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氧自由基的研究(Ⅲ)——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的分子轨道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有成 刘中立 王玉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4期477-483,共7页
用EHMO法对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TMHPO)作了量子化学计算,计算出分子的平衡构象为椅式构象,并应具有12°的“离平面”夹角,与实验测定的构象符合;对分子轨道能级的分析说明了TMHPO具有颜色的原因,并指出了可见—紫外光... 用EHMO法对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TMHPO)作了量子化学计算,计算出分子的平衡构象为椅式构象,并应具有12°的“离平面”夹角,与实验测定的构象符合;对分子轨道能级的分析说明了TMHPO具有颜色的原因,并指出了可见—紫外光谱图上两个吸收带的性质;根据对未成对电子自旋密度的计算得出ESR超精细分裂常数为10.8G,与实验值符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超精细分裂 氮氧自由基 自旋密度 分子轨道计算 分子轨道能级 椅式构象 (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分子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Ⅱ):碎片分子轨道计算及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龙剑英 龙翔云 叶国桢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1期38-42,共5页
运用量子化学的碎片分子轨道计算方法研究淀粉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各结构单元的分子轨道大多定域在自身范围内。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集中在连接两环的成键性较弱的糖苷键上。
关键词 淀粉 结构单元 相互作用 碎片分子轨道计算方法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系共轭分子的能级和分子轨道计算
3
作者 席燕文 《兵工学报》 EI CAS 1983年第1期27-42,共16页
本文以Hückel分子轨道理论为基础,提出苯系共轭分子的能级和分子轨道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建立了骨架方程和基函数的概念,求出了一些苯系共轭分子的骨架方程和常见基的基函数。将骨架方程和基函数联立求解,即可求得无量纲能级X,从... 本文以Hückel分子轨道理论为基础,提出苯系共轭分子的能级和分子轨道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建立了骨架方程和基函数的概念,求出了一些苯系共轭分子的骨架方程和常见基的基函数。将骨架方程和基函数联立求解,即可求得无量纲能级X,从而得到能级E。将X之值代入轨道系数方程组并求解,即可得到分子轨道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计算 共轭分子 分子轨道理论 能级图 简并度 简并能级 零解 久期 共扼 简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全反式分子链振动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吉超 王春雷 钟维烈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0-1014,共5页
利用ab initio分子轨道计算,对β相聚偏氟乙烯(PVDF)的全反式分子链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值和实验值基本符合,且发现C-C-C键角有两种不同的值,112.8°和113.3°。对该分子的频率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红外强度谱。在400~4000cm^(-1... 利用ab initio分子轨道计算,对β相聚偏氟乙烯(PVDF)的全反式分子链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值和实验值基本符合,且发现C-C-C键角有两种不同的值,112.8°和113.3°。对该分子的频率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红外强度谱。在400~4000cm^(-1)范围内,对30μm厚的聚偏氟乙烯取向膜和取向极化膜进行了红外光谱的测量,红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强度谱基本一致。把所有振动模式分成六个系列:系列Ⅰ(544~415cm^(-1)),系列Ⅱ(913~792cm^(-1)),系列Ⅲ(1353~998cm^(-1)),系列Ⅳ(1458~1361cm^(-1)),系列Ⅴ和系列Ⅵ。其中只有系列Ⅲ能改变分子的电偶极矩,该系列振动模式和β相的PVDF的自发极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全反式分子 振动模式 红外光谱 Ab-initio分子轨道计算 铁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丁二烯与DNA交联致癌机理的研究——代谢产物与鸟嘌呤反应及与DNA交联作用的AM1计算
5
作者 周志刚 戴乾圜 钟儒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7-431,共5页
采用AMI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物1.2-环氧3,4-丁烯(EB)和1,2,3,4二环氧丁烷(DEB)与DNA鸟嘌呤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及DEB与DNA片段生成烷化交联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结果得出:用烷化反应的难易程度难以解释DEB的致突性比EB大100倍的... 采用AMI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物1.2-环氧3,4-丁烯(EB)和1,2,3,4二环氧丁烷(DEB)与DNA鸟嘌呤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及DEB与DNA片段生成烷化交联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结果得出:用烷化反应的难易程度难以解释DEB的致突性比EB大100倍的实验事实;强致突的DEB可与鸟嘌吟发生两次烷化反应,生成DNA交联产物,交联后的DNA结构稳定、变形小:而EB则不能交联.这可能为两者基因毒性差异巨大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 致癌机理 分子轨道计算 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掺杂聚乙炔的量子化学研究
6
作者 曹阳 陶福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采用环状原子簇(H_(3)Li)_(4)体系模拟掺杂聚乙炔,进行了ab initio限制性Hartree-Fock自洽场分子轨道计算,得到该体系总能量、能级、键级等数值随形变参数变化的规律,解释了掺杂聚乙炔构型和能带的变化规律、绝缘体金属转变过程及其电... 采用环状原子簇(H_(3)Li)_(4)体系模拟掺杂聚乙炔,进行了ab initio限制性Hartree-Fock自洽场分子轨道计算,得到该体系总能量、能级、键级等数值随形变参数变化的规律,解释了掺杂聚乙炔构型和能带的变化规律、绝缘体金属转变过程及其电导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炔 量子化学研究 自洽场 分子轨道计算 原子簇 形变参数 键级 绝缘体金属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在兴起的富勒烯系统化学
7
作者 吴德贤 夏萍芳 赵华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富勒烯(Fullerene)是含偶数碳原子并形成封闭笼子形的分子.它们中的原始典型Buckminsterfullerene,C<sub>60</sub>是在1985年被美国Rice大学的Richard E.Salley及英国Sussex大学的Harry.F.Kroto等首先发现。他们根据它的... 富勒烯(Fullerene)是含偶数碳原子并形成封闭笼子形的分子.它们中的原始典型Buckminsterfullerene,C<sub>60</sub>是在1985年被美国Rice大学的Richard E.Salley及英国Sussex大学的Harry.F.Kroto等首先发现。他们根据它的性质提出它是三十二面球形体,其中12个面为五角形,20个面为六角形.随着C<sub>60</sub>及C<sub>70</sub>能以制备量获取,人们对这类碳化合物的研究兴趣正在空前高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碳原子 碳化合物 球形体 五角形 六角形 四面体构型 分子轨道计算 电子转移 亲电取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CO)_3(H_2O)_3]^+及其几个衍生物的结构和成键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东琪 褚泰伟 +1 位作者 王祥云 刘伯里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7-213,共7页
用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法 (abinitioMO)计算了 [Tc(CO) 3(H2 O) 3]+及它的几个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和成键。结果表明 ,CO的反位影响使处于其反位的H2 O、脂肪胺、R2 S、噻吩与fac Tc(CO) 3+核不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但具有π接受能力的芳香胺... 用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法 (abinitioMO)计算了 [Tc(CO) 3(H2 O) 3]+及它的几个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和成键。结果表明 ,CO的反位影响使处于其反位的H2 O、脂肪胺、R2 S、噻吩与fac Tc(CO) 3+核不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但具有π接受能力的芳香胺与fac Tc(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 结构 成键 从头计算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anti-/syn-2,4-diphenylpentane-and 2,4-di-p-tolylpentane-2,4-diols
9
作者 焦银春 曹晨忠 赵小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219-1225,共7页
2,4-diphenylpentane- and 2,4-di-p-tolylpentane-2,4-diols were investigated employing experimental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 at B3LYP/6-31G (d) level. The structure of syn-2,4-di-p-tolylpentane-2,4... 2,4-diphenylpentane- and 2,4-di-p-tolylpentane-2,4-diols were investigated employing experimental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 at B3LYP/6-31G (d) level. The structure of syn-2,4-di-p-tolylpentane-2,4-diol (2b)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anti- and syn-2,4-diphenylpentane-2,4-diols (la and lb). X-ray diffraction indicates that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re formed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s. There is n-n staking interaction in lb and 2b. Good linear correlations and similar results are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1H and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6~exp) and GIAO (Gauge Independent Atomic Orbital) method calculated magnetic isotropic shielding tensors (acalc). HOMO and LUMO molecular orbitals were calculated at the same levels with the different results.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compounds were recorded in EtOH, MeCN, n-BuOH and cyclohexane with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olvent effect is obvious when e is 24.85(EtOH), 35.69(MeCN) and it is weak when e is decreased to 17.33(n-BuOH), 1.18 (cyclohex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rystallography hydrogen bon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DFT) UV-visabsorption solven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