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理论的风电并网系统频率控制策略
1
作者 聂永辉 孙东雪 +2 位作者 臧学鹏 李泽辉 刘天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7-188,共12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显著提高,电力系统总体惯量水平降低,频率安全稳定问题凸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协调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考虑扰动负荷影响的风电及传统电源的互联系统频率一次响应模型;其次,构造基于...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显著提高,电力系统总体惯量水平降低,频率安全稳定问题凸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协调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考虑扰动负荷影响的风电及传统电源的互联系统频率一次响应模型;其次,构造基于虚拟惯量响应的动态因子指标,从而计算各风机协同参与频率响应的权重矩阵以量化不同机组的调频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子系统频率偏差最小建立分布式控制目标函数;最后,基于运行特性要求和风机调频机理的约束条件构建风电调频协调优化模型,利用分布式模型预测优化算法求解此刻最优控制律并施加至风机控制系统。借助MATLAB/Simulink搭建风电并网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利用各风机调频资源,抑制系统频率波动,提高电网频率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频率响应模型 动态因子 动态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电-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频率控制
3
作者 张博航 戚军 +2 位作者 谢路耀 张有兵 张博扬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其次,设计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算法,推导DMPC控制DR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预测模型,进而设计互联电力系统DMPC的调频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自动发电控制方式、DR方式、DR容量和DR通信延时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表明,所设计的调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DR能提升系统频率暂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互联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朱俊威 应良焕 +2 位作者 侯鑫 宣琦 李家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0-817,共8页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队轨迹跟踪与队形保持为控制目标,并对该两项目标权重自适应调整,以实现队形反馈控制.此外,将多步控制李雅普诺夫函数纳入DMPC方案中,其优化问题采用具有代价函数最小的可变长度的block优化策略,进而应用收缩约束保证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对优化问题求解计算量和控制性能方面作了最优权衡,提高了滚动优化效率,也避免了传统MPC稳定性中终端成分的设计.最后,通过多无人机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编队控制 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收缩约束 block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永吉 张江丰 +2 位作者 王天宇 郑可轲 吴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1,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辨识模型,在线更新区域系统的参数.然后,以区域控制偏差最小为目标,利用DMPC优化机组出力,实现二次调频控制.最后,利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二次调频 参数辨识 区域控制偏差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永定河流域“23·7”特大洪水模拟
6
作者 李致家 李安琪 +4 位作者 姚成 张欣 刘雨彤 刘田伟 曾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7,57,共9页
为准确呈现“23·7”特大洪水的过程特征,为永定河流域特大洪水的预防与预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和网格蓄超模型对永定河流域5个关键控制断面(斋堂水库、青白口、雁翅、三家店、卢沟桥)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2000—2... 为准确呈现“23·7”特大洪水的过程特征,为永定河流域特大洪水的预防与预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和网格蓄超模型对永定河流域5个关键控制断面(斋堂水库、青白口、雁翅、三家店、卢沟桥)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2000—2022年的典型洪水事件率定模型参数,并采用“23·7”特大洪水事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网格新安江模型和网格蓄超模型均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23·7”特大洪水的全过程,且在青白口断面,2个模型的确定性系数均达到甲级精度;在雁翅、三家店和卢沟桥控制断面,模型精度均达到乙级,模拟效果优良;网格新安江模型与网格蓄超模型在5个控制断面的洪量、洪峰及峰现时间等指标表现良好,可较好地模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特大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特大洪水 洪水预报 网格蓄超模型 网格新安江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永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量的USVs-UAV系统编队与避障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7
作者 李志明 朱亚锟 +2 位作者 李垚森 袁超 郭戈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7-1787,共11页
研究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机(USVs-UAV)系统中基于电量状态的编队控制、避障与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现多无人载具协同.第一,基于USV电量设计编队模型,实时调整编队构型.第二,设计空海协同避障机制,利用UAV空中... 研究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机(USVs-UAV)系统中基于电量状态的编队控制、避障与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现多无人载具协同.第一,基于USV电量设计编队模型,实时调整编队构型.第二,设计空海协同避障机制,利用UAV空中高度优势构建障碍物监测网络,实时更新水面障碍物信息至USV群.第三,优化控制框架将编队控制、避障与轨迹跟踪问题统一转化为带约束的优化问题,通过求解最优控制输入实现多无人载具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量 编队控制 跟踪控制 避障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强 王莹 +4 位作者 魏琳 史朝旭 王浩雯 张晓祥 刘昌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7,共12页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展分组并行模拟。结果表明:14个站点模拟洪峰误差平均值小于5%,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7,模拟结果较好。“23·7”特大洪水大清河北支平均径流系数为0.55,远高于南支流域(0.27),致灾洪量主要来自北支。北支流域在洪水过程中呈现超渗、蓄满混合产流模式,当该区域累计雨量超过107 mm时,流域出现蓄满地表产流,当小时雨量超过15.3 mm/h时,则可能出现超渗地表产流;对比大清河系南支,北支流域缺少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也是导致本次大清河特大洪水灾害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 分布式模型 产流模式 时空变源 "23·7"特大洪水 大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的高比例风电系统多源协同负荷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冬锋 朱军豪 +2 位作者 姜超 郝中华 赵冠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04-2814,I0050-I0052,共14页
随着风电逐步替代传统电源,系统频率调整能力恶化,风电主动参与互联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是改善系统频率特性的新途径。针对该背景,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综合考虑互联系统内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等... 随着风电逐步替代传统电源,系统频率调整能力恶化,风电主动参与互联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是改善系统频率特性的新途径。针对该背景,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综合考虑互联系统内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等调频资源及其响应特性,提出一种适应于高风电渗透率的互联系统多源协同LFC策略。首先,分析不同风速对风电机组调频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风速变化的风电机组多风速段功率响应模型;其次,构建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协同参与互联系统LFC模型,兼顾各机组频率响应约束,以互联系统区域控制偏差信号和自动发电成本的加权函数为目标,构建区域信息互动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最后,为实现互联系统负荷频率全局最优控制,各控制器结合己区域及其他区域机组运行状态,在线求解所有机组的功率参考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降低了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幅度,实现了各机组之间的最优功率分配,并降低了系统自动发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负荷频率控制 风电机组 频率调整 系统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强 史朝旭 +3 位作者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通过构建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暴雨时空统计分析对全河系洪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的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7,洪峰相对误差均小于5%,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此次洪水的产流机制变化。分析发现,此次洪水过程中北运河流域产流以蓄满产流机制为主,潮白河流域产流则蓄满及混合产流两种机制均有体现,特别是靠近降雨集中区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表现出明显的混合产流机制。建议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体系,重点提升该区域的水雨情监测能力。所提出的时空双维度下的流域性洪水复盘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其他流域级洪水模拟复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复盘 分布式水文模型 暴雨时空统计分析 “23·7”特大洪水 北三河流域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鲁棒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怡 刘向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同时考虑发电机变化速率约束和阀门位置约束,将求解一组凸优化问题转化成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得到各个区域的控制律,在线性矩阵不等式中引入一组可调参数,将优化一个上限值转化成优化吸引区,降低算法的保守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负荷扰动、系统参数不确定和结构不确定性情况下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鲁棒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洪水预报分布式模型参数自动优选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洋波 徐会军 李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总结归纳了分布式模型参数自动优选的理论,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流域洪水预报流溪河模型参数自动优选方法。以武江坪石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流域洪水预报流溪河模型,采用一场实测洪水,优选了模型参数,参数优选进化次数为4... 总结归纳了分布式模型参数自动优选的理论,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流域洪水预报流溪河模型参数自动优选方法。以武江坪石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流域洪水预报流溪河模型,采用一场实测洪水,优选了模型参数,参数优选进化次数为48次。对13场实测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确定性系数平均达89%,相关系数达96%,洪峰误差为2.4%,采用粒子群算法自动优选的流溪河模型参数洪水模拟的效果比采用流溪河模型半自动优选方法得到的参数的模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分布式模型 流溪河模型 参数优选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划分的分布式模型及其负载均衡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小虎 王新宇 毛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2-607,681,共7页
介绍了基于应用划分的对称式集群和非对称式集群两种经典的分布式模型,分析两种经典模型在企业级应用中的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引入基于数据划分的分布式模型,并提出适用于企业级系统的基于数据库访问量的负载均衡机制.通过测试与分析... 介绍了基于应用划分的对称式集群和非对称式集群两种经典的分布式模型,分析两种经典模型在企业级应用中的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引入基于数据划分的分布式模型,并提出适用于企业级系统的基于数据库访问量的负载均衡机制.通过测试与分析,获得负载均衡机制中两个关键参数Dmax和VSRT的阈值.该模型和负载均衡机制具有更好的运行性能、横向可扩展性和动态负载均衡能力,已经被应用于单机金融遗留系统到J2EE分布式环境的再工程项目中,成功地实现了基于数据划分的系统架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 数据划分 负载均衡 对称式集群 非对称式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焕良 王珂 +1 位作者 任守纲 王浩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4-1494,共11页
针对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求解算法中存在的迭代次数多、收敛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该方法借鉴非合作博弈论中的针锋相对策略,将每个子系统看作博弈的参与者,在线优化过程... 针对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求解算法中存在的迭代次数多、收敛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该方法借鉴非合作博弈论中的针锋相对策略,将每个子系统看作博弈的参与者,在线优化过程中,各个子系统在该策略影响下使所有参与者更快促成合作,从而快速求得整体最优解。仿真表明,与传统的基于纳什最优的迭代求解相比,在给定精度情况下,提出的算法所需的迭代次数要低于传统算法;在给定迭代次数情况下,提出的算法的跟踪性能更优,在外界产生随机扰动时,该算法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此外,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设施环境控制系统中,进一步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非合作博弈 针锋相对策略 纳什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场参与AGC控制方法 被引量:46
15
作者 叶林 陈超宇 +6 位作者 张慈杭 孙舶皓 汤涌 仲悟之 翟丙旭 蓝海波 吴林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61-3270,共10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规电源调频已很难满足系统频率稳定性要求,需要风电集群参与系统调频。首先根据风电集群并网特点,建立含风电集群的多区域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模型;然后根据风电场的...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规电源调频已很难满足系统频率稳定性要求,需要风电集群参与系统调频。首先根据风电集群并网特点,建立含风电集群的多区域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模型;然后根据风电场的超短期功率预测值判断风电场在调频过程中的备用容量,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原理,以尽量利用风电参与AGC控制、减少火电机组出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含风电集群的多区域互联系统AGC控制方法。即利用风电场的备用容量实现风电场参与AGC控制,减少常规电源调频压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所提出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集群 风电场备用容量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带有中间主进程CORBA分布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解绍词 葛君伟 汪维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0-742,共3页
在对传统C/S 通信模式和传统CORBA 分布式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传统分布式通信模式的发展变化,根据当前分布式服务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基于CORBA 技术的带有中间主进程、服务模块外挂的结构模型,讨论了其基于CORBA 技术的结构实现... 在对传统C/S 通信模式和传统CORBA 分布式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传统分布式通信模式的发展变化,根据当前分布式服务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基于CORBA 技术的带有中间主进程、服务模块外挂的结构模型,讨论了其基于CORBA 技术的结构实现。最后通过与传统三层C/S 通信模型的对比,阐述了这种模型的各种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程 CORBA技术 C/S 服务模块 通信模型 分布式模型 分布式通信 中间 外挂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小花间分布式模型洪水预报系统集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锋 曾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27,31,共4页
介绍了黄河小花间分布式模型洪水预报系统的开发背景、软件结构、开发平台和功能组成,分析了系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系统集成问题,提出了使用COM组件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及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分离的开发策略,有效解决了不同语言混合编程... 介绍了黄河小花间分布式模型洪水预报系统的开发背景、软件结构、开发平台和功能组成,分析了系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系统集成问题,提出了使用COM组件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及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分离的开发策略,有效解决了不同语言混合编程的问题;还提出了模块之间数据交换的策略,使用插件开发模式实现了多种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的灵活组装和集成,保证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高度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 洪水预报 系统集成 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结构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蔡星 谢磊 +1 位作者 苏宏业 古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8,共9页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是一类用十多输入多输出的人规模系统的控制方式.每个智能体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整个系统的摔制.已有的分布式预测摔制算法可以划分为迭代式算法和非迭代算法:迭代算法在迭...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是一类用十多输入多输出的人规模系统的控制方式.每个智能体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整个系统的摔制.已有的分布式预测摔制算法可以划分为迭代式算法和非迭代算法:迭代算法在迭代到收敛情况下,具有集中式预测控制(Centraliz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CMPC)算法的性能,但迭代次数过多,子系统问通信量人;非迭代算法不需要迭代,但性能有一定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十串联结构的非迭代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本文算法在串联结构系统中可以有效减少计算量,并结合氧化铝碳分解(Alumina continuous carbonationdecomposition process,ACCDP)这一串联过程,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算法运用在串联结构下的性能并证明了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 串联过程 迭代算法 通信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布式模型预测长期电压稳定紧急控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喻振帆 谢敏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5,共8页
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长期电压稳定紧急控制器设计,重点解决如何将大系统的在线滚动优化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子系统的在线协同优化问题。在寻优过程中,利用各子系统优化目标函数的凸组合构造全局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迭代... 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长期电压稳定紧急控制器设计,重点解决如何将大系统的在线滚动优化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子系统的在线协同优化问题。在寻优过程中,利用各子系统优化目标函数的凸组合构造全局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迭代和网络通信共同求解该分布式优化问题,使系统达到纳什均衡点的收敛性得到提高。此外,根据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多代理技术之间的共同性,利用Matlab和JADE在优化计算和面对代理编程方面的优势,提出并构建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多代理系统,在各子系统间实现了对滚动优化问题的并行求解。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上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紧急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多代理系统 Java代理开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化产品信息的分布式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建良 李善平 马丹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4-458,共5页
以CIMS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要求与之适应的产品信息模型的支持.产品信息包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形式.非结构化产品模型往往建立在异构环境之上,无法抽象成单一的数据库模式.目前对非结构化产品信息还没有形成合适的表达模型... 以CIMS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要求与之适应的产品信息模型的支持.产品信息包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形式.非结构化产品模型往往建立在异构环境之上,无法抽象成单一的数据库模式.目前对非结构化产品信息还没有形成合适的表达模型和相应的操作模型.提出的一个基于企业级异构环境下的非结构化产品信息的分布式模型,以SGML/XML标准表达非结构化产品信息,其操作模型能在常规Web/INTERNET环境下方便地访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 产品信息 分布式模型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