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非常规油气储层的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
1
作者 蔡喜东 张娜 葛方嵘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3,共8页
为了提高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压裂开发效率,以长链脂肪酸酰氯、N,N-二甲基丙二胺和氯乙烯为原料,制得超分子表面活性剂CPA-1;将2%CPA-1与3%氯化钾混合,制得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CPA-1的结构,比较了CP... 为了提高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压裂开发效率,以长链脂肪酸酰氯、N,N-二甲基丙二胺和氯乙烯为原料,制得超分子表面活性剂CPA-1;将2%CPA-1与3%氯化钾混合,制得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CPA-1的结构,比较了CPA-1溶液和压裂液的微观形貌,评价了压裂液的耐温抗剪切性、耐盐性、携砂能力、破胶性和储层保护性能。结果表明,CPA-1溶液含有较多的蠕虫状胶束,氯化钾的加入可以通过静电屏蔽作用和氢键作用进一步促进蠕虫状胶束的生长,使其形成复杂的胶束聚集体结构。压裂液的耐温抗剪切性能较好,在120℃、170 s^(-1)下剪切120 min的黏度可达51.8 mPa·s。压裂液的耐盐性能较强,使用矿化度为25 350、101 400、202 800 mg/L的盐水配制压裂液对其剪切黏度的影响较小,剪切120 min后的黏度为53.1~62.4mPa·s。此外,该压裂液还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破胶性能和储层保护性能。90℃时陶粒在压裂液中的沉降速度仅为0.091 cm/min。煤油体积分数为20%时,可使压裂液在80℃下实现30 min内快速破胶,破胶液无残渣,并且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26.2 mN/m)和油水界面张力(0.84 mN/m)。压裂液破胶液对渗透率为1.08×10^(-3)~32.07×10^(-3)μm^(2)的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的基质渗透率损害率为3.50%~8.70%,对储层的伤害较小,适用于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压裂液 分子表面活性剂 耐温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吕斌 刘煜晨 +2 位作者 杨海恩 胡家瑞 高党鸽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127,共8页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丙烯酸(AA)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中间体(AEO-AA),AEO-AA与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十二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阴-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ASL)。采用FTIR、^(1)HNMR、GPC、DLS和TE...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丙烯酸(AA)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中间体(AEO-AA),AEO-AA与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十二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阴-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ASL)。采用FTIR、^(1)HNMR、GPC、DLS和TEM对P-AASL进行了表征,通过DSC、光学接触角测试仪、表面张力仪、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m(P-AASL)∶m(石油磺酸钠)对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表界活性和洗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ASL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相对分子质量为14027,多分散指数为1.157;P-AASL在水溶液中为分散均匀的球状胶束,平均粒径为141.7 nm,多分散指数为0.136;P-AASL水溶液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0.62 g/L,最低表面张力为33.4 mN/m;质量分数0.3%的P-AASL水溶液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10^(–1)mN/m,将油湿性天然岩心的水接触角降至40°以下;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可将原油和水界面张力降至1×10^(–3)mN/m,洗油效率可达7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界面张力 复配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洗涤剂中的应用性能
3
作者 严羽欢 潘鹤潮 +2 位作者 鲍红洁 赵建红 何一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0-938,共9页
分别利用凝胶色谱仪、表面张力仪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聚醚-聚丙烯酸/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HS-PA的分子量、表面张力以及胶束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并考察了HS-PA在分别以LAS/AES/AEO_(9)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非结构型/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增稠性能、... 分别利用凝胶色谱仪、表面张力仪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聚醚-聚丙烯酸/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HS-PA的分子量、表面张力以及胶束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并考察了HS-PA在分别以LAS/AES/AEO_(9)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非结构型/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增稠性能、去污性能、液晶形态、悬浮性能以及流变行为。性能表征结果表明:HS-PA的重均分子量为4244,临界胶束浓度为3×10^(-7)mol/L,平衡表面张力为42.06 mN/m;当HS-PA分别与LAS、AES、AEO_(9)形成混合胶束时,聚集体的平均粒径增大;在非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HS-PA对LAS/AES/AEO_(9)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均有提升黏度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洗涤剂在JB03皮脂污布上的去污力;在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说明:HS-PA将有助于LAS/AES/AEO_(9)体系形成球形层状液晶,且HS-PA用量越多,AES体系的液晶数量越多;离心结果表明,含HS-PA的结构型洗涤剂具有稳定悬浮微胶囊的能力;经旋转流变仪测定,HS-PA可提高LAS配方体系的屈服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结构型洗涤剂 非结构型洗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观模拟方法研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的聚集行为 被引量:6
4
作者 庞瑾瑜 吕鑫 +2 位作者 张健 苑世领 徐桂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0-529,共10页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其构型复杂、分子量大等特点使其聚集行为不同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从微观上认识其聚集行为可为应用提供指导,因而此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成功地在微观或介观水平上获...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其构型复杂、分子量大等特点使其聚集行为不同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从微观上认识其聚集行为可为应用提供指导,因而此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成功地在微观或介观水平上获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信息.本文综述了耗散粒子动力学(DPD)和介观动力学(MesoDyn)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研究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这两种介观模拟方法研究单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相行为及其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实验中难以观测的微观相分离及聚集体结构形态的变化规律.这些信息可以为实验研究提供指导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分子表面活性剂 耗散粒子动力学 介观动力学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隋卫平 李涛 王党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0-92,共3页
综述了3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应用情况,涉及由亲水/疏水性单体共聚形成的两亲嵌段共聚物、由表面活性单体制备的无规聚合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由高分子化学反应接枝制备的接枝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相关的应用情况。特... 综述了3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应用情况,涉及由亲水/疏水性单体共聚形成的两亲嵌段共聚物、由表面活性单体制备的无规聚合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由高分子化学反应接枝制备的接枝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相关的应用情况。特别介绍了天然高分子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状况。目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点是开发新品种和新的合成方法,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合实际需要不断开拓新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两亲性高分子 双亲嵌段共聚物 接枝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MC位置元方法中的表面元的程序标识及分子表面反射确定论判据 被引量:9
6
作者 樊菁 彭世锍 +2 位作者 刘宏立 沈青 陈黎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1-676,共6页
在直接模拟Monte-Carlo(DSMC)方法的位置元方法中,精确描述物面形状、准确判断分子是否与某一表面元相撞,直接关系着气动力热的计算精度,是该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给出了发展的DSMC方法在计... 在直接模拟Monte-Carlo(DSMC)方法的位置元方法中,精确描述物面形状、准确判断分子是否与某一表面元相撞,直接关系着气动力热的计算精度,是该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给出了发展的DSMC方法在计算三维过渡领域的位置元方案的两个改进首先,编制了一个对所有外形描述均可做到标识表面元及计算表面元面积等工作的通用程序,并通过两个例子验证了该程序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其次,发展了分子表面反射确定论判据,代替了原有的几率判据,与圆球自由分子流准确解和过渡领域贴体网格DSMC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上述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分子表面反射 确定论 DSMC 稀薄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统计模拟位置元方法中的分子表面反射确定论判据 被引量:13
7
作者 樊菁 刘宏立 +1 位作者 沈青 陈黎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在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方法的位置元方法中准确判断分子是否与某一表面元相撞 ,直接关系着气动力热的计算精度 ,是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发展的分子表面反射判据 ,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此外 ,还讨论了分子空间位... 在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方法的位置元方法中准确判断分子是否与某一表面元相撞 ,直接关系着气动力热的计算精度 ,是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发展的分子表面反射判据 ,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此外 ,还讨论了分子空间位置坐标的记录方法、分子碰撞对的极限距离、网格自适应等实际模拟技术。与圆球自由分子流准确解和过渡领域贴体网格DSMC模拟结果的比较 ,证明了上述判据和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领域流动 位置元方法 分子表面反射确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分子识别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青 徐锐 +1 位作者 门吉英 高保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185,共7页
阿魏酸(FA)是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苯乙烯型酚酸,具有重要的生物和药理活性。针对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可聚合双键,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先接枝聚合-后交联印迹"的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FA分子的表面印迹聚合物材料MIP-QP... 阿魏酸(FA)是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苯乙烯型酚酸,具有重要的生物和药理活性。针对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可聚合双键,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先接枝聚合-后交联印迹"的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FA分子的表面印迹聚合物材料MIP-QP/SiO_2。研究结果表明,印迹微粒MIP-QP/SiO_2对FA具有高度的结合亲和性和特异的识别选择性,对FA的结合容量高达182 mg/g。相对于分子结构与FA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缩酚酸绿原酸,印迹微粒对阿魏酸的选择性系数高达7.15;相对于分子结构与FA分子十分相似的酚酸咖啡酸,印迹微粒对FA的选择性系数也达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表面引发接枝聚合 阿魏酸 分子表面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性及油藏充注途径示踪机理之Connolly分子表面计算证明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禄 李美俊 +4 位作者 刘晓强 蒋维东 杨程宇 赖洪飞 亢品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地色层效应"是石油运移方向和充注途径示踪的理论基础,其中液-液色谱效应是可能的主要地色层效应之一。输导层中的石油相当于液态流动相,岩石矿物吸附水和束缚水相当于液态固定相。由于石油中不同结构的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 "地色层效应"是石油运移方向和充注途径示踪的理论基础,其中液-液色谱效应是可能的主要地色层效应之一。输导层中的石油相当于液态流动相,岩石矿物吸附水和束缚水相当于液态固定相。由于石油中不同结构的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分子与输导层介质吸附作用的差异,异构体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从而可用来示踪石油运移的方向。本文采用Connolly分子表面算法,以半径为1.5?的水分子作为探针,使其分别在目标分子1-甲基二苯并噻吩(1-MDBT)和4-MDBT表面滚动,计算出相应化合物的分子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结果表明,1-MDBT分子的表面积为200.21?~2,体积为184.28?~3;4-MDBT分子的表面积为204.32?~2,体积为186.34?~3。与1-MDBT相比,4-MDBT的分子表面积和体积都较大,其与水分子接触的面积也较大。在地层中,石油与水介质之间的接触关系,与实验模拟计算中目标分子与水分子探针的接触类似。与1-MDBT相比,石油中表面积较大的4-MDBT更易于被吸附水和束缚水吸附。此外,4-MDBT的极性略强于1-MDBT,也进一步证明4-MDBT的吸附性更强。因此,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4-MDBT/1-MDBT参数逐渐减小,Connolly分子表面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甲基二苯并噻吩产生"地色层效应"的化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油藏地球化学 地色层分馏效应 Connolly分子表面 吸附水 束缚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重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志方 张伟 王新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共4页
综述了高分子表面重构研究手段的发展、表面重构的机理与高分子结构对重构的影响等,并对高分子表面重构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表面重构 分子表面 动态表面 环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超声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85-989,共5页
研究了在超声波作用下羧甲基纤维素(CMC)的降解反应及CMC与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比值的活性大单体[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及第三单体(苯乙烯)]的超声共聚反应.经萃取提纯的共聚产物用IR、13CNMR和UV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通过... 研究了在超声波作用下羧甲基纤维素(CMC)的降解反应及CMC与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比值的活性大单体[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及第三单体(苯乙烯)]的超声共聚反应.经萃取提纯的共聚产物用IR、13CNMR和UV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通过超声反应制得了二元和三元共聚物.超声反应时间及单体投料量对共聚物组成影响较大,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增粘能力和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超声波合成 羧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文萍 梁兵 +2 位作者 刘增金 梁小杰 范晓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2-346,369,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RfAA)、甲基丙烯酸(MAA)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为共聚单体,以亲氟-亲水-空间位阻的方式,合成了两种含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RfAA-PEGMA-MAA)和P(RfAA-PEGMA-AMPS)。考察...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RfAA)、甲基丙烯酸(MAA)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为共聚单体,以亲氟-亲水-空间位阻的方式,合成了两种含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RfAA-PEGMA-MAA)和P(RfAA-PEGMA-AMPS)。考察了它们对RfAA的乳化性能,探讨了单体种类、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以及链转移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RfAA)∶n(MAA或AMPS)∶n(PEGMA)=5∶3∶2,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链转移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3%、2%时,所合成的两种含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RfAA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乳化性能,它们的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56.3、49.1 mN/m,CMC均约为0.002 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含氟单体 共聚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分散松香胶中的功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宗华 陈少平 +1 位作者 孙秀武 卢玉栋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20,共3页
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应用它们制备了高效低泡型分散松香胶和中性分散松香胶。实验结果表明 ,苯乙烯和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共聚物可用作分散松香胶的乳化剂 ,HBL值可作为确定共聚物的单体比例的依据。由高分子表面活性... 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应用它们制备了高效低泡型分散松香胶和中性分散松香胶。实验结果表明 ,苯乙烯和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共聚物可用作分散松香胶的乳化剂 ,HBL值可作为确定共聚物的单体比例的依据。由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制得的分散松香胶的发泡性比低分子表面活性剂制得的分散松香胶的约小 30 %。在添加 1 5%碳酸钙的情况下 ,研制的中性分散松香胶的性能达到日本同类产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分散松香胶 发泡性 中性施胶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形态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严启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3-558,共6页
The micellar conformation of polymeric surfactants based on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dynamic laser scatt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 The micellar conformation of polymeric surfactants based on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dynamic laser scatt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polymeric surfactants have different micellar conformation. The micelles formed by copolymer A3, B7 and B9 are spheroidal or ellipsoidal. While copolymer A9 which is more hydrophilic forms rod like micelles. At high concentration the micelles in aqueous solution would aggregate and form network structure further. The dependence of micelle size distribution function F(R) on scattering vector confirms again that the micelles of A9 is not like spherical, while the independence of F(R) on scattering angles means B9 molecules forming sphere like micel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胶束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聚合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董阳 金勇 +1 位作者 孙静 魏德卿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8-661,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类带有双键的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使用FTIR、1HNMR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张力仪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由烯丙基聚氧乙烯醚(Mn=1000)和聚...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类带有双键的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使用FTIR、1HNMR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张力仪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由烯丙基聚氧乙烯醚(Mn=1000)和聚氧丙烯醚(Mn=2000)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所得产物(Ⅲ),在浓度为0 06mol/L时可使溶液表面张力降至37 6mN/m(25℃),同时所合成的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产物均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10-4~10-5mol/L),且在浓度很低时仍然具备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产物Ⅲ浓度为10-6mol/L时,表面张力为51 7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聚氨酯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表面积的精确和经验计算及其在QSAR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大仁 黄庆国 +1 位作者 韩朔睽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4-238,共5页
本文列出了精确计算分子表面积的公式,在分子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可用此式得到准确的分子表面积.用该法对20种氯代酚进行了计算,所得分子表面积能很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且用分子表面积(或取代基数)加上OH基的表面积,能很... 本文列出了精确计算分子表面积的公式,在分子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可用此式得到准确的分子表面积.用该法对20种氯代酚进行了计算,所得分子表面积能很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且用分子表面积(或取代基数)加上OH基的表面积,能很好预言其对发光菌的毒性.此外.还提出了计算分子表面积的经验方法——碎片加和法,此法应用于某些取代芳烃化合物.也得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 氯代酚 氯代芳烃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光华 顾玲 卢凤纪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论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造纸各个工序中的应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很好的分散、絮凝、增溶、乳化、稳泡、增稠、成膜和黏附等作用,在造纸工业中具有多种用途;重点阐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松香乳化剂、... 论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造纸各个工序中的应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很好的分散、絮凝、增溶、乳化、稳泡、增稠、成膜和黏附等作用,在造纸工业中具有多种用途;重点阐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松香乳化剂、浆内施胶剂、表面施胶剂、涂布颜料分散剂、废纸脱墨助剂、助留助滤剂、树脂控制剂、废水絮凝剂、抗油抗水剂、纸张柔软剂、造纸消泡剂和阻垢分散剂的作用原理及应用特性;最后还展望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造纸业中的前景以及今后应重点研究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特性 造纸工业 应用 造纸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利娟 陈洪 +1 位作者 蒋珍菊 罗平亚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概述了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现状 ,包括天然改性及化学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类。纤维素类的改性是将带长链烷基的疏水性物质接枝到纤维素链段上 ,使其具有两亲特性来提... 概述了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现状 ,包括天然改性及化学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类。纤维素类的改性是将带长链烷基的疏水性物质接枝到纤维素链段上 ,使其具有两亲特性来提高表面活性。目前超声波法是制备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新途径。对于化学合成类 ,由于单体种类选择和组成变化范围广 ,且合成手段多 ,因此品种较多。化学合成类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两亲单体均聚、亲油 /亲水单体共聚及在水溶性较好的大分子物质上引入两亲单体。目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仍进展缓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增粘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研制和现场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檀国荣 张健 +1 位作者 王金本 周继柱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18-421,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驱试验井的采出液,合成了系列原油破乳剂。在大庆油田采油现场对6种破乳剂进行了试验评价,研究了油基破乳剂和水基破乳剂的配伍性,探讨了加药方式对破乳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油基破乳剂或水... 针对大庆油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驱试验井的采出液,合成了系列原油破乳剂。在大庆油田采油现场对6种破乳剂进行了试验评价,研究了油基破乳剂和水基破乳剂的配伍性,探讨了加药方式对破乳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油基破乳剂或水基破乳剂皆不能达到现场生产要求;油基破乳剂YJ01与水基破乳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油基破乳剂YJ02与水基破乳剂不配伍;采用先加入油基破乳剂YJ01,5 min后再加入水基破乳剂SJ02的加药方式能取得良好的破乳效果,破乳后油相含水率与水相含油率皆达到现场生产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活性剂 水包油型 破乳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改性聚丙烯表面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旭东 许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3,共3页
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无规聚丙烯-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APP_g_MAA)和聚丙烯蜡-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Pw_g_MAA)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能极大地提高聚丙烯的表面润湿性能。高表面能接触表面、极性介质和加热处理有利于改性剂扩散富集... 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无规聚丙烯-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APP_g_MAA)和聚丙烯蜡-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Pw_g_MAA)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能极大地提高聚丙烯的表面润湿性能。高表面能接触表面、极性介质和加热处理有利于改性剂扩散富集到PP表面,使PP表面的极性基团朝基体取向从而降低PP共混物表面接触角;而低表面能接触面、非极性介质和延长放置时间使改性剂部分的极性向内朝本体PP取向,从而降低PP共混物表面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分子表面改性剂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