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17号走滑断裂带北段差异变形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清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6-1145,共10页
塔里木盆地17号走滑断裂带是一条贯穿塔中隆起与阿满过渡带的大型走滑断裂带。近年来沿该断裂带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文主要基于富满油田区域内最新三维地震资料,对17号走滑断裂带北段的变形特征及其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塔里木盆地17号走滑断裂带是一条贯穿塔中隆起与阿满过渡带的大型走滑断裂带。近年来沿该断裂带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文主要基于富满油田区域内最新三维地震资料,对17号走滑断裂带北段的变形特征及其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号走滑断裂带在剖面上具有分层差异变形特征,寒武系盐下构造层断面直立、直插基底;中寒武统膏盐岩构造层发育少量分支断裂;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构造层断裂活动性强,地层变形幅度较大;上奥陶统—石炭系碎屑岩构造层发育对倾正断层。平面上,17号走滑断裂带北段走向多变,可细分出北亚段、中亚段和南亚段,分别呈线性延伸、断裂叠接和发育辫状构造等特征。17号走滑断裂带在中奥陶统灰岩顶面主要表现为线性延伸,而在志留系顶面呈雁列式展布。17号走滑断裂带在中奥陶世和晚奥陶世—石炭纪发生左旋走滑活动,活动强度北强南弱。17号走滑断裂带主要经历了早加里东期初始发育、中加里东期发育成熟以及晚加里东—海西期发育衰退的形成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号走滑断裂带 分层差异变形 形成演化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东部走滑断裂发育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5
2
作者 宋兴国 陈石 +6 位作者 谢舟 康鹏飞 李婷 杨明慧 梁鑫鑫 彭梓俊 史绪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5-349,共15页
富满油田东部走滑断裂是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的重点目标。该走滑断裂活动较弱,识别解译难度较大,需要深入研究其发育、演化及控藏特征。基于富满油田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选取并精细解译了3条典型主干断裂(F_(... 富满油田东部走滑断裂是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的重点目标。该走滑断裂活动较弱,识别解译难度较大,需要深入研究其发育、演化及控藏特征。基于富满油田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选取并精细解译了3条典型主干断裂(F_(Ⅰ)10,F_(Ⅰ)12和F_(Ⅰ)17),明确了富满油田东部走滑断裂活动特征及主要活动期次。在此基础上,结合油气性质及成藏期次,分析了断裂活动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加深了对该区域断裂发育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对油气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富满油田内走滑断裂具有垂向分层差异变形特征,可划分出4个构造变形层,由下往上分别为盐下基底构造层(T∈_(2)之下)、盐构造层(T∈_(2)—T∈_(3))、碳酸盐岩构造层(T∈_(3)—TO∈_(3)t)和碎屑岩构造层(TO∈_(3)t之上)。研究区断裂活动期次整体可划分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Ⅲ幕和加里东晚期—海西期3个阶段,其中加里东中期Ⅲ幕是区域内断裂主要活动阶段。结合油气性质差异、油井生产动态、断裂活动特征与油气成藏期的耦合关系认为,断裂活动影响了垂向运移通道的开启,控制了油气垂向运移;断裂持续活动时间长,使油气运移通道保持开启,有利于晚期高成熟油气的持续充注,造成断控油气藏具有油气充注强度大、成熟度高及气/油比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差异变形 多期构造演化 走滑断裂 油气成藏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