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中分子间多量子相干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忠 蔡淑惠 +3 位作者 黄玉清 蔡聪波 林雁勤 陈志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源自核自旋远程偶极相互作用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iMQC)以其独特的性质在核磁共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常规的单量子相干信号相比,iMQC信号具有下列特性:iMQC信号与实验可控的偶极相关距离为半径的空间区域内的自旋粒子数相关;iMQC信... 源自核自旋远程偶极相互作用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iMQC)以其独特的性质在核磁共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常规的单量子相干信号相比,iMQC信号具有下列特性:iMQC信号与实验可控的偶极相关距离为半径的空间区域内的自旋粒子数相关;iMQC信号与局域磁场分布或局域磁化率效应相关;iMQC信号具有独特的弛豫和扩散特性.这些性质使iMQC在核磁共振波谱和成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iMQC现象的研究历史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对我们小组这10几年来在iMQC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包括对iMQC性质的研究及其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中高分辨核磁共振谱和成像方面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不均匀不稳定场 高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的三维磁共振成像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涛 孙惠军 +1 位作者 蔡聪波 陈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8,共6页
核磁共振中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源自远程偶极相互作用.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的成像信号能提供一种新的对比度机理.为了快速、高效地模拟和研究该对比度机理,本文运用如下算法:先对磁共振信号在实空间进行傅立叶变换,从而将磁化量从... 核磁共振中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源自远程偶极相互作用.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的成像信号能提供一种新的对比度机理.为了快速、高效地模拟和研究该对比度机理,本文运用如下算法:先对磁共振信号在实空间进行傅立叶变换,从而将磁化量从实空间变换至k空间,计算远程偶极场和扩散效应,然后将其变换回实空间来处理化学位移和弛豫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准确反映三维结构样品中的偶极场效应,并且验证了由此产生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能够有效地提高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远程偶极场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成像对比度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时测量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的快速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绍宽 陈忠 +1 位作者 陈志伟 廖新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提出一种可同时直接测量高极化核自旋体系分子间 n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数 Dn的一维核磁共振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单组份单峰的高极化核自旋体系 ,分子间 n(n≥ 1)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 提出一种可同时直接测量高极化核自旋体系分子间 n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数 Dn的一维核磁共振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单组份单峰的高极化核自旋体系 ,分子间 n(n≥ 1)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数 Dn 分别具有如下关系 :T2 ,n ≈ T2 ,1/ n和 Dn ≈n D1,这里 T2 ,1和 D1分别为该峰的单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 .这些结果有助于揭示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和自扩散的性质和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横向弛豫时 自扩散系数 高极化核自旋体系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中分子间多量子相干CRAZED序列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群英 蔡淑惠 +1 位作者 朱小钦 陈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对检测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的CRAZED脉冲序列的最佳射频脉冲翻转角及延迟时间进行了探讨.通过综合运用偶极场理论和积算符公式,得到不同相干阶数下CRAZED序列的相对信号强度与射频脉冲翻转角及延迟时间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并利用计算机... 对检测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的CRAZED脉冲序列的最佳射频脉冲翻转角及延迟时间进行了探讨.通过综合运用偶极场理论和积算符公式,得到不同相干阶数下CRAZED序列的相对信号强度与射频脉冲翻转角及延迟时间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对延迟时间进行优化,所得结果由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得到的信噪比和最佳延迟时间的关系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因此,所得出的理论方法可用于指导实验参数的优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脉冲序列 延迟时 参数优化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极化自旋体系纵向弛豫时间的测量
5
作者 王冬 林雁勤 +1 位作者 廖新丽 陈志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高极化自旋体系中由于强辐射阻尼效应的影响,常规的纵向弛豫时间(T1)测量方法不再适用或需修改.本文提出了高极化自旋体系T1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测量方法.通过相干脉冲梯度场抑制演化期的辐射阻尼效应,利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的性质... 在高极化自旋体系中由于强辐射阻尼效应的影响,常规的纵向弛豫时间(T1)测量方法不再适用或需修改.本文提出了高极化自旋体系T1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测量方法.通过相干脉冲梯度场抑制演化期的辐射阻尼效应,利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的性质消除检测期的辐射阻尼效应,在绝对值谱模式下对谱峰峰高拟合,准确计算出T1.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法与饱和恢复法对辐射阻尼效应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方法能有效地抑制辐射阻尼效应,准确测量高极化自旋体系纵向弛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饱和恢复法 辐射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