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耀州青瓷和黑瓷釉玻璃相的分子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钟堂 李月琴 +1 位作者 王志海 徐培苍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9-55,共7页
应用激光拉曼分子微探针技术对耀州窑青瓷以及黑瓷釉玻璃相分子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釉的显微结构研究观察结果,探讨了青瓷及黑瓷烧成温度的差异。
关键词 分子网络结构 黑瓷釉 青瓷 玻璃相 硅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质聚氯乙烯分子网络及其Gaussian模量 被引量:3
2
作者 吕瑞华 周昌林 +1 位作者 雷景新 李启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0-1055,共6页
采用应力松弛实验及Haward模型,研究了增塑剂含量、填料[CaCO3、炭黑(CB)]和丁腈橡胶(NBR)对软质聚氯乙烯(PPVC)的分子链缠结网络结构、分子链滑移及Gaussian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VC主网络达到极限伸长之前,PPVC材料的粘弹行为能很... 采用应力松弛实验及Haward模型,研究了增塑剂含量、填料[CaCO3、炭黑(CB)]和丁腈橡胶(NBR)对软质聚氯乙烯(PPVC)的分子链缠结网络结构、分子链滑移及Gaussian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VC主网络达到极限伸长之前,PPVC材料的粘弹行为能很好地符合Haward模型.增塑剂、CaCO3和CB虽然不改变主网络的缠结结构,并且主网络的极限伸长不变,但增塑剂可以降低主网络的网链密度,而CaCO3和CB可以提高主网络的网链密度;同时增塑剂可减弱次级网络,增大PVC分子链滑移,使材料的Gaussian模量下降;CaCO3和CB可增强次级网络,减小PVC分子链滑移,使材料的Gaussian模量增加.NBR的加入可以改变主网络的缠结结构,增加主网络的极限伸长;既可降低PPVC主网络的缠结密度,又可减弱次级网络,使Gaussian模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聚氯乙烯 分子网络结构 Gaussian模量 增塑剂 填料 丁腈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氟酞菁铜和碗烯双分子体系在银和石墨表面自组装行为的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瑞 张嘉霖 +5 位作者 赵宋焘 余小江 钟舒 孙硕 李震宇 陈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7-632,共6页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构型和电子结构,碗烯被认为是组成有机分子电子器件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单元。在不同金属表面上单一组分的碗烯或其衍生物进行自组装的行为,及其所形成自组装薄膜的电子结构已经被广泛研究。这里我们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构型和电子结构,碗烯被认为是组成有机分子电子器件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单元。在不同金属表面上单一组分的碗烯或其衍生物进行自组装的行为,及其所形成自组装薄膜的电子结构已经被广泛研究。这里我们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对全氟酞菁铜和碗烯两种组分在高定向热解石墨和银(111)两种不同衬底上的自组装结构进行了报道。在石墨衬底上,全氟酞菁铜和碗烯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成为双分子网络结构能够形成的关键;同时,由于这种分子间氢键的存在,碗烯分子大多采取"开口朝下"的空间构型,以保证分子间氢键最大限度的形成。但在银衬底上观察到的碗烯分子则随机采取"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两种构型,并没有一种优势构型的存在。我们认为此时银(111)衬底和有机分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限制了碗烯两种构型之间的翻转,使得碗烯分子一旦被吸附就只能保持其原本的构型,从而导致了在结果上两种构型的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 分子网络结构 碗烯 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 分子间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