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PI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并行计算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向东 周祖昊 +3 位作者 袁胜 秦泽宁 刘佳嘉 朱家松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0,27,共6页
为满足分布式水文模型快速模拟的需要,引入并行计算技术。基于MPI编程模型实现了WEP-L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产流模块的并行编程,采取子流域任务划分和对等模式实现了模型的并行设计。为了减少进程间的通信时间,在产流计算之前,数据按随年、... 为满足分布式水文模型快速模拟的需要,引入并行计算技术。基于MPI编程模型实现了WEP-L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产流模块的并行编程,采取子流域任务划分和对等模式实现了模型的并行设计。为了减少进程间的通信时间,在产流计算之前,数据按随年、月、日变化以及不随时间变化分成四类,分批进行通信;产流计算完成之后,采用聚合通信方式中的数据收集,快速统计结果。模型并行化后应用于黄河流域,结果如下:(1)随着参与计算的进程数增加,并行计算的加速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行效率随进程数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2)模型并行性能受通信开销制约,当通信开销增量大于产流计算时间减少量时,加速比达到峰值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循环模型 MPI 并行计算 加速比 并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与机器学习预测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潜力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晶 段晶晶 +2 位作者 王涛 毕彦杰 高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9-98,共10页
为探究内蒙古河套灌区真实节水潜力,该研究构建河套灌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与基于机器学习的盐分模型,设置节水方案集,定量分析各方案下的灌区引、耗水量、地下水埋深、积盐量变化等。结果表明:1)水面蒸发的纳什系数均不低于0.654,相对误... 为探究内蒙古河套灌区真实节水潜力,该研究构建河套灌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与基于机器学习的盐分模型,设置节水方案集,定量分析各方案下的灌区引、耗水量、地下水埋深、积盐量变化等。结果表明:1)水面蒸发的纳什系数均不低于0.654,相对误差绝对值不高于4.82%,相关关系为0.88,排水过程纳什系数均不低于0.600,相对误差绝对值不高于5.11%,相关关系为0.82,地下水埋深的纳什系数均不低于0.628,相对误差绝对值不高于分别为5.12%,相关关系为0.86,满足灌区水循环满足精度要求。该研究选择采用土壤盐分模型,得到土壤积盐量与实测值的纳什系数均不低于0.76,满足精度要求。2)渠道衬砌节水方案S1、田间节水调控方案S2、种植结构调整方案S3的耗水节水量分别为2.93亿、3.02亿和2.54亿m^(3)。S1+S2+S3组合方案灌区耗水节水量最多,为9.11亿m^(3),S2+S3方案组合次之。3)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将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利于排盐,S1方案下地下水埋深大于3 m的面积比例较基准方案增加了7.59%,不利于灌区排盐。田间工程措施使得相应的农田入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有利于灌区脱盐,S2方案下地下水入渗补给量较基准方案减少2.57亿m^(3),灌区地下水位下降较为明显,S2方案有利于灌区脱盐。S3方案下地下水入渗补给量略微减少,地下水位变化不大,有利于灌区脱盐。不同方案组合,S1+S2、S1+S2+S3方案下对地下水埋深影响较大,尤其是S1+S2+S3方案在灌区西北部、山前、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部的形成连片埋深高值区,影响区域生育期农田作物与林草地植被生长。S1+S2方案下不利于灌区脱盐,自然植被生育期平均埋深超过2.5 m的比例较基准方案增加了5.46%。在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约束下,推荐耗水节水量最大的方案S2+S3,即灌区适宜的耗水节水潜力为5.69亿m3。该方案下虽然也会引起地下水位略有下降、进乌梁素海排入水量略微减少,但最有有利于灌区排盐。研究可为引黄灌区节水方案制定与灌溉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机器学习 分布式水循环模型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开发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爱锋 王纲胜 +1 位作者 陈嘻 冯先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62,共7页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水文模型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分布式水循环模型的应用,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 4种集成模式;然后应用松散耦合结构开发了基于GIS的 水...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水文模型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分布式水循环模型的应用,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 4种集成模式;然后应用松散耦合结构开发了基于GIS的 水循环机理 系统理论相耦合的时变增益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并在甘肃省内板桥流域进行了实例验证,获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分布式水循环模型 耦合 板桥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侯保俭 翟家齐 +1 位作者 侯红雨 王林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0,126,共5页
以呼和浩特市平原区为例,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依托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通过2010~2014年实测月地表径流过程系列及典型观测井信息对模型进行了... 以呼和浩特市平原区为例,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依托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通过2010~2014年实测月地表径流过程系列及典型观测井信息对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发现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一致性好,满足精度要求,为研究平原区地下水补排演变特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数值模拟 文地质概念模型 分布式水循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