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离子-基质分子间作用调控增强PEO基离子凝胶热电性能
1
作者 张睿涵 王连军 +1 位作者 江莞 孙婷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离子热电材料因其毫伏级高热电势,在热电能源转换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调控实现其热电势的有效增强是离子热电材料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1-乙基-3-甲基咪唑氯(E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EMI... 离子热电材料因其毫伏级高热电势,在热电能源转换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调控实现其热电势的有效增强是离子热电材料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1-乙基-3-甲基咪唑氯(E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EMImTFSI)两类离子液体以及聚环氧乙烷(PEO)为原料制备离子凝胶,研究离子液体与聚合物基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差异及其对热电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阴离子组分调控,实现热电性能的有效提升。研究结果表明,EMImTFSI通过阴离子TFSI^(-)中的CF_(3)与PEO的—OH和CH_(2)产生氢键作用,EMImCl则通过阴离子Cl^(-)与PEO的—OH产生分子间氢键作用,且Cl^(-)与PEO的—OH之间的分子间氢键作用强于TFSI^(-),使得PEO基底聚合物不定形区域增加,有助于EMImCl在PEO基底获得更高的阴阳离子迁移差。最终,通过上述阴离子与基质分子间相互作用调控,PEO/EMImCl热电势相比PEO/EMImTFSI提高了约38%,其值可达12.51 mV/K,这为制备高性能离子热电材料提供更多可借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热电 分子相互作用 热电势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作用力对香豆素和乙酸与Cu(Ⅱ)络合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代丹青 邢晶 +2 位作者 董炜 陈全 吴敏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9-1456,共8页
植物根系分泌物是影响植物对重金属吸收以及对重金属胁迫响应的重要因素.根系分泌物中的小分子有机酸、酚等有机物与重金属具有强结合力,从而影响重金属在根际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因此,本研究探究了根系分泌物中小分子有机物香豆素和乙... 植物根系分泌物是影响植物对重金属吸收以及对重金属胁迫响应的重要因素.根系分泌物中的小分子有机酸、酚等有机物与重金属具有强结合力,从而影响重金属在根际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因此,本研究探究了根系分泌物中小分子有机物香豆素和乙酸与Cu(Ⅱ)络合的行为,通过Xigo湿式比表面分析仪测定弛豫时间、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探究了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随有机物浓度增加,香豆素和乙酸与Cu(Ⅱ)单位络合量及条件稳定常数均降低,这归因于乙酸分子间—O—H与—C=O形成氢键作用力,香豆素分子间—C=O与苯环上—C—H形成静电吸引力,这两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强于它们与Cu(Ⅱ)结合的作用力.乙酸与Cu(Ⅱ)络合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pH值越低,羧基中H不易解离,氢键作用增强,与Cu(Ⅱ)络合能力降低.而香豆素分子间静电吸引作用力几乎不受pH条件影响.本研究通过解析根系小分子有机物与重金属络合行为,为探究根系分泌物在介导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迁移转化中的环境作用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络合 氢键作用 静电吸引 分子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3
作者 崔达 尹鹤霖 +3 位作者 吴爽 刘斌 王琦 王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5-602,共8页
不同于传统单分子分解机制,聚焦双分子反应热解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GGA/RPBE方法,选取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苄基苯基醚(BPE)为研究对象,确定其中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关键产物在热解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途径... 不同于传统单分子分解机制,聚焦双分子反应热解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GGA/RPBE方法,选取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苄基苯基醚(BPE)为研究对象,确定其中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关键产物在热解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途径,并重点研究木质素中取代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分子反应中,取代基会提高各个键的活性,CH_(3)取代基会促进C—O键的均裂。木质素分子与自由基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但取代基会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且取代基上H自由基参与反应的意向弱于木质素连接键上的H自由基。4种α—O—4型木质素脱氢二聚体自由基主要可能发生均裂的键是O—C_(芳香族)键,而非C_(α)—O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木质素 热解 密度泛函理论 α—O—4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检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封加栋 陆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2-879,共8页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辅助药物研发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极短时间、极低检测限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膜...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辅助药物研发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极短时间、极低检测限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膜干涉、背向散射干涉以及微量热泳动这4种常见的、基于光学检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的原理、特点及最新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为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膜干涉 背向散射干涉 微量热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安非他酮多晶型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安 潘雅典 +3 位作者 林玉婷 朱咏娟 刘媛媛 孙柏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以多晶型药物盐酸安非他酮为模型药物,探讨晶体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稳定性影响。对四种晶型从分子构象、分子间氢键等进行了详细比较;利用CrystalExplorer软件中Hirshfeld表面和能量框架模块,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四种晶型中分子间... 以多晶型药物盐酸安非他酮为模型药物,探讨晶体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稳定性影响。对四种晶型从分子构象、分子间氢键等进行了详细比较;利用CrystalExplorer软件中Hirshfeld表面和能量框架模块,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四种晶型中分子间作用方式和作用能的大小。结果显示室温下最稳定的晶型KUMCAX01具有更稳定的分子构象,更高的堆积指数,Cl…H、O…H等较强分子间作用力贡献比例更大,与周围离子总相互作用能更高,为深刻理解多晶型药物晶体构造差异对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非他酮 多晶型 晶体结构 Hirshfeld表面分析 分子相互作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邵博孝 吴玮 苏培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目的]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跃迁对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eneralized Kohn-Sham based energy decompositio... [目的]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跃迁对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eneralized Kohn-Sham based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GKS-EDA),对两种Waston-Crick构型和两种stacked构型的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对于Waston-Crick构型的碱基对,n→π^(*)跃迁削弱了轨道极化作用但加强了电子相关作用,激发态分子间相互作用由电子相关作用主导,而π→π^(*)跃迁对分子间氢键影响较小;对于stacked构型的碱基对,π→π^(*)跃迁削弱了静电相互作用但增强了电子相关作用.[结论]Waston-Crick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受电子激发跃迁影响较大,而电子激发跃迁基本不改变stacked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 DNA碱基对 分子相互作用 能量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壳聚糖复合物的相变行为及分子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元强 童真 +1 位作者 陈鸣才 梁学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7-190,共4页
应用静态热机械分析(TMA)、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乙二醇(PEG)与壳聚糖(Chitosan)形成复合物的相变行为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复合物中壳聚糖含量高于15%时,复合物表现出固态相转变行为;PEG与... 应用静态热机械分析(TMA)、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乙二醇(PEG)与壳聚糖(Chitosan)形成复合物的相变行为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复合物中壳聚糖含量高于15%时,复合物表现出固态相转变行为;PEG与Chitosan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氢键,束缚和限制了复合物中PEG熔融态的平动自由,致使复合物在高温态下表现出固体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壳聚糖 复合物 相变行为 分子相互作用 氢键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直接能量表征——高灵敏等温滴定量热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娄朋晓 王玉洁 +2 位作者 白光月 范朝英 王毅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01-1407,共7页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热力学研究的直接实验方法就是利用量热手段测定相互作用的能量参数.本文对TAM Ⅲ-ITC纳焦级量热计进行了电标定实验和标准反应热测量,结果显示本量热计的精密度为±0.09%;量热用基准物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与...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热力学研究的直接实验方法就是利用量热手段测定相互作用的能量参数.本文对TAM Ⅲ-ITC纳焦级量热计进行了电标定实验和标准反应热测量,结果显示本量热计的精密度为±0.09%;量热用基准物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与盐酸的反应热((-47.48±0.12)kJ·mol-1)与文献值一致.采用此量热计,对典型的头-尾链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测量得到了与文献报导值很好吻合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化焓,而且对具有亲水-疏水面式刚性结构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胆酸钠(NaC)也获得了可靠的结果.进一步地,对于相反电荷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DTAB/NaC),分别研究了在富NaC区和富DTAB区体系混合胶束的形成.结果说明DTAB/NaC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在富NaC区有较强的协同效应,而在富DTAB区的协同效应较弱.本文结合电导率测定结果,对DTAB/NaC混合体系在水溶液中的分子自组装热力学行为进行了有价值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 分子相互作用 热力学 表面活性剂 相互作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量子化学研究——TATB与甲烷、聚乙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金山 肖鹤鸣 董海山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1-227,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B3LYP/ 3 2 1G 方法 ,求得TATB(1,3,5 三氨基 2 ,4,6 三硝基苯 )与CH4 模型体系的优化构型 ,经Boys Bernardi方案校正基组叠加误差求得其精确结合能为- 2 33kJ/mol,经自然键轨道 (NBO)分析 ,表明二者之间存在...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B3LYP/ 3 2 1G 方法 ,求得TATB(1,3,5 三氨基 2 ,4,6 三硝基苯 )与CH4 模型体系的优化构型 ,经Boys Bernardi方案校正基组叠加误差求得其精确结合能为- 2 33kJ/mol,经自然键轨道 (NBO)分析 ,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电荷转移。还用MO PM3方法计算TATB与 (-CH2 -CH2 - ) n(n =1,2 ,3,4,5 )的混合体系 ,由色散能校正电子相关求得其近似结合能。随着n增大 ,(-CH2 -CH2 - ) n 与TATB混合体系的计算结果呈规律性递变 ;当n =5时 ,求得其与TATB的最大结合能约为 - 3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聚乙烯 分子相互作用 TATB PBX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甲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DFT和ab initio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谭金芝 肖鹤鸣 +1 位作者 贡雪东 李金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14,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从头算(abinitio)方法,分别在B3LYP/6-31G和HF/6-31G水平上求得硝酸甲酯三种二聚体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并用6-311G和6-311++G基组进行总能量计算.对HF/6-31G计算结果进行MP4SDTQ电子相关校正.在各基组下...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从头算(abinitio)方法,分别在B3LYP/6-31G和HF/6-31G水平上求得硝酸甲酯三种二聚体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并用6-311G和6-311++G基组进行总能量计算.对HF/6-31G计算结果进行MP4SDTQ电子相关校正.在各基组下均进行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结合能.对6-31G优化构型作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600K温度下单体和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详细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应计算结果,发现DFT求得的分子间距离较短,分子内键长较长,所得结合能均小于相应abinitio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甲酯二聚体 分子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DFT 从头算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与NO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清文 高宏 +3 位作者 黄昊 王义明 冯军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73-1375,共3页
Nanocrystalline TiO 2 particles film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eminent matrix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biomolecules due to its high biocompatiability, high protein loading and special binding ability. The direct elec... Nanocrystalline TiO 2 particles film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eminent matrix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biomolecules due to its high biocompatiability, high protein loading and special binding ability. The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of hemoglobin was achieved at nanosized TiO 2 film electrode, in which a well defined redox peak of hemoglobin could be observed. However, this peak decreased with the presence of NO, indica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of hemoglobin was inhibited by the interation between hemoglobin and NO. While the further evidence revealed that such activity could be recovered after releasing NO from hemoglobin with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分子相互作用 电化学方法 一氧化氮 纳米氧化钛涂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硝胺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居学海 肖鹤鸣 贡雪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0-443,共4页
用 ab initio方法 ,在 HF/6-3 1 G* 水平下求得 N -甲硝胺二聚体势能面上 3种优化构型 ,经 MP4和 MP2校正电子相关能及校正基组叠加误差 (BSSE) ,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 -1 8.81 k J·mol- 1 .甲基内旋转对相互作用能影响较大 ... 用 ab initio方法 ,在 HF/6-3 1 G* 水平下求得 N -甲硝胺二聚体势能面上 3种优化构型 ,经 MP4和 MP2校正电子相关能及校正基组叠加误差 (BSSE) ,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 -1 8.81 k J·mol- 1 .甲基内旋转对相互作用能影响较大 .在标准状态下 ,由单体形成最稳定二聚体的自由能变化为 1 0 .0 2 k J· mo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硝胺二聚体 分子相互作用 从头计算法 热力学性质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伯华 李来才 唐作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5-279,共5页
在密度泛函 (DFT)B3LYP/ 6_311+ +G( 3d ,3p)水平 ,对中性甘氨酸的最小点结构Ip和H2 O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复合物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 ,发现了三个氢键极小结构A、C和E ,其中结构A为最稳定结构 ,它是H2 O与甘氨酸的羧基 ( -COOH)... 在密度泛函 (DFT)B3LYP/ 6_311+ +G( 3d ,3p)水平 ,对中性甘氨酸的最小点结构Ip和H2 O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复合物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 ,发现了三个氢键极小结构A、C和E ,其中结构A为最稳定结构 ,它是H2 O与甘氨酸的羧基 ( -COOH)形成两个氢键的结构 ,具有C1对称性。分别采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和MP2方法 ,在 6 - 311+ +G( 3d ,3p)水平 ,对结构A的结构和结合能进行了比较计算 ,得到结合能ΔEDFT为 - 4 1.88kJ/mol,ΔEMP2 为 - 4 0 .3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分子 分子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 DFT 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 结合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分离体系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焜 李晓佩 +1 位作者 徐怡庄 刘会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萃取反应和传质大多发生在溶液相界面,而萃取体系的新相生成和相分离行为取决于溶液相内分子微观聚集结构的变化。研究萃取分离过程溶液相内及相界面发生的各种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其随萃取反应条件的变化、加和与协同效应,是国际上萃取... 萃取反应和传质大多发生在溶液相界面,而萃取体系的新相生成和相分离行为取决于溶液相内分子微观聚集结构的变化。研究萃取分离过程溶液相内及相界面发生的各种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其随萃取反应条件的变化、加和与协同效应,是国际上萃取分离化学化工的前沿热点,对于深入认识萃取分离过程微观机理、调控分离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萃取分离体系的界面分子间相互作用出发,总结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利用各种实验手段表征液液萃取分离体系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一些代表性工作和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分离 界面 分子相互作用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N(HNC)与NH_3,H_2O和HF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朝旭 张敬畅 曹维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0-324,共5页
在MP2/aug-cc-pVTZ水平上,对HCN(HNC)与NH3,H2O和HF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型复合物进行了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通过在相同水平上的频率验证分析发现了稳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式是HCN(HNC)作为质子供体或作为质子受体形成的复合物.基组... 在MP2/aug-cc-pVTZ水平上,对HCN(HNC)与NH3,H2O和HF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型复合物进行了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通过在相同水平上的频率验证分析发现了稳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式是HCN(HNC)作为质子供体或作为质子受体形成的复合物.基组重叠误差对总相互作用能的影响均小于3.34 kJ/mol.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研究了单体和复合物中的原子电荷和电荷转移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Symmetry Adapted Perturbation Theory)能量分解结果表明,在分子间相互作用中,静电作用与诱导作用占主导地位,而诱导作用与复合物的电荷转移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N(HNC) 分子相互作用 基组重叠误差 自然键轨道 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π共轭配体溶剂化效应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素慈 殷秀莲 +1 位作者 马晶 谢吉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92-2500,共9页
采用可极化的连续介质模型(PCM),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水平下研究了溶剂极性对有机π共轭配体N,N'-Bis-(3-pyridyl)ethylene-bis-urea(BPEBU)中syn-anti构象的分子几何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并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 采用可极化的连续介质模型(PCM),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水平下研究了溶剂极性对有机π共轭配体N,N'-Bis-(3-pyridyl)ethylene-bis-urea(BPEBU)中syn-anti构象的分子几何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并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采用明确溶剂模型研究了溶质-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BPEBU中尿素基上的C O键和N—H键以及吡啶环上的C—N键被明显极化,使羰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的电负性明显增强,尿素基的N—H键上氢原子的正电荷也显著增加.分子动力学模拟统计的结果表明,在极性较强的乙醇溶液中,有明确的O…H—O,N…H—O和N—H…O等3种氢键作用存在,而在丙酮溶液中,只有N…H—O一种氢键作用存在,而且与乙醇溶液中的N…H—O作用相比要弱些.另外,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连续/明确的混合溶剂模型,优化得到了溶质-溶剂三聚体的超分子簇结构,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第一溶剂层中的超分子结构相比,两者定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相互作用 溶剂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7团簇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其裂解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东 徐哲 +3 位作者 燕翔 刘磊 王恒 王晶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2,共5页
采用色散校正密度泛函理论的RI-B2PLYP-D3和PW6B95-D3方法得到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四种气相团簇,以此模拟FOX-7分子在晶体结构中的存在状态。绘制了团簇形成过程中各分子相邻处的电子密度差图,从电子密度变化的角度解... 采用色散校正密度泛函理论的RI-B2PLYP-D3和PW6B95-D3方法得到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四种气相团簇,以此模拟FOX-7分子在晶体结构中的存在状态。绘制了团簇形成过程中各分子相邻处的电子密度差图,从电子密度变化的角度解释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形成及来源,研究了凝聚相FOX-7分子间相互作用对FOX-7裂解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FOX-7团簇中分子间相互作用源于电子偏移形成的部分分子间共享电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同时也使部分分子内的化学键被弱化,致使FOX-7的裂解通道发生改变。采用PW6B95-D3理论时,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各团簇中FOX-7的C—NO_2键裂解活化能比单分子状态时普遍降低。不同团簇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角度不同,硝基异构反应的过程有所变化,与单分子FOX-7相比,团簇Ⅱ硝基异构通道的活化能下降了210.9 k J·mol^(-1),而团簇Ⅳ硝基异构通道的活化能升高了39.4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氨基-2 2-二硝基乙烯(FOX-7) 裂解 团簇 分子相互作用 电子密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溶液中离子与丙氨酸极性基团间的作用对丙氨酸缔合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莹 易海波 +3 位作者 李会吉 代倩 曹治炜 路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5-1044,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盐水溶液中Na+、Cu2+、Zn2+、Cl-与丙氨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丙氨酸分子缔合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显示丙氨酸分子与Na+、Cu2+、Zn2+、Cl-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强其电荷分离.经典分子...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盐水溶液中Na+、Cu2+、Zn2+、Cl-与丙氨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丙氨酸分子缔合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显示丙氨酸分子与Na+、Cu2+、Zn2+、Cl-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强其电荷分离.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在水溶液中两性离子形式的丙氨酸存在三种缔合结构.盐水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与丙氨酸间的相互作用均能一定程度上减弱丙氨酸分子的缔合.但是阳离子与丙氨酸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受离子水合作用的影响.由于Cu2+水合作用较强,虽在气相中Cu2+与丙氨酸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明显比Na+强,但是在水溶液中则情况刚好相反.在Zn Cl2稀溶液中,Zn2+与丙氨酸间的相互作用被其第一水合壳层隔开.但这种相互作用仍能明显影响丙氨酸分子的缔合,这与Zn2+的水合壳层特征有关.另外,离子与丙氨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会削弱丙氨酸的缔合,也可导致丙氨酸分子间的缔合结构发生转变.离子浓度也会影响其与丙氨酸分子间的缔合形式以及丙氨酸的缔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 阳离子 水合 缔合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共溶剂二元体系溶质的偏摩尔体积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维良 李璇 张敬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14-1620,共7页
在 313 5~ 32 3 5K、 7~ 14MPa范围内测定了CO2 及CO2 甲醇、CO2 乙醇、CO2 正丁醛、CO2 异丁醛二元混合流体的表观密度 ,讨论了压力、第 2组分的种类和加入量对CO2 表观密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讨论了温... 在 313 5~ 32 3 5K、 7~ 14MPa范围内测定了CO2 及CO2 甲醇、CO2 乙醇、CO2 正丁醛、CO2 异丁醛二元混合流体的表观密度 ,讨论了压力、第 2组分的种类和加入量对CO2 表观密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讨论了温度、压力和第 2组分的性质对溶质偏摩尔体积的影响规律 .实验发现 :CO2 共溶剂二元体系在临界点附近溶质的偏摩尔体积出现较大的负值 ,反映了CO2 与共溶剂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使CO2 分子发生聚集现象 ;CO2 分子聚集程度与共溶剂分子大小及空间结构有关 ,分子越大或越规则 ,CO2 分子聚集程度越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偏摩尔体积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B分子的结构及分子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波 黄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8,共6页
采用Hartree 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BPW 91方法 ,对TATB双分子系统的几何结构和能量进行了优化和计算 ,得到双分子共平面的平衡结构。结果表明在TATB分子内部H和O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氢键。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TATB分子的对称性下降。一般地 ... 采用Hartree 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BPW 91方法 ,对TATB双分子系统的几何结构和能量进行了优化和计算 ,得到双分子共平面的平衡结构。结果表明在TATB分子内部H和O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氢键。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TATB分子的对称性下降。一般地 ,没有充分计入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时 ,计算得到的C -N键长比实验测得值大 ,而计算得到的C -C键长比实验测得值小。计算并讨论了TATB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表明TATB分子形成晶体结构时 ,应当以层状晶体结构最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B 分子相互作用 从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