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电-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2
作者 朱俊威 应良焕 +2 位作者 侯鑫 宣琦 李家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0-817,共8页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队轨迹跟踪与队形保持为控制目标,并对该两项目标权重自适应调整,以实现队形反馈控制.此外,将多步控制李雅普诺夫函数纳入DMPC方案中,其优化问题采用具有代价函数最小的可变长度的block优化策略,进而应用收缩约束保证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对优化问题求解计算量和控制性能方面作了最优权衡,提高了滚动优化效率,也避免了传统MPC稳定性中终端成分的设计.最后,通过多无人机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编队控制 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收缩约束 block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永吉 张江丰 +2 位作者 王天宇 郑可轲 吴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1,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辨识模型,在线更新区域系统的参数.然后,以区域控制偏差最小为目标,利用DMPC优化机组出力,实现二次调频控制.最后,利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二次调频 参数辨识 区域控制偏差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焕良 王珂 +1 位作者 任守纲 王浩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4-1494,共11页
针对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求解算法中存在的迭代次数多、收敛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该方法借鉴非合作博弈论中的针锋相对策略,将每个子系统看作博弈的参与者,在线优化过程... 针对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求解算法中存在的迭代次数多、收敛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该方法借鉴非合作博弈论中的针锋相对策略,将每个子系统看作博弈的参与者,在线优化过程中,各个子系统在该策略影响下使所有参与者更快促成合作,从而快速求得整体最优解。仿真表明,与传统的基于纳什最优的迭代求解相比,在给定精度情况下,提出的算法所需的迭代次数要低于传统算法;在给定迭代次数情况下,提出的算法的跟踪性能更优,在外界产生随机扰动时,该算法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此外,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设施环境控制系统中,进一步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非合作博弈 针锋相对策略 纳什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场参与AGC控制方法 被引量:44
5
作者 叶林 陈超宇 +6 位作者 张慈杭 孙舶皓 汤涌 仲悟之 翟丙旭 蓝海波 吴林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61-3270,共10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规电源调频已很难满足系统频率稳定性要求,需要风电集群参与系统调频。首先根据风电集群并网特点,建立含风电集群的多区域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模型;然后根据风电场的...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规电源调频已很难满足系统频率稳定性要求,需要风电集群参与系统调频。首先根据风电集群并网特点,建立含风电集群的多区域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模型;然后根据风电场的超短期功率预测值判断风电场在调频过程中的备用容量,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原理,以尽量利用风电参与AGC控制、减少火电机组出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含风电集群的多区域互联系统AGC控制方法。即利用风电场的备用容量实现风电场参与AGC控制,减少常规电源调频压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所提出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集群 风电场备用容量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结构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星 谢磊 +1 位作者 苏宏业 古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8,共9页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是一类用十多输入多输出的人规模系统的控制方式.每个智能体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整个系统的摔制.已有的分布式预测摔制算法可以划分为迭代式算法和非迭代算法:迭代算法在迭...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是一类用十多输入多输出的人规模系统的控制方式.每个智能体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整个系统的摔制.已有的分布式预测摔制算法可以划分为迭代式算法和非迭代算法:迭代算法在迭代到收敛情况下,具有集中式预测控制(Centraliz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CMPC)算法的性能,但迭代次数过多,子系统问通信量人;非迭代算法不需要迭代,但性能有一定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十串联结构的非迭代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本文算法在串联结构系统中可以有效减少计算量,并结合氧化铝碳分解(Alumina continuous carbonationdecomposition process,ACCDP)这一串联过程,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算法运用在串联结构下的性能并证明了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 串联过程 迭代算法 通信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配电网区域协同控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林威 刘东 +2 位作者 李庆生 丁健 卞苏东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5,23,共7页
为提升主动配电网的控制效果与性能,基于主动配电网馈线控制误差理论,提出了适用于主动配电网区域协同控制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自治区域内间歇式能源、负荷、储能等单元的区域控制模型,以考虑其未来短期内的出力... 为提升主动配电网的控制效果与性能,基于主动配电网馈线控制误差理论,提出了适用于主动配电网区域协同控制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自治区域内间歇式能源、负荷、储能等单元的区域控制模型,以考虑其未来短期内的出力变化等预测信息;提出了分布式预测控制方法,解决区域间优化目标间的耦合问题,实现多个区域间的协同控制,通过滚动优化与反馈校正,实现基于未来预测时间段内的整体最优控制,从而保证整条馈线的全局最优。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并与传统的PI控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馈线控制误差 区域协同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场的交直流互联电网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栋 宋立国 +1 位作者 彭伟 熊音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针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强波动性对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方法,以提高风电经交直流通道外送互联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克服集中式模型控制方法扩展性差的缺点,该控制策略具有... 针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强波动性对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方法,以提高风电经交直流通道外送互联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克服集中式模型控制方法扩展性差的缺点,该控制策略具有全局最优解。文章建立了含风电场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模型,构建了基于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含风电场交直流互联电网的经济性调频控制策略。以3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风电场输出功率随机波动的频率稳定性,使系统频率及区域间交换功率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和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风电场 频率稳定 经济性调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怡 刘洋 穆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1-509,共9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风力和光伏独立发电且两者在地理上相隔较远,彼此没有通讯交流。对此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去解决。首先,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线性环节,运用神经网络线性逼近,训练得出各个子系统的神经...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风力和光伏独立发电且两者在地理上相隔较远,彼此没有通讯交流。对此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去解决。首先,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线性环节,运用神经网络线性逼近,训练得出各个子系统的神经网络线性化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风力优先发电、光伏配合、蓄电池必要时输出的原则,设计出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且合理的目标函数并利用二次规划的方法求解出最优值。最后,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系统负荷端的需求,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可以在理论及实际真实天气条件下去合理地分配各个子系统的输出功率。相对于其他的传统方法,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优化系统性能方面速率高且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非线性环节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口DC-DC变换器型风光互补系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怡 刘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238,共4页
针对大规模且地理分散的风光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相隔较远且无法实现同步优化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策略对其系统进行协同优化和调节,从而实现整个风光互补系统中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运行要求。针对传统风... 针对大规模且地理分散的风光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相隔较远且无法实现同步优化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策略对其系统进行协同优化和调节,从而实现整个风光互补系统中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运行要求。针对传统风光互补系统中风力、光伏和蓄电池三个子系统之间都是通过多个单端口双向的DC-DC变换器来实现功率流动的现状,提出把多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运用到风光互补系统中。实验研究证明,提出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运用到多端口DC-DC变换器型风光互补系统中,优化速率高且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多端口DC-DC变换器 风力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神经网络的微电网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怡 刘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26-129,共4页
针对大规模且地理分散的微电网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相隔较远且无法实现同步优化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策略对其系统进行协同优化和调节,从而实现整个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运行。对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非线... 针对大规模且地理分散的微电网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相隔较远且无法实现同步优化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策略对其系统进行协同优化和调节,从而实现整个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运行。对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非线性环节,运用神经网络线性逼近的能力,训练得出各个子系统的神经网络线性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风力优先发电,光伏配合,蓄电池必要时输出的原则,设计了相应的目标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能有效地保证整个微电网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风力发电子系统 光伏发电子系统 蓄电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车辆队列拓展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旭 贾港华 蔡欣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为提高自动化联网车辆队列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车辆队列拓展策略。以四元素车辆队列模型为框架,结合二维非线性运动学的节点动力学模型,利用信息流拓扑结构下车辆间邻域信息和分阶段控制策略,将车辆队列... 为提高自动化联网车辆队列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车辆队列拓展策略。以四元素车辆队列模型为框架,结合二维非线性运动学的节点动力学模型,利用信息流拓扑结构下车辆间邻域信息和分阶段控制策略,将车辆队列拓展过程描述成3类典型优化问题的组合,结合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分别设计分布式预测控制器,并采用仿真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拓展策略能够实时优化相邻车道车辆融入主车道队列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队列控制 可拓展性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自动化联网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频率控制
13
作者 张博航 戚军 +2 位作者 谢路耀 张有兵 张博扬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其次,设计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算法,推导DMPC控制DR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预测模型,进而设计互联电力系统DMPC的调频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自动发电控制方式、DR方式、DR容量和DR通信延时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表明,所设计的调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DR能提升系统频率暂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互联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量的USVs-UAV系统编队与避障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14
作者 李志明 朱亚锟 +2 位作者 李垚森 袁超 郭戈 《自动化学报》 2025年第8期1777-1787,共11页
研究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机(USVs-UAV)系统中基于电量状态的编队控制、避障与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现多无人载具协同.第一,基于USV电量设计编队模型,实时调整编队构型.第二,设计空海协同避障机制,利用UAV空中... 研究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机(USVs-UAV)系统中基于电量状态的编队控制、避障与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现多无人载具协同.第一,基于USV电量设计编队模型,实时调整编队构型.第二,设计空海协同避障机制,利用UAV空中高度优势构建障碍物监测网络,实时更新水面障碍物信息至USV群.第三,优化控制框架将编队控制、避障与轨迹跟踪问题统一转化为带约束的优化问题,通过求解最优控制输入实现多无人载具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量 编队控制 跟踪控制 避障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的高比例风电系统多源协同负荷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冬锋 朱军豪 +2 位作者 姜超 郝中华 赵冠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04-2814,I0050-I0052,共14页
随着风电逐步替代传统电源,系统频率调整能力恶化,风电主动参与互联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是改善系统频率特性的新途径。针对该背景,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综合考虑互联系统内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等... 随着风电逐步替代传统电源,系统频率调整能力恶化,风电主动参与互联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是改善系统频率特性的新途径。针对该背景,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综合考虑互联系统内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等调频资源及其响应特性,提出一种适应于高风电渗透率的互联系统多源协同LFC策略。首先,分析不同风速对风电机组调频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风速变化的风电机组多风速段功率响应模型;其次,构建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协同参与互联系统LFC模型,兼顾各机组频率响应约束,以互联系统区域控制偏差信号和自动发电成本的加权函数为目标,构建区域信息互动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最后,为实现互联系统负荷频率全局最优控制,各控制器结合己区域及其他区域机组运行状态,在线求解所有机组的功率参考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降低了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幅度,实现了各机组之间的最优功率分配,并降低了系统自动发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负荷频率控制 风电机组 频率调整 系统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条件下商用车队分布式MPC多目标优化控制
16
作者 杨瑞新 蔡英凤 +2 位作者 廉玉波 陈龙 孙晓强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商用车队列巡航控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跟车优化目标的匀质队列控制,同时使用简单的架构应对通信时间延迟,在实际场景中不具有普适性。为此,本文基于异质电动商用车队列,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商用车队列巡航控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跟车优化目标的匀质队列控制,同时使用简单的架构应对通信时间延迟,在实际场景中不具有普适性。为此,本文基于异质电动商用车队列,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兼顾车辆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特性需求的多目标控制;并通过设计针对时延预测模型的时延缓冲器和补偿器,有效解决了非理想通信条件下跟车距离误差过大的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异质商用车队列的多目标优化控制,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相比,大幅减小跟车距离误差、能耗和加加速度,有效改善队列的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显著降低时间延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商用车队列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多目标优化 通信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佳琦 胡俊杰 马文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0,共9页
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无序充电在台区层面易导致变压器过载问题。对此,提出一种考虑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通过温升模型对变压器进行精细化建模,量化电动汽车充放电对变压器寿命损耗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分时电价... 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无序充电在台区层面易导致变压器过载问题。对此,提出一种考虑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通过温升模型对变压器进行精细化建模,量化电动汽车充放电对变压器寿命损耗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分时电价制定各辆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考虑变压器安全运行需求,构建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实时调度模型,当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感知到过载风险时,基于快速对偶近端梯度法进行求解,对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台区-终端用户的分布式优化调控;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分布式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所提策略能够降低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变压器寿命损耗成本,有效保护电动汽车用户的信息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变压器寿命 智能融合终端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对偶近端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鲁棒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张怡 刘向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同时考虑发电机变化速率约束和阀门位置约束,将求解一组凸优化问题转化成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得到各个区域的控制律,在线性矩阵不等式中引入一组可调参数,将优化一个上限值转化成优化吸引区,降低算法的保守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负荷扰动、系统参数不确定和结构不确定性情况下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鲁棒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布式模型预测长期电压稳定紧急控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喻振帆 谢敏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5,共8页
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长期电压稳定紧急控制器设计,重点解决如何将大系统的在线滚动优化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子系统的在线协同优化问题。在寻优过程中,利用各子系统优化目标函数的凸组合构造全局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迭代... 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长期电压稳定紧急控制器设计,重点解决如何将大系统的在线滚动优化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子系统的在线协同优化问题。在寻优过程中,利用各子系统优化目标函数的凸组合构造全局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迭代和网络通信共同求解该分布式优化问题,使系统达到纳什均衡点的收敛性得到提高。此外,根据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多代理技术之间的共同性,利用Matlab和JADE在优化计算和面对代理编程方面的优势,提出并构建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多代理系统,在各子系统间实现了对滚动优化问题的并行求解。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上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紧急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多代理系统 Java代理开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控负荷的多区域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付阳 宋运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1-109,共9页
由于同步发电机的惯性较大,导致传统的集中式负荷频率控制模式反应不够迅速,而用户侧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可控负荷资源为系统的频率调节提供了新机遇。研究了考虑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 由于同步发电机的惯性较大,导致传统的集中式负荷频率控制模式反应不够迅速,而用户侧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可控负荷资源为系统的频率调节提供了新机遇。研究了考虑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问题。通过建立的含可控负荷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响应模型及自动发电控制模型,基于连续时域交替方向乘子法和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用户侧可控负荷资源主动参与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最优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基于修改的IEEE39节点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考虑可控负荷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可显著减少系统恢复至稳态所需的时间。分布式控制策略的控制自由度更高,增强了系统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可控负荷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连续时域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