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战斗部侵彻引信分布式探测过载响应
1
作者 胡越 孙航 李长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针对复合战斗部高速侵彻多层目标时,传统弹底引信过载信号出现振荡信号混叠,难以精确计层的问题,提出通过研究不同部位过载响应以提高计层精度。建立了复合战斗部分布式引信系统模型以及复合战斗部侵彻5层钢筋混凝土靶有限元模型,分析... 针对复合战斗部高速侵彻多层目标时,传统弹底引信过载信号出现振荡信号混叠,难以精确计层的问题,提出通过研究不同部位过载响应以提高计层精度。建立了复合战斗部分布式引信系统模型以及复合战斗部侵彻5层钢筋混凝土靶有限元模型,分析数值仿真获得的弹体过载信号,得到应力波在弹体中的传播规律:弹速越大,靶间距越小,弹长越长;层间飞行过程中应力波在弹体内部循环次数越少,侵彻过程更加明显;从频域角度分析了不同部位三轴过载信号的相关性,发现径向振荡对轴向过载有很大影响;对比900,1300,1700 m/s速度下不同部位过载信号,发现复合战斗部高速侵彻目标时弹体前段过载响应优于弹尾。获得了复合战斗部应力波传播规律,总结了不同部位过载响应特征异同,为基于分布式探测、数据融合的侵彻过程识别提供仿真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战斗部 侵彻引信 分布式探测 多部位过载响应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探测系统的时频同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圣衍 江涛 吴志乾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4,共6页
时频同步是分布式探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分析了分布式探测系统两种典型的处理方式对时频误差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卫星电视信号传递时间和时频同步的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系统构成等;随后提出了基于卫星信号传递时频... 时频同步是分布式探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分析了分布式探测系统两种典型的处理方式对时频误差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卫星电视信号传递时间和时频同步的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系统构成等;随后提出了基于卫星信号传递时频信息的分布式探测系统,阐述了利用时频同步信息进行收发节点控制的原理;最后通过构建一发三收的仿真场景,利用工程上可实现的时频精度,给出不同误差条件下的相参、非相参处理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卫星电视信号传递时频信息可以应用在分布式探测系统中,能够获得非相参处理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探测 时频同步 卫星电视信号 卫星导航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探测器系统测量数据的无线传送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立群 陈敦军 张开骁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9期95-98,共4页
为了在一个广阔区域中监测水质变化,需要布居多个智能传感器,采用无线数据传送是理想的数据汇总方式。分析比较了无线射频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的特性,给出了本地单片机与这3种模块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3种模块进行无线数... 为了在一个广阔区域中监测水质变化,需要布居多个智能传感器,采用无线数据传送是理想的数据汇总方式。分析比较了无线射频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的特性,给出了本地单片机与这3种模块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3种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送;同时也给出了在一种分布式系统中对终端数据信息的识别方法。所建立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分布式水环境监测系统已投入试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模块 GSM GPRS模块 分布式探测 数据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相关累积情况下的分布式探测系统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宏建 宋笔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0-234,共5页
对非相关累积情况下 ,由单元平均恒虚警处理器 ( CA- CFAR)和次序统计恒虚警处理器( OS- CFAR)构成的分布式探测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 Neyman- Pearson准则下 ,得到了满足全局虚警概率要求的各个分布探测器的最优探测门限因... 对非相关累积情况下 ,由单元平均恒虚警处理器 ( CA- CFAR)和次序统计恒虚警处理器( OS- CFAR)构成的分布式探测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 Neyman- Pearson准则下 ,得到了满足全局虚警概率要求的各个分布探测器的最优探测门限因子 ,从而得到分布式探测系统的探测概率。基于算例 ,还对分布式探测系统的组成单元遭受攻击或自然故障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探测系统 数据融合 探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探测系统的时延估计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博 周穗华 刁学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91,共6页
分布式探测系统实现了探测控制系统的分布化和网络化,但由于网络信息传输时延的存在,使得信息传输实时性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为此,在分析分布式探测系统时延特性的基础上,利用MATLAB/Truetime工具箱实现系统的建模仿真,针对不同网络延... 分布式探测系统实现了探测控制系统的分布化和网络化,但由于网络信息传输时延的存在,使得信息传输实时性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为此,在分析分布式探测系统时延特性的基础上,利用MATLAB/Truetime工具箱实现系统的建模仿真,针对不同网络延时、丢包、干扰等情况对系统稳定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时延增大是影响系统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仿真流程对于网络探测的硬件系统构成和通信协议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探测系统 网络时延 CANBUS TRUE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分布式多垂直阵决策级融合探测性能评估
6
作者 苏文涛 荣林泰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40,共11页
随着水下目标隐蔽性和机动性的不断提高,仅靠单部被动声呐难以实现有效探测,而分布式融合技术提供了一种策略。针对深海目标探测场景,文章基于被动声呐方程和能量检测法,将“与”(AND)、“或”(OR)、多数投票(K out of N,K/N)和Chair-Va... 随着水下目标隐蔽性和机动性的不断提高,仅靠单部被动声呐难以实现有效探测,而分布式融合技术提供了一种策略。针对深海目标探测场景,文章基于被动声呐方程和能量检测法,将“与”(AND)、“或”(OR)、多数投票(K out of N,K/N)和Chair-Varshney(CV)这4类决策级融合策略应用至分布式多节点垂直阵并对其融合探测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AND融合能有效降低系统虚警率,但检测率随节点数增多而显著下降;OR融合能最大程度提升系统检测率,但其虚警性能过于依赖单节点虚警率;K/N融合系统的性能介于AND和OR融合之间,但其检测性能会随各节点距离增大而急剧下降,适用于节点数较多的系统;CV融合作为理论最优融合策略,其检测率和虚警率仅略低于OR融合和ANR融合,且相较K/N融合对远距离目标具有更高的检测概率,但其局限在于需要获得各节点性能参数的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探测 决策级融合 垂直线列阵 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决模糊化的分布式融合探测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博帆 王睿 +1 位作者 王刚 郭相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针对探测器在目标探测中由于受噪声及杂波的影响,可能导致误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判决模糊化的分布式融合探测算法。该算法将局部探测器的局部判决模糊化后送至融合中心,融合中心将模糊化后的全局判决去模糊后与门限比较,得到全局判决。... 针对探测器在目标探测中由于受噪声及杂波的影响,可能导致误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判决模糊化的分布式融合探测算法。该算法将局部探测器的局部判决模糊化后送至融合中心,融合中心将模糊化后的全局判决去模糊后与门限比较,得到全局判决。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还是一般信噪比条件下,该融合算法都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探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探测 模糊化 融合探测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选择探测算法的服务路由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宁宁 兰巨龙 张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5-1552,共8页
当前网络中间件服务部署方式僵化单一,难以支持未来多样化的网络服务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中引入元服务的思想,提出一种支持在控制层进行定制编排以及在数据面按需部署的服务路由机制.该机制将服务路径构建问... 当前网络中间件服务部署方式僵化单一,难以支持未来多样化的网络服务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中引入元服务的思想,提出一种支持在控制层进行定制编排以及在数据面按需部署的服务路由机制.该机制将服务路径构建问题建模为多约束最优化问题,并针对性设计了分布式选择探测算法,通过对探针的分布式选择处理进行最优服务路径的构建.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算法,本文提出的服务路由机制在付出较小探测开销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路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请求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路由 中间件服务 元服务 分布式选择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个分布式终止探测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旭民 苏运霖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DTD(distributed termination detection)是分布式算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能探测计算的终止,算法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Mattern提出的credit-recovery算法实现了消息最优,但只局限于在集中式计算中应用.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 DTD(distributed termination detection)是分布式算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能探测计算的终止,算法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Mattern提出的credit-recovery算法实现了消息最优,但只局限于在集中式计算中应用.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应用在非集中式计算中,以更适合分布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终止探测算法 非集中式计算 非波动算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法综合探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林品荣 郑采君 +3 位作者 石福升 郭鹏 徐宝利 赵子言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39-1548,共10页
针对地下隐伏资源勘查对大深度、多参量电磁法技术的发展要求,利用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的大深度探测及人工场激电法的多参量探测,在对分布式的场量接收和大功率的发射仪器硬件研制,以及数据处理资料解释研究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阵列天然场... 针对地下隐伏资源勘查对大深度、多参量电磁法技术的发展要求,利用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的大深度探测及人工场激电法的多参量探测,在对分布式的场量接收和大功率的发射仪器硬件研制,以及数据处理资料解释研究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阵列天然场电磁法探测技术及混场源电磁法探测技术系统。经矿区试验应用表明,阵列天然场电磁法探测技术系统具有轻便高效大深度探测的特点,适宜于不同地貌景观尤其是困难条件下隐伏资源的大深度探测,而混场源电磁法探测技术系统不仅可获取大深度的天然场电阻率信息,还能获取人工场激电信息,可广泛应用于金属矿资源、地下水资源及油气资源的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 人工场激电 分布式多参量探测 混场源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感知系统信息理论与构建方法
11
作者 葛建军 唐思琦 +3 位作者 李明强 韩丛英 王彤 徐根玖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3,共13页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局限,提出系统动态演化架构打破传统静态建模与固定模式设计的应用壁垒。此外,将上述理论成果应用于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实践,针对系统寻优的复杂性难题,设计基于有限场景交互学习机制与结构化分层优化算法,实现系统有序组织与能力涌现,为复杂战场环境下智能感知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范式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感知系统 多层信息描述框架 系统动态演化架构 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 分层寻优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天预警的多源异构装备一体化协同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博骁 包钊源 +1 位作者 陆泽健 刘自理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6,共6页
针对空天预警探测对于多源异构装备的一体化协同运用需求,首先开展了多源异构装备体系协同运用总体设计,提出了分布式网络化服务化联合运用架构,可支持集中式、分布式等灵活多样的多源异构传感器协同管控模式;其次,开展了多源异构装备... 针对空天预警探测对于多源异构装备的一体化协同运用需求,首先开展了多源异构装备体系协同运用总体设计,提出了分布式网络化服务化联合运用架构,可支持集中式、分布式等灵活多样的多源异构传感器协同管控模式;其次,开展了多源异构装备协同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可针对不同作战任务实现分布式装备自组织组网,利用天地基装备任务分配技术实现多目标多装备动态分配,并开展天地基装备协同引导分析计算,实现基于精度控制的多传感器协同跟踪。协同探测仿真试验结果证明,多源异构装备一体化协同探测技术可面向多方向多目标来袭场景有效提升预警探测系统的目标跟踪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预警 分布式协同探测 自适应任务分配 天地基交接引导 多传感器协同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约束主动路由协议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梦娟 洪佩琳 李津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5-1140,共6页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能够快速地把新协议和新应用引入到正在运行的网络中。由于主动节点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所以能够提供比传统网络更为有效的服务质量路由方案。该文尝试把服务质量路由引入到主动网络中,结合两者优点...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能够快速地把新协议和新应用引入到正在运行的网络中。由于主动节点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所以能够提供比传统网络更为有效的服务质量路由方案。该文尝试把服务质量路由引入到主动网络中,结合两者优点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多约束主动路由(MAR)协议。仿真结果表明MAR比目前其它的QoS路由机制更简洁、更灵活、更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网络 QOS路由 分布式探测 显式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化雷达信息分段波形设计与处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漻鲲 施龙飞 +1 位作者 刘甲磊 关一夫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4,118,共9页
通过在发射信号中嵌入发射站位置、发射时刻等辅助信息,通信化雷达能够实现无通信链路情况下双基地探测能力,广泛适用于分布式探测场景。通信化雷达应用于机载平台常需使用中高重频信号,占空比的约束使得通信化雷达无法在一个脉冲内嵌... 通过在发射信号中嵌入发射站位置、发射时刻等辅助信息,通信化雷达能够实现无通信链路情况下双基地探测能力,广泛适用于分布式探测场景。通信化雷达应用于机载平台常需使用中高重频信号,占空比的约束使得通信化雷达无法在一个脉冲内嵌入完整的通信信息。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辅助信息分段嵌入到脉冲串的信息分段波形设计方法,设计了“两层匹配+两次积累”的信号处理方案,对比分析了该波形的误码率和输出信噪比,验证了该波形在中、高重频场景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探测 通信化雷达 波形设计 信息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