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码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晓红 廖桂生 +1 位作者 李勇朝 王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编码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分层空时BLAST (BellLay eredSpaceTime)结构及空时分组码STBC (SpaceTimeBlockCode)的优点。采用在发射端对发射天线分组 ,对于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分组编码 ,而在接收端进行分组干扰抑制 ,并... 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编码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分层空时BLAST (BellLay eredSpaceTime)结构及空时分组码STBC (SpaceTimeBlockCode)的优点。采用在发射端对发射天线分组 ,对于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分组编码 ,而在接收端进行分组干扰抑制 ,并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实现解码。该方法具有高于STBC的频谱利用率和码速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抗衰落性能优于B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结构 分组 分组干扰抑制 编码 频谱利用率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多速率服务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OFDMA
2
作者 陈钟麟 朱光喜 蔡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42,共9页
针对多用户/多速率环境提出了非相干传输方案,通过采用双发射天线,该设计可确保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实现全码率、满分集通信。与已有的差分空时编码OFDM设计相比,本方案对信号星图无任何限制,因而可通过幅度和相位同时携带信息提高... 针对多用户/多速率环境提出了非相干传输方案,通过采用双发射天线,该设计可确保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实现全码率、满分集通信。与已有的差分空时编码OFDM设计相比,本方案对信号星图无任何限制,因而可通过幅度和相位同时携带信息提高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调制 频率选择性衰落 OFDMA 差分分组编码 正交频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的分层空时传送方式及其迭代接收
3
作者 黄永明 杨绿溪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03-406,共4页
本文在设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融合了分层空时结构和空时码的设计思想,在接收端联合采用了随机分层空时编码和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多载波发送方式;并在接收端采用了迭代接收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充分利用多输入多输出频... 本文在设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融合了分层空时结构和空时码的设计思想,在接收端联合采用了随机分层空时编码和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多载波发送方式;并在接收端采用了迭代接收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充分利用多输入多输出频率选择性信道提供的多径和空间分集度,同时保持了分层空时结构的高数据速率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结构 随机分层 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M的分层结构空时分组码
4
作者 解春维 郑春弟 王衍文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1期65-67,70,共4页
针对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码LSTBC,提出一种以网格编码调制TCM为外部编码的TCM-LSTBC方案。在接收端,利用数据特点构造出一种无需矩阵求逆的组干扰抑制方法。由于该TCM-LSTBC方案和组干扰抑制方法能有效分离各层发射信号,并且新形成的信... 针对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码LSTBC,提出一种以网格编码调制TCM为外部编码的TCM-LSTBC方案。在接收端,利用数据特点构造出一种无需矩阵求逆的组干扰抑制方法。由于该TCM-LSTBC方案和组干扰抑制方法能有效分离各层发射信号,并且新形成的信道矩阵为Alamouti矩阵,故降低了译码复杂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M 分层结构分组 分组干扰抑制 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空时编码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娟 邱晓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5,共5页
分层空时编码是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一种空时编码,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频带利用率随着发射天线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等优点。针对分层空时编码传输速率高、无法获得最大分集增益以及系统抗衰落性能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 分层空时编码是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一种空时编码,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频带利用率随着发射天线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等优点。针对分层空时编码传输速率高、无法获得最大分集增益以及系统抗衰落性能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空时分组码的混合结构模型——分层空时混合码。同时,介绍了分层空时编码检测算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分层空时编码在自由空间光通信、OFDM系统中的研究成果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编码 分组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差分调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正权 胡光锐 张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67-1569,1577,共4页
提出了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差分调制方案,该方案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性,且具有更加简化的译码器.在3个、4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速率,对给定速率而言,有更高的编码增益和更低的误比特率,并对3个、4个发射天线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 提出了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差分调制方案,该方案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性,且具有更加简化的译码器.在3个、4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速率,对给定速率而言,有更高的编码增益和更低的误比特率,并对3个、4个发射天线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3个发射天线和1个接收天线且码速率为3bits/(s·Hz-1)时,差分STBC要比差分群码方法优越5dB;用4个发射天线和1个接收天线且码速率为3bits/(s·Hz-1)时,差分STBC要比差分群码方法优越6.5dB.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误比特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 编码增益 差分调制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波垂直分层空时系统的移不变性编码及其解码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晓军 李星 +1 位作者 王继龙 王常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8,共6页
该文将多载波(MultiCarrier,MC)技术引入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V-BLAST)结构,所形成的MC V-BLAST系统能更好地利用宽带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条件下频率选择性所产生的频域分集能力。该文着重研... 该文将多载波(MultiCarrier,MC)技术引入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V-BLAST)结构,所形成的MC V-BLAST系统能更好地利用宽带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条件下频率选择性所产生的频域分集能力。该文着重研究MC V-BLAST系统在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环境中的解码问题。该文首先为MC 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移不变性编码方法。利用上述移不变性性质,该文进一步为MC 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无需了解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解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文新颖移不变性编码方法的有效性和解码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 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结构 频率选择性衰落 解码算法 移不变性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空时编码系统中的多共道用户应用
8
作者 刘勤 杨家玮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851,共4页
通过分析和推导,指出在多用户差分空时分组编码系统中,发射端的多个共道用户采用同步编码和同步分组传输时,接收端无法在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差分解码的结论.为了能够保持原有编码的差分解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用户交... 通过分析和推导,指出在多用户差分空时分组编码系统中,发射端的多个共道用户采用同步编码和同步分组传输时,接收端无法在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差分解码的结论.为了能够保持原有编码的差分解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用户交错结构,利用多个共道用户所发射的数据在时间上的不同时延彼此交错,形成传输的非同步.此时的接收端可通过辗转迭代计算获得等效的无共道干扰传输结果,并通过差分计算进行解码处理.具有这种交错结构的系统能够在信道未知的情况下支持多个用户的同时传输,并且在接收端能够实现正确的解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分组编码 多共道用户 交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系统的差分空频时编码
9
作者 卢小峰 朱光喜 韦耿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频时三维编码,将网格编码调制和差分空时分组码进行组合链接设计。在信道状态信息很难获取的情况下,它可以很好地工作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进一步分析并推导了非相干检测下该编码的性能。... 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频时三维编码,将网格编码调制和差分空时分组码进行组合链接设计。在信道状态信息很难获取的情况下,它可以很好地工作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进一步分析并推导了非相干检测下该编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编码方案可以获得编码增益以及满的空间域和频域分集增益,很好地支持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差分分组 网格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空时分组码在OFDM系统中应用
10
作者 朱国威 刘粉山 《电子测量技术》 2005年第4期55-56,共2页
通过在OFDM通信系统中应用新型差分空时分组码(DSTBC),获得编码增益,无需信道估计。相比传统DSTBC彻底解决常见的星座图扩张问题,改善系统误帧率约1dB左右。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差分分组 OFDM系统 分组 应用 差分 通信系统 编码增益 信道估计 星座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编码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超 廖桂生 +1 位作者 张林让 吴顺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4-639,662,共7页
空时编码(STC)技术是通过利用阵列天线处理技术从而开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性能的革命性发展,它可以有效抵消衰落,提高频谱效率.文中介绍了空时编码技术的由来及特点;讨论了3类接收机需要已知信道传输系数的空时编码技术:分层空时... 空时编码(STC)技术是通过利用阵列天线处理技术从而开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性能的革命性发展,它可以有效抵消衰落,提高频谱效率.文中介绍了空时编码技术的由来及特点;讨论了3类接收机需要已知信道传输系数的空时编码技术:分层空时结构、空时格型码和正交空时分组码,给出了各自的实现框图及译码算法和特点;讨论了适于少数不知道信道传输系数情况的差分空时编码;给出了空时编码技术在无线通讯中的应用前景和目前的研究方向及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阵列天线处理 分集 正交分组 分层结构 格型码 差分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MIMO中分布式空时编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小潮 郑宝玉 许晓荣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0-345,共6页
利用单天线终端相互协作,形成虚拟多天线发射阵列,结合接收端基站多天线接收,以此实现协作MIMO系统,同时将MIMO中的空时编码理论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抵抗多径衰落并提高系统性能。其中,由于分布式空时分组码(D... 利用单天线终端相互协作,形成虚拟多天线发射阵列,结合接收端基站多天线接收,以此实现协作MIMO系统,同时将MIMO中的空时编码理论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抵抗多径衰落并提高系统性能。其中,由于分布式空时分组码(D-STBC)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分集,且编码简单、性能优越,因而重点研究其在协作MIMO中的运用,对其进行了建模,设计了D-STBC接收端检测器结构,指出极大似然(ML)检测的复杂度随协作节点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并推导了在ML检测下的系统成对差错概率(PEP)性能;同时介绍了基于空间复用的分布式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编码(D-VBLAST),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吞吐量),且译码算法复杂度可以随着数据速率的增加线性升高,适合于相对较高SNR的协作MIMO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MIMO 分布式编码 分布式分组 分布式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编码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编码技术及其在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颖 王新梅 《中兴通讯技术》 2003年第B10期44-47,共4页
文章介绍了分组空时码和分层空时码,给出了它们在3G和后3G中的解决方案;分析了限制网格空时码应用的几个因素,提出了网格空时码应用的具体方案;最后对分组空时码、分层空时码、网格空时码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编码 移动通信 分组 分层 传输分集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空时编码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缪丹 卢晓文 谢显中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4年第1期13-15,42,共4页
空时编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技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3种主要的技术方案:分层空时码(BLAST),空时格码(STTC)和空时分组码(STBC)。对这三种空时码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对它们各自当前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各种空... 空时编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技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3种主要的技术方案:分层空时码(BLAST),空时格码(STTC)和空时分组码(STBC)。对这三种空时码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对它们各自当前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各种空时码类型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讨论了空时码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编码 分层 格码 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瑞利信道下差分空时检测协同分集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贤敬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分布式差分空时分组编码和检测的协同分集方案,在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满分集和全速率发射,并推导了相关瑞利信道下该方案误码率(BER)性能上限的解析表达式。传统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对整个码块进...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分布式差分空时分组编码和检测的协同分集方案,在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满分集和全速率发射,并推导了相关瑞利信道下该方案误码率(BER)性能上限的解析表达式。传统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对整个码块进行差分,而协同分集下的任何一个协同用户进行差分编码时都不知道整个码块的信息。本文所提出的差分BPSK调制方案,通过将两协同用户的信息分别被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实轴和虚轴上,从而将码块的联合差分转化为各用户独立差分。分析了在协同用户间不同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协同用户到接收用户不同的CSI情况下本文所提出发射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获得了明显的分集增益,同时也较好的吻合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分集 分布式编码 差分分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磊 李勇朝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翻转矩阵定义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编码方式,分析了它的系统结构和编译码过程,并且给出了信道分解的矩阵表达形式,得到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一种简明的分析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多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空时分组码相比,频域均衡... 采用翻转矩阵定义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编码方式,分析了它的系统结构和编译码过程,并且给出了信道分解的矩阵表达形式,得到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一种简明的分析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多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空时分组码相比,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 频域均衡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多载波 正交频分复用 编译码 编码方式 仿真实验 翻转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空时频码字的快速译码方法
17
作者 蔚娜 柳文 +1 位作者 解武 李铁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0-944,共5页
最大似然(ML)检测的差分空时频码的传统译码方法的译码复杂度随着星座图点数以及发送信息符号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对星座图进行划分,提出了一种差分空时频码字的快速译码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与传统ML译码方法相近的性能,即都获得了最大... 最大似然(ML)检测的差分空时频码的传统译码方法的译码复杂度随着星座图点数以及发送信息符号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对星座图进行划分,提出了一种差分空时频码字的快速译码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与传统ML译码方法相近的性能,即都获得了最大空间-多径分集增益,而译码复杂度却大大降低.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该快速译码算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分组 差分编码 差分译码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间-多径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MIMO空时编码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国珍 刘毓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9期31-33,共3页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优质、高效宽带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空时编码(STC)的目的是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提高传输质量,降低误码率,并获得较高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较详细地介绍了MIMO无线通信中的...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优质、高效宽带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空时编码(STC)的目的是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提高传输质量,降低误码率,并获得较高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较详细地介绍了MIMO无线通信中的三种空时编码方案:分层空时码、空时格形码、空时分组码,对这三种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以及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分层 格形码 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混合空时编码解码方案的改进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殷 蒋铃鸽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81,共5页
针对结合空时分组码(STBC)及分层空时码(V-BLAST)的混合空时编码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收解码方案.该方案首先对发送矢量、信道矩阵及接收矢量进行简单的拓展重构,然后直接进行V-BLAST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算法,充分利用了STBC的分集增益... 针对结合空时分组码(STBC)及分层空时码(V-BLAST)的混合空时编码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收解码方案.该方案首先对发送矢量、信道矩阵及接收矢量进行简单的拓展重构,然后直接进行V-BLAST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算法,充分利用了STBC的分集增益及V-BLAST串行干扰消除译码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对于STBC占较大比重的混合空时编码结构或接收天线数量大于发送天线数量的情况,这种新型的接收解码方案的误码率性能相对于传统的解码方案优势尤其明显,适用于上行链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 分层编码 矩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STBC+OFDM中的一种新的分层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战金龙 廖桂生 李勇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0-874,共5页
基于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不同用户所分配的子载波不同,提出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分层结构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LDSTBC(Layered Differential Space-Time BlockCode)的一种新的分层方法。发射端采用... 基于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不同用户所分配的子载波不同,提出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分层结构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LDSTBC(Layered Differential Space-Time BlockCode)的一种新的分层方法。发射端采用分层结构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结合OFDM技术,在接收端提出了利用OFDM中子载波选择矩阵进行分组干扰抑制,然后对LDSTBC的每层进行差分空时分组码的传统解码。相对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分组干扰抑制方法,该文提出的方法只需要1根接收天线,降低了系统接收机设计的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性能优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分层结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 编码 分组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