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混合风电场频率电压支撑的分布式自适应解耦控制
1
作者 田晓煜 赵海宇 +4 位作者 翟文辉 姚伟 常喜强 亢朋朋 杨桂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9,共14页
跟网型风机与构网型风机共同构成的混合风电场具有宽短路比范围稳定运行的优势,但是在弱电网下存在频率电压控制交互影响难以协同支撑的问题。在分析了跟/构网型变流器的频率电压动态耦合特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风电场... 跟网型风机与构网型风机共同构成的混合风电场具有宽短路比范围稳定运行的优势,但是在弱电网下存在频率电压控制交互影响难以协同支撑的问题。在分析了跟/构网型变流器的频率电压动态耦合特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风电场频率电压支撑的分布式自适应解耦控制。该控制由风机间分布式协同控制和风机内部单元级频率电压解耦自适应控制的两个控制层级构成。分布式控制使得各风机保持一致性协同输出,最大化利用各风机的转子动能。自适应控制从风机内部层级考虑混合风电场各风机的运行状态,实现了风电场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风电场的调节能力。最后,解耦补偿控制对跟/构网型风机进行有功无功前馈解耦,抑制了频率电压支撑过程中的交互影响。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混合风电场接入的四机两区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混合风电场频率-电压支撑控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自适应控制 频率电压协同 相量动态过程 混合风电场 构网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未知参数和通讯时延的多智能体蜂拥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青 李萍 +1 位作者 杨正全 陈增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6-700,共5页
模拟自然界蜂拥现象的蜂拥控制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带有未知参数的复杂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蜂拥控制策略,并且考虑了蜂拥过程中存在通讯时变时延的情况。采用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给出了带有未知参数和通讯时延的多... 模拟自然界蜂拥现象的蜂拥控制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带有未知参数的复杂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蜂拥控制策略,并且考虑了蜂拥过程中存在通讯时变时延的情况。采用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给出了带有未知参数和通讯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自适应控制器;依据代数图知识和Lyapunov定理,对建立的多智能体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分布式自适应控制作用下,带有未知参数和通讯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蜂拥状态;数值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蜂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蜂拥控制 时变时延 未知参数 分布式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攻击下多智能体系统数据驱动安全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曲燊 马永胜 车伟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8-1026,共9页
研究了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问题。考虑多智能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影响,基于单智能体的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所设计的控制... 研究了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问题。考虑多智能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影响,基于单智能体的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所设计的控制器不需要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仅使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使该算法更适用于实际系统。此外,为了减少网络通信资源的占用,设计了事件触发机制,进而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安全控制算法来实现趋同控制目标。最后,使用仿真算例并通过比较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事件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distributed formation maintenance for multiple UAVs:Exploiting proximity behavior observations 被引量:6
4
作者 LIU Wei-heng ZHENG Xin DENG Zhi-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84-795,共12页
The formation maintenance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based on proximity behavior is explored in this study.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 i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cted UAV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t... The formation maintenance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based on proximity behavior is explored in this study.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 i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cted UAV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the position,velocity,and attitude information of other UAVs in the azimuth area.This resolves problems wherein nodes are necessarily strongly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ion is strictly consistent under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ed formation control method.An adaptive distributed formation flight strategy is established for multiple UAVs by exploiting proximity behavior observations,which remedies the poor flexibility in distributed formation.This technique ensures consistent position and attitude among UAVs.In the proposed method,the azimuth area relative to the UAV itself is established to capture the state information of proximal UAVs.The dependency degree factor is introduced to state update equation based on proximity behavior.Finally,the formation position,speed,and attitude errors are used to form an adaptive dynamic adjustment strategy.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thus valid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ormation maintenance proximity behavior adaptive distributed control formation flight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