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韩富佳 王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21,共6页
文章首先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具体的配电网的仿真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电压偏差和节点电压和负荷电流的谐波含量角度,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并网位置和并网容量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文章首先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具体的配电网的仿真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电压偏差和节点电压和负荷电流的谐波含量角度,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并网位置和并网容量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并网位置越接近线路末端或者并网容量越大,光伏系统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越大,而且离并网位置越近的节点所受影响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电能质量 电压偏差 谐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2
作者 周巍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876,共8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阶段的防火问题也越发引人注意。本文以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作原理、系统构成、运维管理方式深入分析此类火灾的引燃规律...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阶段的防火问题也越发引人注意。本文以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作原理、系统构成、运维管理方式深入分析此类火灾的引燃规律,还原火灾的演进过程,归纳、总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调查重点。同时,从设计方式、产品选型、运维管理、技防措施等方面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防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火灾调查 火灾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
3
作者 崔柳 李成豪 +2 位作者 谢赟 廖强 吴冠男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6-1113,共8页
为应对高渗透光伏系统发电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电压调节器的协调控制与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实现对电压的精细调节。首先,利用光伏发... 为应对高渗透光伏系统发电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预测的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电压调节器的协调控制与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实现对电压的精细调节。首先,利用光伏发电预测数据预估未来的电压变化,从而提前调整电压调节器的档位和电容器开关,减少电压的大幅波动;然后,采用分布式控制算法,在系统中协调多个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确保系统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修改后的IEEE12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电压偏差,同时减少了电压调节器频繁动作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预测 分布式协同电压控制 电压调节器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的新型电力系统负荷数据特征增强方法
4
作者 回茜 刘俊宇 +2 位作者 刘鑫 李长彧 宋晓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0-247,共8页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事件检测难度大、异常用电行为特征复杂、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样本数据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改进生成对抗网络(DRNN-WGAN)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窃电行为对应的数据特...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事件检测难度大、异常用电行为特征复杂、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样本数据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改进生成对抗网络(DRNN-WGAN)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窃电行为对应的数据特征增强方法。首先,针对电力用户窃电导致数据存在异常值的问题,对分布式光伏的用户窃电以及纯负荷用户窃电导致的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通过Wasserstein距离对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改进,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中对新型电力系统负荷异常用电数据进行生成和判别,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负荷异常用电样本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然后,提出DRNNWGAN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数据增强方法,并以LightGBM算法进行电网负荷数据分类与检测。最后,以辽宁省某地含高比例新能源的配电网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数据增强方法进行对比,该文提出的基于DRNN-WGAN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异常用电数据增强方法可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提升电网数据质量和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生成对抗网络 异常用电 新型电力系统 Wasserstein距离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61
5
作者 栗峰 丁杰 +4 位作者 周才期 雍维桢 黄越辉 王建学 许晓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6,共13页
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背景探讨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关键技术。首先,归纳并阐述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并网方式及运行模式,分析大规模... 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背景探讨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关键技术。首先,归纳并阐述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并网方式及运行模式,分析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给电网调度运行带来的挑战。其次,面对上述挑战,从信息集成、监测预测、平衡调度、聚合控制等视角提出系统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助力电网调控模式转型升级。然后,考虑实际工程需求,构思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分布式光伏技术标准体系,以期促使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友好互动”。最后,调研并梳理国外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运行先进经验,并对我国分布式光伏并网协同探索、运行服务支持及市场交易参与等课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 并网运行 关键技术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变电站综合控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策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宝强 卢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3-118,共6页
传统比例积分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不佳、精度较低,因此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基础的变电站在光伏强度突变、环境温度波动等现象的影响下,会出现系统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高、系统并网成功率低、负荷预测以及调度准确率差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 传统比例积分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不佳、精度较低,因此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基础的变电站在光伏强度突变、环境温度波动等现象的影响下,会出现系统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高、系统并网成功率低、负荷预测以及调度准确率差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通过引入滑模观测器代替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提升控制器对外界扰动的抵抗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抗扰性。同时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辅助滑模观测器进行并网控制,形成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对发电侧和用户侧的数据进行采集与预测。以分布式光伏变电站的数字仿真模型为基础,与比例积分、传统滑模控制进行同工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并网成功率可达95.62%,负荷预测与调度准确率均提升至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变电站 滑模观测器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并网成功率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开发关键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永达 吴晨 +3 位作者 文绍牧 何森 黄晨直 刘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6,共10页
目的四川盆地及重庆地区(简称川渝地区)因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差,且分布式光伏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其项目投资开发的可行性仍需系统评估。方法从光照资源、建设条件、电价结构及设备投资成本4个维度,分析川渝地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开... 目的四川盆地及重庆地区(简称川渝地区)因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差,且分布式光伏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其项目投资开发的可行性仍需系统评估。方法从光照资源、建设条件、电价结构及设备投资成本4个维度,分析川渝地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获取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投资开发边界条件。结果川渝地区光伏最佳安装倾角范围为14°~20°,但适当降低安装倾角可提升单位面积装机量及斜面辐照量,从而提高总发电量;N型光伏组件特别是异质结光伏组件因弱光性能优异,可带来显著发电增益;此外,重庆地区因电价优势,投资边界较四川盆地更广。结论川渝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可通过对安装条件、组件选型及系统效率评估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发电量;随着组件降本增效,对内清洁替代项目普遍具有经济效益,但对外投资开发项目仍需结合协议电价、资源禀赋及装机规模严格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装机容量 系统效率 电价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升 高鹏 +1 位作者 陈银娣 肖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鉴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对现实生活有重要意义,从工程角度给出380/220V低压配电网电压失稳的实用判据,运用PSCAD软件构建了一个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0.4kV配电网的3节点系统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负荷增加、光照强度... 鉴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对现实生活有重要意义,从工程角度给出380/220V低压配电网电压失稳的实用判据,运用PSCAD软件构建了一个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0.4kV配电网的3节点系统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负荷增加、光照强度突降、环境温度增大以及负荷母线发生短路故障等扰动对负荷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电压接近电压稳定限定值正常运行时,光照强度突降会使负荷母线电压失去稳定;温度变化对负荷电压的影响甚微;短路故障消除后负荷母线电压则能够快速得到恢复,不会导致电压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并网 低压配电网 电压稳定 实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台区共享型储能项目建设分析
9
作者 傅聪敏 林志源 黄哲伟 《农村电工》 2025年第6期32-33,共2页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台区(以下简称“台区”),以及“煤改电”、终端电气化在台区内的推广应用,台区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场景。但台区处于电网末端,属于电网建设发展薄弱环节,现有设备配置及管控手段不足以支撑目...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台区(以下简称“台区”),以及“煤改电”、终端电气化在台区内的推广应用,台区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场景。但台区处于电网末端,属于电网建设发展薄弱环节,现有设备配置及管控手段不足以支撑目标的实现,亟需解决如何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以及如何实现对无序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实施有序管控的问题。从目前状况来看,建设储能系统是消纳分布式光伏电量一项较好的选择。然而储能系统建设成本高,使其在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中的规模化应用受到限制。如果采用各台区独立配置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仅负责本台区的光伏消纳及电能质量管理的建设方式,储能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将受台区本身负荷特性和分布式光伏出力特性差异影响,存在资源浪费的可能。如果采用若干个台区共用储能系统的方案进行建设,则存在因储能装置占地面积过大,现场施工条件受限的风险,且大容量储能装置需配套相应等级的消防系统,还将增加建设成本。同时,大容量储能装置受其重量限制只能采用户外落地式安装,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分布式 储能系统 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高电压管控
10
作者 乔磊 王灿 孙学志 《农村电工》 2025年第5期32-32,共1页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越来越高,部分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超出国家标准和相关文件规定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用电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在电力系统监测中也屡屡出现分布式光伏并网电压越上限的报...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越来越高,部分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超出国家标准和相关文件规定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用电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在电力系统监测中也屡屡出现分布式光伏并网电压越上限的报警,在影响电网电压指数的同时也对逆变器的寿命及安全运行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现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浅谈具体管控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出口电压 电力系统 高电压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系统电能质量的主客观综合评估
11
作者 何玉灵 王博 +4 位作者 孙凯 韩志成 袁兴华 杜晓东 郇嘉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5,共9页
为解决分布式光伏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中多维指标权重计算的问题,基于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等级划分,提出了改进遗传投影寻踪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分别用于确定电能质量评价模型中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通过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获... 为解决分布式光伏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中多维指标权重计算的问题,基于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等级划分,提出了改进遗传投影寻踪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分别用于确定电能质量评价模型中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通过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获得最终的综合权重。采用边界值计算划分等级区间,并对从分布式光伏系统采集的5组电能数据进行了电能质量评估。结果表明:河北省电力机械装备健康维护与失效预防重点实验室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电能质量管理水平良好;系统稳定性较高;相比基于熵值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生成的主客观复合权重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基于改进遗传投影寻踪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生成的主客观复合权重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对于维持电网稳定、保护用电设备、提高电网整体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电能质量 改进遗传投影寻踪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主客观复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翰林 黄小红 +3 位作者 李昊洋 彭友 任桃 李群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5-1654,共10页
牵引供电系统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普遍处于弱可控状态且缺乏多机间协调配合,为了使分布式光伏在实现牵引能耗优化的同时,主动参与牵引网电压调控,提出了用于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针对含光伏的新型三相牵引供电系统拓扑,分... 牵引供电系统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普遍处于弱可控状态且缺乏多机间协调配合,为了使分布式光伏在实现牵引能耗优化的同时,主动参与牵引网电压调控,提出了用于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针对含光伏的新型三相牵引供电系统拓扑,分析了系统电压-有功和无功定量关系。结合分布式光伏无功裕度及协调关系,设计了3阶段分布式电压协调控制策略,根据电压灵敏度判定各节点补偿与削减优先度,实现了分布式光伏无功协调补偿及有功优化削减,达到牵引网电压主动控制。最后,通过对系统多工况下仿真,验证策略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在三相牵引供电系统复杂的运行工况下,能够在兼顾光伏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增强系统电压调控能力,解决牵引网电压越限问题,并有效降低牵引网损耗。研究通过有效利用光伏支撑牵引网电压,为机车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牵引供电系统 分布式 电压灵敏度 电压协调控制 逆变器 电压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逆变器多模式控制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军 唐志远 +1 位作者 高红均 刘友波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6,共15页
为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并入配电网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并提高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光伏逆变器多模式控制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以储能综合年成本和年收益为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储能... 为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并入配电网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并提高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光伏逆变器多模式控制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以储能综合年成本和年收益为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储能选址定容的最优结果。下层则在最大最小距离准则的K均值聚类得到的经典运行场景中,采用光伏多模式控制策略解决光伏发电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协调光伏与储能之间的出力配合,解决光伏控制策略中存在的弃光问题,以光伏年收益为目标函数,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得到储能充放电的最优运行策略。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模式控制策略在电压控制方面和减少光伏弃光量方面优于下垂控制策略;提出的储能配置方法在提高储能经济性和配电网电压质量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光伏的弃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 分布式储能系统 多模式控制 最大最小距离准则的K均值聚类算法 选址定容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低压交流系统短路快速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胜斌 缪希仁 郭谋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38-5148,共11页
低压交流系统过电流原理短路保护方法受限于短路检测特征单一,已难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系统运行保护,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柔性装置接入给低压保护技术带来新挑战。因此,提出节点自治的含分布式光伏低压交流系统短路快速保护方法。首先,以短... 低压交流系统过电流原理短路保护方法受限于短路检测特征单一,已难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系统运行保护,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柔性装置接入给低压保护技术带来新挑战。因此,提出节点自治的含分布式光伏低压交流系统短路快速保护方法。首先,以短路电流、电压瞬时幅值构建支路状态特征,研究短路状态早期辨识方法。其次,引入同节点各支路短路电流极性信息,设计基于短路电流方向相关性辨识的短路支路保护决策机制。最后,进行低压真型系统及其仿真模型的保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支路和光伏并网支路的短路均可在0.5 ms内检出;不同节点间的保护响应范围合理搭配,且对于同一节点的近端短路,各支路可在短路1 ms内独立决断是否触发保护,保障了保护方法的选择性;保护方法在各类源荷运行工况扰动下不误动,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交流系统 分布式 短路故障 短路状态早期检测 保护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接入火电厂厂用系统的安全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阳 聂思聪 +3 位作者 吕小秀 何信林 王海强 倪继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0,共8页
传统火电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将逐步转型为网源支撑和系统调节,与分布式光伏的厂用发电耦合是火电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一种有效尝试。但因厂用非统调电源的接入暂无相关规程指导,在系统安全稳定方面缺乏评估策略和实证参考。为此... 传统火电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将逐步转型为网源支撑和系统调节,与分布式光伏的厂用发电耦合是火电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一种有效尝试。但因厂用非统调电源的接入暂无相关规程指导,在系统安全稳定方面缺乏评估策略和实证参考。为此,以西北某火电厂的火电光伏互补供能系统为例,分析了其运行特点并给出了稳定性评价的技术框架,在不同机组、并网等级和最小光伏单元布置的实例中,讨论了静态潮流、暂态稳定和电能质量等应用评价问题,计算得到本例场站下火电机组厂用电减损效能实现了18%~42%的提升。该结论对火电厂应用“分布式光伏接入厂用系统”的发电技术模式有着典型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厂用系统 节能降耗 火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的新型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蓉 殷雪莉 +2 位作者 徐梦 张劲松 乐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61,共13页
分布式光伏逆变器(distributed PV inverter,DPVI)在完成既定的有功输出任务的同时,具备解决配电网中多种电能质量问题的能力,但往往由于可用补偿容量较小而影响了电能质量治理效果。文中研究了利用多个小容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协同进行... 分布式光伏逆变器(distributed PV inverter,DPVI)在完成既定的有功输出任务的同时,具备解决配电网中多种电能质量问题的能力,但往往由于可用补偿容量较小而影响了电能质量治理效果。文中研究了利用多个小容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协同进行谐波和电压波动治理的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DPVI的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方案的系统架构,给出了谐波本地治理和节点电压分布式控制相结合的光伏逆变器指令电流生成方法。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设计了领导-跟随模式的节点电压协同控制策略,并证明了所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其次,建立了新型配电系统分布式控制数学模型,考虑通信时延与不确定参数,分析系统稳定性与鲁棒稳定性,推导了考虑时延的系统稳定性判据与鲁棒稳定性判据。以最小化单步收敛因子为目标设计了领导者选择优化模型。多种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有效实现多种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并证明了考虑时延的稳定性判据与鲁棒稳定性判据的准确性,为提高新型配电系统供电质量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分布式逆变器 领导-跟随模式 单步收敛因子 新型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监控网络节点休眠调度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傅质馨 李乔木 +2 位作者 袁越 赵敏 刘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3-860,共8页
为减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监控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能耗,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针对监控网络节点常因能量耗尽而失效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特点、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日变化规律以及监控网络中信息传输拓扑结构的基础上,... 为减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监控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能耗,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针对监控网络节点常因能量耗尽而失效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特点、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日变化规律以及监控网络中信息传输拓扑结构的基础上,从动态调整监控网络节点的采样周期和使节点在休眠、唤醒状态之间进行合理转换两个方面考虑,提出传感器节点动态采样周期的最小深度休眠调度机制。首先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在典型天气条件下,传感器节点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动态采样周期;然后根据所构建的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位于网络中不同深度的传感器节点采用最小深度休眠调度机制;最后根据监控网络的运行特点和节点的能耗模型,对网络的运行能耗和使用寿命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传感器节点动态采样周期的最小深度休眠调度机制可有效减少节点能耗,延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监控网络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动态采样周期 最小深度 休眠调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预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邹玉炜 苗风东 高相铭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9-242,共4页
对分布式光伏系统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进行准确预测,能避免输出失稳。提出一种基于线空间重构和谱特征提取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并结合DSP数字处理器进行预测系统设计。构建光伏系统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的输出时... 对分布式光伏系统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进行准确预测,能避免输出失稳。提出一种基于线空间重构和谱特征提取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并结合DSP数字处理器进行预测系统设计。构建光伏系统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的输出时间序列模型,用嵌入式的相空间重构技术进行光伏发电阵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输出负载的异常特征提取,用变负荷工况判断方法进行功率瞬时特征检测,在相空间中提取发电功率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实现对发电功率时间序列的准确预测。在DSP开发环境下进行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该预测系统能有效实现分布式光伏系统变负荷工况发电功率预测,预测精度较高,过程收敛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发电系统 变负荷工况 发电功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和Web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万晓凤 杜利平 +1 位作者 刘琦 戴雅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5-1489,1566,共6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时需要实时监控的要求,设计基于CAN总线和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以S3C2440和DM9000A为核心的嵌入式Web服务器,以TMS320F28335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GoAhead服务器、B/S结构和AJAX技术,给...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时需要实时监控的要求,设计基于CAN总线和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以S3C2440和DM9000A为核心的嵌入式Web服务器,以TMS320F28335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GoAhead服务器、B/S结构和AJAX技术,给出相应的CGI程序;通过浏览器集中显示设备状态,实现远程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高,能够远程实时监控,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移植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控制器局域网络 嵌入式网页服务器 监控系统 快速动态网页技术 通用网关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消纳是一项系统工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繁钢 《农电管理》 2024年第7期10-11,共2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其中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累计达25443.8万千瓦。在政策不断支持、技术逐步提高、经济持续向好的前提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呈现规模化发...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其中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累计达25443.8万千瓦。在政策不断支持、技术逐步提高、经济持续向好的前提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发展 分布式 消纳 系统工程 发电装机容量 太阳能 新能源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