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网调控分布式SCADA系统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8
1
作者 郑宗强 翟明玉 +3 位作者 彭晖 孟勇亮 高原 吴庆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7,共7页
由于采用主备机方式同时处理所有实时数据,现有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在数据吞吐能力、实时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分布式SCADA系统,对其体系架构和相关关键技术,如分布式资源和任务管理、分... 由于采用主备机方式同时处理所有实时数据,现有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在数据吞吐能力、实时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分布式SCADA系统,对其体系架构和相关关键技术,如分布式资源和任务管理、分布式实时数据管理、分布式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讨论。该系统突破了现有SCADA数据处理方式的瓶颈,可有效提升SCADA系统的性能,适应未来电网调控业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scada系统 分布式资源与任务管理 分布式实时数据管理 分布式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语义解析构建面向分布式SCADA系统的自然语言接口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郭武士 +1 位作者 邓健 陈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4-82,共9页
受限于传统的程式固定的视窗界面人机交互方式,大型分布式工业过程SCADA系统主要运营于中控机房,配置专业人员维持运行,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很高,因此探索人机自然交互接口,引导系统自适应服务意义重大。以一种面向多种专业领域的分... 受限于传统的程式固定的视窗界面人机交互方式,大型分布式工业过程SCADA系统主要运营于中控机房,配置专业人员维持运行,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很高,因此探索人机自然交互接口,引导系统自适应服务意义重大。以一种面向多种专业领域的分布式SCADA系统为背景,从实际运营的角度分析人机自然交互的核心需求。按照自然语言指令的复杂程度,推荐不同的语义解析算法。首先对指令采取词性标注,确定指令是否包含子指令。对于基本自然语言指令,采用TF-IDF关键词提取算法并结合余弦相似度进行结构化抽取,将其解析为SCADA操控中间语言后经形式化转换为实际操控指令。对于复杂自然语言指令,采用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结构化指令解析算法,实现实时操控接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然语言接口能较好地解决SCADA系统的人机自然语言交互问题,指令解析方面的平均精确率、召回率以及F值分别达到了89.27%,89.28%以及89.27%,平均响应时间为1.593s,特别是为工农业信息化管控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互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接口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依存句法分析 scada系统 语义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分布式SCADA系统主站端的实践和研究
3
作者 金韬 赵家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50,共4页
1 概述 苏州供电局功能分布式SCADA系统主站端的主体是两套PC(个人微型计算机)以太网(Ethernet)局域网,系统运行NOVELL Netware3.11网络操作系统(以下简称NOVELL网),每套NOVELL网中包括6台PC,每台PC完成SCADA系统主站端的一部分功能,并... 1 概述 苏州供电局功能分布式SCADA系统主站端的主体是两套PC(个人微型计算机)以太网(Ethernet)局域网,系统运行NOVELL Netware3.11网络操作系统(以下简称NOVELL网),每套NOVELL网中包括6台PC,每台PC完成SCADA系统主站端的一部分功能,并通过NOVELL网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两套网络互为备用。以这两套网络为基础,加以双机切换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scada系统 主站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SCADA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4
作者 舒大有 冯暄 +1 位作者 卢军 郭本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5,共3页
传统SCADA是基于铜线构建的,一般用于小规模数据采集。随着工业信息化的进步,新型的SCADA系统正逐渐演变为基于IP的面向海量数据采集。在这样的变化中,SCADA面临两个问题:(1)IP化数据采集协议的自适应问题;(2)海量采集数据的分布式处理... 传统SCADA是基于铜线构建的,一般用于小规模数据采集。随着工业信息化的进步,新型的SCADA系统正逐渐演变为基于IP的面向海量数据采集。在这样的变化中,SCADA面临两个问题:(1)IP化数据采集协议的自适应问题;(2)海量采集数据的分布式处理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分布式数据管道的软总线技术和两级分布式调度机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SCADA系统,它可以有效地适用于IP化的海量SCADA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a 分布式 海量数据采集 协议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ent/Server模式的分布式SCADA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嘉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15,共5页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Client/Server分布式系统构造电力SCADA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如SCADA功能的节点分布、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的Client/Server模式、双机配置等。文章还就其它有关问题提出了见解,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自动化 scada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特性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站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智 邓君 +1 位作者 李鹏 李升旭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围,在供能范围内采用遗传算法重新确定能源站选址,分别采用维诺图和综合能源负荷矩交替迭代法、核密度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某社区为例,考虑负荷特性互补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10.46万元,经济性提高1.64%。核密度分析法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3.38万元,经济性提高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负荷特性互补 核密度分析 能源站选址定容 能源站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一致性的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
7
作者 吴丽珍 姜文冬 +1 位作者 陈伟 郝晓弘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针对网络化的微电网系统中存在通信延时、高采样率、控制器更新次数多等问题,将事件驱动方法与一致性算法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一致性的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将分布式电源作为分布式稀疏网络中的智能节点,应用一致性算法... 针对网络化的微电网系统中存在通信延时、高采样率、控制器更新次数多等问题,将事件驱动方法与一致性算法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一致性的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将分布式电源作为分布式稀疏网络中的智能节点,应用一致性算法设计状态观测器,根据智能节点的状态信息设计事件触发条件.当事件触发时,观测器将实际状态值传输到控制器,同时向邻居控制器传输信息.该控制方法要求分布式控制器在事件触发时进行通信,能有效减少控制器更新次数,降低系统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利用Lyapunov函数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在通信延时下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事件驱动一致性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控制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P2G与热能品位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8
作者 刘瑞 王子艺 +3 位作者 赵斌 王力 张传亮 刘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0-477,共8页
为降低园区供能成本与CO_(2)排放量,满足工业生产中不同品位能源需求,提出一套计及电转气(P2G)与不同品位热能供应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首先,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选取典型日负荷,建立以系统年总成本和CO_(2)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 为降低园区供能成本与CO_(2)排放量,满足工业生产中不同品位能源需求,提出一套计及电转气(P2G)与不同品位热能供应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首先,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选取典型日负荷,建立以系统年总成本和CO_(2)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化模型;然后,对于求解所得的Pareto前沿采用熵权法修正的TOPSIS方法进行决策;最后,对比不同的系统组成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计及P2G与热能品位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热泵与P2G耦合有效提升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优化系统能源供给,使得系统的效率提升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多目标优化 分布式能源系统 P2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双层强化学习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9
作者 张薇 王浚宇 +1 位作者 杨茂 严干贵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29-3544,共16页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S内部能源的出力、储存和转换构建高维空间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数学模型;其次基于改进的分布式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对其进行序贯决策描述,构建内部双层近端策略优化(PPO)的控制模型,局部网络采用“先耦合-再解耦”的求解思路对冷-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多时间尺度优化决策,最终实现RIES冷-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调度和协同优化运行;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能克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复杂随机场景下的“维数灾难”问题,实现RIES各能源网络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协同优化管理,还能加快模型的最优决策求解速度,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时间尺度 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协同优化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跳邻居的分布式大规模混合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协议
10
作者 谢光强 冯衍达 李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82-2489,共8页
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MAS)一致性是实现协调控制的首要条件。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通常使用一跳邻域信息进行收敛,每个智能体仅通过有限的局部信息导致收敛速度缓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跳邻居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首先,提出... 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MAS)一致性是实现协调控制的首要条件。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通常使用一跳邻域信息进行收敛,每个智能体仅通过有限的局部信息导致收敛速度缓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跳邻居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首先,提出方法综合一跳和二跳的邻域信息作为计算智能体的下一状态的基础,增强了智能体的决策能力;其次,提出了一种关键邻居选择方法,解决了收集二跳邻域信息可能导致的对计算效率和鲁棒性的影响;然后,设计了基于相对最近邻拓扑的约束集构造方法以增大约束集的范围。最后,通过引入凸包和实例分析,证明了该协议的连通性和收敛性,同时对多种类型的拓扑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在各种拓扑下都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大规模高密度拓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二跳邻域 一致性 大规模混合拓扑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研究综述
11
作者 杨光红 石重霄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0,共13页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是系统执行诸多复杂协同任务的关键环节。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旨在使各智能体利用相对空间测量信息与锚节点位置信息,通过结合分布式的网络通信,计算自身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本文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是系统执行诸多复杂协同任务的关键环节。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旨在使各智能体利用相对空间测量信息与锚节点位置信息,通过结合分布式的网络通信,计算自身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本文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总结。首先,根据相对空间测量信息的类型,将现有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分为如下三类:基于距离测量信息、基于方位测量信息、以及基于混合测量信息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进而,通过描述测量信息与智能体位置之间的约束关系,对上述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并比较现有方法的优缺点。此外,针对带有恶意测量信息的多智能体系统,介绍了可靠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本文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协同定位 测量信息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效效 李小龙 +4 位作者 薛凯 吴炫 韩小渠 王进仕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为实现数据中心的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其供能系统。建立了包含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等指标的优化目标体系。制定了两种考虑负荷特... 为实现数据中心的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其供能系统。建立了包含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等指标的优化目标体系。制定了两种考虑负荷特征的运行策略,采用改进的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对系统容量配置进行求解。为了分析优化目标和运行策略对系统优化的影响,通过组合不同优化目标和运行策略形成了多种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进行评价排序。针对青海省某数据中心的案例,获得其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方案。研究表明:运行策略主要影响吸收式制冷机和地源热泵的容量,而优化目标主要影响储能设备的容量;在相同的运行策略下,增加优化目标可提升系统的综合性能;对于不同的方案,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等基础优化目标值变化较小,而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变化较大;通过实施五目标优化,即在基础优化目标的基础上增加热量浪费率、电网购电率,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热量浪费率和电网购电率分别降低了62.30%和25.92%,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增加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 优化设计 运行策略 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最优调度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晓荣 杨宇 +2 位作者 刘勇 刘森 文福拴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74,共8页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并支撑可持续能源转型。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通常隶属于不同的运营主体,这制约了IES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多能互济协同。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各能源子系统独立优...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并支撑可持续能源转型。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通常隶属于不同的运营主体,这制约了IES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多能互济协同。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各能源子系统独立优化的分布式最优调度方法。建立了电力网络潮流约束、天然气网络管网约束、电-气耦合约束下的IES集中式控制模型,并利用凸松弛技术和大M法对非凸约束进行了转化;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集中式控制模型进行解耦,使其转化为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独立优化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模型,并给出了电-气IES分布式控制方法的实施流程;用算例系统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集成 综合能源系统 最优调度 集中式控制 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P的多区域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语杰 黄宇涵 魏震波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跨区域能源交互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解决各地区能源资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的现状,异质能源间的互补互济能有效缓解风电装机速度与消纳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连续锥规划方法(SCP)的多区... 跨区域能源交互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解决各地区能源资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的现状,异质能源间的互补互济能有效缓解风电装机速度与消纳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连续锥规划方法(SCP)的多区域电气互联系统(IEGS)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首先,考虑到日前调度经济效益,以能源消耗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IEGS经济调度模型;其次,考虑到直流联线功率灵活调整特性对新能源消纳的正向影响,将直流联络线和联络管道作为区域间能流传输、资源共享的载体并进行建模分析;再次,提出了基于SCP的2阶锥松弛方法对IEGS经济调度模型中的气网潮流进行处理,使该潮流约束线性化的同时,减小了优化处理引起的松弛间隙;最后,为体现区域的自治能力,将区域间共享变量解耦并建立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ATC)对分布式调度模型进行求解。针对2区域IEGS和3区域IEGS互联场景,验证了区域间不同互联方式及不同气网潮流处理方法对调度结果的影响,并对比了本文基于ATC的分布式方法与集中式方法在处理多区域互联问题的结果。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CP的2阶锥松弛法极大改善了松弛间隙;直流联络线+联络管道方式用于区域间交互,提高了电网运行经济性并降低了弃风率;基于ATC的分布式法求解效果接近集中式方法的全局最优解。本文所提出的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设计合理,可为建立考虑新能源接入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调度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连续锥规划 直流联络线 分布式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状态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艳清 郑晓亚 +3 位作者 陈剑慧 张慧 刘宝亮 邱青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可靠性建模中二值状态局限性的问题,根据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和用户电力负载动态变化的特征,构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用户电力负载相互交叉组合的多状态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运用聚合随机过程理论,推导...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可靠性建模中二值状态局限性的问题,根据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和用户电力负载动态变化的特征,构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用户电力负载相互交叉组合的多状态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运用聚合随机过程理论,推导出度量系统可靠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可用度和供电不足的平均时间。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风电机组 可靠性 分布式发电系统 马尔可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系统动态测试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元亮 马福辰 +3 位作者 周远航 颜臻 姜宇 孙家广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64-3002,共39页
分布式系统是当今计算生态系统的支柱,它使得现代计算更加强大、可靠和灵活,覆盖了从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到物联网等多个关键领域.然而,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分布式系统在代码实现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引入一些代码缺陷,从而对系统的可用性... 分布式系统是当今计算生态系统的支柱,它使得现代计算更加强大、可靠和灵活,覆盖了从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到物联网等多个关键领域.然而,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分布式系统在代码实现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引入一些代码缺陷,从而对系统的可用性、鲁棒性以及安全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分布式系统的测试以及缺陷挖掘工作十分重要.动态测试技术在系统运行中进行实时分析,以挖掘其缺陷,评估其行为和功能,被广泛用于各种系统应用的缺陷检测中,并成功发现了许多代码缺陷.首先提出了分布式系统4层缺陷威胁模型,并基于它分析了分布式系统测试需求与主要挑战,提出了对分布式系统进行动态测试的一般框架.从挖掘不同类型系统缺陷的角度介绍了典型的分布式系统动态测试工具.总结了包括不同维度测试输入生成、系统关键状态感知、缺陷判定准则构建在内的分布式动态测试的关键技术.对当前主流分布式系统动态测试工具的覆盖率和缺陷发现能力进行了评估,从初步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多维度测试输入技术能有效提高分布式系统测试效率.最后,讨论了分布式系统动态测试的新趋势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动态测试 缺陷挖掘 模糊测试 故障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路基分布式供热防冻胀系统的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田飞 袁一飞 +2 位作者 张翊敏 岳祖润 刘梦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60,共15页
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系统是一种寒区铁路路基冻胀病害整治新方法。不同波长与变形量的路基冻胀会引起轨道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和不平顺类型。为防止主动供热作用下路基不均匀温度场与残余冻胀变形引起轨道次生高低和水平不... 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系统是一种寒区铁路路基冻胀病害整治新方法。不同波长与变形量的路基冻胀会引起轨道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和不平顺类型。为防止主动供热作用下路基不均匀温度场与残余冻胀变形引起轨道次生高低和水平不平顺,提出路基分布式供热系统的设计要素及建议值。建立单线铁路路基的足尺模型试验平台,制作与安装实体地源热泵系统,测试其在冬季的供热性能与热扩散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以供热管横向倾角(0°~10°)和纵向间距(1.0~4.0m)这2个要素为变量,共计77个工况,分析供热管在路基内部的三维传热特性。基于路基不同部位冻结深度及其差异值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供热管的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泵供热管在最冷日的平均温度为28.6℃,起到有效的热源功能。供热管倾斜布置有利于消除横断面上的冻结深度差异。案例路基横向冻结深度差异值随着供热管横向倾角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变化幅度为0.87cm/1°;路基纵向冻结深度差异值随着供热管纵向间距呈逐渐增大的规律,变化幅度为1.2~3.2cm/0.5m。路基残余不均匀冻胀引起高低不平顺的可能性高于水平不平顺,且对供热管纵向间距的敏感性更强。根据铁路线路工务管理相关要求,对于案例单线铁路路基,建议供热管纵向间距取1.5~2.5m,横向倾角取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冻胀 分布式供热系统 地源热泵 供热管 冻结深度 横向倾角 纵向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内AGC机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磊 马晓伟 +2 位作者 王满亮 陈力 高丙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共12页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式一致性的互联电力系统区域内AGC机组协同控制策略,区域间根据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进行跨区功率互济。首先,建立不同类型调频机组的调频响应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调频控制的经济性,以有功出力变化量的二次成本函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各调频机组出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构建功率动态分配优化模型,并证明通过合理的系数设定即可满足调频经济性最优,无须求解该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AGC调频控制策略,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机组AGC指令的整定。最后,以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调频性能,降低机组的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新能源 自动发电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调频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扰动下多耦合非线性系统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19
作者 王定超 何德峰 谢永芳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2-704,共13页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数和相应的辅助优化问题.接着,利用辅助函数的最优值函数构造原始分布式EMPC的一类隐式收缩约束.然后,建立状态耦合分布式EMPC的递推可行性和闭环系统关于最优经济平衡点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Input-to-state stability,ISS).最后,以耦合的四个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s,CSTRs)为例,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非线性系统 经济优化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隐私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调度方法
20
作者 吴严杰 平健 +2 位作者 严正 陈甜甜 罗祾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8,共9页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度是实现园区间能源互济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各园区通常隶属于不同利益主体,多采用分布式调度方法确定多园区协同调度方案。然而,分布式调度方法中多轮迭代过程的边际信息交互将引发园区发...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度是实现园区间能源互济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各园区通常隶属于不同利益主体,多采用分布式调度方法确定多园区协同调度方案。然而,分布式调度方法中多轮迭代过程的边际信息交互将引发园区发用能参数的隐私泄露风险,限制了园区参与协同调度的积极性。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差分隐私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调度方法,通过添加拉普拉斯扰动解决了多轮迭代过程中的隐私泄露问题。随后,提出了适应分布式调度的扰动衰减算法以提升所提方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差分隐私下各园区总运行成本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差分隐私 综合能源系统 分布式调度 扰动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