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制备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作宝 姚燕 +2 位作者 李婷 李晓宁 吴明慧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3-568,574,共7页
基于2-甲基丙-2-烯基聚乙二醇醚-丙烯酸(HPEG-AA)体系研究了接枝密度、主链聚合度及侧链长度对聚羧酸减水剂(PCE)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建立了PCE理想分子结构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酯基密度对PCE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的HPEG设计... 基于2-甲基丙-2-烯基聚乙二醇醚-丙烯酸(HPEG-AA)体系研究了接枝密度、主链聚合度及侧链长度对聚羧酸减水剂(PCE)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建立了PCE理想分子结构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酯基密度对PCE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的HPEG设计并制备出2种缓释型减水剂PC-R1和PC-R2.对缓释型PCE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凝胶色谱仪(GPC)测定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官能团.研究了掺缓释型PCE的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混凝土性能,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型聚羧酸 分子结构设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捕收剂及其分子结构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文宝 刘文刚 +1 位作者 段浩 彭祥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1,共7页
阳离子捕收剂在硅酸盐、碳酸盐、钾盐、金属氧化矿等矿物的分选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新型阳离子捕收剂的研发一直是浮选药剂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阳离子捕收剂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我国阳离子浮选研究的起步较晚,尽... 阳离子捕收剂在硅酸盐、碳酸盐、钾盐、金属氧化矿等矿物的分选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新型阳离子捕收剂的研发一直是浮选药剂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阳离子捕收剂的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我国阳离子浮选研究的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国内已开发出多种新型的阳离子捕收剂,但阳离子捕收剂设计研发及工业化应用缓慢,仍制约着阳离子浮选工艺的推广。概述了计算机辅助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浮选药剂研究过程中常用的3种计算机辅助技术方法:密度泛函数理论、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浮选药剂研发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方法的不足,结合密度泛函数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能量判据的高效浮选药剂设计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阳离子捕收剂分子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并阐述了提高该方法适用性的建议,为新型高效阳离子捕收剂的针对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捕收剂 分子结构设计 密度泛函数理论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子结构设计理论的聚类分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西宁 雷威 +1 位作者 唐春华 向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78-83,103,共7页
针对常用的无监督聚类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结构设计理论的聚类分析方法。该方法借鉴分子结构设计理论模型,将故障样本空间看作分子系统,将故障样本看作分子系统中的原子,以故障样本之间的差异度作为分子势能的度量... 针对常用的无监督聚类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结构设计理论的聚类分析方法。该方法借鉴分子结构设计理论模型,将故障样本空间看作分子系统,将故障样本看作分子系统中的原子,以故障样本之间的差异度作为分子势能的度量指标,在故障样本间"相互作用势"的影响下,以样本间"势能"最小为依据,调整故障样本在映射平面上的位置,从而获得最佳的聚类效果。开展了不同状态滚动轴承振动测试实验,聚类结果表明,相比于SOM聚类方法,该方法将聚类有效性指标DB值降低49.04%。将该方法应用于柴油机故障振动数据的聚类中,实验结果表明聚类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将不同故障的数据区分开,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聚类 SOM聚类分析 分子结构设计 滚动轴承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可控表面活性剂及分子结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树波 赵莹 宋亚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8,40,共5页
从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和表面特性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研究状况。剖析了温度开关、酸碱开关、电开关、氧化还原开关、光开关、离子开关和二氧化碳开关等方法调控分子极性的原理及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为新型开... 从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和表面特性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研究状况。剖析了温度开关、酸碱开关、电开关、氧化还原开关、光开关、离子开关和二氧化碳开关等方法调控分子极性的原理及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为新型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思路。指出了研制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意义及在清洁生产等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分子结构设计 活性可控 清洁生产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球团粘结剂分子结构设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涛 李宏煦 黄柱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5,共6页
基于对粘对剂作用的化学原理的探讨,运用分于轨道(MO)理论和基因电负性计算对球团有机粘结剂分子进行了初步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分子模型合成新型球团粘结剂.在实验室中采用该新型粘结剂进行球团制备及焙烧试验、获得了生球抗压强... 基于对粘对剂作用的化学原理的探讨,运用分于轨道(MO)理论和基因电负性计算对球团有机粘结剂分子进行了初步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分子模型合成新型球团粘结剂.在实验室中采用该新型粘结剂进行球团制备及焙烧试验、获得了生球抗压强度21.8N/个.落下6.67次/0.5m,于球抗压323N/个.落下16.18次/m,生球爆裂温度820℃,焙烧球团抗压强度大于2000N/个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设计 粘结剂 造球 球团矿
全文增补中
基于分子结构设计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子甄 金欣 +1 位作者 王闻宇 牛家嵘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00-611,共1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光伏电池等领域所需的材料既需要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能力,又需要具有较高的透光率。聚酰亚胺(PI)材料虽然具备超越其他聚合物的耐高温性能,但其高度共轭的刚性分子链易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使PI的耐高温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光伏电池等领域所需的材料既需要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能力,又需要具有较高的透光率。聚酰亚胺(PI)材料虽然具备超越其他聚合物的耐高温性能,但其高度共轭的刚性分子链易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使PI的耐高温性能与透光率成为两种相互矛盾的性能。而通过对PI的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减少CTC的产生,平衡两类相互矛盾的性能,实现PI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化。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增强PI材料的综合使用性能的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从PI最具代表性的耐高温性能和透光能力出发,综述了PI的主链、侧基、非平面结构和端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不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和联系,最后展望了PI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分子结构设计 热稳定性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基聚硅氧烷摩尔折射度的计算与分子结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尚丽坤 邓建国 +3 位作者 邓志华 赖妮 纪兰香 高利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8-210,共3页
利用修正原子贡献法原理,设计并计算具有不同功能基的聚硅氧烷摩尔折射度,以此为依据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高苯基室温硫化聚硅氧烷,将合成产物摩尔折射率与计算的摩尔折射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原子贡献法原理计算的聚硅氧烷分子折... 利用修正原子贡献法原理,设计并计算具有不同功能基的聚硅氧烷摩尔折射度,以此为依据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高苯基室温硫化聚硅氧烷,将合成产物摩尔折射率与计算的摩尔折射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原子贡献法原理计算的聚硅氧烷分子折射度与合成产物实测折射率具有高度一致性;分子结构中,基团体积越大,其含量变化对分子折射率影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摩尔折射度 修正原子贡献法 分子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胺基抑制剂的研究(Ⅰ)——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16
8
作者 屈沅治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1期1-3,7,共4页
在分析泥页岩水化抑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型胺基抑制剂的分子结构设计。根据所设计的分子结构,采用催化胺化法合成出了该新型胺基抑制剂,并对其分别进行了红外(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及气/质(GC/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所... 在分析泥页岩水化抑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型胺基抑制剂的分子结构设计。根据所设计的分子结构,采用催化胺化法合成出了该新型胺基抑制剂,并对其分别进行了红外(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及气/质(GC/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与起初的分子结构设计模型非常吻合,含有胺基,并连有醚键,是一种分子量不超过1000的脂肪胺类低聚物,具备作为胺基抑制剂的合适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类抑制剂 分子结构设计 催化胺化 泥页岩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的结构调控对炭分子筛膜微结构与气体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岳鑫朋 张新儒 王永洪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分析了聚酰亚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对炭分子筛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理想聚酰亚胺结构应具备的特点,并对未来炭分子筛膜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近程结构 远程结构 分子结构设计 分子筛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N_(2)选择性渗透膜分子设计的进展
10
作者 蘧延庆 谷桐 +3 位作者 查雨欣 刘洋 贾宏葛 杜小雨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7,共7页
在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中,O_(2)/N_(2)选择性渗透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尚未发挥其潜力。由于有机聚合物可以通过精确的分子设计并制备较薄且面积较大的自支撑膜,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O_(2)及N_(2)分子性质的差异较小,分离膜... 在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中,O_(2)/N_(2)选择性渗透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尚未发挥其潜力。由于有机聚合物可以通过精确的分子设计并制备较薄且面积较大的自支撑膜,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O_(2)及N_(2)分子性质的差异较小,分离膜的分子结构需进行精确的设计。为了得到合适的大分子结构,从而制备性能较好的O_(2)/N_(2)分离膜,综述了纯聚合物对称致密膜的O_(2)/N_(2)透过数据。然后,通过对比聚合物的老化性能,分析得到性能较好的聚合物膜的分子结构。同时通过对比近十余年文献报道的最佳O_(2)/N_(2)分离性能的聚合物膜,分析了该领域中分子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设计 O_(2)/N_(2) 聚合物膜 分离上限 透氧性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V 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凌味未 唐先忠 +1 位作者 李元勋 聂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6-40,共5页
PPV 类电致发光聚合物以其优良的光电性能在微电子及显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 PPV 类聚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并对此类材料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同时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器件的性能。
关键词 PPV 电致发光 合成 应用 分子结构设计 发光聚合物 合成方法 设计研究 材料科学研究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分子陶瓷分散剂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小瑞 王海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0,共3页
综述了新型高分子陶瓷分散剂的结构特征及其制备方法,探讨了高分子陶瓷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依据其作用机理,进一步提出分散剂高性能化的三种途径:物理复合、化学改性、新型分子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分子陶瓷分散剂 分子结构设计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肟酸捕收剂的结构优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朝政 程永彪 +5 位作者 付君浩 曾礼强 崔曼 刘卫平 陈文胜 韩海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1-2073,共13页
羟肟酸作为传统的阴离子型螯合捕收剂,被广泛用于氧化矿物、稀土矿物的浮选。近年来,随着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对浮选药剂作用原理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型羟肟酸捕收剂被开发并用于矿物浮选。羟肟酸捕收剂由极性基团和非极... 羟肟酸作为传统的阴离子型螯合捕收剂,被广泛用于氧化矿物、稀土矿物的浮选。近年来,随着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对浮选药剂作用原理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型羟肟酸捕收剂被开发并用于矿物浮选。羟肟酸捕收剂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组成,通过优化这2种基团的结构可强化捕收剂浮选性能。对于极性基团,可以通过引入羟肟基团、含氮基团以及硫醚基团进行优化;对于非极性基团,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烃链结构、引入亲电子或送电子基团进行优化。金属基羟肟酸配合物与矿物表面有2种作用模型,分别是预先吸附活化浮选模型、金属离子界面预组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肟酸 矿物浮选 分子结构设计 金属离子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抑制粘土负作用效果的聚羧酸减水剂的设计合成及机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晓 赖光洪 +4 位作者 许谦 管佳男 王子明 崔素萍 兰明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880-3884,3899,共6页
混凝土原材料附带的粘土具有劣化作用,给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新的难题。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基于粘土和聚羧酸分子尺寸计算自主设计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PCE)对粘土负作用的改善效果,并结合吸附量、热重(TG)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 混凝土原材料附带的粘土具有劣化作用,给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新的难题。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基于粘土和聚羧酸分子尺寸计算自主设计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PCE)对粘土负作用的改善效果,并结合吸附量、热重(TG)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揭示了其对粘土负作用的抑制机理。计算结果表明,粘土层间吸附的不是整个PCE分子而是其功能性的聚醚侧链。因此针对性地合成了一种立体大尺寸分子结构的PCE,并由核磁氢谱(1 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证明了预期结构的存在及其分子量特性。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PCE可在含粘土条件下提高22.2%—35.7%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并且在高粘土掺量下对混凝土1h坍落度也有明显改善。这归因于其大尺寸的立体结构能够产生显著的空间位阻效应,避免大分子上的聚醚侧链被全部吸入粘土层间,从而保障优良的减水分散功效,表现出抑制粘土负作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负作用 聚羧酸减水剂 分子结构设计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型小分子电子给体中的端基优化和高效率光伏器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占肖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2,共2页
相较于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具备成本低、重量轻、可通过溶液加工方式制备柔性器件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之一。自1995年俞刚等发明了具有本体异质结结构(BHJ)的OSC以来,采用共轭... 相较于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具备成本低、重量轻、可通过溶液加工方式制备柔性器件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之一。自1995年俞刚等发明了具有本体异质结结构(BHJ)的OSC以来,采用共轭聚合物电子给体和小分子电子受体材料构建BHJ光伏活性层的电池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达到13%以上。相比于聚合物材料,有机小分子具备批次差别性较小的优点,针对小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具有拉-推-拉(A-D-A)电子作用的共轭结构已被成功应用到高性能小分子给体与受体材料的分子设计中。根据其光电性能,A-D-A型给体和受体的组合在提供宽吸收光谱和适当的分子能级两方面具有优势,但是采用这种材料组合方式获得光伏效率仍然较低。因此,如何通过材料设计和器件优化提升此类电池的效率是一项具有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 光伏器件 电子给体 有机太阳能电池 优化 A型 分子结构设计 受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温娜 刘涛 +2 位作者 向斌 雷雅杰 罗世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8,共7页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备优于传统聚合物树脂的综合性能,如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热稳定性、溶剂溶解性等,而且,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相比,此类塑料还具备更优的耐高温和可溶解性能,加工方式多...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备优于传统聚合物树脂的综合性能,如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热稳定性、溶剂溶解性等,而且,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相比,此类塑料还具备更优的耐高温和可溶解性能,加工方式多样,性价比高,是制备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基材,应用前景广阔。综述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性能、改性及其在分离膜材料、电池隔膜材料、电绝缘材料、吸波材料、微孔材料、纳米纤维、医学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 二氮杂萘酮 合成 分子结构设计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翔宇 孙玉海 +4 位作者 渠慧敏 毛振强 徐永辉 齐迪 王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中低注入能力、低采液速度、低采出程度的难题,提出了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对驱油用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评价了不同分子结构时的界面性能,优选出界面性能最好的样...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中低注入能力、低采液速度、低采出程度的难题,提出了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对驱油用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评价了不同分子结构时的界面性能,优选出界面性能最好的样品G-3,进行了不同浓度时的乳化性能和驱油性能评价,并结合微观刻蚀玻璃模型阐明了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2%的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0.0039 mN/m,此时能与原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乳状液液滴粒径为12μm;对于渗透率为6.966 mD的岩心,水驱后注入0.5 PV质量分数为0.2%的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G-3溶液,再次水驱采收率提高值达9.6%,降压率达17.4%;微观驱油机理为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残余油乳化聚并。该驱油技术在胜利油田低渗透区块进行了矿场试验,实施后区块水井的注入能力提高了2倍,油井的日增油量为5.7 t/d,含水率下降了11.0%,截至2023年6月区块累积增油量为1791 t,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设计 高活性 强乳化 低渗透 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结构规整接枝共聚物研究取得进展
18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2,共1页
作为分子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成特定拓扑结构的聚合物一直是创造新物质和新材料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多种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的发展为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高分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同时为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改变高分子材... 作为分子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成特定拓扑结构的聚合物一直是创造新物质和新材料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多种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的发展为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高分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同时为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改变高分子材料性能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接枝共聚物 中科院 自由基聚合方法 上海 分子结构设计 设计合成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剪切增稠胶/芳纶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文浩李洁 陈志远 俞科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5,110,共7页
为了改善传统剪切增稠胶存在的缺陷,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共混改性两方面出发,通过在分子链上引入苯环结构并共混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有效地改善了冷流效应,并利用芳纶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热压制备得到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传统剪切增稠胶存在的缺陷,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共混改性两方面出发,通过在分子链上引入苯环结构并共混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有效地改善了冷流效应,并利用芳纶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热压制备得到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复合弹性体内大量动态可逆键和硫化形成的共交联网络,是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抗冲击防护效果的主要原因。PEVA-Kevlar-4复合材料在面对不同冲击能量时(13.4J和26J),能量吸收率分别可达86.6%和90.1%。此外,该复合材料在低速抗冲击防护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胶 分子结构设计 共混改性 动态可逆 抗低速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炔在水系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徐显敏 封文聪 +1 位作者 任静柯 罗雯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406,共19页
石墨炔(Graphdiyne,GDY)是一种全新的炭材料,具有特殊的炭杂化排列方式、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以及独特的孔隙结构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新兴的水系离子电池具有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优点,然而,高性能电极材料... 石墨炔(Graphdiyne,GDY)是一种全新的炭材料,具有特殊的炭杂化排列方式、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以及独特的孔隙结构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新兴的水系离子电池具有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优点,然而,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新型隔膜体系的设计以及稳定界面的策略等仍是水系离子电池面临的主要挑战。石墨炔在负极保护、正极包覆、隔膜设计以及稳定界面pH值等方面,可以改善离子传输与界面沉积行为、电解液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石墨炔自下而上的分子结构设计策略使其具有易修饰、掺杂的特点,改性的石墨炔类似物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拓宽了其在水系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文系统综述了石墨炔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合成方法,特别对石墨炔在水系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此外,对石墨炔在水系离子电池中应用时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对石墨炔在水系离子电池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炔 炭材料 电化学储能 水系离子电池 分子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