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膏体分层充填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分析
1
作者 刘建新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3期83-85,共3页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膏体分层充填开采过程中地表的沉陷变形规律,构建了有限差分与离散元耦合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覆岩赋存状况、充填率及充填体压缩率下的地表沉陷规律。结果表明,覆岩硬度、充填率和充填体压缩率对地表沉陷有...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膏体分层充填开采过程中地表的沉陷变形规律,构建了有限差分与离散元耦合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覆岩赋存状况、充填率及充填体压缩率下的地表沉陷规律。结果表明,覆岩硬度、充填率和充填体压缩率对地表沉陷有明显影响;软弱覆岩条件下,裂隙发育受限,坚硬覆岩表现出更显著的裂隙扩展;随着充填率的减小和充填体压缩率的增加,覆岩裂隙发育程度加剧,地表沉陷变形增大;对比分层充填与一次采全厚充填开采方式,发现分层充填开采的地表沉陷量及倾斜值均有所增加,从而为优化膏体分层充填开采设计、减轻地表沉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 分层充填 覆岩移动 沉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萤石矿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研究
2
作者 何信 江科 +5 位作者 江飞飞 肖海兵 朱豪 盛佳 邹易石 彭亮 《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209-214,共6页
为有力保障采矿过程中安全高效生产,某萤石矿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根据对该萤石矿主要矿体展开资源调查,对-80m中段0-7B线矿块进行采矿方法研究,在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选择适合该萤石矿的采矿方法,并对该矿块进行相应的... 为有力保障采矿过程中安全高效生产,某萤石矿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根据对该萤石矿主要矿体展开资源调查,对-80m中段0-7B线矿块进行采矿方法研究,在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选择适合该萤石矿的采矿方法,并对该矿块进行相应的采矿单体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矿岩中等稳固,矿块平均厚度为60m(含低品位矿石和夹石),采场跨度控制在10m以内;垂直走向布置采场,划分矿柱与矿房交替布置,一步骤采场宽度为8m,二步骤采场宽度为10 m;矿体在局部厚度变薄,沿走向布置采场。通过采矿方法优化后,使用凿岩台车、锚杆台车、撬毛台车等装备可提高安全水平,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萤石矿山中处于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 采矿方法 萤石矿 采矿单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炉山钨矿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改进与实践
3
作者 万林海 《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195-200,共6页
香炉山钨矿自2013年以来,采用盘区机械化分层开采方式对原有民采采区进行系统改造,期间采矿工艺及装备配套水平一直停留在转变初期,未有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井下采用留矿工艺进行4~6m高分层回采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绿色矿... 香炉山钨矿自2013年以来,采用盘区机械化分层开采方式对原有民采采区进行系统改造,期间采矿工艺及装备配套水平一直停留在转变初期,未有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井下采用留矿工艺进行4~6m高分层回采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绿色矿山的发展理念。为改善生产人员作业环境,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扩大采场的生产能力,香炉山钨矿利用CYTJ45-R型凿岩台车替代YT-27人工凿岩,并重新优化了凿岩工艺技术及相关参数,进行了现场采矿试验。结果表明,在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同时,使得凿岩效率提升至人工凿岩的2倍,并降低大块率50%,采场生产能力提高至180t/d。技术改进创造出了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对同类型矿山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充填采矿法 凿岩工艺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铁矿上向分层充填法采场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罗卫兵 刘鹏鹏 +3 位作者 毕成 刘均 石大庆 王贻明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某铜铁矿采矿方法中70%为上向分层充填法,由于采深从原来的-300 m左右延伸至现在的-545 m以下,采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回采深部矿体存在顶板冒落、充填体强度不足的风险,亟需对其采场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井下工程地质调查、现场取样... 某铜铁矿采矿方法中70%为上向分层充填法,由于采深从原来的-300 m左右延伸至现在的-545 m以下,采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回采深部矿体存在顶板冒落、充填体强度不足的风险,亟需对其采场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井下工程地质调查、现场取样、室内试验等手段获取岩体及充填体力学参数,利用midas GTS NX建立简化后矿体模型,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取采矿和充填后采场的应力及变形情况,分析采场回采-充填的稳定性状况。研究成果可为矿山深部上向分层充填法回采矿体时,采场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分层充填 深部矿体 数值模拟 采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膏体分层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焦方树 张新国 范亚奇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探究厚煤层膏体分层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古城煤矿1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参数计算及地表下沉预计等方法,基于等价采高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膏体充填开采的等价采高模型,修正了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的膏体充填开采预计参... 为探究厚煤层膏体分层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古城煤矿1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参数计算及地表下沉预计等方法,基于等价采高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膏体充填开采的等价采高模型,修正了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的膏体充填开采预计参数,预计并揭示了厚煤层膏体分层充填开采后的地表移动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膏体分层充填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270 mm,地表建筑物损坏等级在Ⅰ级允许变形以内,保证了地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为类似膏体充填后地表沉陷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膏体分层充填 重复采动 修正系数 分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鹏 钟周颖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湖南某地下矿山矿体形态复杂,倾角产状变化大,矿体直接顶板为不稳固的碳质页岩,稳固性差,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采矿体。采用FLAC3D对采场尺寸和交错分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取合理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采场... 湖南某地下矿山矿体形态复杂,倾角产状变化大,矿体直接顶板为不稳固的碳质页岩,稳固性差,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采矿体。采用FLAC3D对采场尺寸和交错分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取合理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采场结构参数变化对采场顶板稳定性影响较大,对两帮稳定性影响较小;(2)通过对比不同采场尺寸的围岩塑性区范围,推荐Ⅱ盘区采场宽度为8 m,Ⅰ盘区采场长度为60 m;(3)随着交错分层数的增大,采场充填前后最大位移都呈减小趋势,通过对比不同交错分层开采数的围岩塑性区范围,推荐采场交错分层数为4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盘区交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在某萤石矿的应用
7
作者 颜武刚 代建龙 +4 位作者 王锋 未崴 李智勇 刘友林 尹千才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目的:针对国内某萤石矿采用普通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存在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实时在井人数多、生产管理难度大及安全风险高等问题,结合矿体开采技术条件,进行采矿方法的优化。方法:通过对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切割... 目的:针对国内某萤石矿采用普通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存在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实时在井人数多、生产管理难度大及安全风险高等问题,结合矿体开采技术条件,进行采矿方法的优化。方法:通过对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切割工程、回采工艺过程的研究,最终确定了自动化、智能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以智能采掘装备替代人工进行开采作业,实现少人甚至无人。结果: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安全、可靠,凿岩、撬毛、铲装和充填环节均实现了5G远程可视化遥控作业,在控顶高度合适的条件下实现了自动定位和自主凿岩作业,作业人员可减少5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结论:随着我国矿产资源逐步进入深部开采,采矿将面临高地压、高岩爆等恶劣高危作业环境,本文提出的智能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对深地及难采矿体开采具有较好的借鉴参考意义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采掘装备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自动喷射 5G远程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厚煤层分层充填开采中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8
作者 刘永义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期41-44,50,共5页
以高河煤矿E1302工作面为例,系统研究了高瓦斯厚煤层分层充填开采过程中煤层瓦斯的运移方式及涌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孔隙率为5.3%,充填体孔隙率为2.1%,充填体的孔隙率远低于煤体;相较于煤体,充填体更为密实,但其渗透率却远高于煤... 以高河煤矿E1302工作面为例,系统研究了高瓦斯厚煤层分层充填开采过程中煤层瓦斯的运移方式及涌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孔隙率为5.3%,充填体孔隙率为2.1%,充填体的孔隙率远低于煤体;相较于煤体,充填体更为密实,但其渗透率却远高于煤体,充填体相对于煤体更易于瓦斯流动;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主要来源是下分层煤体;开采60 d内,煤层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由开采初期的0.997 0 m^(3)/min下降到0.112 5 m^(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 厚煤层 分层充填开采 瓦斯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优化研究与应用实践
9
作者 杨智勇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3期214-216,共3页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技术,在复杂多变的金属矿床开采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该采矿方法在某锡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从采场结构参数、充填...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技术,在复杂多变的金属矿床开采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该采矿方法在某锡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从采场结构参数、充填、通风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一套高效率、低贫损的技术方案,并在某锡矿开采过程中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通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微扰上向分层充填法在海底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2 位作者 赵国彦 王成 刘志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2,71,共4页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采矿的硬岩矿山,国内仅龙口在海下采煤。三山岛矿区矿体位于海床下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内,是完全意义上的海底开采,充填法是首选的采矿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的充填尾砂胶结性能研究,确定...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采矿的硬岩矿山,国内仅龙口在海下采煤。三山岛矿区矿体位于海床下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内,是完全意义上的海底开采,充填法是首选的采矿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的充填尾砂胶结性能研究,确定充填浓度为70%左右时,胶结充填灰砂比为1∶8,胶结充填面灰砂比为1∶4,并采用岩层微扰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为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安全高效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开采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 细粒级全尾砂海底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矿地表变形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伟 李云安 +3 位作者 王钦刚 胡丽珍 雷银 邹济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142,共4页
开采地下矿产会造成地表开裂、变形,破坏建筑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矿区地表变形问题一直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模拟计算司家营铁矿分步开采回填后相应地表变形情... 开采地下矿产会造成地表开裂、变形,破坏建筑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矿区地表变形问题一直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模拟计算司家营铁矿分步开采回填后相应地表变形情况,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的地表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司家营矿区地表变形的一般规律及变形机制,对地表变形的地质灾害做出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向水平分层填充法采矿能有效的控制地表变形问题,填充体对减小变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比经验公式结果偏小,但在合理许可范围内,表明FLAC3D是预测地表变形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其他相似采矿引起的地表变形研究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 地表变形 数值模拟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李兴尚 吴法春 许家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6,共4页
针对新桥硫铁矿上向水平分层江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存在的问题,优化了采矿方法,科学地设计了胶结充填体强度,在试验基础上,优化了充填材料及配合比。得出了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充填体强度:矿柱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为2.1 MPa,矿房浇面充填体σ... 针对新桥硫铁矿上向水平分层江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存在的问题,优化了采矿方法,科学地设计了胶结充填体强度,在试验基础上,优化了充填材料及配合比。得出了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充填体强度:矿柱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为2.1 MPa,矿房浇面充填体σ14=1.0 MPa,σ28=3.0 MPa;达到了最佳充填材料配比:矿柱和矿房浇面的充填体灰沙比分别为1∶7和1∶5。研究成果已在新桥硫铁矿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材料 配合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分层充填法采矿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丽珍 李云安 +3 位作者 雷银 王钦刚 王伟 刘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科学地评价矿区在水岩耦合条件下采矿过程中的矿柱稳定性以及地面沉降问题,避免工程经验类比法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在工程地质勘察以及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应力和位移的统一场理论,以司家营铁矿为工程背景,利用矿段的工... 为了科学地评价矿区在水岩耦合条件下采矿过程中的矿柱稳定性以及地面沉降问题,避免工程经验类比法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在工程地质勘察以及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应力和位移的统一场理论,以司家营铁矿为工程背景,利用矿段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精细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导入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矿区在水岩耦合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最后获得地表沉降云图、矿柱的应力云图以及渗流场的矢量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对矿山开挖过程中的地面位移、矿柱应力和渗流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上覆岩层及地表变形和矿柱承受的应力状况进行预测。最终成果不仅可以对现阶段矿山的开采过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分层充填 数值模拟 矿柱稳定性 地面沉降 水岩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厚矿体无间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韩志型 王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7-370,共4页
无间柱连续采矿是一种高效的采矿方法,已成为地下矿山采矿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某铅锌矿山为例,采用能模拟开挖与充填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对应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无间柱采矿法开采急倾斜厚矿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分层... 无间柱连续采矿是一种高效的采矿方法,已成为地下矿山采矿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某铅锌矿山为例,采用能模拟开挖与充填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对应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无间柱采矿法开采急倾斜厚矿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分层高度和超前回采分层数,以及不同的暴露面积条件下采场的稳定性,从而得出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无间柱采矿法在矿山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厚矿体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无间柱连续回采 采场结构参数 弹塑性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分层充填法采场参数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家冕 刘人恩 王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1,35,共4页
针对苍山铁矿缓倾斜难采矿体的现场实际,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式,选取适合苍山铁矿安全、经济、合理的采场参数。
关键词 采场参数 数值模拟 缓倾斜 分层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矿房矿柱分层充填法在海底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成 彭康 +3 位作者 毕洪涛 刘志祥 李威 姚银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34,共3页
三山岛新立矿区属于海底矿床开采,开采的关键是开采过程中海底不产生非均匀沉降、裂缝和塌陷。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强化开采,使生产能力达到8000t/d,必须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根据新立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确定对厚大矿体采用分矿... 三山岛新立矿区属于海底矿床开采,开采的关键是开采过程中海底不产生非均匀沉降、裂缝和塌陷。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强化开采,使生产能力达到8000t/d,必须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根据新立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确定对厚大矿体采用分矿房矿柱分层充填法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开采 分矿房矿柱分层充填 采矿方法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各琦铜矿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方法的完善 被引量:10
17
作者 彭福军 朱天平 王训青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2年第4期14-16,共3页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已在获各琦铜矿成功应用。通过近两年的采矿实践,发现获各琦铜矿深部中段CuI矿体中的矿岩较破碎,若继续采用原有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很难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因此,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分...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已在获各琦铜矿成功应用。通过近两年的采矿实践,发现获各琦铜矿深部中段CuI矿体中的矿岩较破碎,若继续采用原有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很难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因此,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分析对比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发现调整后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更优化,从而为其它矿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结构参数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梦 程然 +2 位作者 王南南 华立 牟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修复高C因素窝洞仍无定论,文中旨在研究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在充填此类窝洞时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共收集因阻生拔除的...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修复高C因素窝洞仍无定论,文中旨在研究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在充填此类窝洞时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共收集因阻生拔除的第三磨牙42颗,随机选取其中36颗牙齿制备标准I类洞,按窝洞充填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n=18):大块充填组(一次性充填固化)和分层充填组(以2 mm为一层,分两层充填固化)。大块充填组按充填材料不同再分为3个亚组(n=6):SF大块亚组为Sonic Fill系统超声一次性充填;SDR大块亚组为Sure Fil SDR Flow系统注射头一次性注射充填;Z350大块亚组为传统复合树脂Filtek Z350一次性堆积充填,3组均光固化20s。分层充填组按充填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个亚组(n=6):SF分层亚组材料为Sonic Fill,SDR分层亚组材料为Sure Fil SDR Flow,Z350分层亚组为传统复合树脂Filtek Z350;均采用分层充填技术,分2层充填固化,每层2 mm,每次光固化20 s。随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和断裂模式观察。余下6颗离体磨牙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黏结界面形态。结果采用Fitek Z350充填时,分层充填组微拉伸强度较大块填充组增大,显著提升树脂-牙本质之间的黏结力强度[(25.43±5.71)MPa vs(0±0)MPa,P<0.05]。大块充填组Sonic Fill、Sure SDR flow微拉伸强度[(28.02±6.98)、(26.60±7.13)MPa]较Fitek Z350[(0±0)MPa]显著提高(P<0.05)。复合树脂内断裂模式在各亚组出现的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R大块亚组中出现的频次最多(P<0.05),其次是SDR分层亚组(P<0.05)。Z350大块亚组的标本在预备过程中断裂,树脂-牙本质黏结界面完全分离。其余各亚组电镜下表现基本一致,大部分区域树脂-牙本质黏结紧密,仅在局部可见不同程度的混合层瓦解断裂。结论传统复合树脂不适用于大块充填术,大块充填树脂在分层充填或大块充填的应用中均可取得理想的黏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强度 大块 分层充填 C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进路与上向分层充填法在李官集铁矿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道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3,共3页
李官集铁矿为厚大多层急倾斜铁矿床,矿体底板为构造破碎带,原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但下盘围岩垮落严重,夹石难以剔除,损失贫化很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改进,下盘矿体采用上向进路充填法,上盘矿体采用上向分层充填法分区联合开采,根... 李官集铁矿为厚大多层急倾斜铁矿床,矿体底板为构造破碎带,原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但下盘围岩垮落严重,夹石难以剔除,损失贫化很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改进,下盘矿体采用上向进路充填法,上盘矿体采用上向分层充填法分区联合开采,根据矿岩稳固性调整采场顶板跨度,多层矿体联合开采,降低了损失贫化率和采准工程量,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进路 上向分层充填 构造破碎带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国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4,共4页
介绍了新城金矿地质概况、矿山开采技术条件、采矿方法选择及回采工艺、充填工艺技术等。
关键词 盘区 机械化开采 上向分层充填 采矿 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