集了48个表土(0 ~ 20 cm)样本,利用分形维数研究不同模式有限顺坡耕作坡耕地的表土颗粒组成、分形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模式坡耕地... 在三峡库区忠县境内选择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地埂植物篱模式以及无措施的4种典型坡耕地采集了48个表土(0 ~ 20 cm)样本,利用分形维数研究不同模式有限顺坡耕作坡耕地的表土颗粒组成、分形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模式坡耕地土壤颗粒黏粒体积分数均较低(均值8.03%~11.47%),粉粒较高(均值62.39%~83.24%).无措施、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坡耕地的砂粒体积分数为22.95% ~29.58%,而地埂植物篱模式坡耕地的砂粒均值仅5.29%.4种模式坡耕地表土的粒径体积分形维数分别为无措施2.579 ~ 2.708、水平沟模式2.603~2.706、埂坎模式2.581 ~2.701、地埂植物篱模式2.610~2.827.粒径分形维数均值表现为地埂植物篱模式(2.737)>水平沟模式(2.674)>埂坎模式(2.659)>无措施坡耕地(2.654).4种模式坡耕地表土的粒径分形维数与黏粒(<0.002 mm)体积分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砂粒(>0.05 mm)体积分数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但与粉粒(0.002 ~0.05 mm)体积分数线性关系差异较大.其中,无措施、水平沟模式、埂坎模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地埂植物篱模式二者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顺坡耕作 坡耕地 粒径 体积分形维数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石灰石分形孔结构及其对脱固硫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满贵 葛岭梅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A09期87-90,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煅烧分解后CaO晶粒的多孔结构是分形结构,本文为煅烧石灰石的多孔结构建立分形孔隙物理模型,表征孔结构参数,探讨分形孔结构对脱固硫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煅烧 石灰石 分形孔结构 体积分形维数 固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消落带土壤颗粒组成分形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晓岚 杨玲 +3 位作者 宋娇 鲍玉海 李进林 贺秀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
颗粒组成作为土壤的基本物理特性,对土壤结构、力学性质、肥力特征等均有明显影响。降雨径流、波浪和重力等多重营力作用下的消落带土壤侵蚀过程导致表层土壤颗粒发生了重新分布。为了研究水库消落带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以三峡... 颗粒组成作为土壤的基本物理特性,对土壤结构、力学性质、肥力特征等均有明显影响。降雨径流、波浪和重力等多重营力作用下的消落带土壤侵蚀过程导致表层土壤颗粒发生了重新分布。为了研究水库消落带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以三峡水库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海拔位置分别采集了0—10 cm和10—20 cm层的土壤用于测定颗粒组成,并利用分形理论计算出体积分形维数。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占总体积的72.6%~86.5%,且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升高;从不同土层深度来看,0—10 cm层黏粒含量明显低于10—20 cm层。(2)消落带不同海拔位置的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具有明显异质性,且与海拔呈正相关(R^(2)=0.74),而在不同土层之间具有弱变异性(C_(v)<2)。(3)体积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且与黏粒的线性相关性最强。综上,消落带土壤颗粒组成在不同海拔存在较大差异(p<0.01),但在土层深度上无显著差异(p>0.01);150~160 m海拔区间和0—10 cm层土壤具有明显的粗粒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组成 体积分形维数 空间分布 水库消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