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三维桩基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熊辉 吕西林 黄靓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62,共7页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引入具有桩(筏)-土阻抗特性的弹阻单元来描述不同群桩布置、土层状况因素对体系反应的参与作用,而在动力方程中竖向SV剪切波经桩土刚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平、摇摆分量对体系的影响亦得以体现。20层桩承刚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表明:较柔的桩、土基础使得体系的SSI效应增强,但其参与程度与群桩效应相关,而结构构件内力较不考虑相互作用时有较大折减;应用该法可精确、快速地进行复杂上、下部结构时程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效应 三维群桩-分层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刚体 惯性相互作用 整体有限元计算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中粒合理跳汰周期曲线的研究
2
作者 张维庆 胡永生 孙玉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4期37-40,63,共5页
传统的选别矿石用的跳汰机多为偏心连杆机构驱动隔膜运动,所造成的脉动水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为正弦曲线。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了这种脉动曲线的跳汰机,有效分层作用时间短,吸入作用又过强,所以不宜于处理宽级别矿石。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传统的选别矿石用的跳汰机多为偏心连杆机构驱动隔膜运动,所造成的脉动水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为正弦曲线。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了这种脉动曲线的跳汰机,有效分层作用时间短,吸入作用又过强,所以不宜于处理宽级别矿石。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制定合理粗、中粒跳汰周期曲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汰周期 脉动水流 选别 连杆机构 分层作用 精矿品位 浮沉试验 曲线设计 跳汰室 精矿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叠层分布采空区爆破处理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白俊 王彦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共4页
为应对复杂采空区环境下的露天采矿,通过钻孔、激光扫描获取采空区三维形态,结合袁家村铁矿采空区安全顶板厚度研究成果,确定最佳处理时机,在整体推进中兼顾采空区自由面的开辟。以该矿大型、复杂、叠层分布的空25群为对象,采取全高度... 为应对复杂采空区环境下的露天采矿,通过钻孔、激光扫描获取采空区三维形态,结合袁家村铁矿采空区安全顶板厚度研究成果,确定最佳处理时机,在整体推进中兼顾采空区自由面的开辟。以该矿大型、复杂、叠层分布的空25群为对象,采取全高度一次成孔、分区、分层爆破,上下爆破层互为因子,下爆层空25-2矿柱首先起爆,可增加下层空区暴露面积,诱导空区失稳,下爆层呈爆破漏斗向空区内崩落充填,起爆孔中心掏槽作用可创造侧向自由面,能提高能量利用率、改善爆破效果,上爆层近空区顶板几何中心作起爆点,上爆层径向挤压爆破与爆破漏斗复合作用,对下爆层施加二次冲击,促进空区崩落充填,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探三维激光扫描分区 分层爆破中心掏槽作用崩落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implified approach for settlement calculation of pile groups considering pile-to-pile interaction in layered soils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明辉 张小威 赵明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31-2136,共6页
A simplifi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ettlement of vertically loaded pile groups.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pile-to-pile interaction in pile groups, the soils along the piles are assumed... A simplifi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ettlement of vertically loaded pile groups.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pile-to-pile interaction in pile groups, the soils along the piles are assumed to behave as a series of nonlinear springs subjected to the shaft shear stress at the pile/soil interface. Considering the displacement reduction induced by the pile-to-pile interaction, the shear-deform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approximate the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layered soils around the piles, and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the springs is obtained. Furthermore, the load-settlement response of pile groups is deduced by modifying the load-transfer functions to account for the pile-to-pile interaction. The settlements of a laboratory pile groups computed by the presented approach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results. The analysis on Contrastive parameters shows that the settlements of pile group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ile space and pile length, and the part of piles exceeding the critical pile length has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beating capacity of the pile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groups SETTLEMENT pile-to-pile interaction load transfer shear-deform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