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RBA的分布式网管的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成胜 王光兴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3,56,共4页
以某师的网管系统为例 ,介绍了基于 CORBA ORB通信总线结构网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其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如网管信息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 CORBA 分布式网管 实时事件 虚拟存储 络监控信息 络管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BA分布式网管安全问题的解决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海峰 徐礼富 《信息技术》 2002年第10期46-48,共3页
通过比较三种CORBA应用安全防护模型 ,结合TcpProxy、CORBA安全服务 ,SSL的新型的安全防护模型能为CORBA应用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
关键词 CORBA 分布式网管 安全问题 防火墙 S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远程操作的分布式网管的实现及其应用分析
3
作者 陈静 赵晓宇 马严 《数据通信》 2004年第6期41-43,47,共4页
分布式网络管理在通信网管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IETF的标准中 ,专门成立了标准小组 (DISMAN)进行这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在介绍传统的集中式网管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优势 ;重点介绍了应用NET SNMP框架实现IPv4 /... 分布式网络管理在通信网管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IETF的标准中 ,专门成立了标准小组 (DISMAN)进行这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在介绍传统的集中式网管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优势 ;重点介绍了应用NET SNMP框架实现IPv4 /IPv6兼容的基于远程ping、traceRoute和nslookup操作的分布式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 ;并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操作 分布式网管 P操作 分布式络管理系统 SNMP IETF 分布式管理 IPv4 通信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的分布式网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卢虹 王近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1期132-134,138,共4页
介绍了最新的网络通信中间件——ICE;研究了基于ICE中间件分布式网管的管理模型;阐述了利用ICE中间件构建分布式网管系统的优势;给出了实际的例子说明运用ICE构建分布式网管的实现流程。
关键词 分布式网管 通信中间件 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分布式配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徐鼎 孔心怡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5期173-175,共3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智能微电网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等的接入,对原有传统的单向输送型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造成很大冲击。新型的分布式配网保护技术研究,旨在将传统集中式配网保护细化至馈线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智能微电网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等的接入,对原有传统的单向输送型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造成很大冲击。新型的分布式配网保护技术研究,旨在将传统集中式配网保护细化至馈线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精准切除故障区段。然而,目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因时延造成的不同步问题尤为突出,不仅影响配网故障切除的选择性和可靠性,还可能导致保护装置频繁闭锁,增加系统的运行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文章探讨了无线通信技术在各类分布式配网保护中的应用,旨在为配网保护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也为未来智能电网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无线通信 分布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信息融合的物联网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楼晓俊 鲍必赛 刘海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事件检测是物联网感知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由于感知节点资源受限,事件检测准确率与节点能量有效性较难平衡。提出了一种新的物联网事件检测方法,基于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特征选择与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对感知数据进行局部与全局的... 事件检测是物联网感知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由于感知节点资源受限,事件检测准确率与节点能量有效性较难平衡。提出了一种新的物联网事件检测方法,基于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特征选择与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对感知数据进行局部与全局的二级信息融合,在降低节点功耗的同时提升了检测的准确率。进行要地周界入侵事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事件检测方法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 事件检测 分布式传感 特征选择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杆塔分布式辅助接地网散流与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元潮 李腾 +3 位作者 安韵竹 高晓晶 周蠡 姜志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4,共7页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避雷线沿塔身的雷电冲击电流快速排散至大地是减少绝缘子沿面闪络的关键.现行输电线路杆塔存在着土壤电阻率高、接地施工困难、降阻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CDEGS软件先建立杆塔单向辅助接...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避雷线沿塔身的雷电冲击电流快速排散至大地是减少绝缘子沿面闪络的关键.现行输电线路杆塔存在着土壤电阻率高、接地施工困难、降阻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CDEGS软件先建立杆塔单向辅助接地网,研究连接线长度、数量以及连接线长度与辅助终端的比值对杆塔分布式辅助接地网散流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杆塔多向分布式辅助接地网计算模型,对比分析电流频率、土壤电阻率对单向和多向辅助接地网的影响,并针对多向分布式辅助接地网的散流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连接线长度超过有效散流长度后,辅助接地网的降阻效率和分流能力呈现“饱和性”;增加连接线数量可以明显改善单向辅助接地网的散流特性,有利于降低杆塔主地网的接地电阻;多向辅助接地网较单向辅助接地网具有明显的散流和降阻优势,改善多向辅助接地网结构有助于实现入地电流的均衡散流.本文研究结论可为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与施工、杆塔接地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辅助接地 散流系数 降阻效率 辅助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分布式非对称的非编网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卫成 王彬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62,84,共4页
通过分析传统非编网络架构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目前有效提升非编网络安全性的双读双写技术,设计并实践了一种全新架构的非编安全备份技术,即分布式非对称的双读双写非编网。从非对称数据库技术、非对称存储技术、中码流素材自动备份技... 通过分析传统非编网络架构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目前有效提升非编网络安全性的双读双写技术,设计并实践了一种全新架构的非编安全备份技术,即分布式非对称的双读双写非编网。从非对称数据库技术、非对称存储技术、中码流素材自动备份技术、全业务断网编辑以及高清扩展等5个方面对该网络架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城市台的非编网络安全备份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编辑 集中存储式非编 分布式非对称非编 双读双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多子网神经网络的传感器静态误差修正
9
作者 丁晖 刘君华 申忠如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6-200,共5页
为消除温度等非目标参数对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传感器静态误差修正新方法———传感器冗余法。该方法的显著优点是系统不需测量非目标参数 ,通过对多种传感器输出数据融合达到消除非目标参... 为消除温度等非目标参数对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传感器静态误差修正新方法———传感器冗余法。该方法的显著优点是系统不需测量非目标参数 ,通过对多种传感器输出数据融合达到消除非目标参数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实现正确检测传感器的输入。同时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结构 :分布式多子网神经网络 ,并将其用于实现该修正方法。模拟实验表明 ,该网络在泛化能力、学习速度等方面均优于BP网络和RBF网络。其多子网、自动分解任务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复杂样本的学习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误差修正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分布式多子神经 传感器冗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核心网架构及标准化研究
10
作者 周巍 张云勇 房秉毅 《电信网技术》 2011年第5期57-61,共5页
分布式核心网是一种新型的核心网架构,具有分布化、自组织、负载均衡等特性,能快速灵活地加载各项新型业务,并通过统一基础设施平台承载,可有效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本文论述了分布式核心网的特性及网络架构,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讨... 分布式核心网是一种新型的核心网架构,具有分布化、自组织、负载均衡等特性,能快速灵活地加载各项新型业务,并通过统一基础设施平台承载,可有效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本文论述了分布式核心网的特性及网络架构,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讨论了相关标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核心 统一基础设施平台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中集中式网元和分布式网元架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音 韩济任 刘壮 《中兴通讯技术》 2020年第1期73-82,共10页
在新空口(NR)接入技术中,无线接入网络架构被分割成2种实体:集中式网元(CU)和分布式网元(DU)。认为在这种分离的架构中,通过一个CU控制多个DU的方式,可以同时实现基带集中控制功能和针对用户的远端服务功能。介绍了CU-DU分离架构的基本... 在新空口(NR)接入技术中,无线接入网络架构被分割成2种实体:集中式网元(CU)和分布式网元(DU)。认为在这种分离的架构中,通过一个CU控制多个DU的方式,可以同时实现基带集中控制功能和针对用户的远端服务功能。介绍了CU-DU分离架构的基本特性,包括分割方式、接口功能(控制面功能和用户面功能)、移动性场景以及其他CU-DU相关特性和最新进展,为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空口(NR) 集中式元(CU) 分布式元(DU) F1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热网参数计量采集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健 李忠红 李大为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介绍了适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热网参数计量采集管理系统.系统为上、下二级分布式结构.系统下位机包括热网首端计量议、以及60 个通用供热网点参数计量终端机.下位机系统主要完成整个供热参数实时检测及供热量计量.系统上位机为由48... 介绍了适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热网参数计量采集管理系统.系统为上、下二级分布式结构.系统下位机包括热网首端计量议、以及60 个通用供热网点参数计量终端机.下位机系统主要完成整个供热参数实时检测及供热量计量.系统上位机为由486 兼容机、彩色显示器、打印机及绘图仪组成的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全网通讯和数据管理功能,以及计量数据存盘(软盘)等.系统数据通讯采用串行异步通讯,有线传输,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5k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参数计量 集中供热 城市 参数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MP协议的分布式统一网管系统批量采集网络设备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林 张强 《有线电视技术》 2015年第9期70-73,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SNMP的分布式统一网管的批量性能采集网络设备的设计和实现,该方案主要采用了双TOMCAT代理服务器的软件架构,应用Java编程语言进行服务器端软件的编码,用EXTJS编程语言实现UI界面的编码。实现了在UI配置网络设备的采...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SNMP的分布式统一网管的批量性能采集网络设备的设计和实现,该方案主要采用了双TOMCAT代理服务器的软件架构,应用Java编程语言进行服务器端软件的编码,用EXTJS编程语言实现UI界面的编码。实现了在UI配置网络设备的采集参数和采集设备,在服务器端实现了对设备配置参数的采集工作。两服务器间通过数据库结构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MP协议 分布式统一网管系统 批量 性能采集 络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PN分布式网关的灵活接入专线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璐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当前承载网专线移机数据制作通常需要进行一拆一装。专线跨设备负载方案通常通过静态路由实现,主备方法是必须通过冷备或者VRRP等技术实现。随着EVPN的出现,利用其BGP扩展属性在控制层的特性,不仅能服务于IP层,而且能服务于MAC层。将EVP... 当前承载网专线移机数据制作通常需要进行一拆一装。专线跨设备负载方案通常通过静态路由实现,主备方法是必须通过冷备或者VRRP等技术实现。随着EVPN的出现,利用其BGP扩展属性在控制层的特性,不仅能服务于IP层,而且能服务于MAC层。将EVPN用于承载网中,除了实现L3VPN和L2VPN业务路由从A设备传递到核心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E-LAN、E-line网络中流量不能在接入网络中负载分担及主备的问题。目前固定IP专线同个网段要求在同个接入,在移机时会可能存在路由冲突的问题。文章基于EVPN协议的分布式网关灵活接入专线部署方案,将数据中心技术应用在承载网后,专线迁移将更灵活、IP专线双活/主备保护方案冗余度从板卡级提升到设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PN 分布式 灵活接入 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离网分布式太阳能候车亭示范工程及应用
15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5年第2期7-13,共7页
太阳能具有来源直接、工期短、见效快、无污染等优点。建设太阳能候车亭是一个解决供电、布线的很好方法,而且太阳能供电具有稳定、长效、无污染的特点。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中心结合本单位工作,开展了将太阳能技术引入候车亭试... 太阳能具有来源直接、工期短、见效快、无污染等优点。建设太阳能候车亭是一个解决供电、布线的很好方法,而且太阳能供电具有稳定、长效、无污染的特点。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中心结合本单位工作,开展了将太阳能技术引入候车亭试点建设工作,为探索低碳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目前,离网分布式太阳能公交候车亭建设项目已完成天河区、海珠区、白云区共16座太阳能候车亭的建设工作,预计年节省用电量为2.62万度电。太阳能候车亭不仅具有公益广告原有的宣传作用,还点亮了都市、小区的夜景生活。在不需开挖电线,电缆的同时为我们的大都市添加了一处别样的风景,更是低碳交通、环保交通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公共交通 分布式 候车亭 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的点对点分布式VPN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路 袁宏春 万里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对传统虚拟专用网的概念进行扩展,提出并建立了分布式虚拟专用网的模型,解决了传统虚拟专用网系统内部无法防止的搭线窃听问题。对分布式虚拟专用网的性能改进作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其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统的并行性,且单个节点存储容... 对传统虚拟专用网的概念进行扩展,提出并建立了分布式虚拟专用网的模型,解决了传统虚拟专用网系统内部无法防止的搭线窃听问题。对分布式虚拟专用网的性能改进作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其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统的并行性,且单个节点存储容量从O(n2)下降到O(n),实现增长线性化,并给出一个系统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安全性和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专用 分布式虚拟专用 IP安全性 安全策略数据库 安全关联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内椭球的分布式融合算法
17
作者 于骞 盛安冬 +2 位作者 戚国庆 从金亮 李银伢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针对分布式火控网系统中各探测节点间互协方差未知的情形,基于协方差椭球对精度关系的几何解释,分析了忽略互协方差融合估计值发散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矩阵加权最优融合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互协方差未知情形的分布式火控网系统融合... 针对分布式火控网系统中各探测节点间互协方差未知的情形,基于协方差椭球对精度关系的几何解释,分析了忽略互协方差融合估计值发散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矩阵加权最优融合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互协方差未知情形的分布式火控网系统融合算法,该方法可利用线形矩阵不等式(LMI)求解。所提算法通过极大化融合矩阵的迹来求解最大融合内椭球,与经典的协方差交叉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保守性较小。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火控 信息融合 相关性未知 融合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FID和WSN的分布式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小微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10期106-108,113,共4页
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无线传感网(WSN)技术在当今移动定位、目标识别与跟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这两种技术在定位领域的应用局限,如感应距离、识别效率、组网能力等方面限制,提出一种网络节点定位方法,将具有标识能力的射频识别(RF... 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无线传感网(WSN)技术在当今移动定位、目标识别与跟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这两种技术在定位领域的应用局限,如感应距离、识别效率、组网能力等方面限制,提出一种网络节点定位方法,将具有标识能力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具有通信、传感能力的无线传感网(WSN)技术相结合。首先,利用射频标签的感应范围获取准确的参考区域;然后,采用基于指纹的非测距定位方法在选定参考区域估算移动节点实时位置。仿真结果表示,在分布式网络定位应用中,所提出的算法有效提升了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同时节约了网络资源,提升了定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无线传感 移动定位 分布式传感 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快速并网功能的微网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杏 金新民 +1 位作者 童亦斌 梁建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3,共7页
为提高微网系统的性能,本文在已有的微网系统控制策略基础上,针对以下两点对其进行优化:一是微网用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限幅功能,用以抑制多台微网用分布式电源并联运行时,由于下垂特性不同而导致的微网用分布式电源过载或功率反向注入问... 为提高微网系统的性能,本文在已有的微网系统控制策略基础上,针对以下两点对其进行优化:一是微网用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限幅功能,用以抑制多台微网用分布式电源并联运行时,由于下垂特性不同而导致的微网用分布式电源过载或功率反向注入问题;二是微网系统离网状态向并网状态切换时,在微网系统二次调频控制的基础上添加频率扰动策略,用以缩短微网系统的频率调节时间,实现微网系统与电网的快速同步.本文对所提出的这一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利用4台容量为25 kVA的微网用分布式电源变流器和1台90 kVA可调模拟负荷组成微网系统实验电路,通过微网系统并网/离网无缝切换实验验证了这一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分布式电源 下垂特性 功率限幅 频率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面TD-LTE宽带无线专网方案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浩 李新 《移动通信》 2016年第13期57-61,共5页
为更好地实现长江水面的视频监控及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语音视频信息快速有效传输,需要网络在水面的无缝覆盖,由此提出了整套宽带专网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水面覆盖模型和水面波导效应,提出了Z字形水面无线覆盖方案,同时还研究了业务流和传... 为更好地实现长江水面的视频监控及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语音视频信息快速有效传输,需要网络在水面的无缝覆盖,由此提出了整套宽带专网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水面覆盖模型和水面波导效应,提出了Z字形水面无线覆盖方案,同时还研究了业务流和传输方式,提出分布式核心网方案,实现分布式管理集中调度和传输本地化功能。经仿真和业务评估,本方案能够较好地满足多媒体业务覆盖质量和管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络覆盖 宽带集群 分布式核心 业务下沉 TD-L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