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动目标低比特数据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诗兴 张国鑫 +2 位作者 梁雲飞 易伟 孔令讲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600,共17页
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可有效提升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探测性能,但运动平台之间通常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难以配备大通信带宽以传输完整的信号数据,给雷达系统的高性能检测带来极大挑战。由于低比特量化技术可显著降低分布式系统的通信传输代... 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可有效提升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探测性能,但运动平台之间通常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难以配备大通信带宽以传输完整的信号数据,给雷达系统的高性能检测带来极大挑战。由于低比特量化技术可显著降低分布式系统的通信传输代价和计算资源消耗,该文针对低信噪比弱信号环境下提出了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的低比特量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系统资源将各节点的多脉冲观测数据选择对应位数的低比特量化器进行量化,推导了关于量化器和多个目标状态的似然函数。其次,证明了低比特量化数据对应似然函数关于未知目标反射系数的凸性,并基于该特性设计了多普勒频移和反射系数的联合估计器。然后,针对探测区域中存在的多个状态未知目标设计了多目标检测器,推导了其恒虚警率门限。最后,通过推导系统的渐近性能设计了最优低比特量化器,在保证系统鲁棒性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检测性能。仿真实验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检测与估计性能,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弱信号环境下的有效性,同时表明低比特量化数据可在仅占用低于20%通信带宽的基础上实现接近高精度(16比特量化)数据对应的检测和估计性能,且2比特量化策略可作为检测性能和雷达系统资源消耗的折中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系统 运动平台 目标检测 低比特量化 最优量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协同跟踪路径优化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孟令同 易伟 孔令讲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21-1329,共9页
本文针对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协同跟踪目标的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费歇尔信息矩阵的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协同跟踪路径优化算法。首先,本文建立了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协同跟踪目标模型,进而基于贝叶斯理论导出了闭合形... 本文针对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协同跟踪目标的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费歇尔信息矩阵的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协同跟踪路径优化算法。首先,本文建立了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协同跟踪目标模型,进而基于贝叶斯理论导出了闭合形式的费歇尔信息矩阵,然后采用D最优准则建立了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路径优化代价函数,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速下降的方法来解决该优化问题。另外,本文还研究了有约束的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路径优化问题,利用惩罚函数来修正代价函数来规避障碍,并应用物理约束来限制动平台的转弯角。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推导的闭式代价函数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且所提出的动平台分布式雷达系统路径优化方法可以快速实时的以较为平滑的路径跟踪静止和移动目标;此外,相比于栅格搜索法,所提方法在计算复杂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台 分布式雷达系统 数据融合 协同跟踪 费歇尔信息矩阵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空目标检测的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功率分配合作博弈算法
3
作者 齐铖 谢军伟 +4 位作者 张浩为 冯为可 王雷 王瑞君 费太勇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7,共16页
为提升低空突防作战场景下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效能,提出一种合作博弈功率分配(Cooperative Game Power Allocation,CGPA)算法。基于带误差的支援信息建立了低空多径环境下... 为提升低空突防作战场景下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效能,提出一种合作博弈功率分配(Cooperative Game Power Allocation,CGPA)算法。基于带误差的支援信息建立了低空多径环境下的分布式MIMO雷达信号模型,并推导了基于奈曼皮尔逊准则的检测模型。结合Max-Min准则以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为优化模型的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方法简化了联盟利益Shapley值的计算,得到满足帕累托最优性和公平性的合作资源分配方案。通过对发射功率资源的细致化管理,有效减小多径效应引起接收信号幅度的参差与衰落。在改善接收信号的稳定性的同时,挖掘并利用多径环境下丰富的散射特性,有效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探测效能。仿真实验验证了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低空多径目标检测的出色性能,所提功率分配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检测性能,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 目标检测 多径效应 功率分配 合作博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同步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7
4
作者 万显荣 孙绪望 +2 位作者 易建新 吕敏 饶云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1期65-72,共8页
数字广播电视是外辐射源雷达的重要机会照射源,分布式多基地结构是外辐射源雷达的发展趋势。新一代的数字广播电视广泛采用网络化覆盖方式,这为外辐射源雷达分布式组网探测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也对外辐射源雷达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 数字广播电视是外辐射源雷达的重要机会照射源,分布式多基地结构是外辐射源雷达的发展趋势。新一代的数字广播电视广泛采用网络化覆盖方式,这为外辐射源雷达分布式组网探测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也对外辐射源雷达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接收站与照射源、多个单元接收站之间的同步问题,主要包括频率和时间同步。该文针对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和外辐射源雷达结构特点,分析了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同步需求,设计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技术的同步方案。利用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帧结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系统同步测试方法,并结合分布式多站实验,通过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同步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分布式雷达系统 数字广播电视 全球定位系统(GPS)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雷达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算法仿真 被引量:3
5
作者 毛一凡 郭徽东 姚景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5期832-835,共4页
航迹关联与融合是分布式雷达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多源信息的重要手段。简述了雷达信息系统中时空校准、数据关联和航迹融合3个处理过程中的算法概况,并对修正的K近邻域算法和量测值加权融合算法做了仿真分析,评... 航迹关联与融合是分布式雷达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多源信息的重要手段。简述了雷达信息系统中时空校准、数据关联和航迹融合3个处理过程中的算法概况,并对修正的K近邻域算法和量测值加权融合算法做了仿真分析,评估了这些算法的可信性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关联 融合 分布式雷达信息系统 时空校准 数据关联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雷达主瓣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静 李晗 +1 位作者 张洪纲 刘泉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8-1376,共9页
主瓣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是一种相干干扰,且该干扰从天线主瓣注入雷达,会严重影响雷达的性能。本文首先建立一发多收分布式雷达系统;并建立目标、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数学模型;随后提出一种通过干扰辨识来估计纯干扰协方差矩阵的最小方差无失... 主瓣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是一种相干干扰,且该干扰从天线主瓣注入雷达,会严重影响雷达的性能。本文首先建立一发多收分布式雷达系统;并建立目标、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数学模型;随后提出一种通过干扰辨识来估计纯干扰协方差矩阵的最小方差无失真(MVDR)抗干扰方法。通过对雷达回波脉压后的一维距离像作时频分析,并根据目标、干扰信号的时频特性差异来辨识目标与干扰,在此基础上,估计纯干扰信息,作为MVDR波束形成器的训练样本,实现对主瓣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抑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分布式雷达系统 干扰辨识 时频分析 最小方差无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交错的分布式雷达组网系统波束驻留调度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婷 恒思宇 李中柱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628,共13页
该文针对分布式雷达组网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交错的实时波束驻留调度算法。该算法引入时间指针向量,用于指示何时选择具有最高综合优先级的波束驻留任务,该任务被分配至交错时间利用程度最低的雷达节点,有效减少了调度过程中引入的... 该文针对分布式雷达组网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交错的实时波束驻留调度算法。该算法引入时间指针向量,用于指示何时选择具有最高综合优先级的波束驻留任务,该任务被分配至交错时间利用程度最低的雷达节点,有效减少了调度过程中引入的时间空隙;同时,脉冲交错分析方法决定对于被分配的波束驻留任务是否可以在相应的雷达节点成功调度执行,其中,引入时隙占用矩阵和能量消耗矩阵来表征各个雷达节点的时间与能量资源使用情况,简化了交错分析过程,并实现了具有不同脉冲重复周期与个数的波束驻留任务之间的交错。此外,为了提高波束驻留调度的效率,所提算法还引入交错时间利用率门限自适应选择时间指针的滑动步长。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能实现分布式雷达组网系统实时的波束驻留调度,并能获得较现有波束驻留调度算法更好的调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组网系统 波束驻留调度 脉冲交错 综合优先级 时间指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无人机载InSAR混合多基线相位解缠与高程反演技术
8
作者 明星辰 王朝栋 +3 位作者 毛馨玉 李中余 武俊杰 杨建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5-1695,共11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地形测高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获取地面场景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实现复杂地貌的立体感知。分布式InSAR系统可以灵活改变构型,具备...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地形测高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获取地面场景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实现复杂地貌的立体感知。分布式InSAR系统可以灵活改变构型,具备柔性基线的特性,突破单站多通道InSAR的基线限制,有利于提高高程反演的精度,满足不同地形的需求,在复杂地理测绘、资源勘测、侦察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现存的分布式InSAR系统以星载编队为主,构型有较大的限制,针对机载系统的研究尚少且都以双站单基线为主,对复杂陡峭地形的反演精度较低,甚至无法适用。针对现有系统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基线的分布式多基线无人机载InSAR高程反演系统,并改进InSAR技术以适配提出的新型体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混合基线无人机载InSAR系统的几何构型,并推导了本系统高程反演的原理;然后对比现有系统,阐述了适配分布式系统构型的相位解缠的技术优势并推导其实现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本文提出的灵活构型的干涉系统对于复杂陡峭场景的适用性;最后通过对仿真地形、真实山地地形的仿真实验,实现了分布式混合基线无人机载InSAR系统对地物目标场景的高程反演,验证了本系统技术的可行性;并通过与现有系统的对比分析,凸显了本系统在复杂地形高程信息反演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分布式雷达系统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高程反演 相位解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鲁棒的分布式雷达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蒲伟铭 梁振楠 +2 位作者 陈新亮 吴建新 刘泉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0-257,共8页
分布式雷达通过多部小口径雷达按照一定规则稀疏部署,形成等效大口径阵列,使其具有较高的角度分辨率和测量精度,能够在空域有效抑制主瓣干扰,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各单元雷达的阵元位置不准、时频不同步等非理想因素会引入幅相误差,严重影... 分布式雷达通过多部小口径雷达按照一定规则稀疏部署,形成等效大口径阵列,使其具有较高的角度分辨率和测量精度,能够在空域有效抑制主瓣干扰,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各单元雷达的阵元位置不准、时频不同步等非理想因素会引入幅相误差,严重影响分布式雷达系统的性能;且分布式雷达的超长基线给阵列标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样本的幅相误差补偿方法,通过广义内积法(GIP)选取干扰的样本,采用牛顿迭代法进行幅度补偿和相位聚焦,采用最小方差无失真(MVDR)波束形成器对主瓣干扰进行抑制。提升了分布式雷达在存在幅相误差时抑制主瓣干扰的性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补偿后剩余的相位误差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系统 主瓣干扰 幅相误差 最小方差无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基线转换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晓龙 陈力 李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8,共5页
在研究分布式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空间几何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区分出测量基线、修正基线和干涉基线,提出了从测量基线到修正基线的转换方法,并且分析了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测量基线到修正基线转换的主要误差源全球定位系统(G... 在研究分布式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空间几何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区分出测量基线、修正基线和干涉基线,提出了从测量基线到修正基线的转换方法,并且分析了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测量基线到修正基线转换的主要误差源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误差与部位修正误差。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得出了GPS双频测量误差占主导,部位修正误差对基线测量精度影响也不可忽略的结论。该结论对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基线 部位修正 基线转换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模糊函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鞠丞 朱立东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80,共5页
考虑地球自转、地球曲率以及卫星轨道等参数,建立了分布式卫星绕地飞行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原有方法基础上推导出新的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模糊函数,新的模糊函数将卫星之间的运动也考虑在内,更符合实际情况。依据理论分析进行计算机仿... 考虑地球自转、地球曲率以及卫星轨道等参数,建立了分布式卫星绕地飞行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原有方法基础上推导出新的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模糊函数,新的模糊函数将卫星之间的运动也考虑在内,更符合实际情况。依据理论分析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函数的有效性,表明地球自转、曲率、卫星轨道和卫星编队构型等对系统分辨性能有明显影响,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模糊函数 分辨率 地球自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分布式卫星SAR-ATI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晓龙 蔡斌 +2 位作者 陈力 梁佳 李开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8-54,共7页
与单颗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相比,编队飞行的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优势在于,孔径的尺寸和几何不受限制,自主编队控制可形成多个灵活、有效的基线,在单个编队下可多任务交替进行,能够更好地完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地面和空中运动... 与单颗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相比,编队飞行的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优势在于,孔径的尺寸和几何不受限制,自主编队控制可形成多个灵活、有效的基线,在单个编队下可多任务交替进行,能够更好地完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地面和空中运动目标检测、大测绘带高分辨率成像等任务。其中,在合成孔径雷达-沿航迹干涉(SAR-ATI)工作模式下,由于编队构型、任务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ATI得到的相位中不仅包含了运动目标相位,还包含了切航迹基线引起的随地形起伏变化的相位和多种去相干因素引起的随机变化的噪声,造成了大量的虚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卫星SAR-ATI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较好地去除了切轨迹干涉相位和随机噪声,提升了混合基线下SAR-ATI的检测性能。文中基于分布式星载SAR仿真系统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沿航迹干涉 空域自适应滤波 切航迹干涉相位 去相干噪声 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 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感知系统信息理论与构建方法
13
作者 葛建军 唐思琦 +3 位作者 李明强 韩丛英 王彤 徐根玖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3,共13页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局限,提出系统动态演化架构打破传统静态建模与固定模式设计的应用壁垒。此外,将上述理论成果应用于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实践,针对系统寻优的复杂性难题,设计基于有限场景交互学习机制与结构化分层优化算法,实现系统有序组织与能力涌现,为复杂战场环境下智能感知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范式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感知系统 多层信息描述框架 系统动态演化架构 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 分层寻优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在雷达电子对抗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稚 宋李彬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雷达模拟器系统与目标、干扰和环境模拟器为例,简要地介绍了利用ORACLE数据库在仿真系统中如何建立和应用各种系统数据库和专用数据库。
关键词 ORACLE 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 雷达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雷达功率分配自修正凸松弛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涵哲 严俊坤 刘宏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0,140,共6页
为了在发射功率有限的情况下提高雷达性能,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站分布式雷达对目标定位时采用的功率分配算法.首先给出了多站雷达对目标定位时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并将其作为代价函数进行功率优化分配;其次,将目前流行的凸松弛算法加以改进... 为了在发射功率有限的情况下提高雷达性能,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站分布式雷达对目标定位时采用的功率分配算法.首先给出了多站雷达对目标定位时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并将其作为代价函数进行功率优化分配;其次,将目前流行的凸松弛算法加以改进,通过对凸松弛参数的自修正减少凸松弛算法引入的额外误差,并逼近最优结果,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多站雷达系统发射资源;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分布式雷达系统 克拉美罗下界 自修正凸松弛算法 凸松弛参数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