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组合梁的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法分析模型
1
作者 雷勇军 李海阳 周建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8,23,共5页
应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组合梁在轴压载荷作用下的振动与稳定性问题。通过引入对偶变量,利用Legrendre 变换和Laplace 变换,建立了可进入Ham ilton 体系的混合能量变分原理,并推导出了结构在... 应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组合梁在轴压载荷作用下的振动与稳定性问题。通过引入对偶变量,利用Legrendre 变换和Laplace 变换,建立了可进入Ham ilton 体系的混合能量变分原理,并推导出了结构在复频域内的状态空间控制方程, 从而得到了任意边界条件下组合梁振动与稳定性问题的传递函数精确解。分析了一阶和高阶横向剪切变形、转动惯量、细长比、材料各向异性等多种因素对组合梁固有频率和屈曲载荷的影响。文中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 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组合梁 振动 稳定性 分布参数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变形织构沿纯铜线材径向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旭升 刘沿东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2-334,共3页
为了探讨显微组织与形变织构的相关性,对纯铜线材运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定方法进行织构测定,采用取向分布函数法(ODF)分析了织构沿纯铜线材径向的分布.研究表明:单晶铜线材表面织构组分由〈100〉,〈112〉与〈110〉组成.由表及里〈100〉... 为了探讨显微组织与形变织构的相关性,对纯铜线材运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定方法进行织构测定,采用取向分布函数法(ODF)分析了织构沿纯铜线材径向的分布.研究表明:单晶铜线材表面织构组分由〈100〉,〈112〉与〈110〉组成.由表及里〈100〉呈现增加趋势,并在中心层成为主要织构组分;〈112〉先增加后减少;〈110〉呈现减少趋势.多晶铜线材表面织构组分有〈100〉,〈111〉,〈112〉.由表及里〈100〉呈现先增加后减少;〈111〉呈现增加趋势,并在中心层与〈100〉成为主要织构组分;〈112〉先减少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分布函数法(0DF) 单晶铜 多晶铜 织构 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解析差热分析曲线的计算方法
3
作者 段雪 马力 +1 位作者 王琪 彭少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1期1012-1016,共5页
对于有特征热效应发生的化学反应,本文根据合理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二元线性回归解析DTA曲线,求取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该法的特点在于仅通过一次DTA实验及一次回归即得到多个动力学参数。结合实例详细说明了截取DTA数据的三次样条插值函... 对于有特征热效应发生的化学反应,本文根据合理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二元线性回归解析DTA曲线,求取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该法的特点在于仅通过一次DTA实验及一次回归即得到多个动力学参数。结合实例详细说明了截取DTA数据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法及D-M分布函数法,并指出这两种计算方式求出的基本数据按二元线性回归法得到结果的一致性,可做为所求动力学参数正确与否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二元线性回归 分布函数法 动力学参数 DTA曲线 定量解析 结合实例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分布载荷识别中的传感器配置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帆 张方 浦玉学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鉴于含噪声的测量响应数据影响了动载荷识别结果的不足,从结构动力学正问题出发,建立动载荷和动响应之间的关系,探索各阶模态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模态函数分布的响应测量点筛选准则,运用级数分解的思想,推导了响应数据含有噪声工... 鉴于含噪声的测量响应数据影响了动载荷识别结果的不足,从结构动力学正问题出发,建立动载荷和动响应之间的关系,探索各阶模态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模态函数分布的响应测量点筛选准则,运用级数分解的思想,推导了响应数据含有噪声工况下的载荷识别算法。与常规的平均选取测量点方法比较,改善了反问题求解时的不适定性,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及算法的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当响应数据受噪声污染严重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强的抗噪性能。最后,将提出的响应测量点筛选准则应用于动载荷识别中的多传感器优化配置中,为准确、高效地识别工程结构上的动载荷做技术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传感器配置 模态函数分布 LEGENDRE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薄板的条形传递函数单元模型
5
作者 李海阳 雷勇军 周建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应用改进的条形传递函数方法 ,建立了弹性薄板的二结线四自由度条形单元模型 ,用于分析系统的静力响应。用结线将矩形区域划分为条形单元 ,将边界结线离散 ,以内部结线和边界结点的位移和转角为未知量 ,采用三次插值 ,得到能够与有限元... 应用改进的条形传递函数方法 ,建立了弹性薄板的二结线四自由度条形单元模型 ,用于分析系统的静力响应。用结线将矩形区域划分为条形单元 ,将边界结线离散 ,以内部结线和边界结点的位移和转角为未知量 ,采用三次插值 ,得到能够与有限元单元耦合求解的超级单元。利用广义函数给出了一种精确积分方法 ,可以得到有关矩阵的显式表达 ,得到提高了求解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值解析方 弹性薄板 分布传递函数 有限元 条形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通信无人机机场选址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继广 布国亮 +3 位作者 董彦非 袁盼盼 樊佳乐 刘天栋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11期83-87,96,共6页
针对机动式辅助通信无人机机场选址评估的实际问题,结合我国地震、暴雨暴雪、台风、洪涝等可能需求通信保障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提出建立机动式辅助通信无人机机场选址评估体系。针对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采用构造多重模糊判... 针对机动式辅助通信无人机机场选址评估的实际问题,结合我国地震、暴雨暴雪、台风、洪涝等可能需求通信保障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提出建立机动式辅助通信无人机机场选址评估体系。针对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采用构造多重模糊判断矩阵、准则层所权重的一致性处理、梯形分布函数归一法等改进措施加以克服。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选址 评估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 多重模糊判断矩阵 梯形分布函数归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嘴山市浅层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方媛 吴昊 +1 位作者 霍晨琛 钱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61-1371,共11页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单一潜水区和多层结构区两个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单元,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和惠农区1997年和2008年的浅层地下水水质分析数据为依据,主要采用迭代标准差法和计算分布函数法对两个背景值单元内的15项指标进行...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单一潜水区和多层结构区两个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单元,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和惠农区1997年和2008年的浅层地下水水质分析数据为依据,主要采用迭代标准差法和计算分布函数法对两个背景值单元内的15项指标进行了背景值范围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研究区背景值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变化较大的因素会使地下水的化学组分随时间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即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时间差异性;而地形地貌、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差异是影响不同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单元内相同指标背景值差异的主要因素,即背景值具有空间差异性.对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较1997年,地下水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背景值 浅层地下水 石嘴山 迭代系数 计算分布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Ⅵ)——非晶态交换剂六偏磷酸锡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兴东 姚松年 +2 位作者 刘锦春 刘良斌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0期1006-1010,共5页
通过大角度X射线散射分析,求出了新型无机离子交换剂六偏磷酸锡的径向分布函数,推断其化学结构。应用此结构较好地解释了交换剂的离子交换性质。
关键词 六偏磷酸锡 X-射线衍射分析 结构分析 径向分布函数法 无机离子交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润滑剂对高纯铝箔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红辉 张新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0,83,共4页
采用ODF分析法 (晶体取向分布函数法 )及SEM -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 )技术研究和分析了不同冷轧润滑剂下高纯铝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和发展 ,结果表明 ,采用机油和煤油作润滑剂冷轧高纯铝箔时 ,退火后再结晶织构都是由很强的Cube织构以... 采用ODF分析法 (晶体取向分布函数法 )及SEM -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 )技术研究和分析了不同冷轧润滑剂下高纯铝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和发展 ,结果表明 ,采用机油和煤油作润滑剂冷轧高纯铝箔时 ,退火后再结晶织构都是由很强的Cube织构以及弱的R织构组成 ,但煤油润滑比机油润滑冷轧样品退火后获得强得多的立方织构。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冷轧形变织构及显微组织结构不均匀性的影响。煤油润滑时样品中产生了大量的不均匀变形组织———剪切带 ,带中存在大量的立方取向结构 ,它们提供了形核条件 ,强化了再结晶立方织构 ;而机油润滑时冷轧样品变形比较均匀 ,很难观察到剪切带组织 ,也很难发现有立方取向结构 ,说明形变轧制织构和剪切带中的立方取向结构直接影响并控制着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箔 再结晶 立方织构 冷轧 润滑剂 晶体取向分布函数法 背散射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沅县思茅松天然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俊美 杨启运 +1 位作者 吴颜奎 张占忠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以云南省镇沅县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14块标准典型固定样地数据,采用分布函数和株数累积分布拟合分析思茅松天然林分直径结构,对思茅松林分的直径分布、树种组成及优势树种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思茅松... 以云南省镇沅县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14块标准典型固定样地数据,采用分布函数和株数累积分布拟合分析思茅松天然林分直径结构,对思茅松林分的直径分布、树种组成及优势树种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思茅松天然林分的非空间结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天然林分直径分布服从韦伯分布,直径变动幅度较大,且小径阶树木株数最多,随着直径的增大,林木株数开始急剧减少,当直径达到一定值时,株数减少幅度渐趋平缓。各龄组的偏度系数均为正值,径阶分布曲线均为左偏;除近熟林外,其他龄组的峰度系数均为正值,径阶分布曲线均为尖顶峰。研究区内思茅松天然林分的树种组成相对单一,虽有一些其他伴生树种,但数量很少,思茅松所占比例最大,为68.66%,相对多度为68.73%,相对显著度为78.15%,相对频度为13.48%,重要值为53.45%。伴生树种主要有红木荷、南烛、麻栎和茶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天然林 非空间结构 分布函数法 直径结构 树种结构 株数累积百分数 镇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降尺度和SPI的黄河流域干旱预测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杨肖丽 郑巍斐 +5 位作者 林长清 任立良 王雨茜 张梦如 袁飞 江善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7-383,共7页
基于黄河流域101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象数据和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3种排放情景下的6个模型1961—2099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equidistant cumulati... 基于黄河流域101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象数据和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3种排放情景下的6个模型1961—2099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equidistant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matching method,EDCDFm)进行统计降尺度;通过历史阶段(1961—2005年)实测站点数据对降尺度后的降水和气温进行精度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precipitation index,SPI)对黄河流域气象干旱进行预估。结果表明,EDCDFm的降尺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气候模式所模拟的气温和降水精度,尤其对极值的模拟精度;黄河流域气象干旱的预估显示,3种气候情景下21世纪初的干旱情况相对于基准期均变得比较严重,但是世纪末的干旱程度均明显减轻,近期黄河流域的防旱工作形势仍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 CMIP5 降水 气温 黄河流域 S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栎类天然次生林直径结构规律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易烜 朱光玉 +3 位作者 王琢玙 张娅妮 黄靓 陈佳楠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1期49-55,共7页
选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实验林场同一龄组不同立地条件下的13块栎类天然次生林样地,以其内的主要栎类树种甜槠和锥栗为研究对象,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正态分布函数分别对两种树种的株数和直径相关关系进行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卡方检... 选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实验林场同一龄组不同立地条件下的13块栎类天然次生林样地,以其内的主要栎类树种甜槠和锥栗为研究对象,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正态分布函数分别对两种树种的株数和直径相关关系进行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卡方检验,找出较优的拟合函数;利用Richards模型、Logistic模型及传统的多项式模型,对两种树种的株数累积百分数和相对直径关系进行拟合,进行精度分析,比较三种模型拟合效果,共同探讨甜槠和锥栗的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对甜槠和锥栗分别模拟其直径分布,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说明立地条件的差异对直径分布无明显影响;在拟合株数累积百分数和相对直径关系时,Richards模型与Logistic模型对比三次函数而言,不但在精度上更胜一筹,而且有着三次函数所不具备的生物学意义,并且Logistic模型更适合甜槠,Richards模型更适合锥栗;在模拟株数和直径相关关系时,Weibull分布函数对甜槠和锥栗均较优,而正态分布函数对甜槠可行,对锥栗模拟效果不理想。研究结果可为估测栎类天然次生林的直径结构,以及对栎类天然次生林森林经营及森林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 天然次生林 直径结构 相关直径 概率分布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朴 刘丽芳 +1 位作者 吴克强 刘春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0-114,共5页
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指砂体输导油气需要满足的物性最低值,确定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判断砂体能否输导的前提。运用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和分布函数曲线法,求取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结果表明输导砂体的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 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指砂体输导油气需要满足的物性最低值,确定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判断砂体能否输导的前提。运用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和分布函数曲线法,求取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结果表明输导砂体的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渗透率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并综合上述2种方法计算结果建立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计算公式。利用研究区现有资料进行检验,准确率为91.5%。该公式的建立为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判别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的求取提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物性下限 最小有效孔喉半径 分布函数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式太阳帆航天器的热致结构动力学响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军徽 方瑞颖 +2 位作者 武娜 佟安 刘应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95-1304,共10页
本文研究条带式太阳帆在近地轨道运行进出地球阴影时的热致结构动力学响应,建立了在太阳热辐射和光压共同作用下的太阳帆结构动力学方程,采用分布传递函数法,给出了条带式太阳帆热致结构稳态振动幅频响应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热辐... 本文研究条带式太阳帆在近地轨道运行进出地球阴影时的热致结构动力学响应,建立了在太阳热辐射和光压共同作用下的太阳帆结构动力学方程,采用分布传递函数法,给出了条带式太阳帆热致结构稳态振动幅频响应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热辐射冲击是引起近地轨道太阳帆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主要原因,光压引起的结构响应可忽略不计;增加桅杆壁厚不能有效抑制太阳帆的热致结构动态响应;增大阻尼,减小结构的热膨胀系数能够明显减小太阳帆热致结构响应的振幅;热致结构动态响应是设计大尺寸近地轨道太阳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太阳帆结构设计、姿态和轨道控制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帆 热致结构响应 近地轨道 幅频响应 分布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的微平面合成在轻薄透明材质表观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强 吴恩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99-1105,共7页
轻薄透明材质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为获得高质量的绘制效果,使用现有的表观建模方法需采集大量数据,为此提出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使用照相机从一个固定角度对材质样本进行拍摄后,使用微平面合成方法为每一个表面点处的法向量分布函... 轻薄透明材质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为获得高质量的绘制效果,使用现有的表观建模方法需采集大量数据,为此提出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使用照相机从一个固定角度对材质样本进行拍摄后,使用微平面合成方法为每一个表面点处的法向量分布函数(NDF)片段寻找与之形态相同而朝向不同的数据来补全当前NDF,得到具有较多细节的完整的双向传输分布函数.只需采集规模较小的数据,通过查找和补全处理即可获得完整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简单易行,在增强绘制效果和细节的同时使得数据采集的效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传输分布函数 向量分布函数 表观建模 轻薄透明材质 微平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北斜坡百口泉组储集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华军 单祥 +2 位作者 李亚哲 邹志文 王力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9,共7页
综合运用试油、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资料,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试油法,求取了玛湖凹陷北斜坡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不同深度范围内的砂砾岩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运用回归分析法对物性下限与深度进行了拟合。在此基础上,利用物性差值分析了岩相... 综合运用试油、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资料,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试油法,求取了玛湖凹陷北斜坡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不同深度范围内的砂砾岩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运用回归分析法对物性下限与深度进行了拟合。在此基础上,利用物性差值分析了岩相、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砂砾岩有效储集层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随深度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有效储集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岩相类型的控制,成岩作用对其影响相对较弱,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辫状河道微相是有效储集层最有利发育区,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和槽状交错层理砂砾岩相有效储集层最发育;研究区砂砾岩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有机质热演化释放的有机酸溶蚀长石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集层物性,弱压实-弱溶蚀成岩相以及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有效储集层最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北斜坡 百口泉组 砂砾岩有效储集层 分布函数曲线 试油 物性下限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式太阳帆的结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军徽 崔洋洋 佟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4,共8页
依靠光压推进,太阳帆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星际探测航天器,太阳帆结构总体方案主要有两类:桅杆式和旋转式,其中,帆膜被分割成窄条的条带式太阳帆在桅杆式太阳帆中具有较为理想的结构效率,如何准确计算条带式太阳帆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值得研究... 依靠光压推进,太阳帆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星际探测航天器,太阳帆结构总体方案主要有两类:桅杆式和旋转式,其中,帆膜被分割成窄条的条带式太阳帆在桅杆式太阳帆中具有较为理想的结构效率,如何准确计算条带式太阳帆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值得研究.本文对条带式太阳帆结构的振动特性和结构稳定性进行研究,将太阳帆看作是由若干个桅杆–膜带组件依次连接而成的整体结构,桅杆–膜带组件由4根桅杆段和4条薄膜条带组成,分段轴压作用下的桅杆与薄膜条带耦合振动.考虑帆面薄膜条带与支撑桅杆之间的耦合振动,采用分布传递函数法建立了的条带式太阳帆的结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条带式太阳帆结构自由振动和失稳载荷的求解方法.研究表明:条带式太阳帆构型有利于提高太阳帆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结构稳定性,随着帆面薄膜条带数目的增加,太阳帆结构的振动频率和失稳载荷增大;随着帆面薄膜预应力的增大,太阳帆结构振动的基频减小,稳定性变差;随着支撑桅杆刚度的提高,太阳帆结构整体的振动频率和失稳载荷增大.本文建立的解析求解方法具有求解效率快和精度高的特点,为条带式太阳帆的结构设计和姿态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屈曲 太阳帆 模态分析 分布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蕾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7-564,共8页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总体呈现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基于岩心常规分析、压汞、试油等资料,对比常用的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确定了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物性下限,并对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要因...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总体呈现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基于岩心常规分析、压汞、试油等资料,对比常用的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确定了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物性下限,并对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细—中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集层物性下限求取方法中启动压力梯度法、分布函数曲线法和含油产状法在研究区更具适用性,综合确定孔隙度下限为10.1%,渗透率下限为1.15 mD;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是影响研究区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控因素,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强溶蚀弱压实弱胶结型储集层的物性下限最低,此外,原油性质、埋藏深度等是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庄油田 三工河组 低孔低渗储集层 有效储集层 启动压力梯度 分布函数曲线 含油产状 储集层物性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user equilibrium model based on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under distribution-free travel time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伟 孙会君 吴建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61-770,共10页
The assumption widely used in the user equilibrium model for stochastic network was that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travel time were known explicitly by travelers. However, this distribution may be unavailab... The assumption widely used in the user equilibrium model for stochastic network was that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travel time were known explicitly by travelers. However, this distribution may be unavailable in reality. By relaxing the restrictive assumption, a robust user equilibrium model based on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under distribution-free travel time was presented. In the absence of 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travel time, the exact cumulative prospect value(CPV) for each route cannot be obtained. However,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n the CPV can be calculated by probability inequalities.Travelers were assumed to choose the routes with the best worst-case CPVs. The proposed model was formulated as a variational inequality problem and solved via a heuristic solution algorithm. A numerical example was also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olution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er equilibrium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distribution-free travel time variational ine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heterogeneity on mechanical and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specimen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术才 李国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The influence of heterogeneity on mechanical and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specimen under uniaxial compress was studi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Weibull distribution function was adopted to de... The influence of heterogeneity on mechanical and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specimen under uniaxial compress was studi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Weibull distribution function wa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mesoscopic heterogeneity of rocks.The failure process of heterogeneous rock specimen under uniaxial loading was simulated using FLAC 3D software.Five schemes 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eterogeneity.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s the homogeneity increases,the peak strength and brittleness of rocks increase,and the macro elastic modulus improves as well.Heterogeneit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macro elastic modulus and strength when the homogeneity coefficient is less than 20.0.The volume expansion is not so obvious when the homogeneity increases.As the homogeneity coefficient increases the acoustic emissions modes change from swarm shock to main shock.When the homogeneity coefficient is high,the cumulative acoustic emission events-axial strain curve is gentle before the rock failure.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ith the previously numerical results and earlie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ITY acoustic emission strain soften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uniaxial compression elastic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