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放电识别中分维数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剑 孙才新 +2 位作者 陈明英 杜林 袁志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0,23,共4页
本文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从统计图谱中提取分形特征。在局部放电模式试验基础上 ,采用计盒数的分形维数算法 ,从大量的局部放电样本中提取分形网格维数特征参数 ,提高了局部放电模式的准确性。
关键词 网格维数 局部放电 模式识别 分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J 集分维分布谱密度函数的计算机构造
2
作者 刘向东 朱伟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在对MJ集对应的不同周期轨道的各种混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与MJ集的分维分布密切相关的5个主要因数:轨道周期数、吸引率、拟李雅普诺夫指数、协方差和重心,利用计算机对MJ集整体分维分布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运用概率统... 在对MJ集对应的不同周期轨道的各种混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与MJ集的分维分布密切相关的5个主要因数:轨道周期数、吸引率、拟李雅普诺夫指数、协方差和重心,利用计算机对MJ集整体分维分布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运用概率统计方法给出了其上的分维分布谱密度函数,通过统计分析说明谱密度函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J集 分维分布 周期轨道 谱密度函数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在饱水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1
3
作者 周翠英 邓毅梅 +2 位作者 谭祥韶 刘祚秋 林春秀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2,共5页
针对广东地区重大工程中几种典型软岩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设计了若干软岩饱水软化试验 ,探讨了不同类型软岩在各种不同饱水状态和饱水时间后微观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类型软岩微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软岩饱水后力... 针对广东地区重大工程中几种典型软岩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设计了若干软岩饱水软化试验 ,探讨了不同类型软岩在各种不同饱水状态和饱水时间后微观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类型软岩微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软岩饱水后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和软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微观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饱水试验 微观结构 孔隙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粉煤灰渗透率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明华 戴杰 +1 位作者 张玲 尹平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0,共6页
以冻干法制作的粉煤灰不扰动试样为对象,研究粉煤灰的孔隙结构,利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专业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得到了粉煤灰孔隙半径分布分维数,并分析了粉煤灰孔隙结构具有多重分形的原因.利用毛细管束模型和Poiseuille方程推... 以冻干法制作的粉煤灰不扰动试样为对象,研究粉煤灰的孔隙结构,利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专业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得到了粉煤灰孔隙半径分布分维数,并分析了粉煤灰孔隙结构具有多重分形的原因.利用毛细管束模型和Poiseuille方程推导了粉煤灰的渗透率与孔隙半径分布分维数之间的定量化函数式.由参数分析可知粉煤灰的渗透率随最大孔隙半径及拐点孔隙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随区间Ⅰ和区间Ⅱ的孔隙半径分布分维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渗透率 分形理论 孔隙半径分布分维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压缩条件下黏性土微细结构随荷载变化动态调整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昕 洪宝宁 +2 位作者 周宇泉 孙秋 闵紫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62,共6页
土体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是研究土体在其他受荷条件下力学特性的基础,而土体在不同受荷条件下力学特性的差异,主要是由土体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决定的。为研究黏性土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内部结构的动态调整,利用自行研制的微细结构光... 土体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是研究土体在其他受荷条件下力学特性的基础,而土体在不同受荷条件下力学特性的差异,主要是由土体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决定的。为研究黏性土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内部结构的动态调整,利用自行研制的微细结构光学测试系统,对荷载作用下黏性土微细结构调整信息进行了连续采集,并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和颗粒集聚体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随着荷载的增加,颗粒集聚体排列向着杂乱无序的方向发展,孔隙定向性优于颗粒排列;在荷载作用下,土体通过自身形态的变化,排列形式的调整,逐步向稳定的承载形式过渡,使变形向逐渐减小的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土 微细结构 定向度 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水动力导致黄河口粉质土微结构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俊超 贾永刚 +3 位作者 史文君 单红仙 许国辉 付元宾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在黄河三角洲北部潮坪上选择典型研究区。区内通向油井的道路的修建使北侧水动力条件明显强于南侧。对两侧原状土样进行粒度成分测试和微观结构观测,并利用分形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水动力作用强区中,粒度分维值随深度的变化曲线... 在黄河三角洲北部潮坪上选择典型研究区。区内通向油井的道路的修建使北侧水动力条件明显强于南侧。对两侧原状土样进行粒度成分测试和微观结构观测,并利用分形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水动力作用强区中,粒度分维值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大致呈反"S"型,颗粒分布分维值随深度单调递增(表层除外),颗粒定向性分维值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呈"S"型;在水动力作用弱区,粒度分维值和颗粒分布分维值随深度单调增大,颗粒定向性分维值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呈平缓的反"S"型。这些参数的变化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深度处沉积物的层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微结构 水动力 粒度分维 颗粒分布分维 颗粒定向性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土微结构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许勇 张季超 李伍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9-52,共4页
分形几何学是研究具有自相似性的不规则曲线、具有自反演性的不规则图形、具有自平方性的分形变换以及具有自仿射的分形集等内容的一种理论,是岩土微观结构力学研究和应用的新的生长点。将分形几何学的理论运用于饱和软土微结构研究,关... 分形几何学是研究具有自相似性的不规则曲线、具有自反演性的不规则图形、具有自平方性的分形变换以及具有自仿射的分形集等内容的一种理论,是岩土微观结构力学研究和应用的新的生长点。将分形几何学的理论运用于饱和软土微结构研究,关键是获得微结构的参数。利用液氮真空冷冻制样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广东科学中心饱和软土颗粒分布分维值和孔隙分布分维值等微结构分形参数进行了提取,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颗粒分布分维值、孔隙分布分维值和孔隙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颗粒分布分维、孔隙分布分维等微结构参数的分形特征的宏观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 微结构 分形特征 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细结构方面解释某黏性土压缩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宇泉 胡昕 +1 位作者 洪宝宁 孙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3,36,共4页
利用土体微细结构光学测试系统对黏性土在压缩过程中微细结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提取并分析相关微细结构特征参数。研究表明,从微细观角度来看,黏性土的压缩性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土体颗粒自身形态的变化、土体颗粒排列方式的变化... 利用土体微细结构光学测试系统对黏性土在压缩过程中微细结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提取并分析相关微细结构特征参数。研究表明,从微细观角度来看,黏性土的压缩性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土体颗粒自身形态的变化、土体颗粒排列方式的变化以及土体孔隙形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微细结构 压缩 定向度 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DAS软件在土体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易珍莲 梁杏 +2 位作者 李福民 袁琴 彭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5,119,共4页
有效地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量化是目前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的热点,为了对土体的微观结构进行定量描述,本文利用ERDAS图像处理软件,介绍如何方便快捷提取微观结构参数,为土体微观结构量化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并以深圳某填海区淤泥为例,... 有效地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量化是目前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的热点,为了对土体的微观结构进行定量描述,本文利用ERDAS图像处理软件,介绍如何方便快捷提取微观结构参数,为土体微观结构量化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并以深圳某填海区淤泥为例,结合土工试验结果,分析该地土体的孔隙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淤泥中孔隙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孔隙分布分维数及其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DAS 微观结构 孔隙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应力下黏性土微细结构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宝宁 胡昕 +1 位作者 周宇泉 孙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0,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细结构光学测试系统,对三轴应力下黏性土的微细结构图像进行了连续采集,提取了相应的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对微细结构的演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颗粒集聚体排列向着杂乱无序的方向发展,导致土体抵抗...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细结构光学测试系统,对三轴应力下黏性土的微细结构图像进行了连续采集,提取了相应的微细结构量化参数,对微细结构的演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颗粒集聚体排列向着杂乱无序的方向发展,导致土体抵抗外界荷载的能力不断降低;在荷载作用下,土体通过颗粒集聚体形态和排列形式的调整变化,逐步向稳定的承载形式过渡,使变形向逐渐减小的趋势发展;颗粒集聚体和孔隙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微细结构 定向度 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翠英 林春秀 +3 位作者 刘祚秋 李亚生 丘建金 李德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3,共4页
以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软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强夯、堆载联合塑料排水板地基处理过程,取得实验过程和地基处理后软土再压缩的电镜扫描(SEM)图片,通过图像处理和定量化研究,得到土体微结构参数(孔隙分布分维d)及其随压力变化的规律... 以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软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强夯、堆载联合塑料排水板地基处理过程,取得实验过程和地基处理后软土再压缩的电镜扫描(SEM)图片,通过图像处理和定量化研究,得到土体微结构参数(孔隙分布分维d)及其随压力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施工场地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加固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载预压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在研究的时间段内要优于强夯处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微观结构 室内固结试验 孔隙分布分维 堆载预压 动力固结(强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颗粒流动性的分形维测试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小芳 胡大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7,共5页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数字显微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确认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形成了可靠和简...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数字显微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确认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形成了可靠和简洁的粉体流动性能测定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布分维 粉体流动性 卡尔指数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边坡中流体包裹体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金明 刘斌 孙昆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59-2062,共4页
以白鹤岭铁路隧道岩体边坡为例,在垂直边坡面的4条剖面上采集了不同变形和破坏状态岩石中的16个定向样品,测定了流体包裹体迹面(Fluid Inclusion Plane 简称为 FIP)特征参数(包括 FIP 的长度、形态、连通性、闭合性、粗糙度、交叉性质... 以白鹤岭铁路隧道岩体边坡为例,在垂直边坡面的4条剖面上采集了不同变形和破坏状态岩石中的16个定向样品,测定了流体包裹体迹面(Fluid Inclusion Plane 简称为 FIP)特征参数(包括 FIP 的长度、形态、连通性、闭合性、粗糙度、交叉性质等参数)与包裹体热动力学参数(包括 FIP 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一压力、包裹体流体密度、流体包裹体成分和氧逸度等参数)。同时,将样品中裂隙分布的分形维数作为描述岩石变形破坏状态的定量指标,采用反馈式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分形维数与所选7个 FIP 参数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影响岩体变形和破裂的主要微观参数包括两个 FIP 特征参数(即粗糙度系数和分布密度)和两个包裹体热力学参数(即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和 CO_2-H_2O 包裹体均一温度)。由于岩体的变形和(或)破坏不仅可使 FIP 中包裹体成分泄漏、也会使 FIP 迹面特征参数和包裹体热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因此,岩体边坡中流体包裹体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与边坡稳定性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边坡 裂隙分布分维 FIP参数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软土微结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榴芬 彭元贵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对用不同长度的PVC管在珠海和广州两地采得的淤泥样柱施于一定荷载 ,然后在扫描电镜下研究软土受压后在样柱垂深方向上的微结构变化 ,并将样品的微结构照片扫描 ,在计算机内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表明 ,样品的孔隙分布分维差随着离施压点... 对用不同长度的PVC管在珠海和广州两地采得的淤泥样柱施于一定荷载 ,然后在扫描电镜下研究软土受压后在样柱垂深方向上的微结构变化 ,并将样品的微结构照片扫描 ,在计算机内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表明 ,样品的孔隙分布分维差随着离施压点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从而得到了两者的关系方程。据此 ,可了解在一定荷载下应力在软土层中向下的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软土样桩 压缩实验 孔隙分布分维 PVC管 扫描电镜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技术的黏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
15
作者 胡其志 张锐 +1 位作者 潘浩川 程佳会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5期53-56,共4页
针对土体细观的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基于分形理论,利用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5种干密度重塑黏土试样的孔隙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密度从1.4g/cm3增大到1.6g/cm3的过程中,孔径d>1mm的试样,其孔隙的数量及孔... 针对土体细观的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基于分形理论,利用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5种干密度重塑黏土试样的孔隙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密度从1.4g/cm3增大到1.6g/cm3的过程中,孔径d>1mm的试样,其孔隙的数量及孔隙度呈减小趋势,而孔径在0.22mm^1mm内的孔隙数量增多;利用分形理论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发现二维横截面内土体的分布分维数D呈逐渐增大趋势,由此推断:一部分较大孔径的孔隙随着土体干密度增大转换成较小孔径的孔隙,且土颗粒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将实际测定的导热系数λ与颗粒分布分维数D进行非线性拟合,拟合方程显示λ随颗粒分布分维数D增大而增大,相关系数达0.97,因此颗粒分布分维数D可作为描述黏土导热系数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CT扫描 孔隙参数 颗粒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epage structure surface and its feasibility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1 位作者 王泽伟 刘爱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26-1331,共6页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ingle fracture was obtained. In order to test the stability of the method, 500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each different fractal dimensio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 in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probabilit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discrete degree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 has better stability when 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 is relatively small. According to the Bayes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n fractal dimension P(Dfi| Ri) is established. The index, P(Dfi| Ri), shows that whe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relatively large, it can clearly represent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tructure surface, the probability is 82%.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theory numerical simulation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REV) random brown function permeabilitycoefficient fractal dim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