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技术工程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傅一帆 《工程质量》 2016年第9期56-59,共4页
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试技术之一,与传统应变测试方法相比具有分布式、测试距离长、防电磁干扰、防水性以及耐腐蚀性等诸多优点。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BOFDA原理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技术的测试精度,对其应用于... 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试技术之一,与传统应变测试方法相比具有分布式、测试距离长、防电磁干扰、防水性以及耐腐蚀性等诸多优点。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BOFDA原理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技术的测试精度,对其应用于实际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经过试验验证,试验测试结果精度较高,该技术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技术 布里渊散射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中的耦合性能研究
2
作者 侯公羽 张世欧 +3 位作者 崔迪 陈宏波 毕立原 尚宇豪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0-1322,共13页
大量的岩土工程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分布式的裂缝监测,光纤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监测。为了探究分布式光纤与大体积混凝土的耦合性能,开展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并在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 大量的岩土工程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分布式的裂缝监测,光纤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监测。为了探究分布式光纤与大体积混凝土的耦合性能,开展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并在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剪切滑移理论建立的光纤在受压状态下的应变传递模型能够实现对光纤应变传递效率的精确量化,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采用不同的光纤布置方法,并进行三分点分级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下光纤与混凝土的耦合性能,结果显示沿箍筋垂直方向布设光纤与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耦合效果。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的现场光纤监测应用研究表明,光纤传感器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能,准确监测到了筏板基础浇筑后各关键区域的应变演化过程与规律。研究成果为分布式光纤技术监测岩土工程结构的变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耦合性能 应变传递机制 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应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风电叶片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明 王子菡 +2 位作者 陶雷 杨彪 王明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16-19,共4页
为研究风电叶片在服役过程中的变形特性,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应变场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光栅(FBG)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风电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各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能承受大载荷下的高应变,测量... 为研究风电叶片在服役过程中的变形特性,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应变场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光栅(FBG)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风电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各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能承受大载荷下的高应变,测量结果与电阻应变片测量值基本吻合,验证光纤传感技术在风电叶片监测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以后风电叶片的挂机在线监测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器 风电叶片 应变监测 静力试验 光纤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罗勇 李春峰 邢皓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06-1412,1420,共8页
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赫章特大桥195 m主墩下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首先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光纤技术在桩基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通过现场埋设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系统研究了大直径... 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赫章特大桥195 m主墩下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首先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光纤技术在桩基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通过现场埋设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系统研究了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及其荷载传递机制;依托工程的实测变形量进一步证明了光纤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基于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结果对大直径嵌岩桩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光纤测试技术在桩基测试中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 轴力 承载特性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隧道沉降监测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侯公羽 李子祥 +5 位作者 胡涛 周天赐 肖海林 王凯迪 胡锦欣 朱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48-3158,共11页
隧道沉降是评估隧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可以获得被测部位的应变分布情况,但不能直观地反映出隧道各个部位的沉降量大小。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的隧道沉降反演模型,将光纤应变曲线和隧道沉降曲线... 隧道沉降是评估隧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可以获得被测部位的应变分布情况,但不能直观地反映出隧道各个部位的沉降量大小。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的隧道沉降反演模型,将光纤应变曲线和隧道沉降曲线联系起来,并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室内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07标暗挖区间分布式光纤监测项目,对隧道临时支护的破除阶段进行了监测,获得了不同工况下隧道拱顶处的应变曲线,并借助提出的隧道沉降反演模型,对隧道拱顶沉降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其误差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研究结果可以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隧道沉降监测提供理论与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监测技术 应变传感 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测系统 被引量:16
6
作者 侯公羽 胡涛 +4 位作者 徐桂城 马占彪 梁海平 王顺光 郑纲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当前巷道顶板变形监测方式为基于井下工业环网的在线实时监测,采用电子式和光纤光栅式的位移传感器并以无线方式连接,存在有较多监测盲点、误差较大、依靠连续供电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 当前巷道顶板变形监测方式为基于井下工业环网的在线实时监测,采用电子式和光纤光栅式的位移传感器并以无线方式连接,存在有较多监测盲点、误差较大、依靠连续供电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作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核心监测工具,采用5 mm钢绞线光纤作为感测光纤,以锚杆、锚索为固定点布设光缆,通过顶板光纤的应变变化来监测顶板变形状况,实现了对煤矿巷道顶板的实时在线分布式监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光纤应变变化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顶板变形情况,基于光纤应变的顶板监测结果与顶板离层仪监测结果、十字法观测结果一致。用光纤应变表征顶板变形程度消除了人为因素和断电等影响,保证了监测结果的客观性,这种长距离、耐腐蚀、抗干扰、无需供电的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方式为煤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巷道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顶板监测 顶板变形 分布式光纤技术 光纤应变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钢绞线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与分布式光纤的天然气管道预警系统技术测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丽娟 梁雪莲 +1 位作者 陈庆玺 张伟航 《城市燃气》 2021年第12期8-13,共6页
由于天然气管道老化和腐蚀,外部施工挖掘、爆破等第三方破坏,缺乏科学的管理维护,致使管道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城市天然气管道急需增加全天候、抗干扰、能精准定位的检测手段监测管道健康运行。北斗定位分布式光纤... 由于天然气管道老化和腐蚀,外部施工挖掘、爆破等第三方破坏,缺乏科学的管理维护,致使管道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城市天然气管道急需增加全天候、抗干扰、能精准定位的检测手段监测管道健康运行。北斗定位分布式光纤天然气管道预警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和预警,并且排除环境干扰因素对威胁管道安全的第三方破坏行为进行精确的识别并且能够精准定位破坏发生位置。本文针对北斗卫星定位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进行一系列现场测试,为光纤管道预警系统保障燃气管道运行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 北斗定位 技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俞国锋 《建筑电气》 2015年第12期46-49,共4页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刚刚在我国起步,其消防建设、智能化建设与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依据不足等问题,针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的火灾探测系统和隧道形变监测系统进行功能性分析,讨论其应用方案和技术难点,提出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地下管...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刚刚在我国起步,其消防建设、智能化建设与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依据不足等问题,针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的火灾探测系统和隧道形变监测系统进行功能性分析,讨论其应用方案和技术难点,提出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地下管廊火灾和形变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火灾探测方式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分布式光纤应变系统 温度补偿 拉曼散射 布里渊散射 光时域反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应变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单一男 武湛君 +2 位作者 徐新生 常志龙 马云龙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488,共4页
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对应变、温度耦合敏感的高分辨率传感器。针对应变测量方面,研究对比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电阻式应变片在应变测量方法上的区别。通过钢板单向拉伸试验,分别从测量精度、线性度及可重复性等方面研... 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对应变、温度耦合敏感的高分辨率传感器。针对应变测量方面,研究对比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电阻式应变片在应变测量方法上的区别。通过钢板单向拉伸试验,分别从测量精度、线性度及可重复性等方面研究对比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电阻式应变片的测量数据。通过非等厚度悬臂梁弯曲试验,分析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应变测量方面的优势,并借助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应变测量数据,重构结构表面应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损伤识别 载荷测试 应变场重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双排圆形桩变形特性及内力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杨 郭通达 +2 位作者 龙万学 姜波 何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2-699,共8页
为了解双排圆形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变形规律和内力分布特性,结合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和深层位移监测技术对双排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及内力响应进行测试.通过在前、后排桩分别布设传感光缆,采集了从基坑开挖过程到稳定后的应变对... 为了解双排圆形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变形规律和内力分布特性,结合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和深层位移监测技术对双排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及内力响应进行测试.通过在前、后排桩分别布设传感光缆,采集了从基坑开挖过程到稳定后的应变对双排桩的变形特性及内力,并引入数值模拟与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纤监测推算的桩身扰度与相应位置的测斜监测的桩身侧向位移曲线规律基本一致,基坑整体变形较小且处于稳定状态,双排圆形桩起到了很好的支护效果;通过监测应变能真实反映桩身内力分布及传递规律,对比数值模拟成果,双排桩实测弯矩剪力值明显小于模拟值,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在前、后排桩上的系梁连接点及坑底以下2 m附近的弯矩较大,后排桩分担的荷载大于前排桩的;基坑开挖完成后,坑底以上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呈现“上下部小,中部大”的中凸特征,实测土压力值也小于经典土压力法理论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圆形桩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应变 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分布式光纤岩土工程监测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大伟 《山西建筑》 2011年第9期86-87,共2页
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光纤测试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研发成功的一项新型的分布式光电传感技术。实践证明通过该技术,将传感光纤按照一定的工艺粘贴在埋置于土体中的测斜管上,由传感光纤实测的应变分布,可以实... 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光纤测试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研发成功的一项新型的分布式光电传感技术。实践证明通过该技术,将传感光纤按照一定的工艺粘贴在埋置于土体中的测斜管上,由传感光纤实测的应变分布,可以实现深部土体水平位移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岩土工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分布式声传感系统在GIS耐压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涛 孙恒东 +3 位作者 蒋骏 王章轩 杨永前 陈金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2,共4页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在国家电网变电站建设领域应用广泛,通常在GIS设备投产之前需要做绝缘耐压试验,以对现场故障设备进行定位。为了进行更快速有效的定位,针对实际应用环境,利用分布式声传感系统(DAS)和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通过光...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在国家电网变电站建设领域应用广泛,通常在GIS设备投产之前需要做绝缘耐压试验,以对现场故障设备进行定位。为了进行更快速有效的定位,针对实际应用环境,利用分布式声传感系统(DAS)和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通过光纤自身的反向瑞利散射信号,进行多波长多路径调制解调,由光纤实时监测GIS管道的不同位置的振动信号,减少测试盲点。结果表明,所研制的DAS系统能够实现对GIS故障设备进行实时快速准确的定位,定位精度可达到3 m内。该研究对于GIS现场故障的及时排除和维修处理,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光纤分布式声传感系统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耐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沉降分布式光纤监测土–缆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诚成 施斌 +1 位作者 朱鸿鹄 魏广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70-1678,共9页
地层、钻孔回填材料和传感光缆之间的耦合性是决定地面沉降钻孔全剖面分布式光纤监测精度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地层-钻孔回填材料-传感光缆耦合性的明确定义和地层变形光纤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地层、回填材料和传感光缆达到完全耦... 地层、钻孔回填材料和传感光缆之间的耦合性是决定地面沉降钻孔全剖面分布式光纤监测精度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地层-钻孔回填材料-传感光缆耦合性的明确定义和地层变形光纤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地层、回填材料和传感光缆达到完全耦合应满足两个条件:地层-回填材料界面与回填材料-传感光缆界面剪应力均不能超过其抗剪强度;地层应变能有效地传递至纤芯。提出了回填材料与传感光缆处于黏结状态的临界围压与临界深度;传感光缆弹性模量、半径或最大应变梯度越小,则临界围压或深度也越小;当回填材料、传感光缆及其界面参数确定时,临界围压或深度仅与最大应变梯度有关。基于经典应变传递模型与Goodman假设建立了地层-钻孔回填材料-传感光缆应变传递模型,并研究了传感光缆、回填材料以及地层性质对应变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感光缆半径和弹性模量、钻孔半径、地层剪切模量越小,或回填材料剪切模量、地层-回填材料界面黏结系数越大,则应变传递性能越好;围压对应变传递特性的影响则取决于回填材料与地层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最后,采用苏州盛泽地面沉降光纤监测数据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钻孔地层剖面的全剖面、精细化分布式光纤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变形 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 耦合性 界面抗剪强度 应变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测试技术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苏 陈国兴 +2 位作者 徐洪钟 戚承志 王志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基于可液化地基上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非破坏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用光纤Bragg光栅测试模型结构中柱镀锌钢丝应变时程,用应变片测试对应位置处微粒混凝土应变时程;运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方法,定量分析镀锌钢丝与微粒混凝土... 基于可液化地基上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非破坏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用光纤Bragg光栅测试模型结构中柱镀锌钢丝应变时程,用应变片测试对应位置处微粒混凝土应变时程;运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方法,定量分析镀锌钢丝与微粒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关系。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处于弹性或轻微损伤工作阶段;不同地震动作用时,模型结构中柱顶部及底部镀锌钢丝应变测试样本与微粒混凝土应变测试样本非参数检验系数P均大于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中柱中部,光纤Bragg光栅测试的应变形态显著优于应变片测试结果。对电磁干扰较大、信号较弱的测试部位或小尺寸基体材料,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测试技术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测试技术 镀锌钢丝应变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地质应用前景好
15
《矿产勘查》 2006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应用前景 地质工程 光电传感 环境岩土工程 南京大学 光纤监测技术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专题讨论会 地质勘查 应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结构的光纤光栅与布里渊共线测试技术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智 何建平 +1 位作者 吴源华 欧进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8,共8页
针对目前分布式应变测试技术存在精度和空间分辨率均较低、采样频率低、系统造价高等缺点,以及高精度的单点应变测试技术无法解决范围广、距离长、变形大、位置隐蔽等特征的结构损伤监测问题,考虑实际工程传感器布设占据结构健康监测系... 针对目前分布式应变测试技术存在精度和空间分辨率均较低、采样频率低、系统造价高等缺点,以及高精度的单点应变测试技术无法解决范围广、距离长、变形大、位置隐蔽等特征的结构损伤监测问题,考虑实际工程传感器布设占据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造价的极大比例,提出将光纤布里渊全尺度传感技术和准分布式高精度光纤布拉格光栅测试技术相结合构建融合全尺度分布式和局部高精度共线的智能监测方法与集成系统,并研制开发出支持该技术方便实施的高强、高耐久性传感探头,即无焊点超长尾纤光纤光栅—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智能筋,通过三点弯曲钢筋混凝土梁应变分布试验和实体平行钢丝拉索索力测试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突出优点。该技术有望为实际大规模、大跨度复杂结构提供理想的损伤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布里渊传感 应变监测 融合共线 全尺度测试技术 纤维增强聚合物 结构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光纤传感器在热结构温度和应变测试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松鹤 杜翀 +4 位作者 解维华 霍施宇 矫利闯 金华 宋乐颖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1-705,共5页
研究了石英光纤传感器在实际高温环境中的应用技术。通过不同粘接剂的选择和工艺研究,试验确定了粘接剂及粘接工艺,提供了一种针对于超高温陶瓷结构的700℃高温连接方法,完成了超高温陶瓷热结构700℃的试验考核,同时测试了不同位置、不... 研究了石英光纤传感器在实际高温环境中的应用技术。通过不同粘接剂的选择和工艺研究,试验确定了粘接剂及粘接工艺,提供了一种针对于超高温陶瓷结构的700℃高温连接方法,完成了超高温陶瓷热结构700℃的试验考核,同时测试了不同位置、不同温度下的传感器反射信号。试验结果显示,在高温环境下,结构热应变引起的波长变化与结构应变呈近似的线性关系,应变灵敏系数为0.001 26 nm/με。利用同一传感器实现了高温环境下结构温度和应变的同时监测,为高温热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光纤传感器 温度与应变测试 高温热结构响应 连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G应变测试技术在混凝土内爆炸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征林 王源 +2 位作者 孙阳阳 张文渊 赵鹏冲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83,288,共4页
在混凝土的内爆炸试验中,利用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对混凝土表面应变进行测量,获得了内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表面应变历史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测量方法可行,同时也验证了重力作用对爆炸荷载混... 在混凝土的内爆炸试验中,利用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对混凝土表面应变进行测量,获得了内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表面应变历史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测量方法可行,同时也验证了重力作用对爆炸荷载混凝土表面应变分布的影响,且捕捉到混凝土试件与实验坑的碰撞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测试 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 混凝土内爆炸 表面应变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静载试验中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应用
19
作者 李卫保 《山西建筑》 2012年第35期73-75,共3页
介绍了桩基静载试验中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及测试原理,并从工艺流程、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 桩基静载试验 应变测试 光纤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 被引量:20
20
作者 何卫华 王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共4页
为了获得理想的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效果,针对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建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方法。首先,搭建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的Hadoop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然后,... 为了获得理想的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效果,针对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建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方法。首先,搭建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的Hadoop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然后,收集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变化的历史样本,并采用多个极限学习机并行对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数据进行训练,构建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模型;最后,采用Matlab 2017编程实现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仿真对照测试。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精度超过95%,预测误差远远小于对照方法,降低了预测建模的时间复杂度,光纤通信系统安全态势预测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具有更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安全态势 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 HADOOP平台 预测模型 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