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测雨雷达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小流域汛期短期洪水预报
1
作者 李占华 程元庚 +1 位作者 赵红兵 张庆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3,52,共6页
小流域汛期详细降雨数据及历史洪水数据缺乏,导致短期洪水预报精度受限。因此,提出基于测雨雷达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小流域汛期短期洪水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测雨雷达监测降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该模型能够模拟降雨在小流域内的山坡产流... 小流域汛期详细降雨数据及历史洪水数据缺乏,导致短期洪水预报精度受限。因此,提出基于测雨雷达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小流域汛期短期洪水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测雨雷达监测降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该模型能够模拟降雨在小流域内的山坡产流单元、坡面汇流及河道汇流过程中的产流和汇流情况,进而算出小流域汛期短期洪水流量的洪峰及峰现时间,从而完成小流域汛期短期洪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得到的小流域汛期短期洪水预报结果中,洪峰流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6%、7.8%,峰现时差依次为-2.8、-2h,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91、0.94。这些指标均处于理想的预报效果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雨雷达 分布式水文模型 小流域 汛期短期 洪水预报 GBH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源涵养不同功能评估方法——以渭河涵养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东东 贾仰文 +2 位作者 牛存稳 岁姚炳 燕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2-4352,共11页
为了实现水源涵养量计算和不同功能的综合评估,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利用WEP-L模型计算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和地表产流、冠层截留量的差值作为水源涵养量,并分别评估削洪(地表径流量)、补枯(地下径流量)、维持... 为了实现水源涵养量计算和不同功能的综合评估,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利用WEP-L模型计算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和地表产流、冠层截留量的差值作为水源涵养量,并分别评估削洪(地表径流量)、补枯(地下径流量)、维持植被生态系统用水(植被蒸腾量)等不同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估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以渭河流域咸阳站以上区域为例,对比了该方法和InVEST模型方法的计算结果,由于两种方法在评估内容和使用模型上都存在差异,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可比性,先对比了基于相同评价内容的WEP-L模型法I和InVEST模型方法,再对比了基于不同评价内容的WEP-L模型法I和WEP-L模型法II,结论如下:基于相同评价内容的WEP模型法I和InVEST模型法计算结果数值接近,研究区2000—2018年水源涵养量年均值分别为12.43 mm(5.76亿m~3)和12.08 mm(5.6亿m~3),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稍有差异之处与InVEST模型的参数没有经过本地化处理有关;基于不同评价内容的WEP-L模型法Ⅰ和WEP-L模型法II计算结果数值相差较大,研究区2000—2018年水源涵养量均值分别为12.43 mm和432.57 mm,空间分布特征上有差异的地方分布于研究区的北部、东部及东北部,主要与两种方法评价时是否考虑蒸散发有关。WEP-L模型法II评估结果中削洪、补枯、维持植被生态系统用水等功能多年变化趋势分别为:2006—2010年期间增加、2012年以后下降以及增加。2012年后补枯功能和维持植被生态系统用水功能之间可能存在权衡关系。通过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差异原因分析,证明了基于WEP-L模型的不同涵养功能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其结果也可为渭河涵养区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 InVEST模型 水量平衡原理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热平衡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阚光远 李纪人 +3 位作者 喻海军 丁留谦 何晓燕 梁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7,共13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水利部“四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无径流资料区(简称无资料区)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水热循环产汇流理论、模型构建与求解、模型参数率定三个方面入手,改进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出了耦合...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水利部“四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无径流资料区(简称无资料区)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水热循环产汇流理论、模型构建与求解、模型参数率定三个方面入手,改进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出了耦合热量平衡的流域产汇流理论,揭示了水量热量动力学过程耦合机理和水热循环通量量化关系。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物理机制水热平衡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实现了流域地表温度和水位的分布式数值模拟。明确了模型结构和参数的物理意义,降低了需要率定的参数个数。将参数率定目标由径流量转换为地表温度和水位,综合利用遥感反演和台站观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将研发的模型在江西赣江流域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强的物理机制,数值求解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实现了无资料区参数率定和水文模拟,为无资料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热平衡 数值方法 定量遥感 无资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加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行计算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庞超 周祖昊 +4 位作者 刘佳嘉 石天宇 杜崇 王坤 于新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大流域、长序列模拟计算时间长、模拟速度慢的问题,引入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large river basins)产流过程的并行化。选择鄱阳... 针对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大流域、长序列模拟计算时间长、模拟速度慢的问题,引入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large river basins)产流过程的并行化。选择鄱阳湖流域为实验区,采用计算能力为8.6的NVIDIA RTX A4000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提出的基于GPU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行算法具有良好的加速效果,当线程总数越接近划分的子流域个数(计算任务量)时,并行性能越好,在实验流域WEP-L模型子流域单元为8712个时,加速比最大达到2.5左右;随着计算任务量的增加,加速比逐渐增大,当实验流域WEP-L模型子流域单元增加到24897个时,加速比能达到3.5,表明GPU并行算法在大尺度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GPU的并行算法 物理机制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模型 计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地形特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鹏 邱平 +5 位作者 何展昌 禹聪 赛志高 刘大鹏 王开正 唐鸿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32-641,共10页
降雨型浅层滑坡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坡度往往作为最重要的山坡地形特征被用于大量的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估工作中。然而,坡顶至坡脚之间的复杂地形变化对降雨过程中的山坡水文响应过程有重要影响,但在以往的降雨型浅层滑坡... 降雨型浅层滑坡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坡度往往作为最重要的山坡地形特征被用于大量的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估工作中。然而,坡顶至坡脚之间的复杂地形变化对降雨过程中的山坡水文响应过程有重要影响,但在以往的降雨型浅层滑坡研究中往往被忽视。运用一种耦合坡体稳定性模型和分布式山坡水文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形特征对降雨型浅层滑坡的影响,模拟102组不同坡度、坡型和曲率组合的山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坡体稳定性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平均坡度增大总体上会增大坡体失稳的风险,在降雨过程中影响坡体安全系数骤降的时刻和位置;在降雨结束,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过程中影响坡体安全系数回升的时刻和位置。(2)坡型控制着坡体失稳的位置分布,凹坡和凸坡的失稳往往分别发生在坡顶和坡脚;上凹下凸型(S1)山坡的失稳往往同时最先发生在坡顶和坡脚,并逐步向中部曼延;上凸下凹型(S2)山坡的失稳往往最先发生在坡中,并逐步向两侧蔓延;平坡往往容易在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坡。(3)山坡曲率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失稳区域、欠稳定区域、基本稳定区域和稳定区域在不同深度下的面积比例。(4)坡型和曲率主要通过控制山坡各点局部坡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来影响降雨型浅层滑坡的失稳位置、深度与时刻。通过数值模型试验阐明了在相同平均坡度的条件下坡型和曲率的差异也会导致边坡失稳状态的变化。因此在未来的降雨型浅层滑坡风险易发性评估和滑坡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中需进一步考虑坡型、曲率等地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浅层滑坡 地形特征 坡型 山坡曲率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亚流域合理划分水平刍议 被引量:55
6
作者 郝芳华 张雪松 +2 位作者 程红光 赵卫民 刘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78,共4页
不同的亚流域划分对流域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的影响源于地形、土壤、土地利用以及气候特征输入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假设当亚流域划分充分考虑流域输入数据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时,流域模拟的输出结果趋于稳定,并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 不同的亚流域划分对流域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的影响源于地形、土壤、土地利用以及气候特征输入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假设当亚流域划分充分考虑流域输入数据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时,流域模拟的输出结果趋于稳定,并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作为研究工具,在GIS技术支持下,选择两个面积不同的流域采用不同的亚流域划分数量进行流域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亚流域划分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增加亚流域划分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假设。在此基础上,以简化模型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分析处理工作且保证模拟精度为原则,对分布式水文模型亚流域划分的合理划分水平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亚流域划分 SWAT 流域径流 泥沙负荷 模拟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初步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0
7
作者 刘昌明 夏军 +4 位作者 郭生练 郑红星 王中根 吴险峰 郝芳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的研究,综述了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特点和基本结构、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水文学基础、... 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的研究,综述了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特点和基本结构、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水文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在分布式水文模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未来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提出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黄河流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CYCLE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区域产流规律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俊娥 陆垂裕 +2 位作者 秦大庸 郭迎新 葛怀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71,共7页
为了分析区域产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下垫面的产流特征,采用了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 CYCLE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深入研究。该模型在综合考虑土壤、下垫面条件、降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修改后具有地表积... 为了分析区域产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下垫面的产流特征,采用了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 CYCLE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深入研究。该模型在综合考虑土壤、下垫面条件、降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修改后具有地表积水机制的Green-Ampt方程计算产流量。计算结果表明,1)1997-2004年天津市8a平均总产流系数约为16%,其中陆面产流系数不足10%。2)陆面产流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中心城区及东部沿海地区;水面产流主要集中在中部及东南部地区。3)陆面产流中城市区产流系数最大,8a平均为44.1%;农村居民地的产流系数也较大,为24.5%;天然林草和河滩地的产流系数不足10%,农田由于田埂的作用几乎不产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 模型 试验 MOD CYCLE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Green-Ampt方程 地表积水机制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遥感研究地表蒸散发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三超 张万昌 +1 位作者 高懋芳 柳钦火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358,共5页
地表蒸散发是研究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热平衡的关键因子。用改进的DHSVM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汉江上游子午河流域蒸散发进行模拟。根据流域特点,主要进行TM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在此基础上得到叶面积指数和土地覆盖等地表参数;再... 地表蒸散发是研究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热平衡的关键因子。用改进的DHSVM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汉江上游子午河流域蒸散发进行模拟。根据流域特点,主要进行TM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在此基础上得到叶面积指数和土地覆盖等地表参数;再利用G IS技术基于DEM求出坡度、坡向和地形指数等因子。分析了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表明日尺度蒸散发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初步验证了结果,表明模型在中国典型湿润区小流域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分布式水文模型 遥感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区域“四水”转化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俊娥 陆垂裕 +1 位作者 秦大庸 刘淼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5-604,共10页
根据天津市现状,利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近期针对强人类活动地区,尤其是复杂的农田系统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CYCLE模型,构建了天津市MODCYCLE模型,并对天津市"四水"转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天津市现状,利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近期针对强人类活动地区,尤其是复杂的农田系统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CYCLE模型,构建了天津市MODCYCLE模型,并对天津市"四水"转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四水"转化过程受社会侧支水循环的影响较大,有地表产流少、土壤补给大消耗量大、地下水超采以及入境水和外调水利用率高等特点。当地地表水已不能满足区域用水需求,现状条件下通过消耗上游来水量和外调水量保证区域用水,未来虽然还有南水北调工程补水,但仍需要执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逐步减少地下水超采,增加入海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MODCYCLE “四水”转化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 被引量:62
11
作者 刘志雨 侯爱中 王秀庆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中小河流大多位于资料短缺的山丘区,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汇流时间快、预见期短以及分布广的特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首要目的和任务是预警预报,预报方式应以自动预报为主,以实现及时预警,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分析... 中小河流大多位于资料短缺的山丘区,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汇流时间快、预见期短以及分布广的特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首要目的和任务是预警预报,预报方式应以自动预报为主,以实现及时预警,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思路及实用预报模型与方法,开展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在新安江上游屯溪流域预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当前所开展的全国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分布式水文模型是资料短缺地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有效方法,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技术能够满足中小河流洪水自动预警预报的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洪水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工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曦 夏军 +2 位作者 钱静 吕建海 冯先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5-308,共4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尺度问题是当今水文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特别是针对不同流域尺度以及适合于干旱地区的分布式模型更是研究的焦点。提出了位于干旱区中小流域尺度的三工河流域分布式模型建立的方法 ,采用了半分布式网格与子流域结合的... 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尺度问题是当今水文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特别是针对不同流域尺度以及适合于干旱地区的分布式模型更是研究的焦点。提出了位于干旱区中小流域尺度的三工河流域分布式模型建立的方法 ,采用了半分布式网格与子流域结合的模拟计算方式 ,实例证明这种模型非常适合于模拟干旱区融雪径流 ,对干旱区流域产汇流过程的研究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工河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 SHE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降水时间尺度对喀斯特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研究——以红水河系六硐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静 焦树林 +2 位作者 梁虹 向征 向尚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88-394,共7页
径流形成是流域系统对降水水文响应的结果,其实质也是流域对降水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降水作为径流模拟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其时空分布特征是影响径流模拟及一系列其它水文问题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探索喀斯特流域降水时间尺度... 径流形成是流域系统对降水水文响应的结果,其实质也是流域对降水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降水作为径流模拟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其时空分布特征是影响径流模拟及一系列其它水文问题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探索喀斯特流域降水时间尺度对径流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利用MIKE SHE模拟技术,结合喀斯特流域独特的地质、地貌、覆被类型及水文特征,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率定,模拟了5场典型洪水的降水径流过程。并且通过改变降水资料的时间尺度,研究降水时间变异对模拟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流域下垫面和模型条件下,若累计降水时间增加,同样数量的降水产生的径流总量也会增加,最大的流量出现时间也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SHE分布式水文模型 时间尺度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编码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佳嘉 周祖昊 +1 位作者 贾仰文 王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子流域编码的要求,对文献中河流和流域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只有5种编码方式符合要求,分别是:拓扑属性表法、二叉树编码、多叉树编码、Pfafstetter法、干支拓扑编码。在深入研究这5种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比...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子流域编码的要求,对文献中河流和流域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只有5种编码方式符合要求,分别是:拓扑属性表法、二叉树编码、多叉树编码、Pfafstetter法、干支拓扑编码。在深入研究这5种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并以第二松花江作为实例进行子流域划分及编码。结果表明:拓扑属性表法、多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编码方法在河段单一汇流、多河段汇流支持方面优于其他编码方法;在直接计算相邻上下游子流域编码方面,拓扑属性表法可以直接查找获取,二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码编码方法可直接计算,Pfafstetter编码和多叉树编码均需要遍历整个编码体系进行搜索获取;在判别任意2个子流域上下游关系方面,Pfafstetter编码和干支拓扑码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不同编码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编码要求选择适宜的编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Pfafstetter编码 二叉树编码 多叉树编码 干支拓扑编码 子流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的可应用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建军 纳磊 张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7,共6页
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是水文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利用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4—2006年的实测资料,在分析了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检验,然后利用率定好的参... 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是水文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利用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4—2006年的实测资料,在分析了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检验,然后利用率定好的参数,对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中的可应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出:参数Cn对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敏感,Cn的取值是决定模型模拟精度的关键;洪峰滞时对洪峰出现时间为一般敏感;模型率定期的确定系数在0.75-0.87之间,模型验证期的确定系数在0.73-0.82之间;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 分布式水文模型 小流域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官司河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流域降雨—径流过程 被引量:13
16
作者 于澎涛 徐德应 王彦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共9页
由于地理要素 (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 )的空间异质性 ,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尤其是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 ,也存在着空间分异。本文根据森林水文过程和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形成机理 ,建立了通用性较强的官司河分布式水文模型。官... 由于地理要素 (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 )的空间异质性 ,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尤其是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 ,也存在着空间分异。本文根据森林水文过程和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形成机理 ,建立了通用性较强的官司河分布式水文模型。官司河模型根据流域内部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把流域分成一系列的单元和作用层 ,以单元和作用层为基本单位 ,连续计算每个单元和作用层的水文过程和水文要素变化 ,包括降雨输入、冠层截留、枯落物层吸水、入渗、蒸散、壤中流、地表径流等 ,进而得到流域水文的时空变化。用此模型模拟了四川绵阳官司河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 ,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司河 降雨-径流过程 森林水文 分布式水文模型 森林生态效益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武夷山市水文调节服务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瑞 张远 +4 位作者 杨辰 周宇建 杨中文 彭菲 马淑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3-1042,共10页
武夷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开展水文调节功能服务价值评估是福建省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需求.采用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基础上,精细化模拟了武夷山流域的水文过... 武夷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开展水文调节功能服务价值评估是福建省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需求.采用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基础上,精细化模拟了武夷山流域的水文过程,定量评估了2010年和2015年有植被覆盖和无植被覆盖两种条件下武夷山市及下属各行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径流调节量及其价值量.结果表明:(1)武夷山市2010年和2015年径流调节量分别为5.73×10^8和5.21×10^8m^3,折合人民币分别为35.93×10^8和37.46×10^8元.(2)2010年枯水期日均径流调节量相比丰水期下降了0.013×10^8m^3;2015年枯水期日均径流调节量相比丰水期下降了0.009×10^8m^3.(3)星镇村和洋庄乡径流调节价值量明显多于其他行政区,均超过10.48×10^8元;崇安街道和新丰街道相对较低,均低于1.59×10^8元;其他几个行政区基本持平,在3.26×10^8-6.70×10^8元之间.研究显示,武夷山市区由于植被丰富,林地覆盖面积较大且密度较高,总体水文调节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受区域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有植被覆盖条件下在应对非极端气候时可以维持较好的径流调节能力,然而在极端特大暴雨事件中,现有植被种类的截留能力还不足以应对短时强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调节 分布式水文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水源涵养功能 武夷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蒙海花 王腊春 +1 位作者 苏维词 霍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0-554,共5页
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设计1个分单元计算产流和引入落水洞计算汇流过程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先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分单元模拟产流,后引入落水洞,计算落水洞的汇流路径,在单元区间和落水洞注入汇流中采用水箱模型和在地下管道和河... 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设计1个分单元计算产流和引入落水洞计算汇流过程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先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分单元模拟产流,后引入落水洞,计算落水洞的汇流路径,在单元区间和落水洞注入汇流中采用水箱模型和在地下管道和河道汇流中引入Nash瞬时单位线进行汇流演算,利用1988、1989年的资料对该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后寨河流域有良好的适用性,流量总量上趋于平衡,径流趋势一致,对洪峰、洪量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分布式水文模型 落水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数据对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流域水文模拟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祥义 肖文发 +1 位作者 黄志霖 曾立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受空间参数精度的影响。提升空间参数精度能较为精准描述流域空间特征,也会使空间数据量冗增,甚至影响模型运行效率。以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例,分析DEM、子流域划分、土地利用、土壤、降水站点等空间数据精度...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受空间参数精度的影响。提升空间参数精度能较为精准描述流域空间特征,也会使空间数据量冗增,甚至影响模型运行效率。以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例,分析DEM、子流域划分、土地利用、土壤、降水站点等空间数据精度对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不同对象(流量、泥沙、营养元素等)进行模拟时,大多数空间数据分辨率阈值不同,分辨率超出阈值可能降低模型模拟的精度;2)DEM分辨率降低,泥沙和总磷(TP)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明显增加,而流量和硝态氮(NO3-N)模拟结果变化极小;3)DEM分辨率达到一定精度后,进一步提高并不会使地表径流模拟精度得到改善,低分辨率DEM获得的坡度较小,这会降低模型对流量的模拟,模拟的洪峰径流产生滞后现象;4)子流域划分对流域产流模拟影响较小,而对产沙模拟影响较大。子流域和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数量对流域上游产沙量影响较大,而对流域出口处泥沙荷载影响较小;5)土地利用和土壤图精度主要通过影响模型中HRU生成的数量而影响模拟结果;6)地表径流模拟上,能够体现对地表径流贡献较大的局地降水事件的分布式的降水数据要比利用气象站点获得的降水数据模拟结果的精度要高。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模型开发、利用、改进提供参考,提高模型模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 数据质量 分辨率 水文模拟 空间数据 子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79
20
作者 芮孝芳 黄国如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55-58,共4页
分析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背景.借助于GIS技术讨论了下垫面特征空间变化的表示方法及子流域划分技术.在分析现有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归纳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文... 分析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背景.借助于GIS技术讨论了下垫面特征空间变化的表示方法及子流域划分技术.在分析现有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归纳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文学理论的若干进展,探讨了确定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汇流参数的理论途径和方法原理.最后指出,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值方法、测雨雷达技术和水文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分布式水文模型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数值方法 测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