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病理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丽 郭东辉 +1 位作者 王轶英 ZHENG Wenxin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6-808,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关于其发病机制、分子遗传学改变、恶性前期病变、组织学分类等领域的研究均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选择有临床意义的病理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作一评述。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临床意义 癌病理 分子遗传学改变 恶性肿瘤 女性生殖道 组织学分类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经外科医师角度解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76-383,共8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医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本质、分子遗传学改变、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及结局之间相关性逐渐深入认识的过程。医学研究、临床实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医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本质、分子遗传学改变、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及结局之间相关性逐渐深入认识的过程。医学研究、临床实践、流行病学调查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不断发展的直接动力。近年来,超微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组织学分类 神经外科医师 分子遗传学改变 解读 国际学术交流 流行病学调查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玉琢 张昊 施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2-1375,共4页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 EMC)是少见的低级别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经典生长方式呈双相导管样结构,即由内层的导管上皮和外层的透明肌上皮组成,但两种细胞的比例、分化程度变化较大,使EMC组织学具有较大...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 EMC)是少见的低级别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经典生长方式呈双相导管样结构,即由内层的导管上皮和外层的透明肌上皮组成,但两种细胞的比例、分化程度变化较大,使EMC组织学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易与其它双相分化的涎腺肿瘤和含有透明细胞的肿瘤混淆。该文对近年涎腺EMC的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上皮-肌上皮癌 组织学变异 分子遗传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