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空目标检测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功率分配合作博弈算法
1
作者 齐铖 谢军伟 +4 位作者 张浩为 冯为可 王雷 王瑞君 费太勇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7,共16页
为提升低空突防作战场景下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效能,提出一种合作博弈功率分配(Cooperative Game Power Allocation,CGPA)算法。基于带误差的支援信息建立了低空多径环境下... 为提升低空突防作战场景下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效能,提出一种合作博弈功率分配(Cooperative Game Power Allocation,CGPA)算法。基于带误差的支援信息建立了低空多径环境下的分布式MIMO雷达信号模型,并推导了基于奈曼皮尔逊准则的检测模型。结合Max-Min准则以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为优化模型的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方法简化了联盟利益Shapley值的计算,得到满足帕累托最优性和公平性的合作资源分配方案。通过对发射功率资源的细致化管理,有效减小多径效应引起接收信号幅度的参差与衰落。在改善接收信号的稳定性的同时,挖掘并利用多径环境下丰富的散射特性,有效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探测效能。仿真实验验证了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低空多径目标检测的出色性能,所提功率分配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检测性能,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 目标检测 多径效应 功率分配 合作博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动目标低比特数据检测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诗兴 张国鑫 +2 位作者 梁雲飞 易伟 孔令讲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600,共17页
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可有效提升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探测性能,但运动平台之间通常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难以配备大通信带宽以传输完整的信号数据,给雷达系统的高性能检测带来极大挑战。由于低比特量化技术可显著降低分布式系统的通信传输代... 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可有效提升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探测性能,但运动平台之间通常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难以配备大通信带宽以传输完整的信号数据,给雷达系统的高性能检测带来极大挑战。由于低比特量化技术可显著降低分布式系统的通信传输代价和计算资源消耗,该文针对低信噪比弱信号环境下提出了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的低比特量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系统资源将各节点的多脉冲观测数据选择对应位数的低比特量化器进行量化,推导了关于量化器和多个目标状态的似然函数。其次,证明了低比特量化数据对应似然函数关于未知目标反射系数的凸性,并基于该特性设计了多普勒频移和反射系数的联合估计器。然后,针对探测区域中存在的多个状态未知目标设计了多目标检测器,推导了其恒虚警率门限。最后,通过推导系统的渐近性能设计了最优低比特量化器,在保证系统鲁棒性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检测性能。仿真实验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检测与估计性能,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弱信号环境下的有效性,同时表明低比特量化数据可在仅占用低于20%通信带宽的基础上实现接近高精度(16比特量化)数据对应的检测和估计性能,且2比特量化策略可作为检测性能和雷达系统资源消耗的折中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系统 运动平台 目标检测 低比特量化 最优量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安全威胁与检测
3
作者 李达 马军伟 +2 位作者 郭庆雷 柏德胜 徐若然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2-117,共6页
随着电力系统网络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融合“互联网+用户深度参与”的电力市场交易多元化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典型的应用案例,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由于可为多方电力交易参与方提供可靠的电力消纳能力,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 随着电力系统网络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融合“互联网+用户深度参与”的电力市场交易多元化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典型的应用案例,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由于可为多方电力交易参与方提供可靠的电力消纳能力,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当前对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讨论较少,导致节点间可能存在的恶意行为及其安全威胁难以被清晰地描述,相关安全检测方案难以实施,从而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遗留了安全隐患。为此,分析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威胁检测方案。首先,设计面向区块链节点的全量流量数据采汇方法,并清洗冗余数据;其次,设计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和自动编码器技术融合的特征数据训练方案,以实现对特征化节点安全状态数据的高效学习和异常检测。在国家电网示范性区块链平台上展开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备良好的检测能力和较低的性能开销,适用于提升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 安全威胁 安全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分布式OS-CFAR检测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明宇 俞卞章 杨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2年第3期305-307,共3页
针对一个 3传感器分布式 OS-CFAR检测系统 ,本文分别使用了基本遗传算法和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搜索 ,给出了一组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准最优搜索结果。结果表明 ,对于这一优化问题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和小生境遗... 针对一个 3传感器分布式 OS-CFAR检测系统 ,本文分别使用了基本遗传算法和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搜索 ,给出了一组不同检测条件下的准最优搜索结果。结果表明 ,对于这一优化问题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和小生境遗传算法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其中小生境遗传算法在搜索质量、稳定性和搜索速度上相对更好一些 ,是一种较理想的多传感器分布式 OS-CFAR检测系统参数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分布式os-cfaf检测系统 优化 雷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低压交流系统短路快速保护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庄胜斌 缪希仁 郭谋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38-5148,共11页
低压交流系统过电流原理短路保护方法受限于短路检测特征单一,已难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系统运行保护,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柔性装置接入给低压保护技术带来新挑战。因此,提出节点自治的含分布式光伏低压交流系统短路快速保护方法。首先,以短... 低压交流系统过电流原理短路保护方法受限于短路检测特征单一,已难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系统运行保护,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柔性装置接入给低压保护技术带来新挑战。因此,提出节点自治的含分布式光伏低压交流系统短路快速保护方法。首先,以短路电流、电压瞬时幅值构建支路状态特征,研究短路状态早期辨识方法。其次,引入同节点各支路短路电流极性信息,设计基于短路电流方向相关性辨识的短路支路保护决策机制。最后,进行低压真型系统及其仿真模型的保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支路和光伏并网支路的短路均可在0.5 ms内检出;不同节点间的保护响应范围合理搭配,且对于同一节点的近端短路,各支路可在短路1 ms内独立决断是否触发保护,保障了保护方法的选择性;保护方法在各类源荷运行工况扰动下不误动,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交流系统 分布式光伏 短路故障 短路状态早期检测 保护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中孤岛检测方法的综述研究 被引量:120
6
作者 程启明 王映斐 +1 位作者 程尹曼 汪明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54,共8页
目前常用的孤岛检测方法可分为远程法、本地被动法、本地主动法三大类,各大类又可分为多种不同方法,其中远程法可分为PLCC法、SPD法和SCADA法等;本地被动法可分为电压/频率检测法、电压谐波检测法和电压相位突变检测法等;本地主动法可... 目前常用的孤岛检测方法可分为远程法、本地被动法、本地主动法三大类,各大类又可分为多种不同方法,其中远程法可分为PLCC法、SPD法和SCADA法等;本地被动法可分为电压/频率检测法、电压谐波检测法和电压相位突变检测法等;本地主动法可分为阻抗测量法、电抗插入法、电压偏移法、功率扰动法、主动频率偏移法和滑模频率漂移等。对孤岛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地综述研究,对孤岛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孤岛状况出现的条件及其影响,分析了各种孤岛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说明了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指出了孤岛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由于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一种或多种孤岛检测手段,其中将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孤岛检测方法组合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检测 分布式发电 并网系统 逆变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被引量:122
7
作者 马恒太 蒋建春 +1 位作者 陈伟锋 卿斯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312-1319,共8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 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框架 .该模型提供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入侵检测部件的接口 ,为不同 Agent的相互协作提供了条件 .在分布式环境中 ,按照系统和网络的异常使用模式的不同特征和环境差异 ,可利用不同的 Agen... 提出了一个基于 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框架 .该模型提供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入侵检测部件的接口 ,为不同 Agent的相互协作提供了条件 .在分布式环境中 ,按照系统和网络的异常使用模式的不同特征和环境差异 ,可利用不同的 Agent进行检测 ,各 Agent相互协作 ,检测异常行为 .该模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模型 ,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 ,易于加入新的协作主机和入侵检测 Agent,也易于扩充新的入侵检测模式 .它采用没有中心控制模块的并行 Agent检测模式 ,各 Agent之间的协作是通过它们之间的通信来完成的 ,各 Agent之间可以交流可疑信息和进行数据收集 .Agent之间各自独立 ,相互协作 ,合作完成检测任务 .另外 ,模型采用一定的状态检查和验证策略 ,保证了 Agent的自身安全和通信安全 .该模型与特定的系统应用环境无关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安全 INTERNET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环境下基于统计监测的分布式软件系统故障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焘 张文博 +2 位作者 徐继伟 魏峻 钟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7-413,共17页
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软件系统部署在公有云计算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外提供服务.云计算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使得分布式软件系统更易于出现故障,造成服务失效,从而影响大量用户正常使用,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故障检测技术旨在自动及... 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软件系统部署在公有云计算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外提供服务.云计算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使得分布式软件系统更易于出现故障,造成服务失效,从而影响大量用户正常使用,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故障检测技术旨在自动及时的检测系统故障的发生,以避免或减少服务失效所带来的损失,是保障分布式软件系统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云计算环境对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首先分析了这些挑战.基于统计监测的故障检测技术在线搜集监测数据构建统计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与预测,具有实时监测分析、自动化检测、无需领域知识等优势,能够满足云环境的需要,因此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文提出了面向云计算环境的基于统计监测的分布式软件系统故障管理参考框架,包括分布式监测、监测数据处理、故障检测、故障诊断以及故障处理等模块;将已有工作分成基于规则、度量分析、日志分析和行为分析等四大类,逐类介绍其实现原理,并对比分析各类的优缺点;针对当前云计算环境的特点,从在线自动检测、运行环境感知和组件交互分析等3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软件监测 分布式软件系统 软件故障检测 性能异常检测 统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单相分布式发电系统孤岛检测的新型电流扰动方法 被引量:27
9
作者 任碧莹 孙向东 +2 位作者 钟彦儒 同向前 沈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7-163,共7页
当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的功率与本地负载所需功率匹配,且负载角和扰动角度相等时,即使发生孤岛现象,公共耦合点电压也一直处于非检测区内,从而导致主动频率偏移法无法识别孤岛效应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2N电压周期... 当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的功率与本地负载所需功率匹配,且负载角和扰动角度相等时,即使发生孤岛现象,公共耦合点电压也一直处于非检测区内,从而导致主动频率偏移法无法识别孤岛效应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2N电压周期电流扰动方法,即第2N电压周期采用主动频率偏移方法,第2N+1电压周期的电流与电压同步。根据公共耦合点相邻周期间的电压频率差是否正负连续交替变化来识别孤岛现象。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非检测区的问题,而且适用于多台逆变器的并网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效应 电流扰动 检测 分布式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5
10
作者 蔡洪民 伍乃骐 +1 位作者 陈素 陈沁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3-1386,共4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单一的集中式的入侵检测系统已不能满足网络安全发展的需要,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实现了一个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将反弹木马的反向连接技术应用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上...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单一的集中式的入侵检测系统已不能满足网络安全发展的需要,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实现了一个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将反弹木马的反向连接技术应用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上,在客户端采用多线程技术捕包,通过系统进程与端口通信相结合检测特洛伊木马。通过管理端对局域网络各个位置的Agent客户端进行统一部署策略和实时监控,加强了校园网络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反弹连接 多线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孤岛检测的偶次谐波电流扰动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琦 孙向东 +1 位作者 钟彦儒 任碧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2-119,共8页
孤岛检测是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频率或相位偏移等传统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在并网逆变器输出与本地负载功率平衡时难以有效检测出孤岛现象。针对已有孤岛保护方法的不足,本文分析了不同电流扰动信号对孤岛检测能力的影响... 孤岛检测是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频率或相位偏移等传统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在并网逆变器输出与本地负载功率平衡时难以有效检测出孤岛现象。针对已有孤岛保护方法的不足,本文分析了不同电流扰动信号对孤岛检测能力的影响,找到了适合多机并网系统快速孤岛检测的偶次谐波扰动信号,在此基础上结合过零点频率检测法,将电流谐波扰动的正反馈引入孤岛检测与保护中。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参考信号受到微弱扰动信号的影响,孤岛发生时,形成扰动信号的正反馈回路,并迅速累积使公共耦合点电压频率超出限定阈值,从而实现孤岛保护。该方法具有便于实现、对电网污染小、检测速度快及适合多机系统等优点。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孤岛检测 并网逆变器 电流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水声信号检测系统的融合算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相明 王昭 +1 位作者 李宏 赵俊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给出了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融合算法 ,并将其用于分布式水声信号检测系统中多部声呐的信息综合。各部声呐的观测可以是相互独立的 ,也可以是相关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水声信号检测 分布式检测系统 检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及其认知能力 被引量:44
13
作者 陈硕 安常青 李学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5-232,共8页
DIDAPPER(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or with apperception)系统是一种具有认知能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分布式结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共享是该系统的重要特点 .重点讨论了 DIDAPPER系统的认知能力 .流量标本和 IP陷阱是 DIDAPPE... DIDAPPER(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or with apperception)系统是一种具有认知能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分布式结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共享是该系统的重要特点 .重点讨论了 DIDAPPER系统的认知能力 .流量标本和 IP陷阱是 DIDAPPER系统所提出的新概念 .它们可以获取和识别异常的流量数据 ,而且适合于检测大规模网络攻击行为 .DIDAPPER系统的认知能力的另一个方面是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 .将具有自学习能力的BP网络应用于流量分析 ,很好地解决了流量模式的识别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认知能力 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检测系统的反馈融合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勇 刘文江 +2 位作者 李嘉 胡军 高雪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47-1250,共4页
通过分析分布式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原有并行反馈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检测器反馈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检测器局部判决结果与数据融合中心融合结果的误差对检测器下一步判决门限进行修正,使各局部检测器可以根据所处的环... 通过分析分布式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原有并行反馈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检测器反馈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检测器局部判决结果与数据融合中心融合结果的误差对检测器下一步判决门限进行修正,使各局部检测器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采用不同的修正因子修正判决结果,避免了原有检测系统对所有局部检测器使用相同的修正因子所带来的系统性能损失,从而达到提高检测器检测概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对于慢起伏噪声信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该算法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检测 反馈系统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行系统配置结构的分布式NEYMAN-PEARSON检测融合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相明 韩崇昭 +1 位作者 赵俊渭 李钢虎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0,共6页
研究采用串行系统配置结构的分布式检测融合系统。融合系统由 N部传感器构成。由于融合系统的检测性能由 N部传感器的判决规则共同决定 ,故为了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 ,需要联合设计各部传感器的最优判决规则。文中给出了融合系统检测性能... 研究采用串行系统配置结构的分布式检测融合系统。融合系统由 N部传感器构成。由于融合系统的检测性能由 N部传感器的判决规则共同决定 ,故为了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 ,需要联合设计各部传感器的最优判决规则。文中给出了融合系统检测性能最优化的必要条件 ,以及求解最优系统判决规则的数值迭代算法。采用该融合算法对分布式水声信号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融合 分布式串行检测系统 NEYMAN-PEARSON准则 水声信号检测 分布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被引量:13
16
作者 熊焰 苗付友 张泽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将新型分布式处理技术 - - -移动代理与入侵检测融为一体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DIDS)的模型 ;实现了基于此模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来保证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安全 ;模拟入侵实验... 将新型分布式处理技术 - - -移动代理与入侵检测融为一体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DIDS)的模型 ;实现了基于此模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来保证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安全 ;模拟入侵实验表明它能够有效地检测来自网络内外的入侵 ,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鲁棒性和可扩展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移动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综述 被引量:18
17
作者 董晓梅 王丽娜 +1 位作者 于戈 王国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9,共4页
1 入侵检测随着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ID)就是保障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措施之一.近几年,对于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 1 入侵检测随着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ID)就是保障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措施之一.近几年,对于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入侵检测系统.但是,随着新的攻击方法的不断出现,尤其是一些互相协作的入侵行为的出现,给入侵检测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早期的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已经不能有效地防止这一类的入侵.因此,研究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 防火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褚永刚 吕慧勤 +1 位作者 杨义先 胡正名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106,132,共3页
分析了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应包含的模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模型,并概括了其特点,最后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分布式 大规模 入侵检测系统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分类研究与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被引量:76
19
作者 王晓程 刘恩德 谢小权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7-734,共8页
入侵检测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攻击分类研究对于系统地分析计算机系统脆弱性和攻击利用的技术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有助于构造高效的入侵检测方法 .通过对现有入侵检测方法和攻击分类方法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一种面向检... 入侵检测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攻击分类研究对于系统地分析计算机系统脆弱性和攻击利用的技术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有助于构造高效的入侵检测方法 .通过对现有入侵检测方法和攻击分类方法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一种面向检测的网络攻击分类方法—— ESTQ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和分析 .根据ESTQ网络攻击分类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具有分布式结构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DNIDS,并进行了原型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分类方法 计算机网络 形式化描述 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匹配的分布式工控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3
20
作者 程冬梅 严彪 +1 位作者 文辉 孙利民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2017年第7期45-51,共7页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规则匹配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RDIDS),提出了基于规则匹配的入侵检测策略,通过定义网络连接白名单来检测未经授权的非法访问连接,自主分析流量特征并学习相应的判别规则来检测异常的流量变化,提取常态状态下的工控...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规则匹配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RDIDS),提出了基于规则匹配的入侵检测策略,通过定义网络连接白名单来检测未经授权的非法访问连接,自主分析流量特征并学习相应的判别规则来检测异常的流量变化,提取常态状态下的工控操作功能码序列组成操作规则来判断异常的工控操作,实现对工控系统在网络流量、协议内容、设备操作、设备状态和外部物理感知的全面监测。文章利用各种类型的工控软硬件设备搭建小型工控网络,并在此仿真环境下进行验证及测试,证明RDIDS系统架构及方法具备显著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分布式系统 规则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