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泛在环境中的分布式终端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旭 纪阳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7年第6期36-39,共4页
未来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性使得终端向着可重构的方向发展,而个人周边的智能设备逐渐增多,成为未来移动业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两者的结合将引出一种新的重构方式,通过个人周边智能设备的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分布式的终端系统,不仅能够适... 未来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性使得终端向着可重构的方向发展,而个人周边的智能设备逐渐增多,成为未来移动业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两者的结合将引出一种新的重构方式,通过个人周边智能设备的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分布式的终端系统,不仅能够适应不同接入网的变化,而且能更充分地利用个人周边智能设备的业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更佳业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终端 分布式终端 异构 泛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分布式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中奇 唐博伟 +1 位作者 杨辉 黄琳静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50,共10页
速度跟踪控制是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列车运行过程的动力学关系,将车钩系统描述为弹簧-阻尼器系统,并考虑列车受到的附加阻力,以及由于列车车钩形变产生的列车长度变化等,建立高速动车组纵向多质点动力学模型。... 速度跟踪控制是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列车运行过程的动力学关系,将车钩系统描述为弹簧-阻尼器系统,并考虑列车受到的附加阻力,以及由于列车车钩形变产生的列车长度变化等,建立高速动车组纵向多质点动力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设计分布式全局快速滑模控制器,此策略连续的控制率消除了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控制器考虑动车与拖车的不同动力分配和牵引电机的输出功率上限,分别对动车与拖车的控制力进行不同的饱和限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证明了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收敛与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此高速动车组多质点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列车运行中车钩的状态与受到的附加阻力,基于该模型的带有输出限制的分布式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使车钩纵向冲动更小,速度跟踪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多质点模型 分布式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速度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子装置建模方法的配电终端自描述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吉然 康童 +4 位作者 王风华 徐波 王高海 陈小强 张伟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157,共9页
为了实现配电终端设备点表自动生成功能,降低配电终端设备配置和维护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子装置的配电终端建模方法。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分析并归纳了分布式配电终端的功能,然后根据智能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分别建立分布式配电... 为了实现配电终端设备点表自动生成功能,降低配电终端设备配置和维护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子装置的配电终端建模方法。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分析并归纳了分布式配电终端的功能,然后根据智能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分别建立分布式配电终端的逻辑设备、逻辑节点以及数据对象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XML语言实例化配电终端模型的方法,搭建了配电主站-终端设备信息管理平台,验证了配电终端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智能电子装置建模方法建立配电终端的模型是可行的,建模后的配电终端设备能够自动生成点表,完成与主站之间的配置工作,从而提高配电终端接入主站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配电终端 IEC 61850 自描述模型 智能电子装置(IED) SCL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测试系统开发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蓬 郝晓光 +1 位作者 赵宇皓 何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2,共7页
针对现有的智能变电站仿真试验系统无法良好应用于变电站现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智能站二次设备集成测试方案,并研发了系统软硬件。该系统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获取整站正常运行及间隔典型故障的电流电压值,通过专用的亚... 针对现有的智能变电站仿真试验系统无法良好应用于变电站现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智能站二次设备集成测试方案,并研发了系统软硬件。该系统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获取整站正常运行及间隔典型故障的电流电压值,通过专用的亚毫秒级高速同步无线数据通道将试验数据发送到各被测间隔,并开发分布式数据终端实现仿真测试系统与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无缝连接,完成二次系统不同范围、不同功能的重点测试。通过实际变电站的模型搭建及故障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测试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电磁暂态计算 无线通信 分布式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泽华 李锰 +2 位作者 刘裕涵 全少理 王利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92-496,共5页
智能配电网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能够实现自愈控制。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解决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低,线损率高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概念、特征以及定位,详细论述了... 智能配电网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能够实现自愈控制。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解决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低,线损率高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概念、特征以及定位,详细论述了传统配电自动化技术条件下的故障处理方案,指出配电网自愈技术是对传统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并依据不同的技术水平及适用条件,给出了三种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配电自动化 自愈控制 分布式智能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远动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惠 赵洪山 +1 位作者 宋静茹 李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远动终端的新型电力系统远动教学实验装置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该系统主要用于高校电力专业的实验教学.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远动教学 实验装置 高校 分布式远动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lized distributed four-domain digital twi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被引量:4
7
作者 LIU Zhi-feng ZHANG Yue-ze +3 位作者 YANG Cong-bin HUANG Zu-guang ZHANG Cai-xia XIE Fu-g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09-225,共17页
Discrete manufacturing workshops are confronted with problems of processing diverse products and strict real time requirements for data service calcu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vi... Discrete manufacturing workshops are confronted with problems of processing diverse products and strict real time requirements for data service calcu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vide real time feedback and compensation.In this study,a high-availability,high-performance,and high-concurrency digital twin reference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satisfy a large number of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A multiterminal real-time interaction model and information aging classification rules for virtual and physical models were established.Moreover,a multiterminal virtual interaction model was proposed,and a generalized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ice digital twinning system was developed.This digital twin system was considered a machine tool box processing line as an actual case.Consequently,a full closed-loop manufacturing process digital twin platform for physical request service,real-time response,and quality information feedback from iterations,which provides case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factory digital twin systems,was realized.The proposed system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device big data computing service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plants,as well as multiplatform,low-latency,and high-fidelity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managers.Thus,this system is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ormation fact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twin distributed system multiterminal interaction container choreography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