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16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1
作者 赵雪琰 魏建国 +3 位作者 李盼 任华艳 吕新全 赵志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LGFMS 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5~65岁,术前病程1 d~20 a,肿瘤直...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LGFMS 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5~65岁,术前病程1 d~20 a,肿瘤直径2.0~24.2 cm。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6/16例MUC4弥漫阳性,9/10例EMA、10/10例Dog-1局灶弱阳性。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4/16例FUS基因断裂,1/2例EWSR1基因断裂。二代测序结果显示:1例EWSR1::CREB3L1基因重排;15例FUS::CREB3L2基因重排,其中1例伴有ETV6::ERP27基因重排及MYC和CSMD3基因扩增。16例均手术切除,随访7~79个月,2例复发转移并死亡。结论:免疫组化MUC4表达和FUS/EWSR1基因重排对LGFMS诊断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遗传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冬云 金玉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539,共4页
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MLA)属于罕见的腺癌类型,其组织学起源尚不明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LA通常为多种结构混合存在,伴嗜酸性分泌物的小管状或腺管状结构是最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有助... 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MLA)属于罕见的腺癌类型,其组织学起源尚不明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LA通常为多种结构混合存在,伴嗜酸性分泌物的小管状或腺管状结构是最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MLA具有高度侵袭性,患者预后差,最佳治疗方案尚不统一,有待进一步临床分析。该文对近年MLA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综述,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中肾样腺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分子遗传学特征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鸿远 董辉 +3 位作者 俞花 朱玉瑶 余秋凤 钱尤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肝脏IDCS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 目的 探讨肝脏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肝脏IDCS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年龄分别为39、67岁,肿瘤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见肿瘤组织呈弥漫片、巢状分布,有凝固性坏死,对周围肝窦有侵犯,细胞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界不清、胞质嗜酸,核大空泡状,核膜及核仁明显,部分可见核沟,核分裂象易见,间质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一定数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表型:vimentin、S-100、Fascin、CD68和CD163均阳性,CD4部分阳性,CD1a、Langerin(CD207)、CD21、CD23、CD35等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MMR蛋白均阳性,微卫星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未检测到B细胞及T细胞克隆性重排。二代测序结果示:1例存在ERBB2、IDH1、FGFR3和KRAS基因错义突变,1例存在ERBB2、BRAF V600E和CREBBP基因错义突变。结论 原发性肝脏IDC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组织细胞/树突细胞肿瘤,恶性度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需与组织细胞肉瘤、Langerhans细胞肉瘤、转移性黑色素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 分子遗传学特征 ERBB2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伴IRF4基因重排大B细胞淋巴瘤6例病例系列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楠 段彦龙 +5 位作者 周春菊 金玲 杨菁 黄爽 张梦 张永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4,共5页
背景儿童伴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基因重排大B细胞淋巴瘤(LBCL)在WTO淋巴瘤分类(2017)中被定义为一种独特亚型,临床罕见,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有必要将其与其他LBCL进行区分。目的探讨儿童伴IRF4基因重排LBC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 背景儿童伴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基因重排大B细胞淋巴瘤(LBCL)在WTO淋巴瘤分类(2017)中被定义为一种独特亚型,临床罕见,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有必要将其与其他LBCL进行区分。目的探讨儿童伴IRF4基因重排LBC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方面的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诊治的伴IRF4基因重排LBCL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检索PubMed、万方和知网数据库,行文献复习。主要结局指标伴IRF4基因重排的LBCL患儿的完全缓解率。结果本文纳入6例,占同期我院收治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2.7%,男5例,女1例;发病年龄7(4~13)岁。瘤灶受累部位局限于头颈部4例、肠道1例,头颈部及肠道1例。起病至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转移。临床分期Ⅱ期4例,Ⅲ期2例。文献检索到56例,合并本文共62例伴IRF4基因重排的LBCL患儿,男38例(61.2%),起病年龄为11.2(3,18)岁,瘤灶主要受累部位为头颈部(79%)、肠道及腹股沟(21%);多为孤立病灶,起病至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转移。临床分期Ⅰ~Ⅱ期占79%。本文6例光镜下2例呈现完全结节状滤泡样结构、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结节,缺乏套区及吞噬核碎片形成的“星空现象”;4例呈现完全弥漫样结构,表现为肿瘤细胞中等大小或偏大,核染色质分散,可见小的嗜碱性核仁。免疫组化均表达CD20、PAX5和BCL-6,MUM1强表达,Ki-67阳性指数90%~95%,3例CD10、BCL-2阳性,6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到IRF4重排,均未检测到BCL-6、BCL-2及C-MYC基因重排。62例显示完全弥漫样结构占43.5%,完全结节状滤泡样结构37.1%,混合样19.4%;88.7%可检测出伴IRF4的重排。结论伴IRF4重排的LBCL临床罕见,肿瘤受累部位以头颈部为主,临床分期以早期病变为主,多为孤立及惰性,进展慢,侵袭性弱,预后好;病理形态表现为完全弥漫样、滤泡样及混合样结构,免疫组化均表达CD20、PAX5和BCL-6,MUM1强表达,Ki-67阳性指数较高,FISH结合二代基因测序可检测出IRF4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B细胞淋巴瘤 IRF4基因重排 儿童 分子遗传学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骨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钱尤雯 俞花 +2 位作者 卢涛 余秋凤 董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肝脏原发性骨肉瘤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PCR-毛细管电泳法及NGS高通量测序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肝脏原发性骨肉瘤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PCR-毛细管电泳法及NGS高通量测序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呈弥漫片、巢状分布,有凝固性坏死。细胞短梭形或不规则形、高度间变,明显的核染色质异常及核仁,大量核分裂象,包括病理性核分裂象。局部区域可见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分化不成熟的软骨及骨样基质,伴肿瘤细胞直接成骨证据。免疫表型:vimentin、SATB2、MMR均阳性,其他谱系特异性标志物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50%。微卫星检测结果为微卫星稳定型(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二代测序结果示KRAS和TP53基因错义突变。结论肝脏原发性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骨外骨肉瘤,临床特征为肝脏原发、无骨受累,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骨外骨肉瘤 分子遗传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部分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演化分析
6
作者 伏文博 王晓亮 +5 位作者 尹才 周海宁 马龙 邸静 陈苏徽 李知新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第3期73-78,共6页
为了解宁夏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与分子遗传学特征,2022年4—6月在宁夏养禽业集中的6个县(市、区)共采集1 240份咽喉/泄殖腔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AIV核酸检测,并对RT-PCR扩增的HA基因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及生物信息... 为了解宁夏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与分子遗传学特征,2022年4—6月在宁夏养禽业集中的6个县(市、区)共采集1 240份咽喉/泄殖腔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AIV核酸检测,并对RT-PCR扩增的HA基因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样本中总AIV阳性率为9.84%,其中H9亚型阳性率为7.59%;HA蛋白裂解位点分析发现氨基酸序列均为PSRSSR的非连续性碱性氨基酸的插入,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特征,且均发生Q234L突变(H9编码),具有与人流感受体唾液酸α-2,6-受体结合的特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9亚型AIV毒力和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有趋于转强的可能性,经过基因重排可能会进化出新的禽流感亚型或分支。因此,在禽类养殖过程中,必须对H9亚型AIV加以重视并加强预警,严格做好监测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AIV 分子遗传学特征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