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车钩力约束的重载列车运行优化分层框架与迭代求解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咪 王青元 +3 位作者 孙鹏飞 冯晓云 饶煜 王开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4,共7页
重载列车具有超长编组、超大载重、运行线路复杂等特点,不合理的操纵易引起车钩力过大,甚至造成断钩或脱轨。为实现重载列车操纵在线优化,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一种考虑车钩力精细化解算的速度曲线优化分层框架与迭代寻优算法。框... 重载列车具有超长编组、超大载重、运行线路复杂等特点,不合理的操纵易引起车钩力过大,甚至造成断钩或脱轨。为实现重载列车操纵在线优化,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一种考虑车钩力精细化解算的速度曲线优化分层框架与迭代寻优算法。框架顶层基于等效的列车运行线性模型,将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实现操纵工况序列的快速求解;框架底层采用纵向动力学模型,刻画列车运行中的车钩力分布特征。迭代寻优算法将列车纵向冲动作为迭代终止判断条件,针对不满足车钩力约束的局部区段,对多目标优化模型中的牵引/电制动力约束进行动态调整,最终得到列车优化操纵曲线。采用实际线路2万t重载列车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分层框架和迭代算法可实现重载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车钩力约束 分层框架 迭代寻优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环境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分层框架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上超望 吴圆圆 刘清堂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7-72,共6页
教育云是未来数字化学习的基本平台与环境,它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模式,成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的热点。该文分析了教育资源共享分层框架的设计需求,提出云环境下面向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分层框架... 教育云是未来数字化学习的基本平台与环境,它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模式,成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的热点。该文分析了教育资源共享分层框架的设计需求,提出云环境下面向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分层框架模型。该模型采用层次结构展示资源共享建设的全景视图,具有模块化、灵活性和可持续扩展等特点,有助于以整体观的视角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文章最后给出了模型在区域教育实践中的典型应用,为区域教育资源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资源 共享 云计算 分层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与小波特征的人脸识别分层框架 被引量:3
3
作者 翟素兰 曹庆 谢文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42-145,171,共5页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研究,非线性特征的选择研究较少。提出分层使用人脸图像的小波特征,进行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框架。框架首先对样本人脸进行小波变换,构造小波低频和小波高频过完备人脸字典;识别阶段首先使用人脸图像的小波低频特征...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研究,非线性特征的选择研究较少。提出分层使用人脸图像的小波特征,进行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框架。框架首先对样本人脸进行小波变换,构造小波低频和小波高频过完备人脸字典;识别阶段首先使用人脸图像的小波低频特征进行稀疏表示,计算类别模糊稀疏,然后根据模糊系数输出类别标签或进行高频特征的稀疏表示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特征和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分层框架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且对遮挡很鲁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示 分层框架 小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MAS环境下Agent的一般性分层框架
4
作者 童晓阳 王晓茹 +1 位作者 韩旭东 高仕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研究有时间、资源等约束的开放MAS环境下的Agent模型,提出了混合型Agent的一般性分层框架.该框架包括特性说明层、心智状态层、计算处理层和信息交互层.分析了Agent的体系结构、其在组织中承担的角色和部件组成等.采用UML技术设计Agent... 研究有时间、资源等约束的开放MAS环境下的Agent模型,提出了混合型Agent的一般性分层框架.该框架包括特性说明层、心智状态层、计算处理层和信息交互层.分析了Agent的体系结构、其在组织中承担的角色和部件组成等.采用UML技术设计Agent的概念类图,给出了Agent的形式化表达和通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并阐述了综合调度引擎、并发性消息处理的实现机制.将该框架应用于青藏铁路贯通线广域线路Agent保护研究,设计了多个Agent实现协同保护功能,解决了传统保护的误动问题,表明采用该Agent框架的设计对解决这一复杂问题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 Agent UML 一般性分层框架 面向Agent的编程 广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只有人工智能——第三代互联网的系统分层分析框架
5
作者 郑作彧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2,共7页
新数字科技的几种当代研究取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数字科技无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学术界尤其受到重视。今天,学界各领域无不想方设法将研究主题靠向新数字科技,连一般世人偏见中应极为出世的宗教领域,都在尝试提出如“数... 新数字科技的几种当代研究取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数字科技无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学术界尤其受到重视。今天,学界各领域无不想方设法将研究主题靠向新数字科技,连一般世人偏见中应极为出世的宗教领域,都在尝试提出如“数字佛学”的构想。(1)仿佛当今学人若离各种人工智能议题不够近就会被整个现代世界排除掉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分层分析框架 第三代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层装配式节点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褚云朋 肖雅馨 +2 位作者 罗萍 钟燕 陈雪琴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位移角的单参数损伤模型和基于变形与累积耗能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定义结构性能水准限值并划分破坏等级,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双参数损伤指标下,新型节点框架的易损性曲线都包络于传统节点钢框架的易损性曲线内,且新型节点框架的抗倒塌储备系数更大,说明采用新型节点能降低结构在各破坏状态下的失效概率,提高框架的抗倒塌能力;在LS1、LS2极限状态下结构基于单参数损伤指标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比基于双参数损伤指标下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小,在LS3、LS4极限状态下则相反,说明累积耗能对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影响明显,结合双参数损伤指标能更好地预测结构的损伤程度;新型节点框架在单、双参数损伤模型下的倒塌储备系数均高于传统框架,说明新型框架的抗倒塌储备能力更高,有利于结构抗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装配式钢框架 全螺栓连接节点 损伤模型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层的行为推理框架
7
作者 聂慧饶 陶霖密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人类行为理解是实现"人本计算"模式的基础,其本质在于获取行为的语义,即由动作特征推导人体的行为,需要跨越两者之间的语义鸿沟;为此提出了环境上下文进行隐式建模的方法,并基于此提出了语义分层的行为推理框架,该框架使用了... 人类行为理解是实现"人本计算"模式的基础,其本质在于获取行为的语义,即由动作特征推导人体的行为,需要跨越两者之间的语义鸿沟;为此提出了环境上下文进行隐式建模的方法,并基于此提出了语义分层的行为推理框架,该框架使用了从模糊语义到确定语义的渐近式推理。根据知识将特征合理地分为多个层次,系统则根据当前状态去提取所需要的特征,推理当前可能的候选行为集;并由该候选行为集指导处理模块,更新特征集并进行新一轮的推理,反复迭代至推理完成。应用提出的环境建模方法和渐近推理框架可以有效地实现行为理解。使用隐式环境方法可以提高行为理解的准确率;渐近式推理框架可以避免传统推理方法无差别地提取所有特征,从而提升了推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理解 特征行为关系 环境上下文 语义分层 分层推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分类模型: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分层融合框架
8
作者 莫天澜 吴煜良 +1 位作者 杨蕊梦 甄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4-1181,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分层融合的分类模型对良性肾小肿块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 cm)(AMLwvf)和恶性肾小肿块肾细胞癌(RCC)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163例经病理证实存在肾小肿块的患者,其中118例为肾细胞癌,45例... 目的研究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分层融合的分类模型对良性肾小肿块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 cm)(AMLwvf)和恶性肾小肿块肾细胞癌(RCC)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163例经病理证实存在肾小肿块的患者,其中118例为肾细胞癌,45例为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对平扫CT图像中病灶面积最大的代表性切片进行目标感兴趣区域(ROI)勾画,利用放射组学特征构建一个层次型的融合框架。在投影域水平上对同质分类器进行融合,然后在分类器水平上对融合结果进行进一步融合,最终得到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分层融合的AMLwvf和RCC鉴别分类模型。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和特异性(SPE)、灵敏度(SEN)、准确率(ACC)、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MLwvf与RCC鉴别分类模型的性能。将本研究所提模型与使用单一基分类器算法以及几种传统的集成模型对AMLwvf和RCC的鉴别分类能力进行定量比较,验证本研究所提鉴别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投影数设置为10时,本文提出的分层融合鉴别模型在所有指标上获得最好的结果。基于投影数为10的前提,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多分类器分层融合的AMLwvf和RCC鉴别分类模型的SPE、SEN、ACC、AUC分别为:0.853、0.693、0.809、0.870。结论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集成分类系统构建的AMLwvf和RCC鉴别模型可以很好地对AMLwvf和RCC进行鉴别分类。同时与基于单一分类器算法以及其他多分类器集成系统构建的AMLwvf和RCC的鉴别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鉴别模型在AMLwvf和RCC的鉴别分类任务中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类器 分层融合框架 随机投影 肾细胞癌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社会分层:动因、维度与趋势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强 徐晓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206,F0003,共6页
虚拟社会是数字化的现实社会中的人在互联网建构的虚拟空间内依据特定的规则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人化场域。社会分层作为虚拟社会的重要现象存在和发展,由作为虚拟社会纽带的信息的特性、虚拟社会物质基础的技术特质决定,是现实社会权... 虚拟社会是数字化的现实社会中的人在互联网建构的虚拟空间内依据特定的规则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人化场域。社会分层作为虚拟社会的重要现象存在和发展,由作为虚拟社会纽带的信息的特性、虚拟社会物质基础的技术特质决定,是现实社会权力向虚拟社会延伸的结果。虚拟社会分层可以从虚拟社会接入情况、虚拟社会政策供应、虚拟社会工具供应、虚拟社会信息供应、虚拟社会信息意识、虚拟社会信息获取、虚拟社会信息利用和虚拟社会信息伦理等八个维度进行考察。ICT技术革新带来虚拟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以及虚拟社会阶层间聚合互动现象不断增长是虚拟社会分层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会 社会分层 分层动力 分层标准 分层框架 分层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PPO的车辆智能控制方法
10
作者 叶宝林 王欣 +1 位作者 李灵犀 吴维敏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6,共12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上混合环境下车辆的行驶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的车辆智能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一个融合深度强化学习和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分层控制框架,上层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负责确定控制... 为提高高速公路上混合环境下车辆的行驶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的车辆智能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一个融合深度强化学习和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分层控制框架,上层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负责确定控制策略,下层PID控制器负责执行控制策略。其次为了提升车辆的行驶效率,通过定义优势距离对观测到的环境状态矩阵进行数据筛选,帮助自主车辆选择具有更长优势距离的车道进行变道。基于定义的优势距离提出一种新的状态采集方法以减少数据处理量,加快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收敛速度。另外,为了兼顾车辆的安全性、行驶效率和稳定性,设计一个多目标奖励函数。最后在基于Gym搭建的车辆强化学习任务仿真环境Highway_env中进行测试,对所提方法在不同目标速度下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比深度Q网络(DQN)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且在两种不同目标速度下均能使车辆安全平稳地完成驾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策略优化 车辆控制 分层控制框架 多目标奖励函数 深度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不同粗糙程度地面的四足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方法
11
作者 张楠杰 陈玉全 +2 位作者 季茂沁 孙运康 王冰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5-1598,共14页
针对四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高速稳定运动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模型和学习的分层运动控制框架.首先,提出基于单次落足点偏差的惩罚机制,实现对连续滑动状态的有效评估.其次,构建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连续接触状态描述,显著改善了传统离散... 针对四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高速稳定运动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模型和学习的分层运动控制框架.首先,提出基于单次落足点偏差的惩罚机制,实现对连续滑动状态的有效评估.其次,构建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连续接触状态描述,显著改善了传统离散方法中的相位切换冲击问题.然后,设计基于LSTM的地面特性实时估计网络,实现质心位置的自适应调整.最后,提出基于执行层和决策层的分层控制框架,提高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在Isaac Gym仿真环境中的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适应不同摩擦系数和运动速度条件.特别是在极低摩擦环境(μ=0.05)下,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0.061 0 m的质心高度调整,在维持1.428 4 m/s运动速度的同时,将足端滑动距离控制在0.308±0.005 0 cm,充分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强化学习 自适应控制策略 奖励函数优化 分层控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博空间网络体系架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未 张宏 +1 位作者 李千目 郭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5-849,共5页
为了解决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网络架构设计问题,该文研究了支持分层框架的赛博空间协议模型。在分析构建开放网络基础架构、网络合成和自我管理架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议模型的层间接口及各层组织方式保证了支持网络模块化功能的接口和... 为了解决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网络架构设计问题,该文研究了支持分层框架的赛博空间协议模型。在分析构建开放网络基础架构、网络合成和自我管理架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议模型的层间接口及各层组织方式保证了支持网络模块化功能的接口和网络层次。通过增强全域感知、全域到达、全域控制能力保证了所有类型的赛博节点(Cybernode)的通信质量和安全。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化了层次间访问服务方式,使层的功能易于更新,减少了可能的通信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空间 网络 分层框架 协议模型 赛博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投资者需求的信息披露制度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立新 陈宇 +1 位作者 吴姬君 刘灿辉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9,14,共7页
本文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占比大、投资者需求信息不足的现状,通过国内外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中概股公司访谈、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建设性地提出了基于投资者需求的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的目标、分层框架,... 本文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占比大、投资者需求信息不足的现状,通过国内外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中概股公司访谈、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建设性地提出了基于投资者需求的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的目标、分层框架,突出决策有用性,并从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的构建、信息披露统一平台的整合、投资者教育与投资者保护的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需求 分层框架 决策有用性 信息披露制度 投资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智能任务分配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费陈 郑晗 赵亮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7,共7页
针对无人机群目标打击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智能任务分配方法。该方法提出一种任务分层框架,将多个无人机视为一个联盟并对目标进行分类,形成任务簇,并映射到无人机联盟中,通过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MADDPG)将任... 针对无人机群目标打击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智能任务分配方法。该方法提出一种任务分层框架,将多个无人机视为一个联盟并对目标进行分类,形成任务簇,并映射到无人机联盟中,通过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MADDPG)将任务簇内的目标与无人机联盟内的小无人机进行合理配对并对目标实施打击,得到MADDPG算法的回报值和飞行轨迹,并与DDPG算法、DQN算法的回报值和飞行轨迹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小样本任务分配中,与不分层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提高目标任务打击完成度,提升目标打击的效率;在分层框架下,相比于其他两种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收敛过程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分层框架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无人机联盟 任务分配 目标打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费陈 郑晗 赵亮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5,共11页
无人机在军事、民用等领域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单架无人机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无人机集群不仅可以弥补单架无人机在其执行任务时的固有缺陷,实现能力互补、高效完成任务,而且无人机集群的协同控制可以更合理地利用、整合资源,... 无人机在军事、民用等领域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单架无人机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无人机集群不仅可以弥补单架无人机在其执行任务时的固有缺陷,实现能力互补、高效完成任务,而且无人机集群的协同控制可以更合理地利用、整合资源,使整体性能或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因此,从无人机集群任务分配的集中式、分布式、集散式控制系统结构3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就这3种结构的任务分配方法、信息传输方式以及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阐述,为无人机集群任务分配控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未来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控制 分布式控制 集散式控制 任务分层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机器人仿真环境的关节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杰 贾凯 +1 位作者 邹风山 邸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180-184,共5页
安全在人机协作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实时掌握人的行为信息,并进行准确高效的预测。基于Linux和ROS系统搭建仿真环境,通过Xtion PRO LIVE深度相机采集多组人体关节的空间位置信息,然后通过无监督学习方法对采集到的坐标点进行聚类和... 安全在人机协作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实时掌握人的行为信息,并进行准确高效的预测。基于Linux和ROS系统搭建仿真环境,通过Xtion PRO LIVE深度相机采集多组人体关节的空间位置信息,然后通过无监督学习方法对采集到的坐标点进行聚类和预测,实时更新预测模型,并基于minimum-jerk对特殊异常轨迹进行预测。为了充分保证人的安全,主要研究手部和肘部运动轨迹的预测方法。最终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分层轨迹预测框架可以很好地描述人体运动轨迹,并实时做出准确的预测,不仅保证了人体安全,而且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机器人操作系统 高斯混合模型 分层轨迹预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