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率定的多目标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都金康 谢顺平 +1 位作者 许有鹏 罗维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9-647,共9页
利用多目标方法,对自主研制的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进行了参数的多目标分析和模型有效性探讨.通过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糙率系数和土壤饱和水力传导率为率定的主要参数,选择效率系数、模拟洪峰的相对误差和洪峰达到时间... 利用多目标方法,对自主研制的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进行了参数的多目标分析和模型有效性探讨.通过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糙率系数和土壤饱和水力传导率为率定的主要参数,选择效率系数、模拟洪峰的相对误差和洪峰达到时间的绝对误差为目标函数.在模型率定过程中,首先利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获得模型参数的非劣解集,然后又利用离散型协调规划从非劣解集中选出满意的模型参数,最后通过对非劣解集模拟的过程线的范围及形状的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模型率定方法综合考虑了水文过程的各种要素,获得的满意解优于传统的单目标优选结果,非劣解集的聚合程度及模拟的过程线的范围能够反映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 多目标分析 模型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霍文博 李致家 +3 位作者 张珂 杨明祥 金双彦 张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4,共8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网格计算流域蒸散发及产汇流的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两个半干旱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该模型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两个半干旱流域,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的应用效... 构建了一种基于网格计算流域蒸散发及产汇流的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两个半干旱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该模型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两个半干旱流域,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的应用效果好于GA-PIC模型和格林-安普特模型,尤其对于洪峰的模拟精度更高;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中基于网格的坡面汇流与河道汇流模块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径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能更精确地计算出流域不同位置的产流过程,并准确地模拟流域产流面积分布情况;半干旱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超渗产流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降雨观测精度对径流预报精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 降雨径流 半干旱流域 超渗产流模型 洪水预报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健 张奇 +3 位作者 左海军 靳晓莉 李丽娇 叶许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0-578,共9页
流域径流是鄱阳湖主要来水,建立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对揭示湖泊水量平衡及其受流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鄱阳湖-流域系统的特点:流域面积大(16.22×104km2)、多条入湖河流、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等,研究了相应的模拟... 流域径流是鄱阳湖主要来水,建立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对揭示湖泊水量平衡及其受流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鄱阳湖-流域系统的特点:流域面积大(16.22×104km2)、多条入湖河流、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等,研究了相应的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流域土壤属性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鄱阳湖流域分布式径流模型.采用6个水文站1991-2001年的实测河道径流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其中,赣江、信江和饶河均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月效率系数为0.82-0.95;抚河和修水模拟精度略低,为0.65-0.78.模型揭示了研究时段内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为1623×108m3,其中,赣江最多,占47%,其次为信江和抚河,分别占13%和12%,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约占4%,其余24%来自饶河、修水以及其它入湖支流.模型将用于评估流域下垫面或气候变化引起的入湖水量变化,为湖泊水量平衡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流域系统 分布式径流模型 湖泊水量平衡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坡面沟流的土壤含水量精细化模拟及应用
4
作者 童冰星 陈瑜彬 +3 位作者 张潇 许银山 吕坤 马润佳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4,共12页
为了精细化模拟土壤含水量时空动态过程,量化考虑坡面沟流对下坡向沿程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将流域离散为若干正交的栅格单元,建立考虑坡面沟流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Grid-XAJ-SS),概化坡面水流经由沟道系统的汇集过程,设计栅格单元间水流... 为了精细化模拟土壤含水量时空动态过程,量化考虑坡面沟流对下坡向沿程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将流域离散为若干正交的栅格单元,建立考虑坡面沟流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Grid-XAJ-SS),概化坡面水流经由沟道系统的汇集过程,设计栅格单元间水流沿程再分配机制,精细化模拟土壤含水量。研究结果表明:Grid-XAJ-SS模拟的五强溪区间流域2014—2024年洪水的径流深相对误差和洪峰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均值分别约为4.7%和5.5%,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与降雨中心位置的相关系数为0.66,和LPRM AMSR2产品在不同区域间变化的秩相关系数为0.47;考虑坡面沟流的百米分辨率、小时尺度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可以合理反映出土壤饱和区域由狭长河谷向坡面上溯扩展、最终形成块状连续区域的动态过程;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变化与降雨过程合理相关,并与土壤墒情站点监测结果较为一致,不同区域的土壤水含量相对大小规律与卫星遥感反演的LPRM AMSR2土壤水产品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并且其结果能够为高精度的径流模拟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坡面沟流 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 LPRM AMSR2产品 五强溪区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