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联网中云链融合隐私保护分布式计算卸载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强 赵全 +2 位作者 王颖 周福才 徐剑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50,共18页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汽车中的车载应用越来越多地面临处理时延敏感且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挑战。尽管车载计算单元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其有限的资源无法应对时延敏感的复杂任务。针对上述问题,计算卸载至资源丰富的云端是一种...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汽车中的车载应用越来越多地面临处理时延敏感且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挑战。尽管车载计算单元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其有限的资源无法应对时延敏感的复杂任务。针对上述问题,计算卸载至资源丰富的云端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远程云服务器的传输成本和通信延迟成为卸载时延敏感任务的主要瓶颈。随着移动边缘计算(MEC)兴起,计算能力从中心化的云端转移至网络边缘,降低了延迟,但现有方案仍存在容错性弱、隐私泄露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云链融合的隐私保护分布式计算卸载方案(FCOS)。FCOS通过设计冗余分布式计算机制显著提升了容错性,有效减少了单点故障对计算的影响;利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确保计算卸载过程的可验证性与公平性,增强了卸载的安全性;在隐私保护方面,结合同态加密和盲化因子技术,实现了在智能汽车端低计算开销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FCOS在云计算阶段处理5000次以内多项式时,计算用时平均降低90.4%;在单点故障率为0%~60%时,10000次以内的多项式计算用时平均降低了92.9%~96.7%。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安全计算卸载 区块链 隐私保护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流解耦分布式计算方法
2
作者 梁言贺 宫游 +3 位作者 刘惠颖 李琦 李兴刚 王晓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7,共7页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推进,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能源调控、用能管理,计算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类能量的流动成为首要任务。综合能源系统存在能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导致大规模计算难以收敛,同时能量的时间尺度差...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推进,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能源调控、用能管理,计算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类能量的流动成为首要任务。综合能源系统存在能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导致大规模计算难以收敛,同时能量的时间尺度差异也给能量流的计算带来了困难。因此,文中针对大规模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计算过程中能源耦合程度高、计算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分布式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综合能源系统的耦合节点进行解耦,将网络分解为近似独立的能源系统,并且提出了并行同步计算方法,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能量流计算 系统解耦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
3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CCF Computility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27日在中国甘肃兰州市举行,会议规模预计1400余人。本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与兰州大学共同...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CCF Computility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27日在中国甘肃兰州市举行,会议规模预计1400余人。本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与兰州大学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算力网: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分布式系统”,旨在为分布式系统和算力网相关的从业者提供最专业的学术研讨、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CCF Computility 2025为大家准备了9场由顶级专家带来的主旨报告和20场技术论坛,绝对不容错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 中国计算机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
4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CCF Computility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27日在中国甘肃兰州市举行,会议规模预计1400余人。本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与兰州大学共...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CCF Computility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27日在中国甘肃兰州市举行,会议规模预计1400余人。本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与兰州大学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算力网: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分布式系统”,旨在为分布式系统和算力网相关的从业者提供最专业的学术研讨、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CCF Computility 2025为大家准备了9场由顶级专家带来的主旨报告和20场技术论坛,绝对不容错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 中国计算机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架构的量子线路映射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鹏程 卫丽华 +3 位作者 冯世光 周祥臻 郑盛根 管致锦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81-2400,共20页
近年来,超导量子互连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构建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架构提供了有效途径.分布式超导架构在网络拓扑、量子比特连通性、以及量子态传输协议等方面对量子线路的执行施加了严格约束.为在分布式架构上调度和执行量子... 近年来,超导量子互连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构建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架构提供了有效途径.分布式超导架构在网络拓扑、量子比特连通性、以及量子态传输协议等方面对量子线路的执行施加了严格约束.为在分布式架构上调度和执行量子线路,需要通过专门的映射工序对量子线路进行适配底层架构的变换,并将变换后的线路交由网络中多个QPU(quantum processing unit)协同运行.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需向原始线路插入辅助的量子态移动操作,这些操作(尤其是QPU间量子态移动操作)具有较高的错误率.因此,减少映射所需的量子态移动操作数对于保证分布式计算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基于超导量子互连技术和超导QPU的技术特征构建一种抽象的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型,并基于该抽象模型提出一种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方法,该方法由量子比特分布式映射和量子态路由两个核心模块组成,前者以量子态路由开销为代价函数,通过局部寻优和模拟退火相结合的策略生成近最优的初始映射;后者根据量子门执行的不同情形构建多个启发式量子态路由策略,并通过灵活应用这些策略最小化插入的量子态移动操作数.所构建的分布式抽象模型屏蔽了底层架构中和量子线路映射无关的物理细节,这使得基于该模型的映射方法可适用于一类分布式超导架构而非某个特定架构.另外,所提方法可作为辅助工具参与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映射所需的QPU内量子态移动操作(即SWAP门)数和QPU间量子态移动操作(即ST门)数.相较已有算法,在所有基准线路上平均减少69.69%的SWAP门和85.88%的ST门,且时间开销和已有算法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量子计算 量子网络 分布式计算 量子处理器 量子线路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分布式车联网边缘计算任务动态卸载策略
6
作者 巨涛 张宇斐 +1 位作者 马雅玲 火久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0,共12页
针对车联网计算任务动态卸载成功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设计了多层分布式车联网边缘计算任务动态卸载策略.首先融合软件定义网络和移动边缘计算设计了多层分布式车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模型,实现在不同层次上... 针对车联网计算任务动态卸载成功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设计了多层分布式车联网边缘计算任务动态卸载策略.首先融合软件定义网络和移动边缘计算设计了多层分布式车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模型,实现在不同层次上的协同调度优化,更好地满足移动车辆资源动态分配和任务实时处理的需求;之后从车辆计算任务卸载成功率和数据卸载速率两方面考虑,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框架,利用多智能体系统的协作学习,使车载边缘系统自主选择最优任务卸载决策;同时引入动作空间搜索优化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进一步提升动作空间的有效搜索,提高任务卸载决策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终在以上算法框架和优化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层分布式车辆任务卸载决策优化算法,保证车辆能根据当前网络状态和任务大小,以最小的任务传输时间和高效的卸载成功率完成计算任务卸载.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卸载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在计算任务卸载成功率方面提高了5%~20%,在数据传输效率方面平均提高了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深度强化学习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分布式计算的动态任务分解及长时保障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锁啸天 杨雅婷 嵩天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8-1660,共13页
低轨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离地面近等优势,随着在轨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未来将成为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然而,随着用户对网络服务实时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基于低轨卫星为用户提供计算密集型服务,已成为一个急需解... 低轨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离地面近等优势,随着在轨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未来将成为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然而,随着用户对网络服务实时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基于低轨卫星为用户提供计算密集型服务,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低轨卫星高速移动、星间链路动态切换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空间计算能力能持续稳定地驻留在用户区域并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动态任务分解聚合的分布式计算策略,通过卫星分布式计算解决单星算力不足的问题。在进行任务分解与调度时,充分考虑卫星网络的资源占用情况以及子任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任务进行灵活的分解聚合。此外,为将低轨卫星算力驻留在用户区域,解决低轨卫星服务周期短的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长时保障机制。根据实时卫星网络拓扑及任务分解调度图,结合任务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迁移决策,对卫星迁移过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实时网络状况调整迁移过程中的数据压缩率以及服务切换方式,降低迁移过程中服务的中断时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可保障长时分布式计算,能提供服务的平均时长延长了110%,用户满意度提高了约20%,迁移开销以及任务间的传输开销均降低了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迁移 算力驻留 分布式计算 任务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结构化篇级科技文献数据治理的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框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范萌 常志军 +1 位作者 钱力 郭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9,121,共9页
[研究目的]为解决MapReduce、Spark等主流分布式计算框架存在的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灵活、低门槛的高性能计算框架ArticleCF。[研究方法]ArticleCF框架吸收了主流分布式技术的优点,同时深度结合科技文献数据治理... [研究目的]为解决MapReduce、Spark等主流分布式计算框架存在的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灵活、低门槛的高性能计算框架ArticleCF。[研究方法]ArticleCF框架吸收了主流分布式技术的优点,同时深度结合科技文献数据治理的特性,设计了Master/Slave的软件架构,在功能上针对科技文献数据特点进行多个维度的设计,重点设计了分布式任务分发策略、并行计算策略以及故障转移机制。[研究结论]通过21个指标将ArticleCF与MapReduce、Spark、Storm进行对比实验,有效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ArticleCF能够满足海量结构化科技文献数据的多样化处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 数据治理 分布式计算 结构化数据 在线可视化编程 高性能计算 MAPREDUCE S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首届算力战略研讨会暨产学研政系列活动在贵州遵义举办
9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12,共1页
2024年4月13日-14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算力战略研讨会(CCF DCSS 2024)在贵州省遵义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遵义师范学院联合承办。大会以“算力分布互联,数据智赋产... 2024年4月13日-14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算力战略研讨会(CCF DCSS 2024)在贵州省遵义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遵义师范学院联合承办。大会以“算力分布互联,数据智赋产业”为主题,聚焦算力设施建设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包含4场特邀报告、5场青年报告及1场产学研政交流活动。1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聚焦新时代的算力战略统筹与算力设施建设,畅谈国际前沿学术观点、研讨西部工业城市数字化转型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研讨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转型思路 分布式计算 产学研政 特邀报告 贵州省遵义市 城市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拜占庭容错的分布式物联网访问控制机制
10
作者 柴蓉 艾莉萍 +1 位作者 杨泞渝 梁承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6,共13页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物联网设备承载的数据量迅速增长,数据访问需求显著增加。然而,物联网应用场景复杂多样、设备异构高混杂以及数据高度敏感等特性,给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安全访问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存在拜占庭节点的物联网场景,研...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物联网设备承载的数据量迅速增长,数据访问需求显著增加。然而,物联网应用场景复杂多样、设备异构高混杂以及数据高度敏感等特性,给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安全访问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存在拜占庭节点的物联网场景,研究物联网访问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层区块链网络架构,包括一个主集群及多个子集群。综合考虑物联网设备的算力及通信速率,定义节点性能度量以确定主集群节点,并基于系统吞吐量优化确定节点关联策略。基于所构建的分层区块链网络架构,设计数据访问控制智能合约,精确刻画访问控制策略的定义、更新、部署和撤销函数。为实现数据访问控制的高效可靠共识,综合考虑系统共识性能与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axos-Hotstuff分层共识算法,由主集群节点执行改进式Paxos算法,子集群节点执行Hotstuff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访问控制 区块链 共识算法 拜占庭容错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
11
作者 张曼静 何玉林 +1 位作者 李旭 黄哲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针对大数据聚类中存在的计算资源消耗大、聚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各个本地节点对节点上的数据执行局部聚类操作,并基于局部聚类结果,从每个节点中抽取代表性的数据样本,然后... 针对大数据聚类中存在的计算资源消耗大、聚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各个本地节点对节点上的数据执行局部聚类操作,并基于局部聚类结果,从每个节点中抽取代表性的数据样本,然后将各节点选定的样本数据传输至中央节点。之后,在中央节点上,对合并的样本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并将样本聚类的结果传回各个本地节点。最后,各本地节点结合自身的局部聚类结果和中央节点的样本聚类结果,完成最终的聚类标签统一。通过以上流程,所提方法实现了对集中式聚类算法的分布式改造,能够快速一致地完成对全局数据的聚类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均表明,与传统的全量数据集中式聚类方法相比,二阶段聚类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并行处理的高效性和集成分析的准确性,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显著降低计算资源的消耗,是一种可行的大数据聚类分布式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聚类 分布式计算 节点抽样 并行计算 二阶段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骆正虎 杨敬安 +2 位作者 骆祥峰 郑淑丽 张浩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移动 Agent作为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 ,其优越的性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构建了基于 Java语言的移动 Agent开发平台 MADP,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移动 Agent的分布式计算模型 ,通过主机、移动 Agent及中介之间的合作来实... 移动 Agent作为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 ,其优越的性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构建了基于 Java语言的移动 Agent开发平台 MADP,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移动 Agent的分布式计算模型 ,通过主机、移动 Agent及中介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分布式计算 ,不仅可以克服传统 Client/Server架构的缺陷 ,还可以支持新型的移动计算环境 .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本文在 MADP平台上实现了模型的原型 .文中给出的应用实例表明本模型功能完善、开放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GENT 客户机/服务器 移动计算 分布式计算模型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计算模式下的协同工作环境 被引量:27
13
作者 裴云彰 史元春 徐光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61-566,共6页
随着Internet逐步成为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传统的CSCW应用逐渐暴露出严重的缺陷,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向分布式计算模式的转变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的协同工作环境(CWE)的概念建立在分布式对象技术和分布式计算三级... 随着Internet逐步成为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传统的CSCW应用逐渐暴露出严重的缺陷,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向分布式计算模式的转变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的协同工作环境(CWE)的概念建立在分布式对象技术和分布式计算三级体系结构的技术基础上,为各类CSCW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开发环境和功能框架.它不仅为最终用户提供必要的协作工具,还提供通用的协作功能,供开发者开发新的协作应用和集成现有应用.通过把某一特定应用领域的工具软件集成到通用的协同工作环境中,可以很方便地构造满足其特殊需求的协作应用系统,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开发者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CW 协同工作环境 分布式计算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分布式FDR假阳性控制算法
14
作者 刘旭泽 王慧颖 +1 位作者 褚良宇 赵宇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5,共9页
为了解决大数据挖掘中多重假设检验导致的假阳性问题,以及控制伪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理论结果计算过程极其耗时的问题,针对理论FDR值的计算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假阳性控制算法DPFDR(distributed permutation testing... 为了解决大数据挖掘中多重假设检验导致的假阳性问题,以及控制伪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理论结果计算过程极其耗时的问题,针对理论FDR值的计算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假阳性控制算法DPFDR(distributed permutation testing-based false discovery rat, DPFDR).该算法首先基于条件频繁模式树(conditional frequent pattern tree,CFP)方法进行代表模式挖掘,利用代表模式对模式空间进行压缩.然后,根据代表模式对相应任务的工作量进行预估,按照工作量进行数据划分,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将任务分配到各计算结点上.最后,通过合并、排序各结点的计算结果,获得有效的FDR假阳性控制阈值.真实数据集上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DPFDR算法能极大提升FDR假阳性控制阈值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阳性 数据挖掘 分布式计算 伪发现率 显著性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的分布式计算技术——Web服务 被引量:17
15
作者 宁葵 滕金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4,共3页
Web服务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是一种远程访问的标准,它的出现标志着应 用程序开发技术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文章介绍了基于.Net平台Web服务的原理和结构,论 述了Web服务系统开发实现的一般过程,并分析和比较了Web服务与传统的分... Web服务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是一种远程访问的标准,它的出现标志着应 用程序开发技术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文章介绍了基于.Net平台Web服务的原理和结构,论 述了Web服务系统开发实现的一般过程,并分析和比较了Web服务与传统的分布式技术在各种 性能上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技术 WEB服务 应用程序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计算环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邵堃 刘宗田 孙智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26-29,共4页
分布式计算环境是近20年来影响计算技术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之一。由于Internet应用的高速增长,而Internet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怎样在Internet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地检索信息、获取服务便... 分布式计算环境是近20年来影响计算技术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之一。由于Internet应用的高速增长,而Internet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怎样在Internet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地检索信息、获取服务便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有效的、灵活的、适用于全城互联网络环境的分布式计算模型的建立是构造高效协同全域网络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当前两种主要计算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对等计算模式)的各自应用特性和适用环境并结合Inter-net应用,比较了它们相异的优点和缺点。虽然对等计算模式当前的应用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但从未来网络服务功能的要求来看,对等网络的自主、灵活、松散的结构特点更加适合下一代网络应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 对等模式 智能软件体 internet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计算模型研究及其实现 被引量:34
17
作者 郑晓东 王志坚 +2 位作者 周晓峰 费玉奎 许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分析了WebService原理与机制,指出了Internet环境下当前分布式构件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工作在Internet环境中的、结合B/S与CBD模式的、集成WebService的分布式开发模型,该模型将紧密耦合的、高效的n层分布式计算... 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分析了WebService原理与机制,指出了Internet环境下当前分布式构件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工作在Internet环境中的、结合B/S与CBD模式的、集成WebService的分布式开发模型,该模型将紧密耦合的、高效的n层分布式计算技术与面向消息的、松散耦合的Web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简述了该模型在《黄河水量调度系统》项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SERVICE SOA 松散耦合 分布式计算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松耦合分布式计算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罡 徐勤良 +1 位作者 许南山 郭俊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6,93,共5页
为更快地计算大尺度复杂网络结构的相关参数,设计并实现一种松耦合分布式计算框架。将分散于网络中的松耦合计算节点汇集起来,通过任务队列使各计算节点共同参与复杂网络的相关分布式计算,并能随时加入或者退出计算,利用分散于网络中松... 为更快地计算大尺度复杂网络结构的相关参数,设计并实现一种松耦合分布式计算框架。将分散于网络中的松耦合计算节点汇集起来,通过任务队列使各计算节点共同参与复杂网络的相关分布式计算,并能随时加入或者退出计算,利用分散于网络中松耦合的计算节点提高复杂网络相关分析的计算速度。基于该框架,实现对大尺度复杂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网络直径和网络效率的分布式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计算结果正确的前提下,该框架可充分利用网络中闲散的计算资源,提高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分布式计算 因特网通信引擎 松耦合 M/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计算模式下的协同设计系统 被引量:27
19
作者 裴云彰 史元春 徐光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9,共6页
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开发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 D C D(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Design)的特点是:它一方面支持多种类型的协作,集成了众多协作功能,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另一方面增强了系统的... 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开发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 D C D(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Design)的特点是:它一方面支持多种类型的协作,集成了众多协作功能,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另一方面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扩充能力和可伸缩性,便于集成现有应用和开发新的应用,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有效地解决了系统通用性和用户特殊需要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CSCW 分布式计算 分布式对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动态负载均衡策略综述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杨际祥 谭国真 王荣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2-1130,共9页
动态负载均衡(Dynamic Load Balancing,DLB)是提高动态和非规则问题计算效率与规模的一个挑战问题.阐述了DLB的一般性问题,根据DLB策略的主要特征给出了一个综合分类方法,按分类对近30年提出的各种主要DLB策略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比... 动态负载均衡(Dynamic Load Balancing,DLB)是提高动态和非规则问题计算效率与规模的一个挑战问题.阐述了DLB的一般性问题,根据DLB策略的主要特征给出了一个综合分类方法,按分类对近30年提出的各种主要DLB策略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比较,并做了策略有效性分析.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动态负载均衡(DLB) 多核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