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视角与分层叙事——电影《暴雪将至》叙事方式的得与失 被引量:4
1
作者 沈艾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87,共4页
电影《暴雪将至》以一件连环女尸案的调查来展现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梦想与挣扎,运用多重视角与分层叙事的方式,明暗两线穿插交织,叙事层次丰富,不同视角之间互为补充,情节叙述逐层铺展,主层叙事设置悬念,下层叙事解开疑团,营造了案件调... 电影《暴雪将至》以一件连环女尸案的调查来展现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梦想与挣扎,运用多重视角与分层叙事的方式,明暗两线穿插交织,叙事层次丰富,不同视角之间互为补充,情节叙述逐层铺展,主层叙事设置悬念,下层叙事解开疑团,营造了案件调查的客观进展与大时代里小人物梦想的主观追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刻画出时代大潮下的人生百态。但影片叙事视角与叙事者之间的结合并不理想,致使叙事节奏前后不一,人物心理转变突兀,影响了该片的艺术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将至》 多重视角 分层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的叙事分层与“自况”的创作特征
2
作者 王进驹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红楼梦》有意识地通过分层叙述的独特设计,将作者与叙述者和主人公之间互相映照和喻指的关系暗示出来,让读者领会《红楼梦》故事的自我抒写意味,这是跟《红楼梦》的创作目的和思维特征“自况”分不开的。
关键词 《红楼梦》 叙事分层 “自况” 创作特征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去集体化”过程中的乡村治理与底层政治 对一段乡村历史的分层解读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洁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84,共29页
本文采用底层史观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去集体化进程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江淮地区某村庄口述历史材料和文字档案材料的并置后发现,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讲述存在不同层次的叙述文本。乡村共同体的隐藏文本揭示了集体化末期基层村庄的... 本文采用底层史观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去集体化进程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江淮地区某村庄口述历史材料和文字档案材料的并置后发现,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讲述存在不同层次的叙述文本。乡村共同体的隐藏文本揭示了集体化末期基层村庄的行动能力仍然是权宜而分散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仰仗外部局势的变化。然而在上层精英的叙述中,群众及其需要却被赋予附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主流历史的叙述方式与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的合法性需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共同体 底层政治 权力治理 “群众路线” 分层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菲利普·普尔曼童话小说《发条钟》的叙事美学
4
作者 李笑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170,共4页
童话小说是当代英国小说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面向,菲利普·普尔曼的《发条钟》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文本,它围绕着人性问题的讲述,在叙事上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追求。其一,故事的讲述由多个叙述者完成,在不同的讲述之间形成了叙事分层,其... 童话小说是当代英国小说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面向,菲利普·普尔曼的《发条钟》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文本,它围绕着人性问题的讲述,在叙事上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追求。其一,故事的讲述由多个叙述者完成,在不同的讲述之间形成了叙事分层,其间有的平滑过渡,有的突然跳跃,还有的则跨越层级。其二,文本的主叙事者表现出了与隐含作者相近的观念和价值立场,它的讲述脉络清晰,节奏缓急得当,分层多样而有条理,它们一起构成了文本的可靠性叙事。其三,文本的主叙述者在叙事上同时具有不可靠性,比如,它讲述的一些事件前后矛盾、不符合逻辑;另外,关于一些事件的评价则具有过于主观化的倾向。这些充满悖论的叙事,为这本小说增添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条钟》 叙事分层 可靠叙事 不可靠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