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参数化的多分属性诊断分类模型及其判准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詹沛达 边玉芳 王立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30,共13页
多分属性比传统的二分属性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诊断反馈信息,符合对知识技能的多水平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分属性和多分Q矩阵的概念;之后重参数化了3个分别满足连接、分离和补偿缩合规则的多分属性诊断分类模型并研... 多分属性比传统的二分属性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诊断反馈信息,符合对知识技能的多水平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分属性和多分Q矩阵的概念;之后重参数化了3个分别满足连接、分离和补偿缩合规则的多分属性诊断分类模型并研究了其判准率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它们的判准率(1)均随多分属性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建议实际使用中不宜高于5个;(2)均随多分属性的最高水平数增加而降低,建议实际使用中不宜高于4水平;(3)均随多分属性间统计相关性增加而增加,但影响不大;(4)受多分属性层级结构的影响较大;(4)受被试量影响不大;(5)均随题目数量增加而增加且影响较大。最后,针对"多分属性与多级评分的关系"和"多分属性与二分属性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实证研究者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和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认知属性 Q矩阵 诊断类模型 DINA DINO L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属性层级结构下引入逻辑约束的理想掌握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詹沛达 丁树良 王立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5,共7页
多分属性比传统的2分属性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诊断反馈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多分属性情境下,当属性之间存在层级结构时,会出现原2分属性情境下不存在的逻辑问题:如果被试仅低程度地掌握了父属性,那么他是否还有可能高程度地掌握子属... 多分属性比传统的2分属性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诊断反馈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多分属性情境下,当属性之间存在层级结构时,会出现原2分属性情境下不存在的逻辑问题:如果被试仅低程度地掌握了父属性,那么他是否还有可能高程度地掌握子属性?从逻辑上讲,这种"父属性掌握程度低而子属性掌握程度高"的发展情况并不具有普适性.对此,该文首先在多分属性情境下,基于现有的计算理想掌握模式的方法提出了满足"属性掌握水平约束假设"的理想掌握模式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模拟研究说明该逻辑约束的使用方法及忽略该逻辑约束可能对诊断结果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认知属性 Q矩阵 可达矩阵 Q矩阵 属性层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分类型属性数据的多变量决策树算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振宇 宋晓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1527,共7页
针对绝大部分多变量决策树只能联合数值型属性,而不能直接为带有分类型属性数据集进行分类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联合多种类型属性的多变量决策树算法(CMDT).该算法通过统计各个分类型属性的属性值在各个类别或各个簇中的频率分布,来定义样... 针对绝大部分多变量决策树只能联合数值型属性,而不能直接为带有分类型属性数据集进行分类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联合多种类型属性的多变量决策树算法(CMDT).该算法通过统计各个分类型属性的属性值在各个类别或各个簇中的频率分布,来定义样本集合在分类型属性上的中心,以及样本到中心的距离.然后,使用加权k-means算法划分决策树中的非终端结点.使用这种结点划分方法构建的决策树可用于数值型数据、分类型数据以及混合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分类模型在各种类型的数据集上均获得比经典决策树算法更好的泛化正确率和更简洁的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类型属性 多变量决策树 结点划 K-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方法的分类型属性数据集模糊聚类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伍忠东 高新波 谢维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8,共6页
针对分类型属性数据的聚类问题 ,将核方法的思想推广到快速、高效率的模糊c -均值算法 ,构造了基于核函数的模糊核c -均值聚类算法 .该算法通过使用经验核矩阵充分利用了数据间的“相异性”信息 ,并且避免了模糊k modes算法中每次迭代... 针对分类型属性数据的聚类问题 ,将核方法的思想推广到快速、高效率的模糊c -均值算法 ,构造了基于核函数的模糊核c -均值聚类算法 .该算法通过使用经验核矩阵充分利用了数据间的“相异性”信息 ,并且避免了模糊k modes算法中每次迭代均要直接计算类中心的缺点 ,提高了聚类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同时该算法对模式 (类中心 )的初始值选择不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属性数据 聚类 数据挖掘 模糊C-均值 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烧肉感官描述属性与各分指标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登勇 董丽 +1 位作者 刘欢 吴金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在对我国6种具地域性代表的红烧肉进行感官分析,并建立感官描述词汇表的基础之上,采用仪器分析法分别对红烧肉感官描述属性各分指标进行测定,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红烧肉各感官描述属性与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颜色分析a*值与... 在对我国6种具地域性代表的红烧肉进行感官分析,并建立感官描述词汇表的基础之上,采用仪器分析法分别对红烧肉感官描述属性各分指标进行测定,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红烧肉各感官描述属性与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颜色分析a*值与以红色为主调的词汇(绯红、枣红等)相关性较好,L*值与红润相关性较好;酱香、卤香主要与棕榈酸、茴香脑相关,大料味与草蒿脑、大茴香醛、桂皮醛、苯丙醛具较好相关性;焦糖味与大部分氨基酸相关性较好,酱油味、咸味与鲜味核苷酸具较好相关性;皮的回复性与弹、韧相关性较好,粘聚性与胶黏感、黏性具一定相关性;肥肉的胶着度、咀嚼度、硬度与入口即化、黏、润泽、烂、多汁、滑嫩、平滑具较强负相关性;瘦肉的硬度、胶着度、咀嚼度与嚼劲具较好正相关,与细腻、鲜嫩、软烂具呈较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 感官描述属性 属性指标 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招生系统中的属性重心剖分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晓兰 冯嘉礼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87-289,共3页
以人工智能分支属性论为理论依据 ,基于属性重心剖分模型 ,帮助当问题有多个方面需考虑时进行决策 (多属性决策 ) ,并以高考招生系统这个实例说明属性重心模型的引进使得该系统更加智能化 ,更加公平合理 ,更加符合招生者的专业需求。
关键词 属性 高考招生系统 属性重心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滋味品质的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55
7
作者 陈美丽 唐德松 +2 位作者 龚淑英 杨节 张颖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0-678,共9页
分析48个绿茶的7种感官滋味类型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组成,利用各化学成分与品质间的相关性,建立茶叶品质与化学成分间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滋味分属性评定,对各个属性与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揭示绿茶滋味类型差异性形成的物质基础... 分析48个绿茶的7种感官滋味类型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组成,利用各化学成分与品质间的相关性,建立茶叶品质与化学成分间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滋味分属性评定,对各个属性与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揭示绿茶滋味类型差异性形成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涩的绿茶表现出高水浸出物、高茶多酚、高酯型儿茶素及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的现象;浓的绿茶表现出高水浸出物现象;醇、甘爽的特征与较低的水浸出物、较高的氨基酸含量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建立的品质评分与成分间的线性方程均有效,滋味评分与总分的预测合格率分别为79%和83%。滋味分属性醇度、甘度和浓度与水浸出物、EGCG、咖啡碱、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茶多酚这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滋味类型 化学成 相关性 线性回归 分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54
8
作者 程焕 贺玮 +2 位作者 赵镭 胡小松 吴继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75-380,共6页
对茶叶感官审评分属性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该文以不同等级、产地红茶和绿茶为代表,利用传统感官审评方法鉴定茶叶品质(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并对各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茶叶品质影响最重要的品质指标,... 对茶叶感官审评分属性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该文以不同等级、产地红茶和绿茶为代表,利用传统感官审评方法鉴定茶叶品质(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并对各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茶叶品质影响最重要的品质指标,即滋味。在利用尺度评价法对茶叶滋味品质的10个分属性(浓度、厚度、甘度、鲜度、醇度、涩度、嫩度、陈味、纯正度、火工度)进行更为细致的评定和对茶叶中主要呈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等级、不同产地茶叶的滋味分属性进行差异分析,并对化学组分与滋味分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茶样之间的产地和等级间差异主要是鲜度和涩度,而与之相关的组分主要是茶氨酸和咖啡碱,茶多酚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该研究实现了茶叶感官品质的定量分析,提高了感官审评结果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为茶叶原产地保护和分等分级提供核心技术和标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法 化学 品质调控 茶叶 感官审评 滋味分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茶主要滋味化学成分与感官滋味接受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治会 岳翠男 +3 位作者 毛世红 叶玉龙 陈丽 童华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83,共7页
通过主要滋味化学成分和滋味分属性相结合对于黄茶的消费者接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茶中33种滋味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大,各滋味分属性间强度关系为甜>醇>鲜>苦>涩>酸,其中鲜味强度差异性最大,与消费者接受性呈正显著... 通过主要滋味化学成分和滋味分属性相结合对于黄茶的消费者接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茶中33种滋味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大,各滋味分属性间强度关系为甜>醇>鲜>苦>涩>酸,其中鲜味强度差异性最大,与消费者接受性呈正显著相关的滋味分属性为甜、醇、鲜,呈显著负相关的为苦、涩。其中21种滋味化学成分与5种滋味分属性具有显著相关性,部分滋味化学成分的滋味表达具有交互作用。聚类分析可以把具有相似滋味特点与相同消费者接受性的黄茶样品聚集在一起,因此可以作为黄茶滋味相似与接受性高低分类的一种新方法。此外,该研究还采用PLSR回归初步建立了1个基于主要滋味化学成分的黄茶消费者接受性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茶 滋味化学成 滋味分属性 接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产权再认识:两个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惊生 肖昊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4,共8页
推进我国高校产权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以对高校财产权权能分属性和主体法律拟制性的深入认识为前提。当前,我国高校产权管理主要存在高校产权权能让渡、流转上的失范问题,高校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高校产权管理规范化改革上,应该通... 推进我国高校产权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以对高校财产权权能分属性和主体法律拟制性的深入认识为前提。当前,我国高校产权管理主要存在高校产权权能让渡、流转上的失范问题,高校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高校产权管理规范化改革上,应该通过高校产权二重主体关系和产权权能让渡、流转的规范化改革,理顺高校产权上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实现高校产权二重主体和产权权能上的政校分开和管办分离,实现政府向高等教育宏观调控主体的复归,实现高校向高等教育微观运行主体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产权 分属性 法律拟制性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k-prototypes聚类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宇 杨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9-852,共4页
模糊k-prototypes算法是当前聚类分析中最有效算法之一.简述了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它在处理数值型和分类型混合数据时的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最后,将算法应用到英语借词之中,给出计算结果... 模糊k-prototypes算法是当前聚类分析中最有效算法之一.简述了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它在处理数值型和分类型混合数据时的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最后,将算法应用到英语借词之中,给出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k-prototypes聚类算法 数值型属性 类型属性 英语借词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模糊K-Prototypes聚类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波 何松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83-2885,共3页
模糊K-Prototypes(FKP)算法能够对包含数值属性和分类属性相混合的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但是存在对初始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为了克服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FKP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先利用PSO算法确定... 模糊K-Prototypes(FKP)算法能够对包含数值属性和分类属性相混合的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但是存在对初始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为了克服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FKP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先利用PSO算法确定FKP的初始聚类中心,再将PSO聚类结果作为后续FKP算法的初始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聚类效果优于单一使用FK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糊聚类算法 数值型属性 类型属性 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互依存冗余度量的k-modes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苑华 郝志峰 +1 位作者 蔡瑞初 谢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90-1793,共4页
距离度量是聚类算法的基础,它对算法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分类型数据的聚类是学习算法中重要而棘手的问题.传统的k-modes算法采用0-1匹配方法定义每两个对象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忽视了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对距离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 距离度量是聚类算法的基础,它对算法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分类型数据的聚类是学习算法中重要而棘手的问题.传统的k-modes算法采用0-1匹配方法定义每两个对象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忽视了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对距离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相互依存冗余度量定义了一种新的距离,该距离由内部距离和外部距离两个部分决定.这种度量方法不仅表现出某个属性本身的差异性,而且表现出其他属性对该属性的影响程度.本文与基于其他距离度量的k-modes算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相互依存冗余度量的k-modes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算法的聚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odes算法 类型属性 相互依存冗余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mission and role automatic assigning of user in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道军 卓汉逵 +1 位作者 夏兰亭 李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1049-1056,共8页
Role mining and setup affect the usage of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Traditionally,user's role and permission assigning are manipulated by security administrator of system.However,the cost is expensive and th... Role mining and setup affect the usage of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Traditionally,user's role and permission assigning are manipulated by security administrator of system.However,the cost is expensive and the operating process is complex.A new role analyzing method was proposed by generating mappings and using them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 for systems.The relation among sets of permissions,roles and users was explored by generating mappings,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ets of users and attribute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concept lattice model,generating a critical mapping between the attribute and permission sets,and making the meaning of the role natural and operational.Thus,a role is determined by permission set and user's attributes.The generated mappings were used to automatically assign permissions and roles to new users.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OLE permission assignment concept latt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texture attribute analysis to seismic interpretation 被引量:3
15
作者 啜晓宇 王尚旭 +2 位作者 施佩东 未晛 陈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617-3626,共10页
The first generation coherence algorithm(namely C1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ross-correlation theory, which calculates the coherency of seismic data along both in-line and cross-line. The work, based on ... The first generation coherence algorithm(namely C1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ross-correlation theory, which calculates the coherency of seismic data along both in-line and cross-line. The work, based on texture technique, makes full use of seismic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the difference of multi-traces, and proposes a novel methodology named the texture coherence algorithm for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for short TEC algorithm. Besides, in-line and cross-line directions, it also calculates seismic coherency in 45° and 135° directions deviating from in-line. First, we clearly propose a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a criterion which structure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parameters in TEC algorithm. Furthermore, the matrix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ulti-traces is constructed by texture technique, resulting in horizontal constraints of texture coherence attribute. Compared with the C1 algorithm, the TEC algorithm based on graylevel matrix is of the feature that is multi-direction information fusion and keeps the simplicity and high speed, even it is of multi-trace horizontal constraint, leading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oluti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 algorithm shows that the TEC attribute is superior to both the C1 attribute and amplitude attribute in identifying faults and channels, and it is as successful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coh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URE COHERENCE graylevel ATTRIBUTE multi-tra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wear behaviors of in-situ Al3Ti/Al composites using aluminum and titanium fibers under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被引量:1
16
作者 MA Jun NIU Li-bin +2 位作者 WU Hong GAO Chong AN Yu-ji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594-3602,共9页
Under various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powers,different Al3Ti/Al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in-situ synthesis method from aluminum and titanium fibers.Microstructures and particles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 Under various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powers,different Al3Ti/Al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in-situ synthesis method from aluminum and titanium fibers.Microstructures and particles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osites were examined by XRD,SEM and EDS.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other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beside Al3Ti can be in-situ synthesized.Around the titanium fibers,the reaction zones and diffusion zones can be obviously found.Due to the stirr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unc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micro-cracks inside the reaction zone was conducive to the peeling off of the Al3Ti particles,and ensures the continuous reaction between liquid aluminum and titanium fibers,as well as the diffusion of Al3Ti particles.At the same time,there were secondary splits of Al3Ti particles located in diffusion zones.Two-body abrasion test show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induction heating power,the wear rates of the composites reduced and the number of grooves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synthesis induction heating Al3Ti intermetallic particle distribution wear behavi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logic controller design with un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 for high performance chamber cooling system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健鹏 Seok-Kwon Jeong Young-Mi Ju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684-2692,共9页
Fuzzy logic controller adopting un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 was presented with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recision and robustness for the chamber cooling system.Histo... Fuzzy logic controller adopting un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 was presented with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recision and robustness for the chamber cooling system.Histogram equalization and noise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to modify the 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error and error change rate into un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s.The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evenly and unevenly 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s were compared under the same outside environment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ady-state error is reduced around 40% and the noise disturbance is rejected successfully even though noise range is 60% of the control precision range.The control precision is improved by reducing the steady-state error and the robustness is enhanced by rejecting noise disturbance through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with un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Moreover,the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of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EEV) installed in chamber cooling system are improved by adopting the un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mber cooling system fuzzy logic controller unevenly-distributed membership function steady-state error reduction ROBUSTNESS variable speed refrigera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