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中个体控制程序设计
1
作者 吴思思 王敏 +3 位作者 彭刚 杨涛 高健 黄心汉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4期51-52,61,共3页
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中的个体机器人控制程序,包括传感器及其数据处理、世界模型、决策、执行、仲裁和通信等模块。其每个传感器信息处理模块作为整个控制程序的一个子线程,独立地处理对应传感器信息后将数据送给... 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中的个体机器人控制程序,包括传感器及其数据处理、世界模型、决策、执行、仲裁和通信等模块。其每个传感器信息处理模块作为整个控制程序的一个子线程,独立地处理对应传感器信息后将数据送给世界模型;决策模块则由态势分析、上层策略、知识库、底层策略和动作控制策略库等子模块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系统 个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套运动饱和下分布式多移动机器人反振荡安全编队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志 江涛 +1 位作者 杨玥 苏晓杰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8,共11页
运动受速度和加速度嵌套饱和约束,而反应式躲避安全机制下分布式编队互联的移动机器人更易触发该嵌套饱和,从而引起编队的剧烈振荡,所以需要研究该情况下多移动机器人平滑安全协同及其自适应振荡抑制方法.故以分布式网络中的移动机器人... 运动受速度和加速度嵌套饱和约束,而反应式躲避安全机制下分布式编队互联的移动机器人更易触发该嵌套饱和,从而引起编队的剧烈振荡,所以需要研究该情况下多移动机器人平滑安全协同及其自适应振荡抑制方法.故以分布式网络中的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基于视线和速度的低触发势能函数,实现邻近编队机器人近距排斥作用下的避碰保持;引入驱动机器人绕过障碍物的安全加速度包络,并复合近距排斥的弱能量、低触发势能,避免与非合作障碍物的碰撞.其次,嵌入复合自适应辅助动态系统,平滑躲避过程中触发的嵌套运动饱和与安全加速度约束引起的轨迹振荡;设计复合非线性反馈框架下的分布式编队控制器,融合混合的躲避和振荡抑制机制,实现多机器人障碍环境下的安全编队.最后,与现有安全编队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嵌套运动饱和约束下可显著提升编队的平滑和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移动机器人编队 嵌套运动饱和 动态安全围栏 低触发势能函数 自适应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自兴 邹小兵 +2 位作者 王璐 段琢华 于金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732,共6页
针对自行研制的移动机器人(IMR01)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控制系统。IMR01采用激光雷达平台、多视觉系统作为环境感知器。利用2-D平面扫描的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平台俯仰与水平的转动实现在3-D环境感知,建立地形的高度图以分析可... 针对自行研制的移动机器人(IMR01)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控制系统。IMR01采用激光雷达平台、多视觉系统作为环境感知器。利用2-D平面扫描的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平台俯仰与水平的转动实现在3-D环境感知,建立地形的高度图以分析可行区域与障碍区域。利用光纤陀螺仪、倾角仪及里程计等传感器构建移动机器人航向制导系统。控制系统基于多系统集成的低功耗工控机(IPC),在硬件上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通过无线网桥实现车载局域网与实验室监控系统的通讯。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异构Agent间的协作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感知与导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分布式控制 环境感知 异构智能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4
4
作者 白亮亮 平雪良 +1 位作者 陈盛龙 蒋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移动机器人是近年来研究热点,针对当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开源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方案。以控制芯片ARM Cortex-A9和STM32F407为基础,将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移植到开源嵌入式系统当中,设计了基于ROS的分... 移动机器人是近年来研究热点,针对当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开源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方案。以控制芯片ARM Cortex-A9和STM32F407为基础,将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移植到开源嵌入式系统当中,设计了基于ROS的分布式上位机控制软件和基于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的下位机程序,完成了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搭建,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的分布式控制。移动机器人所使用软硬件均开源,成本低、性能高、可扩展性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 移动机器人 嵌入式 实时操作系统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交互的多移动机器人分布式合作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卫东 顾冬雷 席裕庚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1-678,共8页
本文研究合作型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多机器人间合作的实时性和高效率,采用了一种分组策略,并提出了将局部感知和组内通信相集成的多模式机器人间交互方法.考虑到任务的复杂性和真实环境的非结构化特点,构建了将... 本文研究合作型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多机器人间合作的实时性和高效率,采用了一种分组策略,并提出了将局部感知和组内通信相集成的多模式机器人间交互方法.考虑到任务的复杂性和真实环境的非结构化特点,构建了将递阶规划技术与基于行为的反应式控制相结合的递阶混合式协调结构,并采用有限状态机模型实现了规划层与行为层的协调机制.合作垃圾清运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移动机器人 合作 分布式控制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无线网络下的多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一青 何永义 +1 位作者 李宪华 郭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根据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要求设计实现一个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条件下的多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多节点连接方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将多个机器人或其它设备连接组成机器人控制网络。机器人控制采用分层递阶的结构,并根据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 根据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要求设计实现一个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条件下的多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多节点连接方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将多个机器人或其它设备连接组成机器人控制网络。机器人控制采用分层递阶的结构,并根据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在时延的特点上进行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了一定的自主决策并能体现出一定的智能性。通过对不同网络条件下机器人控制过程的时延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际实验数据分析评价了分布式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与实际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分布式无线网络 机器人控制 分层递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自主移动机器人集成环境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春明 张友军 朱淼良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93-797,共5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异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机器人集成环境——Robix,它提供用户简单的通讯模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进程间通讯,同时提供对实时系统十分重要的分布式中断,Robix已在一个室外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ATB1的集成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异质系统 自主移动机器人 机器人 集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移动机器人的分布式视觉定位系统
8
作者 汪欢 马旭东 +2 位作者 钱堃 房芳 曹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0-45,共6页
针对智能环境辅助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导航,提出一种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通用性的新型分布式视觉定位系统。为克服传感器成像噪声、环境背景混杂和光照变化等对视觉目标感知造成的干扰,在投影法彩色目标快速检测的基础上,提出结合Tsai氏... 针对智能环境辅助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导航,提出一种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通用性的新型分布式视觉定位系统。为克服传感器成像噪声、环境背景混杂和光照变化等对视觉目标感知造成的干扰,在投影法彩色目标快速检测的基础上,提出结合Tsai氏标定与多项式拟合的全局目标视觉定位算法,以及一种多视角协同策略,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下全局视觉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开发了基于TMS320DM642的嵌入式DSP智能感知节点软硬件架构,实现了实时视觉信息采集、处理与网络接口等集成。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平台的应用与实验验证了分布式视觉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定位系统 嵌入式DSP 多项式拟合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的科研审计系统安全漏洞识别方法
9
作者 李俊奕 肖亚纳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1,81,共5页
为解决科研审计系统存在安全性较差、精确率和召回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的科研审计系统安全漏洞识别方法。采集科研审计系统用户数据,对用户节点数据进行分簇,并引入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概念建立... 为解决科研审计系统存在安全性较差、精确率和召回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的科研审计系统安全漏洞识别方法。采集科研审计系统用户数据,对用户节点数据进行分簇,并引入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概念建立科研审计系统网络分布式结构模型,将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安全漏洞特征进行组合并分类,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安全漏洞识别。通过2种传统的安全漏洞识别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安全漏洞,且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都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 科研审计系统 安全漏洞识别 分布式结构模型 安全漏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特性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站规划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智 邓君 +1 位作者 李鹏 李升旭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围,在供能范围内采用遗传算法重新确定能源站选址,分别采用维诺图和综合能源负荷矩交替迭代法、核密度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某社区为例,考虑负荷特性互补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10.46万元,经济性提高1.64%。核密度分析法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3.38万元,经济性提高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负荷特性互补 核密度分析 能源站选址定容 能源站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一致性的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
11
作者 吴丽珍 姜文冬 +1 位作者 陈伟 郝晓弘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针对网络化的微电网系统中存在通信延时、高采样率、控制器更新次数多等问题,将事件驱动方法与一致性算法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一致性的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将分布式电源作为分布式稀疏网络中的智能节点,应用一致性算法... 针对网络化的微电网系统中存在通信延时、高采样率、控制器更新次数多等问题,将事件驱动方法与一致性算法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一致性的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将分布式电源作为分布式稀疏网络中的智能节点,应用一致性算法设计状态观测器,根据智能节点的状态信息设计事件触发条件.当事件触发时,观测器将实际状态值传输到控制器,同时向邻居控制器传输信息.该控制方法要求分布式控制器在事件触发时进行通信,能有效减少控制器更新次数,降低系统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利用Lyapunov函数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在通信延时下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事件驱动一致性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控制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P2G与热能品位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12
作者 刘瑞 王子艺 +3 位作者 赵斌 王力 张传亮 刘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0-477,共8页
为降低园区供能成本与CO_(2)排放量,满足工业生产中不同品位能源需求,提出一套计及电转气(P2G)与不同品位热能供应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首先,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选取典型日负荷,建立以系统年总成本和CO_(2)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 为降低园区供能成本与CO_(2)排放量,满足工业生产中不同品位能源需求,提出一套计及电转气(P2G)与不同品位热能供应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首先,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选取典型日负荷,建立以系统年总成本和CO_(2)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化模型;然后,对于求解所得的Pareto前沿采用熵权法修正的TOPSIS方法进行决策;最后,对比不同的系统组成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计及P2G与热能品位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热泵与P2G耦合有效提升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优化系统能源供给,使得系统的效率提升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多目标优化 分布式能源系统 P2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双层强化学习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13
作者 张薇 王浚宇 +1 位作者 杨茂 严干贵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29-3544,共16页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S内部能源的出力、储存和转换构建高维空间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数学模型;其次基于改进的分布式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对其进行序贯决策描述,构建内部双层近端策略优化(PPO)的控制模型,局部网络采用“先耦合-再解耦”的求解思路对冷-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多时间尺度优化决策,最终实现RIES冷-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调度和协同优化运行;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能克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复杂随机场景下的“维数灾难”问题,实现RIES各能源网络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协同优化管理,还能加快模型的最优决策求解速度,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时间尺度 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协同优化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跳邻居的分布式大规模混合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协议
14
作者 谢光强 冯衍达 李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82-2489,共8页
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MAS)一致性是实现协调控制的首要条件。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通常使用一跳邻域信息进行收敛,每个智能体仅通过有限的局部信息导致收敛速度缓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跳邻居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首先,提出... 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MAS)一致性是实现协调控制的首要条件。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通常使用一跳邻域信息进行收敛,每个智能体仅通过有限的局部信息导致收敛速度缓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跳邻居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首先,提出方法综合一跳和二跳的邻域信息作为计算智能体的下一状态的基础,增强了智能体的决策能力;其次,提出了一种关键邻居选择方法,解决了收集二跳邻域信息可能导致的对计算效率和鲁棒性的影响;然后,设计了基于相对最近邻拓扑的约束集构造方法以增大约束集的范围。最后,通过引入凸包和实例分析,证明了该协议的连通性和收敛性,同时对多种类型的拓扑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在各种拓扑下都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大规模高密度拓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二跳邻域 一致性 大规模混合拓扑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OS的分布式安防巡逻机器人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林祥 陶卫军 黄潇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针对目前安防巡逻机器人系统中对机器人主控机负载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的分布式安防巡逻机器人系统。将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节点以及... 针对目前安防巡逻机器人系统中对机器人主控机负载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的分布式安防巡逻机器人系统。将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节点以及视觉识别节点分布于局部ROS网络中的机器人主控机和远程监控端,SLAM方面采用gmapping算法实现动态环境中的地图构建以及机器人的定位;视觉识别方面采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利用TensorFlow Object Detection API实现场景里多个物体的识别。结果表明,该系统为基于ROS的分布式安防巡逻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防巡逻机器人系统 ROS 分布式系统 SLAM 视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领航-跟随编队分布式控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易国 毛建旭 +2 位作者 王耀南 郭斯羽 缪志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66-2272,共7页
针对非完整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特点,并且考虑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局部的,提出了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非完整多移动机器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估计策略,为每个跟随机器人估计(虚拟)领航机器人的位置、方向、... 针对非完整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特点,并且考虑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局部的,提出了一种基于领航-跟随的非完整多移动机器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估计策略,为每个跟随机器人估计(虚拟)领航机器人的位置、方向、线速度等状态;接着利用每个跟随机器人的跟踪误差设计了编队控制算法;使用Lyapunov工具对算法进行了渐近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最后,构建了多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与控制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编队控制 领航-跟随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研究综述
17
作者 杨光红 石重霄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0,共13页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是系统执行诸多复杂协同任务的关键环节。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旨在使各智能体利用相对空间测量信息与锚节点位置信息,通过结合分布式的网络通信,计算自身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本文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是系统执行诸多复杂协同任务的关键环节。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旨在使各智能体利用相对空间测量信息与锚节点位置信息,通过结合分布式的网络通信,计算自身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本文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总结。首先,根据相对空间测量信息的类型,将现有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分为如下三类:基于距离测量信息、基于方位测量信息、以及基于混合测量信息的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进而,通过描述测量信息与智能体位置之间的约束关系,对上述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并比较现有方法的优缺点。此外,针对带有恶意测量信息的多智能体系统,介绍了可靠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本文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协同定位 测量信息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扰动的多非完整移动机器人分布式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姜玉涛 刘忠信 陈增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45,共9页
论文研究多个非完整移动机器人在控制输入存在干扰时,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问题.利用坐标变换,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一致性问题转化为非完整约束链式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在控制输入带有未知有界干扰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算法,并利... 论文研究多个非完整移动机器人在控制输入存在干扰时,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问题.利用坐标变换,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一致性问题转化为非完整约束链式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在控制输入带有未知有界干扰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算法,并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该算法能够使移动机器人的各个状态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致.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非完整约束链式系统 有界干扰 有限时间一致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非完整移动机器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苗 刘忠信 陈增强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多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算法。在该算法中,参考轨迹被视为虚拟领导者,只有部分机器人可以接收到领导者信息,机器人之间只能进行局部信息交互。利用坐标变换将机器人系统的编队问题转化为变换后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在持续激... 本文研究了多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算法。在该算法中,参考轨迹被视为虚拟领导者,只有部分机器人可以接收到领导者信息,机器人之间只能进行局部信息交互。利用坐标变换将机器人系统的编队问题转化为变换后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在持续激励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算法,通过图论与Lyapunov理论证明了该分布式控制算法可以使移动机器人队伍指数收敛于期望队形,并使队形的几何中心指数收敛到参考轨迹。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编队控制 一致性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效效 李小龙 +4 位作者 薛凯 吴炫 韩小渠 王进仕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为实现数据中心的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其供能系统。建立了包含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等指标的优化目标体系。制定了两种考虑负荷特... 为实现数据中心的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其供能系统。建立了包含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等指标的优化目标体系。制定了两种考虑负荷特征的运行策略,采用改进的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对系统容量配置进行求解。为了分析优化目标和运行策略对系统优化的影响,通过组合不同优化目标和运行策略形成了多种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进行评价排序。针对青海省某数据中心的案例,获得其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方案。研究表明:运行策略主要影响吸收式制冷机和地源热泵的容量,而优化目标主要影响储能设备的容量;在相同的运行策略下,增加优化目标可提升系统的综合性能;对于不同的方案,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等基础优化目标值变化较小,而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变化较大;通过实施五目标优化,即在基础优化目标的基础上增加热量浪费率、电网购电率,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热量浪费率和电网购电率分别降低了62.30%和25.92%,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增加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 优化设计 运行策略 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