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罗勇 李春峰 邢皓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06-1412,1420,共8页
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赫章特大桥195 m主墩下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首先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光纤技术在桩基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通过现场埋设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系统研究了大直径... 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赫章特大桥195 m主墩下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首先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光纤技术在桩基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通过现场埋设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系统研究了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及其荷载传递机制;依托工程的实测变形量进一步证明了光纤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基于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结果对大直径嵌岩桩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光纤测试技术在桩基测试中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 轴力 承载特性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底板岩层破坏规律光纤测试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斌杨 张平松 +1 位作者 付茂如 许时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1-707,共7页
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的确定及其精细特征的探查一直是矿井生产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文章结合淮南某矿6煤层开采条件,利用钻孔植入方法安装分布式光纤,构建应变场测试空间系统,依据回采进度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与岩层应变观测数据进... 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的确定及其精细特征的探查一直是矿井生产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文章结合淮南某矿6煤层开采条件,利用钻孔植入方法安装分布式光纤,构建应变场测试空间系统,依据回采进度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与岩层应变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岩层变形与破坏深度(14m)及其特征,所得结果与孔间电阻率层析(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成像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及监测效果,对井下底板岩层破坏特征判断准确,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破坏深度 分布式光纤测试 应变场 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红文 李海涛 +5 位作者 安树杰 辛野 李磊 邹顺良 李颖 刘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0-157,共8页
由于缺少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且影响温度剖面的主导因素不明确,导致根据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数据反演解释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出剖面十分困难。为此,建立了考虑多种微量热效应和裂缝系统传热的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耦合预测模... 由于缺少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且影响温度剖面的主导因素不明确,导致根据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数据反演解释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出剖面十分困难。为此,建立了考虑多种微量热效应和裂缝系统传热的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耦合预测模型,模拟分析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储层温度分布和井筒温度剖面特征,并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和定量实验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影响因素对温度剖面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各因素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温度剖面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裂缝半长、单井日产气量、储层渗透率、井筒直径、裂缝导流能力、水平段井筒倾角、储层总导热系数;主导因素为裂缝半长、单井日产气量和储层渗透率。温度模型的建立和温度剖面主导因素的确定为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出剖面、裂缝参数等定量解释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剖面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 水平井 压裂 致密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