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尧华 张建娟 +1 位作者 马芳琴 贾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法,将133例急诊损伤根据体温分成正常体温组(36.6~37.2℃)、轻度低体温组(35.0~36.5℃)和中度低体温组(34.0~34.9℃),正常体温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各分为干预... 目的探讨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法,将133例急诊损伤根据体温分成正常体温组(36.6~37.2℃)、轻度低体温组(35.0~36.5℃)和中度低体温组(34.0~34.9℃),正常体温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体温管理指南对患者进行分层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记录患者到达急诊室与离开急诊室时的耳温变化,并跟踪记录患者住院天数。结果体温正常组: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体温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体温组:干预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温正常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低体温组:3名患者体温均显著升高。结论 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分级体温管理指南明确指出不同层级体温患者应获得的干预措施,让护理人员做到有理可依,有证可循,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过度护理与护理缺失,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体温管理 创伤后低体温 耳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