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功率损耗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出力优化及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杨 潘宇 +1 位作者 王泽洋 孙兆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1,共7页
分布式光伏与储能(PV-BES)接入配电网可将不可控的光伏电源转化为可控电源,进而减小功率损耗并提高电压水平与稳定性。文章建立了以功率损耗变化率为判据的含有功、无功损耗的PV-BES系统出力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在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与储能(PV-BES)接入配电网可将不可控的光伏电源转化为可控电源,进而减小功率损耗并提高电压水平与稳定性。文章建立了以功率损耗变化率为判据的含有功、无功损耗的PV-BES系统出力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在配电网不同负荷水平下对PV-BES系统出力进行优化;考虑成本经济性对光伏、储能系统容量进行配置。基于IEEE33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方法与传统解析法相比,能明显降低功率损耗并提高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可控电源 功率损耗 电压水平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评估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8
2
作者 吕双辉 蔡声霞 王守相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基于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政策及储能发展现状,对分布式光伏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2类系统在中国发展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为促进其发展提出了建议。给定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了经济模型;以天津市光... 基于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政策及储能发展现状,对分布式光伏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2类系统在中国发展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为促进其发展提出了建议。给定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了经济模型;以天津市光照条件为例给出光伏系统年出力曲线,区分分布式光伏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这2类系统,在单一电价模式下以及分布式光伏系统分时电价模式下,对2类负荷特性不同的用户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发现光伏系统和储能成本、电价模式及负荷特性均是影响用户安装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用户适合安装的系统类型不同;建议从降低系统成本、实施分时电价和对用户分类等3个角度,推广和发展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经济模型 负荷特性 电价模式 经济评估流程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经济-碳排放-能源效益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胶州光伏及其储能系统为例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小虎 楚春礼 +2 位作者 曹植 楚春亮 鞠美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2-414,共13页
建立光伏-储能系统成本收益经济模型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能源分析模型,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补偿回收期、能量回收期分别作为经济效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的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胶州农村5,8,10,15kW光伏和1... 建立光伏-储能系统成本收益经济模型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能源分析模型,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补偿回收期、能量回收期分别作为经济效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的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胶州农村5,8,10,15kW光伏和11kW·h储能系统为案例,分析增加储能系统后的经济-碳排放-能源特征.案例表明,增加储能系统会带来负面效应,其中经济效益变化最大,碳减排效益次之,能源效益变化最小.以10kW系统为例,静态投资回收期延长34.7%,内部收益率降低20%,碳排放强度增加5.36%,碳补偿时间延长5.83%,能量回收期延长0.56%.通过延长系统使用时间,扩大光伏安装规模,能够增加用户经济收益,同时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缩短碳补偿时间,从而降低储能系统对整个系统经济-碳排放-能源效益的负面影响.在离网情景下,安装储能电池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收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储能系统 经济-碳排放-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价下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优化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贾禾 彭晋卿 +3 位作者 李念平 邹长福 殷荣欣 邰潆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7-193,共7页
基于无政策补贴和上网电价研究背景,该文采用提高光伏微网自用且兼顾系统经济性的储能控制策略,分析了不同动态电价定价方案、储能容量和单位容量成本对光伏-储能系统经济性的影响。以长沙某办公建筑为例,采用动态规划求解系统年最佳运... 基于无政策补贴和上网电价研究背景,该文采用提高光伏微网自用且兼顾系统经济性的储能控制策略,分析了不同动态电价定价方案、储能容量和单位容量成本对光伏-储能系统经济性的影响。以长沙某办公建筑为例,采用动态规划求解系统年最佳运行策略并计算系统生命周期经济性和光伏自消耗率,结果表明动态电价每提高41.5%,系统盈利可行域提高87%;储能容量对系统经济性影响程度比单位成本影响更大;动态电价定价提高有利于提高光伏发电自消耗,储能容量和单位成本在不同区间主导光伏自消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电力储能系统 优化 经济性分析 自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用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孙亚娟 焦镜泽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7期75-78,共4页
基于光伏发电并网无政府补贴研究背景,以云南省光照条件及农户用电规律为数据基础,建立光伏-储能系统经济效益分析模型,以项目收益和静态回收期作为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储能成本和装机规模对系统收益的影响,基于评价结果,为促进... 基于光伏发电并网无政府补贴研究背景,以云南省光照条件及农户用电规律为数据基础,建立光伏-储能系统经济效益分析模型,以项目收益和静态回收期作为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储能成本和装机规模对系统收益的影响,基于评价结果,为促进户用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发展提出建议。案例表明,安装储能系统会增加系统初始投资,但项目总收益提高,投资回收期也有所缩短,无储能光伏系统已不具备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储能系统 经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储能与光伏的虚拟电厂与配电网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军会 龚健 +5 位作者 佟炳绅 李松杰 张艺涵 崔世常 田春筝 张永斌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 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同调度模型,利用虚拟电厂能聚合多种分布式能源的特性,通过提供虚拟电厂的有功/无功功率使其有效参与到配电市场的运行中,改善电压上、下界越限问题,提高电能质量和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降低了配网总运行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协同调度模型通过利用虚拟电厂的灵活性,有效缓解了配电网的电压上、下界越限问题,配电网总运行成本降低,安全稳定性能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 分布式 配电网 虚拟电厂 电压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用户侧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7
作者 范鹏程 李明哲 +4 位作者 庄坤 殷文倩 叶季蕾 吴宇平 李锋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3,共11页
建设分布式光伏的用户配置储能可以促进分布式光伏消纳。针对目前单一用户难以承受储能系统较高配置成本的问题,研究了用户侧共享储能电站的容量优化配置。基于用户侧分时电价,综合考虑了用户侧储能投资和运维成本、用户购电成本以及用... 建设分布式光伏的用户配置储能可以促进分布式光伏消纳。针对目前单一用户难以承受储能系统较高配置成本的问题,研究了用户侧共享储能电站的容量优化配置。基于用户侧分时电价,综合考虑了用户侧储能投资和运维成本、用户购电成本以及用户使用共享储能电站的服务成本,以配置共享储能电站后用户群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了共享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非线性项的转换方法。基于晴、多云、雨、雪4种典型日场景,开展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考虑多种典型日场景的共享储能配置相比于独立储能配置的经济性,以及相比于仅考虑单个特殊天气场景时共享储能配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容量优化 典型日场景 用户侧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光伏和储能接入的中低压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
8
作者 袁天梦 杨一宁 胡泽春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近年来,中低压配电网中的光伏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带来了功率流向变化和电压越限等问题。针对含高比例光伏的中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日前-日内两阶段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首先,以网损、光伏弃用惩罚成本以及储能系统充放电成本最小... 近年来,中低压配电网中的光伏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带来了功率流向变化和电压越限等问题。针对含高比例光伏的中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日前-日内两阶段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首先,以网损、光伏弃用惩罚成本以及储能系统充放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集中式的中低压配电网日前随机优化模型,并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MISOCP)模型进行求解。其次,由于不同设备调节时间尺度不同以及低压配电网的准确网络参数难以获取,在日内阶段构建了中低压配电网双层滚动优化方法:上层集中式优化模型提供中压配电网运行的基准策略,下层分布式控制模型根据电压越限情况顺序调节低压层光伏逆变器无功、储能无功、储能有功以及光伏有功的出力。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3节点中压系统和21节点低压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压配电网 分布式 储能 集中式优化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9
作者 周巍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876,共8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阶段的防火问题也越发引人注意。本文以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作原理、系统构成、运维管理方式深入分析此类火灾的引燃规律...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阶段的防火问题也越发引人注意。本文以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作原理、系统构成、运维管理方式深入分析此类火灾的引燃规律,还原火灾的演进过程,归纳、总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调查重点。同时,从设计方式、产品选型、运维管理、技防措施等方面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防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火灾调查 火灾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的新型电力系统负荷数据特征增强方法
10
作者 回茜 刘俊宇 +2 位作者 刘鑫 李长彧 宋晓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0-247,共8页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事件检测难度大、异常用电行为特征复杂、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样本数据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改进生成对抗网络(DRNN-WGAN)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窃电行为对应的数据特...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事件检测难度大、异常用电行为特征复杂、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样本数据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改进生成对抗网络(DRNN-WGAN)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窃电行为对应的数据特征增强方法。首先,针对电力用户窃电导致数据存在异常值的问题,对分布式光伏的用户窃电以及纯负荷用户窃电导致的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通过Wasserstein距离对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改进,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中对新型电力系统负荷异常用电数据进行生成和判别,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负荷异常用电样本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然后,提出DRNNWGAN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数据增强方法,并以LightGBM算法进行电网负荷数据分类与检测。最后,以辽宁省某地含高比例新能源的配电网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数据增强方法进行对比,该文提出的基于DRNN-WGAN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数据增强方法可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提升电网数据质量和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生成对抗网络 异常用电 新型电力系统 Wasserstein距离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台区共享型储能项目建设分析
11
作者 傅聪敏 林志源 黄哲伟 《农村电工》 2025年第6期32-33,共2页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台区(以下简称“台区”),以及“煤改电”、终端电气化在台区内的推广应用,台区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场景。但台区处于电网末端,属于电网建设发展薄弱环节,现有设备配置及管控手段不足以支撑目...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台区(以下简称“台区”),以及“煤改电”、终端电气化在台区内的推广应用,台区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场景。但台区处于电网末端,属于电网建设发展薄弱环节,现有设备配置及管控手段不足以支撑目标的实现,亟需解决如何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以及如何实现对无序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实施有序管控的问题。从目前状况来看,建设储能系统是消纳分布式光伏电量一项较好的选择。然而储能系统建设成本高,使其在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中的规模化应用受到限制。如果采用各台区独立配置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仅负责本台区的光伏消纳及电能质量管理的建设方式,储能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将受台区本身负荷特性和分布式光伏出力特性差异影响,存在资源浪费的可能。如果采用若干个台区共用储能系统的方案进行建设,则存在因储能装置占地面积过大,现场施工条件受限的风险,且大容量储能装置需配套相应等级的消防系统,还将增加建设成本。同时,大容量储能装置受其重量限制只能采用户外落地式安装,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分布式 储能系统 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决策下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外部性价值量化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武昭原 刘婧宇 +3 位作者 周明 元博 赵会茹 李庚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7,共10页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补贴的逐渐下降和储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已逐渐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性环节之一。然而,不同于传统集中式优化规划框架,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储能用户分散决策模式下其自利性行为对整体系统运行效率...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补贴的逐渐下降和储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已逐渐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性环节之一。然而,不同于传统集中式优化规划框架,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储能用户分散决策模式下其自利性行为对整体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及其外部性价值评估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构建了计及分布式光伏储能投资决策的双层模型来模拟需求侧市场成员分散决策行为与系统整体运行的交互关系,以量化分析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外部性价值。进而,从个体层和系统层两维度设计了市场运营评估指标体系。最后,基于实际系统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分布式储能 外部性价值 分散决策 双层模型 净负荷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逆变器多模式控制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军 唐志远 +1 位作者 高红均 刘友波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6,共15页
为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并入配电网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并提高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光伏逆变器多模式控制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以储能综合年成本和年收益为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储能... 为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并入配电网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并提高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光伏逆变器多模式控制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以储能综合年成本和年收益为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储能选址定容的最优结果。下层则在最大最小距离准则的K均值聚类得到的经典运行场景中,采用光伏多模式控制策略解决光伏发电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协调光伏与储能之间的出力配合,解决光伏控制策略中存在的弃光问题,以光伏年收益为目标函数,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得到储能充放电的最优运行策略。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模式控制策略在电压控制方面和减少光伏弃光量方面优于下垂控制策略;提出的储能配置方法在提高储能经济性和配电网电压质量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光伏的弃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 分布式储能系统 多模式控制 最大最小距离准则的K均值聚类算法 选址定容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的铁路牵引用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9-3529,I0020,共12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后,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结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跨相式和背靠背两种结构的有功/无功优化分配;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结构在实现与传统背靠背结构同样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消纳光伏功能的同时,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容量均降低21.2%;并且可以改善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网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从2.46%降低至1.82%、平均功率因数从0.5838提高至0.924,说明新拓扑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铁路能量路由器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储能和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系统计及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肖勇 肖小兵 +3 位作者 金鑫 何肖蒙 冯俊豪 何心怡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提出一种含储能电池和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用以应对光伏电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造成的配电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降低、电压越限、网损增大等问题。考虑24 h的小时级光伏出力及负荷变化,除以节点电压偏差最小... 提出一种含储能电池和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用以应对光伏电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造成的配电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降低、电压越限、网损增大等问题。考虑24 h的小时级光伏出力及负荷变化,除以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网损最小为目标外,优化目标还着重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和电压越限惩罚。基于粒子群算法,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作为基础算例模型,通过优化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并联电容器组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等无功补偿装置,利用储能电池和无功优化装置的协同调控,实现配电网系统的24 h动态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案能明显增强配电网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减小电压偏差和网损,防止节点电压越限,为配电网系统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储能电池 静态电压稳定性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开发关键因素研究
16
作者 曹永达 吴晨 +3 位作者 文绍牧 何森 黄晨直 刘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6,共10页
目的四川盆地及重庆地区(简称川渝地区)因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差,且分布式光伏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其项目投资开发的可行性仍需系统评估。方法从光照资源、建设条件、电价结构及设备投资成本4个维度,分析川渝地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开... 目的四川盆地及重庆地区(简称川渝地区)因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差,且分布式光伏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其项目投资开发的可行性仍需系统评估。方法从光照资源、建设条件、电价结构及设备投资成本4个维度,分析川渝地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获取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投资开发边界条件。结果川渝地区光伏最佳安装倾角范围为14°~20°,但适当降低安装倾角可提升单位面积装机量及斜面辐照量,从而提高总发电量;N型光伏组件特别是异质结光伏组件因弱光性能优异,可带来显著发电增益;此外,重庆地区因电价优势,投资边界较四川盆地更广。结论川渝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可通过对安装条件、组件选型及系统效率评估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发电量;随着组件降本增效,对内清洁替代项目普遍具有经济效益,但对外投资开发项目仍需结合协议电价、资源禀赋及装机规模严格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装机容量 系统效率 电价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状态耦合约束的分布式船舶储能系统两层能量管理方法
17
作者 高嘉伟 罗颖冰 +4 位作者 孔赖强 方斯顿 牛涛 陈冠宏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00-2513,I0005,共15页
大规模分布式船舶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DESS)可提高船舶微电网的冗余并保证运行安全。然而,不确定的船舶运行环境容易导致分布式储能运行特性不一致。在此背景下,该文提出一种含状态耦合约束的分布式船舶储能系... 大规模分布式船舶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DESS)可提高船舶微电网的冗余并保证运行安全。然而,不确定的船舶运行环境容易导致分布式储能运行特性不一致。在此背景下,该文提出一种含状态耦合约束的分布式船舶储能系统两层能量管理策略。首先,计及不确定航运环境影响,建立船舶储能系统寿命-功率特性耦合模型,量化其在不同循环寿命下的最大可用功率范围。随后,建立分布式储能系统两层能量管理策略,结合长时间尺度节能调度与短时间尺度功率分配控制,减少多时间尺度下不确定航运环境的影响;最终,通过HiL硬件在环实时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方法,与两种传统的能量管理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保证每个储能系统运行在安全出力范围内,且燃油经济性提高20.8%,微网母线电压暂降偏差最高降低7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船舶 分布式储能系统 寿命-功率状态耦合 能量管理 功率分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储能荷电状态均衡的光储微网黑启动协调控制策略
18
作者 周霞 陈文剑 +1 位作者 戴剑丰 解相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8-951,共14页
随着新能源在电网中占比逐步增加,配备大容量分布式储能的光伏微网支撑火电厂黑启动成为可能.针对黑启动期间微网有功频繁波动,分布式储能荷电状态(SOC)越限导致黑启动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分布式储能SOC均衡的光储微网黑启动协调控... 随着新能源在电网中占比逐步增加,配备大容量分布式储能的光伏微网支撑火电厂黑启动成为可能.针对黑启动期间微网有功频繁波动,分布式储能荷电状态(SOC)越限导致黑启动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分布式储能SOC均衡的光储微网黑启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分布式储能单元SOC,将光伏系统负荷跟踪控制与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相结合,使光伏出力有效跟踪微网负荷以避免SOC越限.在光伏出力与黑启动负荷不平衡时,分布式储能系统用于平滑系统有功功率差.对储能单元下垂控制进行改进,确保基于储能SOC的有功分配,实现各储能单元SOC均衡.通过基于一致性协议的储能二次控制,实现黑启动过程中系统有功波动下的频率稳定.仿真结果证明了光储微网黑启动可行性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孤岛微网黑启动 负荷跟踪 分布式储能 荷电状态(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
19
作者 崔柳 李成豪 +2 位作者 谢赟 廖强 吴冠男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6-1113,共8页
为应对高渗透光伏系统发电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电压调节器的协调控制与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实现对电压的精细调节。首先,利用光伏发... 为应对高渗透光伏系统发电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电压调节器的协调控制与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实现对电压的精细调节。首先,利用光伏发电预测数据预估未来的电压变化,从而提前调整电压调节器的档位和电容器开关,减少电压的大幅波动;然后,采用分布式控制算法,在系统中协调多个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确保系统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修改后的IEEE12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电压偏差,同时减少了电压调节器频繁动作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预测 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 电压调节器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结构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功率不平衡优化方案
20
作者 孙孝峰 刘鑫磊 +3 位作者 张㼆 滕甲训 刘玥良 赵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65-3678,I0028,共15页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由于其模块化结构,已成为大规模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热点。然而,在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下,PV组件之间发电功率不同,导致MMC内部出现桥臂、相间功率不均衡。因此...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由于其模块化结构,已成为大规模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热点。然而,在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下,PV组件之间发电功率不同,导致MMC内部出现桥臂、相间功率不均衡。因此,该文先分析MMC-PV系统在功率不均衡下的表现机理,后提出一种基于MMC结构的光储电能路由,其控制策略在满足交、直流端口功率需求的同时,实现桥臂间和相间的功率自均衡,提高PV利用率和系统稳定性。同时,受桥臂内子模块功率传输极限的影响,对PV和ESS的配置约束作详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以及实验验证所提拓扑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储能系统 功率不均衡 功率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