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风浪作用下基于分布式弹簧边界的海上风机耦合响应机理
1
作者 王春波 齐磊 +4 位作者 齐博 曹柏寒 宋雨果 王文华 李昕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45,共9页
对于现有的海上风机计算工具FAST V8无法对桩土相互作用进行合理模拟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分布式线性弹簧边界约束条件下的海上风机结构耦合运动方程进行推导,并基于该方程对FAST V8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采用分布式线性弹簧基础边界条件的转... 对于现有的海上风机计算工具FAST V8无法对桩土相互作用进行合理模拟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分布式线性弹簧边界约束条件下的海上风机结构耦合运动方程进行推导,并基于该方程对FAST V8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采用分布式线性弹簧基础边界条件的转子-机舱组件-塔筒-基础结构-桩基础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在风浪联合作用下,对固定边界与分布式线性耦合弹簧边界约束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风浪联合作用下,考虑分布式线性弹簧边界约束条件后,风机塔顶位移和基底倾覆力矩时程、频域响应产生明显变化;分布式弹簧地基边界约束条件对低风速影响更加明显,而固定边界约束条件模型对高风速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分布弹簧 动力响应 耦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的桥头跳车动力荷载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勇 谢旭 +1 位作者 区达光 黄剑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135,共9页
对车辆桥头跳车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该单元可以考虑车轮-路(桥)面接触长度和车轮的动力特性。基于此单元,结合车辆有限元动力分析,可对车辆上、下桥头错台时的竖向动力荷载进行定量研究。实例分析表明:①分布式弹簧-阻尼... 对车辆桥头跳车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该单元可以考虑车轮-路(桥)面接触长度和车轮的动力特性。基于此单元,结合车辆有限元动力分析,可对车辆上、下桥头错台时的竖向动力荷载进行定量研究。实例分析表明:①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由于考虑了桥头跳车时车轮与桥面的接触长度,所得的车轮竖向动荷载比以往方法有所降低;②桥头错台跳车造成的竖向轮载冲击系数可能超过我国和美国桥梁规范设计值,需要引起重视;③下桥跳车时车轮动荷载降低,可能造成车轮脱空,影响行车安全性;④跳车动力荷载与行车速度、错台高度等因素有关,相关参数分析有利于对桥头错台高度和行车速度进行合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弹簧-阻尼单元 桥头跳车 冲击系数 有限元方法 动力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油阀螺纹副结构对轴向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英文)
3
作者 易达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12-119,共8页
以油脂注油阀的螺纹副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化方法建立了螺纹副的解析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4种不同螺纹结构的注油阀中螺纹副载荷分布情况,分析了注油阀流道阶梯孔台阶面位置、螺纹环形切槽宽度与位置、轴向切槽的宽度、切槽几何轮... 以油脂注油阀的螺纹副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化方法建立了螺纹副的解析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4种不同螺纹结构的注油阀中螺纹副载荷分布情况,分析了注油阀流道阶梯孔台阶面位置、螺纹环形切槽宽度与位置、轴向切槽的宽度、切槽几何轮廓、注油阀旋合长度以及拉杆直径对螺纹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油阀 螺纹 螺纹弹簧模型载荷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作用在大型旅客站房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铁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当大型旅客站房基础与地下出站通道重叠时,由于地下出站通道刚度大、结构超长,且属半露天地下结构,对温度作用变化明显,利用传统的刚性固结模型对站房基础进行设计时较难得到合理的结果或造成巨大的浪费。论述桩-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并... 当大型旅客站房基础与地下出站通道重叠时,由于地下出站通道刚度大、结构超长,且属半露天地下结构,对温度作用变化明显,利用传统的刚性固结模型对站房基础进行设计时较难得到合理的结果或造成巨大的浪费。论述桩-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并对桩-土作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布弹簧模型对旅客站房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并与刚性固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旅客站房基础设计考虑桩-土作用的合理化计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旅客站房 温度作用 桩-土作用 力学模型 分布弹簧模型 基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重汽车桥梁伸缩缝跳车动力荷载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丁勇 黄奇 +1 位作者 谢旭 黄剑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8-107,共10页
为分析载重汽车在桥梁伸缩缝处跳车时的动力荷载,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车辆-路面的接触长度和车轮的动力特性。车轮通过伸缩缝的过程分3个阶段来模拟,分别为下伸缩缝、跨伸缩缝、上伸缩缝,结合车辆... 为分析载重汽车在桥梁伸缩缝处跳车时的动力荷载,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车辆-路面的接触长度和车轮的动力特性。车轮通过伸缩缝的过程分3个阶段来模拟,分别为下伸缩缝、跨伸缩缝、上伸缩缝,结合车辆有限元动力学分析,实现对车轮经过伸缩缝时的竖向动荷载的定量研究。对载重汽车经过单缝式伸缩缝的实例分析表明:①由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计算得到的轮底位移比以往文献中的假设值小得多,动力荷载也将减小;②载重汽车伸缩缝跳车时的轮载冲击系数可能超过中国、欧洲桥梁规范的设计值,需要引起重视;③跳车最大轮载与伸缩缝宽度成正比,可以用减小伸缩缝宽度的方法降低冲击系数;④降低车速并不一定能降低冲击系数,轮载最大冲击系数往往发生在中等车速时;⑤伸缩缝跳车的最大冲击荷载主要分布在伸缩缝旁,因此只需要对伸缩缝附近的局部结构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伸缩缝跳车 动力荷载 分布弹簧-阻尼单元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头跳车对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玉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3,共8页
基于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桥头跳车对路桥过渡段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分析了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对路面冲击效应的影响,研究了车辆冲击系数和路面振动响应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路桥过渡段的道路设计建议。... 基于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桥头跳车对路桥过渡段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分析了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对路面冲击效应的影响,研究了车辆冲击系数和路面振动响应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路桥过渡段的道路设计建议。结果表明: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后,车辆冲击系数和有效影响范围均有所减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对车辆冲击系数影响不大,但对路面振动响应影响较大;路桥过渡段的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路面动力响应,采用车辆冲击系数作为标准轴载的放大系数偏危险,建议采用路面动力反应系数;从控制路面振动角度出发,路桥过渡段宜选择柔性路面,同时路基反应模量应超过200 M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桥头跳车 车-路耦合 分布弹簧-阻尼单元 车辆冲击系数 路面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locomotive secondary spring load adjustment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迪夫 王梦格 +1 位作者 朱亚男 韩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97-3503,共7页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locomotive wheel(axle) load distribution, a shimming process to adjust the locomotive secondary spring loads was heretofore developed. An immune dominance clonal selection multi-objective algor...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locomotive wheel(axle) load distribution, a shimming process to adjust the locomotive secondary spring loads was heretofore developed. An immune dominance clonal selection multi-objectiv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was presen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locomotive secondary spring load adjustment, especially to solve the lack of control on the output shim quantity. The algorithm was designed into a two-level optimization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preferences of the problem, and the priori knowledge of the problem was used as the immune dominance. Experiments on various types of locomotives show that owing to the novel algorithm, the shim quantity is cut down by 30% 60% and the calculation time is about 90% less while the secondary spring load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on the same level as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secondary spring adjustm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mmune locomotive secondary spring loads immune dominance clonal selec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