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结构调整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香杰 聂立清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打破了现有社会分工结构的平衡,而且以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形态促进新的社会分工结构加速形成。既有的社会分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呈现“对抗性”“城乡差别”“体...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打破了现有社会分工结构的平衡,而且以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形态促进新的社会分工结构加速形成。既有的社会分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呈现“对抗性”“城乡差别”“体脑差别”“片面”“原子化”等特性。正是由于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原有的社会分工结构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两者之间具有的内在逻辑,理应是调整社会分工结构路径的基本逻辑。新质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结构调整的发展路径,不能局限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形式而产生的分工,而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依归,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生产协调共存、共生的分工,要把利己、利他、环境友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要正确处理新的劳动生产协作方式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生产领域分工的模块化系统和劳动生产协调化系统,形成以与新质生产力客观要求的整体利益、共享利益相一致为特性的社会分工格局和社会分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社会分工结构 和谐发展 人机劳动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溢出与集群内领导企业分工结构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园园 汪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与配套企业的分工协作能使领导企业享受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但也可能使其创新知识因配套企业泄密而被动溢出。因此,领导企业与其配套企业的分工结构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形式,选择哪种结构与领导企业间的创新格局有关,但关键还是在... 与配套企业的分工协作能使领导企业享受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但也可能使其创新知识因配套企业泄密而被动溢出。因此,领导企业与其配套企业的分工结构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形式,选择哪种结构与领导企业间的创新格局有关,但关键还是在于配套企业的泄密概率。台州缝制设备产业集群的案例说明,在各领导企业有互补性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当各配套网络相互重叠时,该概率较高,领导企业选择与其配套企业实行开放式的分工结构,反之则选择封闭式。而领导企业的配套网络是否重叠受其在集群内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此外,集群内知识保护的氛围对配套企业的泄密概率也有一定影响。同时,该案例也说明了不同的分工结构对企业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分工结构 领导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工网络扩展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大唐袜业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祖强 虞晓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55-60,共6页
大唐袜业产业群是一群家庭作坊式微型企业形成的具有内在经济技术联系的专业化分工企业网络。网络结构内部没有钱德勒所说的那种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销售相结合的多产品、多部门的现代公司企业 ,其结构形态基本上是扁平状的 ;产业群整体... 大唐袜业产业群是一群家庭作坊式微型企业形成的具有内在经济技术联系的专业化分工企业网络。网络结构内部没有钱德勒所说的那种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销售相结合的多产品、多部门的现代公司企业 ,其结构形态基本上是扁平状的 ;产业群整体无核心大企业直接控制 ,市场自发势力是产业群内部协调的主要力量 ;企业对同一资源具有竞争性需求 ,但没有形成科层结构或政府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群 大唐袜业公司 分工网络结构 组织形态 国际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观的文化业态创新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鸿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29,共3页
文化产业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业态创新的演化历程。这一历程在演化形态上,表现为"单一结构-分工结构-模块化结构"的更替,即上下同一、单一结构的业态-横向分工、纵向分工、混合分工相结合的业态-业务模块化、能力要... 文化产业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业态创新的演化历程。这一历程在演化形态上,表现为"单一结构-分工结构-模块化结构"的更替,即上下同一、单一结构的业态-横向分工、纵向分工、混合分工相结合的业态-业务模块化、能力要素模块化、组织结构模块化为特征的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结构 分工结构 模块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5
作者 李月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出口企业 反倾销 对外贸易 国际分工结构 国际市场 政府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装备制造业进入“修昔底德陷阱”了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透视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之旭 高运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9,共15页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装备制造业成为双方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结构分解分析(SDA)以及全球价值链网络可视化方法,研判中美装备制造业是否具备进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条件。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美出口的贸易...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装备制造业成为双方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结构分解分析(SDA)以及全球价值链网络可视化方法,研判中美装备制造业是否具备进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条件。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美出口的贸易利益被严重高估;不仅总值贸易下存在"统计幻象",而且贸易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也仍然"虚高";分解垂直专业化结构以及前、后向贸易增加值变动结构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与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并非技术驱动,而主要由低增值环节生产扩张推动;分析增加值贸易网络发现,中美装备制造业对彼此市场均高度依赖,未来存在较大合作的空间。综合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尚不具备全面抗衡美国的竞争力,双方表现为"竞争共存"的关系,"修昔底德陷阱"更多为美方营造"中国威胁"而炮制的舆论热点。本文从提升制造业服务化与对外开放水平,调整全球产业链布局,构建中美合作共赢产业合作关系几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垂直专业化分工结构 SDA 增加值贸易网络 修昔底德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泄漏:促进抑或遏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智颖 许林 钱崇秀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0,共1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核心是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本文通过构建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显著降低了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核心是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本文通过构建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且东部试点遏制了向非试点的碳泄漏,但中部、西部试点却促进了向非试点的碳泄漏。进一步分析导致政策效果差异的原因发现,控排地区的综合交易效率高是实现碳排放内部化的必要条件;跨区域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将促使碳排放向非控排地区泄漏,而清洁生产研发投入的提高将遏制碳排放向非控排地区泄漏。得出的政策启示: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城市圈辐射效应,建立跨区域的协同减排机制,助力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碳泄漏 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 交易效率 分工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如何促进社会福利提升?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小碧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5,共13页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工匠精神”到底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福利提高,学界对此尚未深入揭示。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超边际模型构建,揭示了“工匠精神”的分工结构演进及福利效应,从而系统刻画了“工匠...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工匠精神”到底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福利提高,学界对此尚未深入揭示。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超边际模型构建,揭示了“工匠精神”的分工结构演进及福利效应,从而系统刻画了“工匠精神”的结构变迁与发展价值。研究发现,“工匠精神”是启动分工结构从自给自足向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演进的重要动力,而专业化、人力资本累积是其核心传导机制;当专业化经济程度和交易效率都很小时,经济处于自给自足阶段;当二者不断改进后,经济系统逐步进入局部分工的早期阶段;只有当二者都足够大时,局部分工才会直接跳跃为完全分工,否则经济系统将需经历局部分工过渡期而迂回升级为完全分工。除了结构变迁价值外,“工匠精神”促进分工结构演进的过程还具有提升商业化程度、扩大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改进经济发展内生优势和可持续性以及提升人均收入的经济福利效应。本文为“工匠精神”的经济价值给出了一个微观解释,也为中国通过培育、沉淀和应用“工匠精神”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分工结构演进 福利效应 专业化经济程度 人力资本累积 交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妇女回家”现象的思考
9
作者 郑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妇女回家 家务劳动社会化 家庭生产 劳动力市场 婚姻契约 分工结构 “路径依赖” 就业压力 家政服务员 场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radient-distributed partic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grain structure in 01420 Al-Li alloy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新明 叶凌英 +2 位作者 刘颖维 杜予晅 罗智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Fine-grained 01420 Al-Li alloy sheets were produced by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particle stimulated nucleation of recrystallization.The thermo-mechanically processed sheets were observed ... Fine-grained 01420 Al-Li alloy sheets were produced by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particle stimulated nucleation of recrystallization.The thermo-mechanically processed sheets were observed to contain layers of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s along the thickness.The precipitate behavior of the second phase partic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dislocations and layered recrystallized grain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O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X-ray diffractometry(XRD).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gradient particles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aging,a gradient distribution of large particles along the thickness is observed,the particles in the surface layer(SL) are distributed homogeneously,whereas those in the center layer(CL) are mainly distributed parallel to the rolling direction,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SL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L.Subsequent rolling in the presence of layer-distributed particles results in a corresponding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highly strained regions in the SL and a banded distribution of them in CL,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layered grain structure along the thickness in the she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420 Al-Li alloy layered grain structure grain refinement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particle stimulatednucleation(P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 of overlying rock roofing structure in large mining height coal face and analysis of support resistance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锋锋 刘长友 杨敬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262-3272,共11页
The mining space of large mining height coal face is large,the range of movement and caving of rock strata is large and the stability of supports at coal face is low and damage rate of supports is high,which significa... The mining space of large mining height coal face is large,the range of movement and caving of rock strata is large and the stability of supports at coal face is low and damage rate of supports is high,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safe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coal mines.By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mode of fractured roofing structure of large mining height coal face and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support resistance of the support was evaluated.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tructural mode of "combined cantilever beam – non-hinged roofing – hinged roofing" of the large mining height coal face appears at the roofing of large mining height coal face.The supporting factor of caved gangue at the gob is introduced,the calculating equations of the fractured step distance of roofing were derived and conventional calculating method of caved height of roofing was corrected and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length and height of each structural area of the roofing was provided.With reference to the excavating conditions at Jinhuagong coal mine in Datong minefield,the dimensions of structural areas of the roofing of the coal face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and reasonable support resistance of the height coal face was acquired.By selecting Model ZZ13000/28/60 support and with procedures of advanced pre-cracking blasting,the safe production of large mining height coal face was as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mining height roof structure roof model roof fracturing distance support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