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分布式MIMO-OFDM系统同步方案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一蓉 王文博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11期173-176,共4页
本文研究了分布式MIMO-OFDM(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同步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天线间定时偏移和载波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Gold码良好的正交特性的训练序列,训练序列长度为1个OFDM符号。该算法有效... 本文研究了分布式MIMO-OFDM(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同步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天线间定时偏移和载波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Gold码良好的正交特性的训练序列,训练序列长度为1个OFDM符号。该算法有效地降低天线间干扰,在低信噪比的时候产生尖锐的定时度量函数波形,能够精确地估计各发射天线的迟延和载波频偏。相比于分布式MIMO-OFDM系统下的同步算法,提出了算法显示了更高的定时估计精度,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下,信噪比为-2dB时,定时捕获的概率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mimo-ofdm 定时同步 载波频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MIMO-OFDM系统帧同步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志强 罗荆 +1 位作者 丁跃华 裴廷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33-1938,共6页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技术是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对定时同步(包含帧同步和符号同步)性能非常敏感,而分布式天线系统是未来通信系统的开放式架构,这种架构使得帧同步的实现更加困难,且算法更加复杂,因此...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技术是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对定时同步(包含帧同步和符号同步)性能非常敏感,而分布式天线系统是未来通信系统的开放式架构,这种架构使得帧同步的实现更加困难,且算法更加复杂,因此,急需提出性能分析方法来指导帧同步算法的设计.本文为分布式MIMO-OFDM系统的帧同步提出了一种准确的性能分析方法,从帧同步度量函数的统计特征出发,将信号在主信号方向角上进行正交分解,提出了高斯性能分析方法,利用正态分布的3R原则,推导出了正确帧同步概率的求解方法.最后将提出的性能分析方法应用到不同发射天线数目以及目前已经提出的几种算法进行分析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OFDM 分布式天线系统 帧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MIMO-OFDM系统中的时频同步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漪 刘刚 +1 位作者 葛建华 丁海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3-1626,共4页
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一种新的训练序列及时频同步方案。在定时同步方面,它首先利用训练序列的时域共轭对称性完成粗定时同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接收信号与本地时域训练序列移动相关完成细定时同步;在频率... 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一种新的训练序列及时频同步方案。在定时同步方面,它首先利用训练序列的时域共轭对称性完成粗定时同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接收信号与本地时域训练序列移动相关完成细定时同步;在频率同步方面,它首先在时域利用接收信号相位差估计小数倍频偏,然后在频域利用训练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估计整数倍频偏。该方案不仅能够同时估计出各收发天线对之间的定时偏移和频率偏移,而且估计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定时同步 频率同步 训练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MIMO-OFDM系统的同步捕获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魁 沈越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07-2210,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初始信号检测和同步捕获算法。该算法设计了导频符号,采用谱分析方法实现可靠的初始信号检测、粗定时和粗频偏估计,并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之后进行精确地频偏和定时估计... 该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初始信号检测和同步捕获算法。该算法设计了导频符号,采用谱分析方法实现可靠的初始信号检测、粗定时和粗频偏估计,并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之后进行精确地频偏和定时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多径瑞利信道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 谱分析 信号检测 同步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MIMO-OFDM信号多频偏多信道联合盲估计
5
作者 黄艳艳 彭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1-1536,共6页
针对多径衰落信道下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中频偏信道联合盲估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频偏多信道联合盲估计方法。该算法利用盲解卷积分离算法接收信号的同时得到有频偏影响的多个信道,对分离后的多个... 针对多径衰落信道下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中频偏信道联合盲估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频偏多信道联合盲估计方法。该算法利用盲解卷积分离算法接收信号的同时得到有频偏影响的多个信道,对分离后的多个信号进行逐个频偏估计,补偿整体信道并去除信道模糊度,得到有效的信道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导频的频偏信道估计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可在5 d B获得1e-6的频偏估计精度,在15 d B左右获得1e-2的信道估计精度,实现了分布式MIMO-OFDM信号的多频偏多信道联合盲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 多频偏多信道 盲源分离 盲估计 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MIMO-OFDM系统的时间同步算法
6
作者 施冠超 邓单 朱近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在分布式MIMO-OFDM系统中,同步需要更多的资源开销,并且要同时维护若干根天线之间的同步.为此在一种新的分布式三角形小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前导符号结构,进而提出一种新的MIMO-OFDM同步方法.该同步方法不需要在接... 在分布式MIMO-OFDM系统中,同步需要更多的资源开销,并且要同时维护若干根天线之间的同步.为此在一种新的分布式三角形小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前导符号结构,进而提出一种新的MIMO-OFDM同步方法.该同步方法不需要在接收信号与本地序列之间做OFDM符号长度的相关.其相关长度可以缩短到经典时域相关方法所需长度的1/4,在相关后再对相关值做简单处理即可.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保持同步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减少运算量,缩短同步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时间同步 周期性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发展与技术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文虎 黄文威 +5 位作者 郭采珊 荆朝霞 郭琦 徐敏 袁智勇 李立浧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5-867,I0001,共14页
分布式智能电网是“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朝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方向迈进的重要抓手。该文综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的发展趋势与新特... 分布式智能电网是“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朝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方向迈进的重要抓手。该文综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的发展趋势与新特征,以及新发展趋势带来的技术瓶颈。阐述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内涵与技术特征,其核心在于对现有电网网络架构与运行控制方式的智能重构,并提出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组织方式、结构形态与控制框架。进而,分别从分布式单元建模与协同、分布式集群划分与交互、分布式电网优化与控制3个层面构建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框架,阐述了适用于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新理论与方法。从物理层、信息层、价值层3个层面分析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探索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智能电网 分布式资源 柔性组网 分布式协同优化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ussDB:智能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良 王磊 +7 位作者 张金玉 王江 任阳 张琼 申宇 董亚辉 宋涛 乔典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3-1122,共20页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统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数字时代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库面临大数据量、高可用、在线弹性伸缩、智能化、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诸多挑战,GaussDB应运而生,GaussDB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统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数字时代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库面临大数据量、高可用、在线弹性伸缩、智能化、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诸多挑战,GaussDB应运而生,GaussDB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查询优化技术提升了数据查询性能,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高可用容灾技术提升了企业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云原生计算存储分离和弹性伸缩技术提高了对存储等资源的利用率,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自治管理技术增强了数据库的智能管理,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全方位安全防护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安全保护能力. GaussDB能支撑关键基础行业核心场景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高可用 云原生 分布式 智能化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分布式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与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勇军 成润婷 +3 位作者 史训涛 蒋崇颖 张军 卢洪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共14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正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系统探讨了电力市场化环境下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征、路径和技术需求。提出了以电量就地平衡和资源灵活调用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深入探讨了适应市场化...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正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系统探讨了电力市场化环境下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征、路径和技术需求。提出了以电量就地平衡和资源灵活调用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深入探讨了适应市场化改革的电力物联网、云-边-端协同框架等关键支撑技术,以及多元用户特征提取和群体互动特性建模方法。在市场建设方面,提出了“集中+分布”式混合市场架构,探讨了考虑系统协同的交易体系和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偏差处理机制。此外,展望了未来高品质供电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灵活性资源的故障恢复框架、分层调度机制和市场激励措施,为分布式智能电网在极端情况下的快速恢复和重构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分布式智能电网 配用电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下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小信号等值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林林 苏田宇 +3 位作者 卜海棠 董文凯 谢小荣 王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9-78,共10页
分布式新能源与外部电网的动态耦合易对系统小干扰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当前面向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的小信号等值建模研究较少,复杂系统稳定分析计算量大、效率低。针对该问题,文中首先通过将新能源机组和负荷等设备导纳模型与电网... 分布式新能源与外部电网的动态耦合易对系统小干扰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当前面向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的小信号等值建模研究较少,复杂系统稳定分析计算量大、效率低。针对该问题,文中首先通过将新能源机组和负荷等设备导纳模型与电网节点阻抗矩阵联立,构建了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接入系统导纳模型。然后,考虑复杂网络拓扑,根据动态耦合强度对新能源机组进行聚类分群,并基于各机群内机组和电网导纳/阻抗矩阵的相似变换,将各机群聚合为一台机组,得到系统小信号等值表示形式;所得等值模型可有效降低系统稳定分析计算量,且在工况变化时易于重构。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集群 小干扰稳定 等值模型 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特性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站规划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智 邓君 +1 位作者 李鹏 李升旭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围,在供能范围内采用遗传算法重新确定能源站选址,分别采用维诺图和综合能源负荷矩交替迭代法、核密度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某社区为例,考虑负荷特性互补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10.46万元,经济性提高1.64%。核密度分析法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3.38万元,经济性提高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负荷特性互补 核密度分析 能源站选址定容 能源站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电源关键控制参数辨识的配电网电压暂降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颖 刘慧自 胡文曦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37,I0099,I0100,共13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不断增加,配网故障特性发生改变,传统电压暂降评估方法面临以下挑战:由于低电压穿越要求分布式电源在故障下不再等效为恒定电压源,传统评估方法因准确性问题不再适用;不同机组低电压穿越策略参数不同且难以获取,精确的...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不断增加,配网故障特性发生改变,传统电压暂降评估方法面临以下挑战:由于低电压穿越要求分布式电源在故障下不再等效为恒定电压源,传统评估方法因准确性问题不再适用;不同机组低电压穿越策略参数不同且难以获取,精确的电源等值模型无从建立。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关键控制参数辨识的配网电压暂降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显-隐式特征融合的并行分类模型,基于数据驱动自动辨识低电压穿越过程中的无功补偿系数等关键控制参数,并根据参数辨识结果建立分布式电源故障下等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蒙特卡洛法实现暂降随机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辨识不同机组控制策略参数,且并行分类模型的抗噪性与泛化性均优于普通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电压暂降随机预估准确性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评估 分布式电源 参数辨识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空间分布式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迎成 李金刚 涂曼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5-283,共9页
基于分布式创新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创新空间组织模式的影响,探讨城市内部尺度创新空间的分布式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专利数据识别城市创新活动集聚区并构建创新活动集聚区联系网络。其次,从多中心... 基于分布式创新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创新空间组织模式的影响,探讨城市内部尺度创新空间的分布式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专利数据识别城市创新活动集聚区并构建创新活动集聚区联系网络。其次,从多中心和网络化2个维度探讨其创新空间的分布式结构特征,并基于计量模型检验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创新空间呈现出一定的分布式结构特征,其多中心的形态结构较为明显,但网络化的功能结构发育程度还不高。城市创新载体的多区位分布、创新活动集聚区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主体间的多维邻近是影响其创新空间分布式结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创新 创新空间 城市内部创新网络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集群优化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联滨 葛磊蛟 +2 位作者 李京京 杜天硕 李小平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9,共10页
推动分布式光伏集群并网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有效举措之一。然而,强随机性、间歇性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分散无序的接入,给电网带来了系统惯量不足、系统强度减弱等系列问题。为此,文中对分布式光伏集群优化控制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归... 推动分布式光伏集群并网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有效举措之一。然而,强随机性、间歇性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分散无序的接入,给电网带来了系统惯量不足、系统强度减弱等系列问题。为此,文中对分布式光伏集群优化控制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归纳。首先,归纳并阐述分布式光伏集群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式及现状;其次,分析不同并网方式之间的差异及大力推广集群并网的原因,及集群划分算法和判据;紧接着,介绍储能和控制等集群优化控制关键技术。最后,考虑实际工程需求,对分布式光伏集群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阐述,并基于国内外分布式光伏集群优化控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分布式光伏集群优化运行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集群优化控制 人工智能 集群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关性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提升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洪山 胡浈 +1 位作者 魏伟 温开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对其充分消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提升方法。首先,利用Frank-Copula函数描述分布式光伏出力与负荷间的相关性,基于Na... 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对其充分消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提升方法。首先,利用Frank-Copula函数描述分布式光伏出力与负荷间的相关性,基于Nataf变换得到各随机变量的相关性样本矩阵,并进行概率潮流计算。然后,以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最大为目标,电网运行安全指标为约束,建立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提升模型。最后,提出采用非线性反向学习鲸鱼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相关性 承载能力 非线性反向学习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企业全周期智能税务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敏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及金税四期的持续深入,传统税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合理配置税收资源、降低税收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需求。文章旨在探讨一种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全周期智能税务管理体系,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度阐释体...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及金税四期的持续深入,传统税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合理配置税收资源、降低税收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需求。文章旨在探讨一种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全周期智能税务管理体系,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度阐释体系应用实践情况,以期为国内企业提升税务管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管理 智能化 全周期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线性化ADMM的多微网经济运行分布式协调优化
17
作者 黄堃 付明 +1 位作者 翟家祥 华昊辰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传统多微网系统的集中式优化策略计算时间长,而以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itipiers,ADMM)为代表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效率取决于目标函数的拉格朗日增广函数的求解难度,很难适用于复杂多微网系统。针对该问题... 传统多微网系统的集中式优化策略计算时间长,而以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itipiers,ADMM)为代表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效率取决于目标函数的拉格朗日增广函数的求解难度,很难适用于复杂多微网系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精确广义不定邻近交替方向乘子法(the inexact generalized ADMM with indefinite proximal term,IGADMM-IPT)的多微网系统分布式协调优化方案。首先,构建多微网系统的分层优化架构和各可调节设备动态模型;然后,基于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需求的差值和可调节设备出力阈值确定各微网可共享发电量和储能容量;接着,基于多微网系统运行成本最低构建全局共享目标函数,利用IGADMM-IPT对该优化问题迭代求解;最后,在8个微网和一个直连设备群通过公共母线互联的场景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一天内利用IGADMM-IPT获取多微网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优化方案所需时间比ADMM少2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系统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T-GRU的高渗透率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会家 滕杰 +1 位作者 冯铃 肖懂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无法满足低成本–高质量的供电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该文采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GAT)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对配电网的无功做出优化决策,基于GAT-GRU网络,把握节点间相关性特征的同时获取配电网特征时间依赖性。依据决策,通过无功调节设备与智能柔性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协同,以解决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AT-GRU网络在电压控制、网络损耗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在无功优化中的有效性与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配电网 图注意力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分布式能源 智能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脆弱性研究
20
作者 都成刚 葛景 +3 位作者 阿敏夫 樊海龙 齐军 李博通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106,共5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然影响配电网脆弱性,针对输电网的脆弱性评估的现有方法不再适用。考虑配电网网络拓扑、阻抗参数的特殊性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特性,建立了配电网中线路和分布式电源的等值导纳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配电网运行实际,...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然影响配电网脆弱性,针对输电网的脆弱性评估的现有方法不再适用。考虑配电网网络拓扑、阻抗参数的特殊性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特性,建立了配电网中线路和分布式电源的等值导纳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配电网运行实际,提出了用于评估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节点脆弱性的指标;在IEEE标准算例中对节点脆弱性进行对比分析,并用网络失负荷率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