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褚倍钰 李海锋 +2 位作者 彭光强 梁远升 王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70,共9页
分布电容电流会对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性能造成影响。文中以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对象,讨论分析了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故障特征。由于差动电流和分布电容电流都会随着过渡电阻的增大而减小,采用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的比... 分布电容电流会对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性能造成影响。文中以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对象,讨论分析了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故障特征。由于差动电流和分布电容电流都会随着过渡电阻的增大而减小,采用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的比值作为判据,可以削弱过渡电阻对判据的影响,提高保护的灵敏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纵联保护方法。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保护判据整定简单且天然具有故障选极功能,能可靠识别区内外故障,耐过渡电阻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纵联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特高压线路的差动保护分布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苏斌 董新洲 孙元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6-40,59,共6页
从行波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分布电容电流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流行波的新 型分布电容电流时域补偿算法。新算法对于故障暂态和稳态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容电流具有同样的 补偿效果,而且不需要提高采样频率,不增加数据通信量。当... 从行波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分布电容电流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流行波的新 型分布电容电流时域补偿算法。新算法对于故障暂态和稳态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容电流具有同样的 补偿效果,而且不需要提高采样频率,不增加数据通信量。当线路内部无故障或线路中点发生故障 时,新算法能完全补偿电容电流;当线路其他位置发生故障时,能够使动作电流与制动电流之比与 电容电流被完全补偿时近似相等,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不利影响。理论 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补偿算法可应用于普通的特高压线路纵联差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分布电容电流 时域补偿 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差动保护电容电流补偿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玉琴 刘丽花 张丽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接入的并联电抗器,可以适当地补偿分布电容所产生的容性电流,降低差动电流,但仍不能保证区外故障时正确动作.本文在传统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电抗器的补偿作用,对传统的补偿方案进行了修正.通过ATP仿... 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接入的并联电抗器,可以适当地补偿分布电容所产生的容性电流,降低差动电流,但仍不能保证区外故障时正确动作.本文在传统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电抗器的补偿作用,对传统的补偿方案进行了修正.通过ATP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电流差动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的非周期分量线路纵差保护 被引量:22
4
作者 及洪泉 杨以涵 +1 位作者 李岩松 高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5-49,共5页
采用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用拉氏变换法推导了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时两侧的暂态非周期分量,研究结果表明,线路两侧的非周期分量在区内故障时表现为故障电流,区外故障时为穿越性电流,经过计算、比较,可准确判断区内、外故障。基于... 采用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用拉氏变换法推导了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时两侧的暂态非周期分量,研究结果表明,线路两侧的非周期分量在区内故障时表现为故障电流,区外故障时为穿越性电流,经过计算、比较,可准确判断区内、外故障。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能够准确测量非周期分量,提出一种新的线路非周期分量纵差保护原理,并给出动作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保护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基本不受线路对地分布电容影响,解决了传统工频量线路纵差保护因受线路对地分布电容电流影响而性能降低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周期分量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对地分布电容电流 光学电流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流模型识别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索南加乐 马超 +3 位作者 康小宁 王晨清 刘鑫 李宗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09-116,193,共8页
针对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应用于超特高压长线时受分布电容影响性能降低这一问题,基于矩阵束算法能够分析暂态电流组成的特点,提出一种仅用电流量的适用于分布参数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采用模型识别的思想,首先推导出线路故障... 针对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应用于超特高压长线时受分布电容影响性能降低这一问题,基于矩阵束算法能够分析暂态电流组成的特点,提出一种仅用电流量的适用于分布参数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采用模型识别的思想,首先推导出线路故障时两侧电流故障分量之和与之差比值的理论表达式,作为待识别的基准模型。进而定义模型误差函数用于刻画实际故障数据与基准模型的符合程度。区外故障时,故障数据符合基准模型,模型误差为0;区内故障时,故障数据不符合基准模型,模型误差不为0,据此区分外部和内部故障。该原理不受分布电容影响,无需补偿电容电流;充分利用故障电流信息,无需滤波;能够灵敏快速地动作。用ATP仿真和动模仿真验证新原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 矩阵束算法 模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差动原理的线路保护实用判据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全 徐习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9,95,共5页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用于长距离输电线路时,会受到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基于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分析了分布电容电流与方向电流行波传输延时的等价性,研究了传统行波差动保护的实现方式,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差动原理的实用保护方案。该方...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用于长距离输电线路时,会受到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基于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分析了分布电容电流与方向电流行波传输延时的等价性,研究了传统行波差动保护的实现方式,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差动原理的实用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同侧电流的实测值和计算值构成差动判据,在获取电流计算值时,无需进行插值计算,也不需要对侧电压信息,从而减小了计算量,降低了对采样率和通信速率的要求。ATP仿真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消除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行波差动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 差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路纵差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青 郑涛 +2 位作者 肖仕武 黄少锋 刘万顺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5,共5页
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从原理上完全不受电容电流影响的线路纵差保护新原理。该原理是选择线路两侧电流突变量的最大有效值与差动电流突变量的有效值进行比较来区分区内、外故障,无需考虑分布电容... 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从原理上完全不受电容电流影响的线路纵差保护新原理。该原理是选择线路两侧电流突变量的最大有效值与差动电流突变量的有效值进行比较来区分区内、外故障,无需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因素。当空载合闸与区外故障时能够可靠闭锁差动保护,而区内故障时差动保护能够准确动作。新原理思路简明,计算快速。经大量仿真实验验证该原理有效消除了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线路纵差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 超高压输电线路 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分量差动保护动作性能研究
8
作者 苏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5-50,共6页
传统分相式差动保护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时,很大的分布电容电流导致其灵敏度和可靠性严重下降.利用模分量构成的模分量差动保护从原理上能根本消除分布电容电流的不利影响.该文对模分量差动保护的动作性能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理论分析... 传统分相式差动保护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时,很大的分布电容电流导致其灵敏度和可靠性严重下降.利用模分量构成的模分量差动保护从原理上能根本消除分布电容电流的不利影响.该文对模分量差动保护的动作性能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动作性能基本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灵敏性,并且具有准确的选相动作能力,较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和抗CT饱和能力.通过对晋东南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进行大量的EMTDC仿真,验证该保护的高灵敏性和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分量差动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 故障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故障选极能力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33
9
作者 郑俊超 文明浩 +2 位作者 秦瑜 陈玉 余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350-4358,共9页
为解决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无法快速响应区内故障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具备故障选极能力的新型差动保护方案。直流线路两端测量电压、电流经过合适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处理后,沿线电压可近似视为线性分布。利用线性分布电压计... 为解决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无法快速响应区内故障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具备故障选极能力的新型差动保护方案。直流线路两端测量电压、电流经过合适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处理后,沿线电压可近似视为线性分布。利用线性分布电压计算沿线分布电容电流并对其补偿后,提出一种新型直流线路差动保护方案;进一步降低滤波器截止频率,分布电容电流将减小至可被忽略,因而可通过比较滤波后两极差流选出故障极。采用云广±800k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保护新原理进行验证,大量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故障情况下,新保护方案均能快速、准确地区分区内外故障并选出故障极,并且在高阻接地故障时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 差动保护 故障选极 分布电容电流 低通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纵差保护动作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措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金珏 穆科磊 +1 位作者 曹艳艳 孟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8-81,共4页
针对输电线路不平衡电流、分布电容电流以及负荷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通过对差动保护原理的分析和线路中的电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同型号的电流互感器、对分布电容电流进行补偿、把电流的故障分量作为纵差保护的判据等措施,可以明显提... 针对输电线路不平衡电流、分布电容电流以及负荷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通过对差动保护原理的分析和线路中的电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同型号的电流互感器、对分布电容电流进行补偿、把电流的故障分量作为纵差保护的判据等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纵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不平衡电流 分布电容电流 负荷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套50万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二)JGX—500型相差动高频保护
11
作者 戴学安 田守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1980年第5期52-55,共4页
相差动保护原理简单完善,在我国已广泛用于110—220千伏系统中。在苏、英、美、日等国也用得很普遍。用于330千伏及以上的长线路将遇到一些困难。这些问题是: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并联电抗器,谐波电流、短路暂态电流、长线路的通道反射…... 相差动保护原理简单完善,在我国已广泛用于110—220千伏系统中。在苏、英、美、日等国也用得很普遍。用于330千伏及以上的长线路将遇到一些困难。这些问题是: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并联电抗器,谐波电流、短路暂态电流、长线路的通道反射……等问题,本文将扼要的介绍在JGX—500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及装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元件 定值 相继动作 电容电流补偿 JGX 高频保护 继电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 外部故障 区外故障 选相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