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抽水在大厚度含水层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海学 程旭学 +1 位作者 韩双宝 刘伟坡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4-181,共8页
为查明深埋于240m以下总厚度达660m的多个大厚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涌水量、水质等参数,基于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划分6个抽水试段,利用分层抽水试验进行取样和计算相关参数。研究表明:研究区洛河组和环河组平均渗透系数均为上段小于下段... 为查明深埋于240m以下总厚度达660m的多个大厚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涌水量、水质等参数,基于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划分6个抽水试段,利用分层抽水试验进行取样和计算相关参数。研究表明:研究区洛河组和环河组平均渗透系数均为上段小于下段,同一含水岩组上下段含水层之间几乎没有水力联系;洛河组上段含水层富含锶优质淡水资源,可作为城镇集中水源地的目标开采层,同时要防止过度开采导致水质变差;单孔多层段含水层分层抽水试验不仅可以精确获取大厚度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还对厘清含水层间越流关系及合理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抽水试验 大厚度含水层 白垩系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抽水试验地下水位动态与同位素浅析——以衡水试验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鹏飞 刘少玉 +4 位作者 靳盛海 韩双平 王哲 周晓妮 宋淑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2,共6页
针对不同深度含水层,揭示其富水性,探讨地下水资源可恢复性、可利用性和浅层劣质水改造利用可能性。以国土资源部衡水地下水试验场为依托,在详细调查试验场影响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监测地下水年动态基础上,开展分层抽水试验和水化学... 针对不同深度含水层,揭示其富水性,探讨地下水资源可恢复性、可利用性和浅层劣质水改造利用可能性。以国土资源部衡水地下水试验场为依托,在详细调查试验场影响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监测地下水年动态基础上,开展分层抽水试验和水化学同位素采样。通过对大量抽水水位动态数据过程、局部流场特征和水化学同位素的分析,得出结论:该区农业为影响地下水水位的主控因素;含水层系统承压性、补给强度从下到上分别呈减弱、增强趋势,除浅层外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各含水层渗流强度及方向不同等。提出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对浅层地下咸水适时进行抽咸换淡、混灌轮灌改造利用;170m、300m强含水层作为工农业用水主要开采层,深层地下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按照水量平衡、分质用水原则开发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分层抽水试验 补给强度 持续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Packer抽水试验的洛河组水文地质特征垂向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超峰 刘业献 +9 位作者 张金魁 任邓君 侯涛 刘增平 徐新启 马骥 王青振 段西亮 邢介波 李阳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5-64,共10页
为了精细探查鄂尔多斯盆地巨厚洛河组水文地质条件并定量评价其含水层段富水性垂向变异特征,提出采用导水系数进行含水层富水性评价,给出了导水系数法富水性7级分级标准;采用双Packer系统对陕西高家堡井田DJ1、DJ2钻孔洛河组垂向10个固... 为了精细探查鄂尔多斯盆地巨厚洛河组水文地质条件并定量评价其含水层段富水性垂向变异特征,提出采用导水系数进行含水层富水性评价,给出了导水系数法富水性7级分级标准;采用双Packer系统对陕西高家堡井田DJ1、DJ2钻孔洛河组垂向10个固定厚度层段进行抽水试验并计算水文地质参数,采用综合富水性指数法对洛河组垂向分层并对比分析其垂向分层水文地质特征。结果显示:(1)提出导水系数富水性分级标准,即T≤1 m^(2)/d、1 m^(2)/d<T≤10 m^(2)/d、10 m^(2)/d<T≤50 m^(2)/d、50 m^(2)/d<T≤100 m^(2)/d、100 m^(2)/d<T≤200 m^(2)/d、200 m^(2)/d<T≤400 m^(2)/d、T>400 m^(2)/d依次表示富水性极弱、弱、中等、强、很强、特强、极强。(2)采用综合富水性指数法将洛河组垂向上划分为上段、中上段、中下段和下段4个含水层段。(3)洛河组垂向分层水文地质特征存在差异。中上段和中下段厚度相对较大,分别为122.20~124.30 m和113.30~148.70 m,岩性以砂岩类地层为主,渗透系数K分别为0.5989~0.7085 m/d和0.1115~0.2115 m/d,导水系数T分别为65.60~116.94 m^(2)/d和11.05~30.89 m^(2)/d,均相对较大,富水性中等至很强,为主要含水层段;上段和下段厚度相对较小,分别为20.45~35.20 m和57.60~91.19 m,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渗透系数K分别为0.0646 m/d和0.0051~0.0090 m/d,导水系数T分别为1.58 m^(2)/d和0.34~0.66 m^(2)/d,均相对较小,富水性极弱至弱,为次要含水层段。(4)导水系数在多个含水层段之间具有确定的换算关系,采用导水系数法评价显示洛河组含水层段富水性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河组 富水性 分层抽水试验 导水系数 单位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ker分层取样技术在非均质含水层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芳强 王晓勇 +2 位作者 尹立河 张俊 贺帅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56,76,共4页
在第四系松散岩层中进行抽水试验及分层取样工作一直是水文地质勘查中棘手的事情。为获得不同深度、不同层位含水层空间异质性特征,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Packer分层取样结合井中物探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钻孔抽水试验中分层抽水及取... 在第四系松散岩层中进行抽水试验及分层取样工作一直是水文地质勘查中棘手的事情。为获得不同深度、不同层位含水层空间异质性特征,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Packer分层取样结合井中物探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钻孔抽水试验中分层抽水及取样的困难。研究表明:采用Packer分层取样技术可以实现在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钻孔中同径止水,分层封隔洗井、抽水试验及取样,而且易于实施,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获得空间异质性岩层中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ker分层取样 非均质含水层 同径止水 水文地质 分层抽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隔注浆分层成井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明明 解伟 +3 位作者 安永会 龚磊 王文祥 崔虎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5,共6页
封隔注浆分层成井技术为多层水文地质钻孔分层成井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工艺。传统分层成井方法耗时长、效果差、止水效果不稳定,尤其是在细颗粒或钻孔结构不稳定的地层分层成井困难,易发生钻孔事故等问题。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施... 封隔注浆分层成井技术为多层水文地质钻孔分层成井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工艺。传统分层成井方法耗时长、效果差、止水效果不稳定,尤其是在细颗粒或钻孔结构不稳定的地层分层成井困难,易发生钻孔事故等问题。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施工,探索出封隔注浆分层成井。以HQ56水文地质孔为例,研究了分层成井、分段振荡洗井,并进行了分层抽水试验。研究表明,封隔注浆分层成井技术止水可靠,分层抽水试验数据准确。该技术尤其适用于细颗粒或钻孔结构不稳定地层快速分层成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注浆分层成井 封隔器 水文地质孔 分层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隔震荡洗井新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晓燕 安永会 +5 位作者 邵新民 解伟 张梦南 龚磊 吴玺 王文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3,共4页
封隔震荡洗井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洗井质量和效率。针对传统洗井方法耗时长、效果差,且对大厚度含水层不能彻底洗净的问题,实践探索出新的洗井技术。在阐述洗井原理及工艺基础上,以HQ8勘探孔洗井及分层抽水试验应用实践为例进行分析。结果... 封隔震荡洗井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洗井质量和效率。针对传统洗井方法耗时长、效果差,且对大厚度含水层不能彻底洗净的问题,实践探索出新的洗井技术。在阐述洗井原理及工艺基础上,以HQ8勘探孔洗井及分层抽水试验应用实践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封隔震荡洗井可实现大厚度含水层洗井彻底,分层抽水试验能获取无限逼近实际值的水文地质参数。该技术提高了水文地质勘探精度,尤其适用于大厚度含水层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震荡洗井 分层抽水试验 双封隔器 水文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长江Ⅰ级阶地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杨青 刘国锋 吴西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15-2920,共6页
武汉地区长江Ⅰ级阶地含水层在水流等沉积动力的分选作用和上覆土层压力的固结作用下,其渗透系数必然存在各向异性。因此,基于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各向同性和以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得到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所完成的基坑降水设计亦必然与工... 武汉地区长江Ⅰ级阶地含水层在水流等沉积动力的分选作用和上覆土层压力的固结作用下,其渗透系数必然存在各向异性。因此,基于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各向同性和以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得到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所完成的基坑降水设计亦必然与工程实际存在差异。通过现场分层抽水试验、群井抽水试验,结合三维数值模拟反演计算,得出了武汉长江Ⅰ级阶地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规律和特性,即:各含水层渗透系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且表现为各向异性,其水平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渗透系数,其比值介于1.6~2.6之间。工程实例表明,采用各向异性的水文地质参数和三维渗流分析进行的超深基坑降水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基坑周边环境损伤,亦有利于节约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Ⅰ级阶地 分层抽水试验 群井抽水试验 渗透系数 各向异性 三维渗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