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代甲苯双电荷离子的单分子解离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丰和 刘淑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研究了在70eV电子轰击电离条件下,氯代甲苯及氯化苄产生的双电荷离子[C7H7Cl](2+)、[C7H6Cl](2+·)和[C7H5Cl](2+)为母体的两种类型单分子解离反应.主要讨论了亚稳双电荷离子的异构化反应、失H解高的“偶电子规则”以及... 研究了在70eV电子轰击电离条件下,氯代甲苯及氯化苄产生的双电荷离子[C7H7Cl](2+)、[C7H6Cl](2+·)和[C7H5Cl](2+)为母体的两种类型单分子解离反应.主要讨论了亚稳双电荷离子的异构化反应、失H解高的“偶电子规则”以及单分子电荷分离过渡态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甲苯 分子解离 双电荷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的非谐振效应(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杨 宋立国 +2 位作者 余忆玄 姚丽 林圣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85-2692,共8页
使用MP2/6-311++G(2d,2p)方法和基组,计算了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反应体系详细的势能面。应用RRKM理论,计算了在1000-5000 K的温度范围内的正则系综的速率常数。与此同时,在微正则系综下,我们计算了温度为1000-5000 K对应的能量从451.92到... 使用MP2/6-311++G(2d,2p)方法和基组,计算了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反应体系详细的势能面。应用RRKM理论,计算了在1000-5000 K的温度范围内的正则系综的速率常数。与此同时,在微正则系综下,我们计算了温度为1000-5000 K对应的能量从451.92到1519.52 k J?mol^(-1)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反应通道2、4和5的非谐振效应比较明显。因此对于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反应体系来说其非谐振效应是不能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谐振效应 分子解离反应 RRKM理论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氟化碳分子电离解离过程中的异构化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涂宁远 陈磊 +3 位作者 赵文超 单旭 王恩亮 陈向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离子动量成像谱仪研究了能量为1.0 ke V的电子束碰撞条件下CF_(4)分子的解离动力学.实验上,对解离离子的三维动量进行了成像测量,通过离子飞行时间关联谱识别了CF_(4)^(2+)异构化生成F_(2)^(+)分子的两个通道:F_(2)^(+)+CF_(2)^(+)... 采用离子动量成像谱仪研究了能量为1.0 ke V的电子束碰撞条件下CF_(4)分子的解离动力学.实验上,对解离离子的三维动量进行了成像测量,通过离子飞行时间关联谱识别了CF_(4)^(2+)异构化生成F_(2)^(+)分子的两个通道:F_(2)^(+)+CF_(2)^(+)与CF^(+)+F_(2)^(+)+F,得到了两个通道的离子动能及动能释放分布.对于其中的三体解离通道,我们进一步采用Dalitz图与Newton图等三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解离碎片的动量关联进行了分析.该通道以两个带电离子的背对背出射为主,中性的F原子作为旁观者只得到极小的反冲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化碳 异构化 分子解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下溴化铯的分子结构和解离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安桓 向梅 +2 位作者 布玛丽亚·阿布力米提 王兴晨 郑敬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6-323,共8页
利用Semi-empirical/PM6方法,研究了外电场(-0.015~0.035 a.u.)作用下溴化铯(CsBr)分子的基态结构、键长、总能量、偶极矩、电荷分布、能隙、红外光谱、以及势能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电场作用下,CsBr分子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利用Semi-empirical/PM6方法,研究了外电场(-0.015~0.035 a.u.)作用下溴化铯(CsBr)分子的基态结构、键长、总能量、偶极矩、电荷分布、能隙、红外光谱、以及势能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电场作用下,CsBr分子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Cs-Br键方向的外电场增大,分子键长、电偶极矩、电荷布居数、能隙均逐渐减小,而分子的总能量却逐渐增大,同时分子红外光谱的最强峰发生蓝移;而随着外加负向电场的增大,分子势能面降低,势垒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研究还发现强度为-0.015 a.u.的外电场会使Cs-Br键断裂而发生分子解离,这为大气层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分子解离 SEMI-EMPIRICAL 溴化铯 外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离化态S^(q+)与H_2碰撞中H_2^(r+)的库仑爆炸及解离过程研究
5
作者 汪正林 马新文 杨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163-165,共3页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器和散射离子 反冲离子飞行时间技术测量了 90 0keV的Sq + +H2 碰撞产生的H+ 碎片的能量分布 ,实验表明部分Hr+ 2 发生解离。基于蒙特卡罗方法 ,建立了程序模拟离子与分子碰撞中的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模拟结果与实验 ...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器和散射离子 反冲离子飞行时间技术测量了 90 0keV的Sq + +H2 碰撞产生的H+ 碎片的能量分布 ,实验表明部分Hr+ 2 发生解离。基于蒙特卡罗方法 ,建立了程序模拟离子与分子碰撞中的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模拟结果与实验 (S2 + +H2 ,S2 + +He)测量到的TOF谱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进行了定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库仑爆炸 飞行时间谱 离子分子碰撞 分子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7H_5O]^(2+·)双电荷离子的解离反应研究
6
作者 邱丰和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由苯甲酰氨产生的[C_7H_5O]^(2+·)双电荷离子的单分子解离反应及碰撞诱导解离(CID)和电子捕获诱导解离(ECID)反应,讨论了离子的结构及电荷分离过渡态的结构,该离子主要以保持苯环或苯环上H迁... 本文研究了由苯甲酰氨产生的[C_7H_5O]^(2+·)双电荷离子的单分子解离反应及碰撞诱导解离(CID)和电子捕获诱导解离(ECID)反应,讨论了离子的结构及电荷分离过渡态的结构,该离子主要以保持苯环或苯环上H迁移到侧链的结构存在。用在碰撞室上加电压的方法,排除了CID和ECID谱中单分子解离产物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荷离子 分子解离 CID ECIA 苯甲酰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及其同位素宽区状态方程的核量子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聪 贺贤土 张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8,共8页
应用大规模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氢及其同位素在极端条件下的分子解离规律及状态方程,并给出了参数化的解函数拟合公式。结合分子、原子流体量子振动的一阶修正,揭示了氢及其同位素的核量子效应,解析获得了氢、... 应用大规模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氢及其同位素在极端条件下的分子解离规律及状态方程,并给出了参数化的解函数拟合公式。结合分子、原子流体量子振动的一阶修正,揭示了氢及其同位素的核量子效应,解析获得了氢、氘分子在温稠密区域分子解离规律的差别。由第一性原理状态方程给出了雨贡纽曲线,与气炮、化学炸药、磁驱动、高能激光等实验数据相符合,并详细讨论了由核量子效应导致的氢、氘雨贡纽曲线的同位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 氢及其同位素状态方程 分子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电压形式对空心阴极甲烷放电等离子体组分及离子能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连张翔 安政杰 +3 位作者 罗煌锦 李烨 赵军平 张乔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81,共11页
为了优化空心阴极结构中有机气体放电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放电电压形式,掌握放电等离子体组分及能量特性,采用直流和重复频率脉冲两种外施电压形式,运用发射光谱诊断法结合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放电电压形式下空心阴极甲烷放电等离子体组... 为了优化空心阴极结构中有机气体放电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放电电压形式,掌握放电等离子体组分及能量特性,采用直流和重复频率脉冲两种外施电压形式,运用发射光谱诊断法结合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放电电压形式下空心阴极甲烷放电等离子体组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放电平均电流接近时,直流电压作用下的甲烷分子解离程度比重复频率脉冲电压作用下更高。升高直流电压或脉冲电压幅值,增加脉冲宽度,提高脉冲频率,均可促进甲烷分子解离。不同放电电压形式下甲烷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单碳离子比例差异较大,重复频率脉冲电压作用下,放电等离子体未充分发展,且电子能量更高,利于单碳离子的生成,使单碳离子比例更高。同时,利用减速电场法获得了不同放电电压形式下到达基底的离子能量分布情况,发现重复频率脉冲电压作用下的离子能量更高,并呈双峰分布,直流电压作用下离子能量呈单峰分布。离子能量与外施直流电压或脉冲电压幅值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放电电压形式 甲烷分子解离程度 单碳离子比例 离子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ing pyrolysis of resin carbon for an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华军 李新海 +3 位作者 张新明 王志兴 彭文杰 张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Pyrolytic resin carbon anode for lithoum ion batteries was prepared from thermosetting phenolic resin. Pyrolysis of the primary phenolic resin and the dewatered one was studi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Structu... Pyrolytic resin carbon anode for lithoum ion batteries was prepared from thermosetting phenolic resin. Pyrolysis of the primary phenolic resin and the dewatered one was studi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material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Brunauer-Emmer-Teller surface area analysis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With the increase of pyrolyzing temperature and soaking time, the resin carbon material has larger crystallite sizes of L_c and L_a, low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smaller irreversible capacity and higher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The pyrolyzing temperature and soaking time are optimized to be 1050℃ and 2h. The resin carbon anode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shows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with reversible capacity of 387mA·h/g and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y CARBON phenolic resin AN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