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系统识别海底光电复合缆监测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35,共6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经济成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项目。在此过程当中,海底光缆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海上风电、岛屿开发以及石油平台等多种海上项目都需要海底光缆的应用。海底具有较地底更为复杂的环境,如何保证海底光缆安全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经济成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项目。在此过程当中,海底光缆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海上风电、岛屿开发以及石油平台等多种海上项目都需要海底光缆的应用。海底具有较地底更为复杂的环境,如何保证海底光缆安全运行,实时监测海底光缆动态,定位光缆故障点,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借助Φ-OTDR技术,设计海底光电复合缆的监测系统。最终借助时空谱图进行故障点与非故障点的信号变化表征,实现海底光缆故障点的实时监测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光缆 光缆监测 系统设计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 故障点识别 定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泄漏检测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存富 杭利军 吴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595-1597,共3页
研制基于Sagnac干涉仪原理的管道泄漏检测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可实时检测管道发生的泄漏。讨论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光波的相位调制机理,并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能有效的检测到振动信号。
关键词 SAGNAC干涉仪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泄漏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的自适应时延估计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光明 张春熹 +1 位作者 马宗峰 林文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5-1158,共4页
针对传统的安全防卫系统存在监测距离较短、抗电磁干扰能力弱、维护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传感器由双向马赫-泽德(M-Z,Mach-Zehnder)干涉仪构成全光纤的光路组成,通过光纤敏感入侵者的振动来进行传感和定... 针对传统的安全防卫系统存在监测距离较短、抗电磁干扰能力弱、维护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传感器由双向马赫-泽德(M-Z,Mach-Zehnder)干涉仪构成全光纤的光路组成,通过光纤敏感入侵者的振动来进行传感和定位.实验测得传感器的信号为低通带限信号.根据传感器的信号特点,研究了基于最小均方(LMS,LeastMean Square)算法的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给出了自适应算法的性能分析结果.建立了实验系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自适应算法可实时地获取振动的位置,平均误差小于200m,已成功用于多个地区的安防报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防系统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自适应时延估计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基底分布式光纤布里渊散射漏油传感器的研究
4
作者 尉婷 吴冰冰 +2 位作者 刘颖刚 罗俊 罗小东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8-372,共5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BOTDA技术的三元乙丙橡胶基底的分布式光纤布里渊散射油敏传感器,可在分钟量级精准检测并定位小规模漏油事件,灵敏度高,可重复使用。将三元乙丙橡胶(EPDM)基底的油敏传感器沿模拟输油管线下方油槽内铺设,用布里渊光时域... 研制了一种基于BOTDA技术的三元乙丙橡胶基底的分布式光纤布里渊散射油敏传感器,可在分钟量级精准检测并定位小规模漏油事件,灵敏度高,可重复使用。将三元乙丙橡胶(EPDM)基底的油敏传感器沿模拟输油管线下方油槽内铺设,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实时监测浸油后传感光纤中布里渊散射频移,测试数据表明布里渊散射频率随时间响应灵敏度为2.5 MHz/min,可在2 min内发现并定位漏油事件,空间分辨率为1 m,漏油传感器可重复使用。实验证明该油敏传感器在长距离输油管线、油库等需长期分布式实时漏油监测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里渊散射 分布式光纤油敏传感器 漏油传感 三元乙丙橡胶 BOT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管道异常振动的分布式光纤声监测定位方法研究
5
作者 韦昊南 商峰 +3 位作者 刘毅 王亦斌 刘乔木 陈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技术(DAS)可用于监测输水管道沿程发生的施工破坏、断丝等异常振动事件。然而,该技术在长距离条件下的应用受多个因素限制,且定位精度较低。本文将连续的传感光缆视为点式传感阵列,并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出了基于到达... 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技术(DAS)可用于监测输水管道沿程发生的施工破坏、断丝等异常振动事件。然而,该技术在长距离条件下的应用受多个因素限制,且定位精度较低。本文将连续的传感光缆视为点式传感阵列,并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出了基于到达时差的异常振动定位方法。通过开展原型管道的敲击试验,分析不同类型敲击振动信号传播特征,并对波速和到达时间选取准则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固定阈值的方式得到的定位结果,随选取计算波速的增大,整体偏向敲击位置所在通道的中点;对于混凝土回弹仪的敲击,采用极大值及其比例的方式得到的定位结果整体远离敲击位置所在通道的中点。在选择更小的阈值和波速作为计算参数时,所得定位误差较小,误差范围最小可达±0.1 m,标准差最小为0.09 m。该方法以较大的系统空间分辨率得到了较小的定位误差,为DAS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管道 分布式光纤声传感 异常振动 时频分析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光栅阵列的OPGW振动监测技术
6
作者 罗啸宇 何光辉 +2 位作者 梁永纯 谢文平 聂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23-5028,共6页
为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监测水平,通过分布式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技术,对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缆(optical power ground wire,OPGW)的动态运动特性进行实验室测量。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监测OPGW在模拟微风振动和舞动状态下的动态行为,清晰记录... 为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监测水平,通过分布式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技术,对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缆(optical power ground wire,OPGW)的动态运动特性进行实验室测量。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监测OPGW在模拟微风振动和舞动状态下的动态行为,清晰记录不同振动模式。实验数据揭示,通过提高光栅阵列传感器的空间密度和降低系统低频相位漂移,可进一步提升监测性能。可见,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的分布式振动传感技术为OPGW电缆的分布式动态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缆 微风振动 舞动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 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噪声电平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性能优化
7
作者 王子豪 冯玉祥 +1 位作者 刘志凯 吕立冬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2-1852,共11页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通常采用相对强度比值法进行事件识别和定位,该算法忽略了噪声电平对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从而制约系统定位精度和动态范围的提升。本文研究在保证系统定位精度条件下噪声电平的大小与系统动态范围的关系,在光时...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通常采用相对强度比值法进行事件识别和定位,该算法忽略了噪声电平对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从而制约系统定位精度和动态范围的提升。本文研究在保证系统定位精度条件下噪声电平的大小与系统动态范围的关系,在光时域反射信号中加入与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电压相关的虚拟噪声电平,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噪声电平的系统性能优化算法。实验搭建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采用50 ns的激光脉冲,在长约15 km的被测光纤上进行振动事件定位测试,基于虚拟噪声电平优化算法,将原始的光时域反射数据减去噪声电平,再分别加入幅值为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的25%,50%,75%,100%,125%,150%,175%和200%的虚拟噪声电平,最终确定系统动态范围和振动信号信噪比总体最优时的虚拟噪声电平,即噪声电平的幅值约为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的75%,与传统的相对强度比值法比较,系统的动态范围提升了11.26 dB,虚拟噪声电平的引入通过降低幅值近零位置的灵敏度从而提升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光时域反射 振动监测 动态范围 虚拟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曲率模态传感器在薄结构振动测量中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玲 李扬 +1 位作者 郑莹娜 罗智中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6,共4页
薄结构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十分广泛。当受到外界激励和干扰时,薄结构易产生振动,不仅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甚至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传统的振动测量方法为应变传感器测量和加速度传感器测量... 薄结构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十分广泛。当受到外界激励和干扰时,薄结构易产生振动,不仅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甚至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传统的振动测量方法为应变传感器测量和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然而由于薄结构应变小以及多点式的分布式测量方法存在的弊端,使振动测量的精确度受到限制。因此基于结构的振动是多个振动模态按一定比例线性的叠加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分布式光纤曲率模态传感器用于薄结构的振动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结构 振动测量 光纤传感器 曲率模态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友能 王大文 丁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1-367,共7页
为实现无电磁干扰的小区周界安全检测,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基于M-Z光纤干涉型传感光路,采用干涉法检测光缆振动,构成小区光纤周界检测传感器,当传感光纤受到外界入侵扰动时,接收到的干涉条纹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为实现无电磁干扰的小区周界安全检测,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基于M-Z光纤干涉型传感光路,采用干涉法检测光缆振动,构成小区光纤周界检测传感器,当传感光纤受到外界入侵扰动时,接收到的干涉条纹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从而给出周界安全预警。并分别以频率13.0678 Hz和20.012 Hz的三角波作为调制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干涉型振动传感器非常灵敏,光缆受到轻微的触动,终端检测到的干涉波形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很容易判断有无外界的入侵发生,对安全防范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MACH-ZEHNDER干涉仪 光纤传感器 干涉型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型微纳光纤的声带振动传感器及语音智能识别研究
10
作者 王智君 黄嵊釉 +5 位作者 李昆 杨杨 陈复旦 罗彬彬 吴德操 邹雪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2,共12页
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传感器衬底嵌入直径为4μm,弯曲半径为1 mm的S型微纳光纤,研制了一种可穿戴的声带语音识别柔性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人体发声时声带产生振动引起传感器的光强度变化将其转变为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声带振动... 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传感器衬底嵌入直径为4μm,弯曲半径为1 mm的S型微纳光纤,研制了一种可穿戴的声带语音识别柔性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人体发声时声带产生振动引起传感器的光强度变化将其转变为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声带振动信号的识别。利用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对26个英文字母的识别率为96.8%,对日常词汇的识别率为97.75%,凸显了传感器在语音识别方面的普适性。该传感器具有制作简便,快速振动响应(222 ms)、可重复性且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医疗领域和健康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纤 声带振动 语音识别 目标检测算法 可穿戴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衰落掩码自编码器的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系统用于水域航行安防事件识别
11
作者 于淼 何禹潼 +7 位作者 常天英 崔洪亮 党随虎 夏良平 刘黎明 易子川 潘新建 高庆国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2,共1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衰落掩码自编码器的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系统水域行船安防事件识别算法。结合衰落原理判断衰落位置,使用改进的衰落掩码策略让掩码自编码器模型学习到更多正确的信号特征,从而更有效地完成事件识别。开展水域实验,采集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衰落掩码自编码器的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系统水域行船安防事件识别算法。结合衰落原理判断衰落位置,使用改进的衰落掩码策略让掩码自编码器模型学习到更多正确的信号特征,从而更有效地完成事件识别。开展水域实验,采集行船安防事件数据,将所提方法与掩码自编码器以及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衰落掩码自编码器的平均训练准确率为98.34%,比掩码自编码器的增加了4.9%;平均测试准确率为93.01%,比掩码自编码器的增加了6.45%。与其他3种模型相比,衰落掩码自编码器具有更高的训练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平均性能指标高出约4.88%~7.62%。结合衰落判别的衰落掩码自编码器模型在稳定性、训练效率和识别准确率方面更具优势,且具有更好的泛化性,适用于水域行船安防事件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 掩码自编码器 水域安防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瑞兹恩斯基大桥新增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12
作者 王金枝(编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29,共2页
波兰瑞兹恩斯基大桥(Redziński Bridge,见图1)2011年8月通车,是弗罗茨瓦夫市绕城公路上最大的桥梁,采用跨径布置(50+256+256+50)m的半飘浮体系独塔斜拉桥跨越奥德拉河。该桥分左、右两幅,单幅桥宽9.24 m,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860 MP... 波兰瑞兹恩斯基大桥(Redziński Bridge,见图1)2011年8月通车,是弗罗茨瓦夫市绕城公路上最大的桥梁,采用跨径布置(50+256+256+50)m的半飘浮体系独塔斜拉桥跨越奥德拉河。该桥分左、右两幅,单幅桥宽9.24 m,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860 MPa的钢绞线斜拉索,共160根,索长67~265 m。桥塔为H形混凝土塔,高122 m,下塔柱内倾以减小基础尺寸。混凝土承台平面尺寸67.4 m×28 m,基础采用160根Φ1.5 m钢筋混凝土钻孔桩,桩长18 m。桥塔下横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截面为矩形,高2.5 m、宽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 混凝土塔 绕城公路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索长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孔桩 基础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点式分布式多传感信号重构方法研究
13
作者 常海龙 张丕状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4-870,共7页
由于点式光纤传感器节点分布较为随机,存在强噪声干扰,导致重构效果不好。为此,提出一种光纤点式分布式多传感信号重构方法。基于多维函数稀疏表示的剪切波变换策略,实现信号二维稀疏化表示和压缩,去除信号中的强背景噪声。将去噪处理... 由于点式光纤传感器节点分布较为随机,存在强噪声干扰,导致重构效果不好。为此,提出一种光纤点式分布式多传感信号重构方法。基于多维函数稀疏表示的剪切波变换策略,实现信号二维稀疏化表示和压缩,去除信号中的强背景噪声。将去噪处理后的信号局部状态估计结果传输到中心节点,进行局部的状态估计,并使用平均一致性策略取得信号的局部信息量,推断出信号的全局信息量,得到信号全局状态估计结果,实现分布式多传感信号重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初始信号的时间信息与频率信息,拟合度在0.96以上,均方根误差均值在0.004 W/m^(2)以下,平均峰值信噪比值为38.74 dB,平均重构时间仅为10.52 s,能有效去除大部分干扰噪声,快速完成多传感信号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式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多传感信号 稀疏化表示与压缩 平均一致性策略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温度场分布式光纤监测与重构方法
14
作者 赵悦琦 曾捷 +4 位作者 占俊 朱洋洋 卢睿昕 赵博涵 孙阳阳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4-1181,共8页
及时准确获取燃油控制系统通油管道壳体在不同热载荷加载下的温度响应与分布规律,对于保障航空发动机安全服役,提升飞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差分原理(FDM)的结构表面温度场重构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方法,开展... 及时准确获取燃油控制系统通油管道壳体在不同热载荷加载下的温度响应与分布规律,对于保障航空发动机安全服役,提升飞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差分原理(FDM)的结构表面温度场重构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方法,开展了基于数值仿真的重构效果验证。构建了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光频域反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通油管道壳体温度场监测与重构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管道壳体顶面与侧面对应的温度场重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8℃和0.87℃。所提方法基于离散温度测点数据,实现了近似全局测量的温度场重构。解决了易燃易爆场合下燃油系统管道温度分布高密度在线监测与反演难题,能够为通油管道壳体结构改型与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温度场重构 有限差分原理 通油管道壳体 光频域反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的研究及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蒙 党华 +1 位作者 张珂 缪云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1,共4页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安全监测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相位敏感的光时域反射仪(Φ-OTDR)技术的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DVS)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传感原理,并且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信噪比、抑制衰落噪声的新解调...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安全监测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相位敏感的光时域反射仪(Φ-OTDR)技术的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DVS)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传感原理,并且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信噪比、抑制衰落噪声的新解调算法。通过Mat l ab对该系统建模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安全监测 Ф-OTDR 分布式振动传感器 衰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线泄漏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延年 赵玉龙 +3 位作者 蒋庄德 朱笠 杨静 赵国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33-936,共4页
提出了一种长距离油气管线泄漏在线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油气管线附近并行铺设一条光缆,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拾取由油气管线泄漏、附近机械施工和人为破坏等事件产生的压力和振动信号.在实验室中,把工作窗口为1310nm、芯径为50/125... 提出了一种长距离油气管线泄漏在线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油气管线附近并行铺设一条光缆,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拾取由油气管线泄漏、附近机械施工和人为破坏等事件产生的压力和振动信号.在实验室中,把工作窗口为1310nm、芯径为50/125μm的多模光纤作为传感光纤,在0 6MPa泄漏气流的作用下进行了实验.在光入射端,用光时域反射计对上述事件引发的损耗进行定位;在光输出端,用光功率计检测光功率的变化,并根据信号特征来判定事件的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对长达几十公里的管线泄漏进行监测,且定位精度在几十米之内.因此,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用于远距离油气管线泄漏的实时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泄漏 油气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标定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索文斌 施斌 +3 位作者 张巍 崔何亮 刘杰 高俊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5-989,共5页
针对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的分布式传感光纤的标定问题,本文研发了一套分布式传感光纤标定系统。利用BOTDR测量仪器,可以标定分布式传感光纤的应变系数和温度系数,并获得=900μm的尼龙紧套单模传感光纤的温度系数和应变系数:分别为2.99 M... 针对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的分布式传感光纤的标定问题,本文研发了一套分布式传感光纤标定系统。利用BOTDR测量仪器,可以标定分布式传感光纤的应变系数和温度系数,并获得=900μm的尼龙紧套单模传感光纤的温度系数和应变系数:分别为2.99 MHz/℃和0.05MHz/με;同时获得BOTDR实测值与真实应变的关系曲线,其相关系数大于0.995。该结果证明,普通通讯用紧套单模光纤可以用作分布式传感光纤,文中的标定方法及标定结果可为分布式传感光纤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及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标定 BOTDR 应变系数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喇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修正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汤玉泉 孙苗 +3 位作者 李俊 杨爽 Brian Culshaw 董凤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结合基于喇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温度解调过程,研究和分析了温度测量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用拟合修正的方法来解决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传输损耗差异以及光纤弯曲、应力等附加损耗对系统的影响;采集光纤起始... 结合基于喇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温度解调过程,研究和分析了温度测量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用拟合修正的方法来解决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传输损耗差异以及光纤弯曲、应力等附加损耗对系统的影响;采集光纤起始端同一位置3个不同温度的信号值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实现了对探测器暗电流引起的测量误差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修正的传感器在900m位置的温度测量误差平均值从8.0℃降到0.37℃,整条光纤的温度测量误差平均值≤±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喇曼散射 光纤损耗 温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散射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应用 被引量:43
19
作者 王剑锋 刘红林 +4 位作者 张淑琴 余向东 孙忠周 金尚忠 张在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5-871,共7页
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DTS)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和工程应用研究状况,研究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了DTS的性能。将拉曼放大技术应用于DTS系统,用拉曼增益部分抵偿光纤的传输损耗,使系统的传感长度达到... 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DTS)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和工程应用研究状况,研究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了DTS的性能。将拉曼放大技术应用于DTS系统,用拉曼增益部分抵偿光纤的传输损耗,使系统的传感长度达到50km;对脉冲激光器进行211位循环编码,在接收时采用相关运算解调,显著提高系统的信噪比,使测温不确定度达到1℃;采用双波长自校正技术提高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达到2m;在DTS系统中嵌入光开关,使测温通道成倍扩展,有效延伸了传感光纤的总长度,组成光纤传感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散射 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 拉曼放大 脉冲编码 双波长自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9
20
作者 张丹 施斌 +3 位作者 吴智深 徐洪钟 丁勇 崔何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3-87,共5页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已经成为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在介绍了BOTDR的测量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钢筋的三点弯试验,...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已经成为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在介绍了BOTDR的测量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钢筋的三点弯试验,由BOTDR检测钢筋的上、下表面的应变分布,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说明了BOTDR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结构物的应变分布,将BOTDR用于结构变形的健康监测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应变监测 三点弯试验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