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海水环境中水下电场衰减规律和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焦达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37-142,共6页
根据海上实测海水电导率参数,建立空气—分层海水—海床5层海洋环境模型。基于传统的水平电偶极子空气-海水-海床3层介质模型中水下电场衰减规律和分布特性,通过对海水进一步分层的多层介质模型构建数学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给... 根据海上实测海水电导率参数,建立空气—分层海水—海床5层海洋环境模型。基于传统的水平电偶极子空气-海水-海床3层介质模型中水下电场衰减规律和分布特性,通过对海水进一步分层的多层介质模型构建数学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给出场源强度为1A·m,深度为4 m,频率为1 Hz时电场在不同水深处的空间分布及正下方Y=0测线上的水下电场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加,电场X分量与电场Z分量之比是增加的;在海水-海床界面上,测线上电场Z分量最大值约为电场X分量最大值的1/4,电场Y分量最大值相对Y=0处有一定的偏移。从衰减曲线可以看出,在60~500 m范围内电场X分量和电场Z分量沿径向随距离呈3次方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海水 水平电偶极子 电场 分布规律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分层对水平电偶极子产生电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云超 焦达文 岳瑞永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162,共5页
根据实测海水电导率数据将海水分层,浅海环境模型可等效为空气-3层海水-海床模型。本文基于水平电偶极子电场数学模型,对水平电偶极子在海水分层情况下电场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均匀海水模型中电场进行对比分析。从结果可知,海水分层时电... 根据实测海水电导率数据将海水分层,浅海环境模型可等效为空气-3层海水-海床模型。本文基于水平电偶极子电场数学模型,对水平电偶极子在海水分层情况下电场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均匀海水模型中电场进行对比分析。从结果可知,海水分层时电场幅值大于海水均匀时电场幅值,曲线形态一致,电场x分量最大值位置未变,电场z分量最大值位置稍微外移;随着偶极子源深度越深,海水分层对电场幅值影响越大,在海水深度51.2 m,源深度40 m情况下,海水均匀和分层2种模型下电场x分量计算偏差达到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分层 海水电导率 水平电偶极子 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航体在海水界面兴起的内波夹角(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效慈 《船舶力学》 EI 2003年第6期1-5,共5页
水下潜航体在分层海水中兴起内波,这与水面船在海面兴起的Kelvin波并不一样。其中一个具体的区别是两类波迹的夹角大小。对Kelvin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对内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本文是有关内波系列研究工作的一部分,采用一种简单而直截... 水下潜航体在分层海水中兴起内波,这与水面船在海面兴起的Kelvin波并不一样。其中一个具体的区别是两类波迹的夹角大小。对Kelvin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对内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本文是有关内波系列研究工作的一部分,采用一种简单而直截了当的计算方法,分近、远场具体计算出水下潜航体在海中兴起的内波夹角大小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潜航体 分层海水 内波夹角 色散关系 Mach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底水原位探测技术与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春岩 赵浩 +5 位作者 贺会策 张志冰 竺玮煌 孙逊 尹文斌 凌帆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5-241,共17页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海洋底水原位探测技术的前提下,详细阐述了自主研发的"海水溶解气甲烷原位探测技术成果"的研发思路、关键技术和与国外技术的区别;结合该技术在我国南海北部水合物赋存区获得海洋底水原位甲烷测试数据以及现...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海洋底水原位探测技术的前提下,详细阐述了自主研发的"海水溶解气甲烷原位探测技术成果"的研发思路、关键技术和与国外技术的区别;结合该技术在我国南海北部水合物赋存区获得海洋底水原位甲烷测试数据以及现有分层海水技术在南海北部表层海水和台西南盆地底层海水中甲烷测试数据,进行了水合物勘探中分层海水甲烷指标地球化学特征和不同海水测量方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指示作用的研究和评价,旨在为天然气水合物中海水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表层海水溶解气甲烷异常在区域水合物远景区中具有10~50nmol·L^(-1)的绝对甲烷浓度和面积较大(上千km^2)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2)底层海水甲烷异常背景值一般具有100nmol·L^(-1)以上的绝对甲烷浓度和面积较确定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3)海洋底水原位甲烷地球化学异常数据在水合物赋存区上的异常具有300~800nmol·L^(-1)的绝对甲烷浓度并具有高衬度异常特征。勘探技术成果显示:(1)常规技术和CTD技术获取的表层海水异常能够筛选水合物勘探远景区;(2)底水原位技术和台湾的岩心钻探技术(core top water)获取的底水地球化学异常与地下烃类聚集体渗漏相关,并有以生物成因气为主的同位素特征,因此该异常能够显示与水合物相关的甲烷渗漏地,为水合物赋存区段的识别提供依据。海水原位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水合物海水地球化学勘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水原位探测 甲烷传感器 METS 分层海水 孔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文革 黄铁侠 柳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1-24,共4页
通过对我国首次机载激光水下目标探测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辅之以必要的蒙特卡罗模拟实验,就有效衰减系数、大气、风速、海水分层、目标倾斜等因素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次总结出适合工程设计使用的近似估算公式和曲... 通过对我国首次机载激光水下目标探测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辅之以必要的蒙特卡罗模拟实验,就有效衰减系数、大气、风速、海水分层、目标倾斜等因素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次总结出适合工程设计使用的近似估算公式和曲线,阐述了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最后还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有效衰减系数 大气 海水分层 机载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区地震资料处理变参数振幅恢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殿远 刘仕友 孙万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51,共11页
在深水油气勘探中,海水水体的声学物理特征直接影响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及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的效果。为了解决该类区域地震资料的保幅性问题,采用深水机器人、海水实验室测量及深水VSP等多种方法定量测量了地震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以下简称... 在深水油气勘探中,海水水体的声学物理特征直接影响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及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的效果。为了解决该类区域地震资料的保幅性问题,采用深水机器人、海水实验室测量及深水VSP等多种方法定量测量了地震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以下简称海水速度),明确了海水速度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并建立了分层模型;进而基于地震波在海水、地层中振幅的衰减差异,提出了变参数振幅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浅水—坡折带—深水区域地震资料的保幅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水和地层的振幅衰减规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相同的距离,其在海水中的振幅衰减比在地层中要弱很多;②较之于常数海水速度偏移剖面,层状海水速度偏移效果具有同相轴更为连续、信噪比更高的优点,提高了整体成像分辨率与成像精度;③在偏移距方向,近、中、远偏移距的地震振幅变化更加合理,避免了远偏移距的强振幅异常现象,使AVO属性更加合理。结论认为:①准确利用海水分层速度特征,可以使变水深区域地震成像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②在琼东南盆地陵水深水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变参数振幅恢复技术获得的振幅更加均衡,同一反射地层可以被连续追踪;③该项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的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勘探 坡折带 地震资料处理 水体声学 物理特征 海水分层 衰减差异 变参数振幅恢复 A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