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镓铟共晶-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功能性分子结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晓萍 黄士 +4 位作者 郭千千 刘宁 倪建聪 杨伟强 林振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8,共15页
基于液态镓铟合金(EGaIn)上电极和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来构筑功能性分子器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在EGaIn基功能性分子结(MJ)的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合评述了以EGaIn为上电极进行分子结研究的优势,以及自组装单分子... 基于液态镓铟合金(EGaIn)上电极和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来构筑功能性分子器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在EGaIn基功能性分子结(MJ)的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合评述了以EGaIn为上电极进行分子结研究的优势,以及自组装单分子层-分子结(SAM-MJ)的构筑,对近年来EGaIn基分子结在整流、记忆、光电开关、热电以及固态阻抗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EGaIn分子结存在的难题,并对未来分子器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铟共晶 自组装单分子 功能性分子结 分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的非弹性隧道谱和电子-振动的耦合 被引量:2
2
作者 严六明 纪晓波 +1 位作者 朱素华 陆文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81-2384,共4页
研究了分子结的非弹性隧道谱,给出了基于微扰理论近似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深入研究了非弹性隧道谱和电子-振动耦合常数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计算了OPV和OPE分子结的IETS,计算结果与有关的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关键词 分子结 非弹性隧道谱 电子-振动耦合 微扰理论 从头计算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吡啶分子结的制备、表征及电学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向娟 刘波 +3 位作者 田景华 吴孙桃 胡家文 田中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42-1344,M009,共4页
A study on th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old nanowires containing a 4,4′-azopyridine monolayer junctions was reported. Au nanowir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a two-step alternative current(AC) electrodepositi... A study on th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old nanowires containing a 4,4′-azopyridine monolayer junctions was reported. Au nanowir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a two-step alternative current(AC) electrodeposition inside the pores of AAO. Azopyridine molecules were adsorbed on the top of Au layer by self-assembly and electroless plating was done to introduce Au caps on the top of the SAMs. The top Au segment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AC electrodeposition, too. The HRTEM image shows the thickness of the SAM is approximately 1.5 nm,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length of azopyridin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direct AC electrodeposition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chemical deposi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4,4′-azopyridine as the active component,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wires containing molecules was done at room temperature by a two-point probe method by using a Keithley 4200 semiconductor characterization system. A good conductive behavior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is electronic device wa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 分子器件 4 4′-偶氮吡啶 电场诱导自组装 电流-电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酞菁分子结中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群祥 武晓君 +3 位作者 李斌 杨金龙 侯建国 朱清时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利用半经验ExtendedH櫣ckel分子轨道方法和格林函数方法来研究钴酞菁 (CoPc)分子结的电子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结 (器件 )电子输运性质对分子本身的电子结构、电极不同晶向表面、分子与电极间耦合强度、其界面的几何构型 ,对... 利用半经验ExtendedH櫣ckel分子轨道方法和格林函数方法来研究钴酞菁 (CoPc)分子结的电子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结 (器件 )电子输运性质对分子本身的电子结构、电极不同晶向表面、分子与电极间耦合强度、其界面的几何构型 ,对电极表面接触分子的末端原子的种类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关系。对于CoPc这类弱耦合分子结而言 ,可以通过测量其I V曲线来研究分子本身的电子结构。本文的理论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描述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行为 ,还能用来研究扫描探针显微镜体系的伏安特性和扫描隧道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酞菁 分子结 分子器件 电子输运 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隧道谱 伏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聚噻吩分子结的自旋输运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严深浪 龙孟秋 +1 位作者 黄伟荣 徐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36-4441,共6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四聚噻吩连接在两个半无限长磁性镍电极间组成的分子结的电荷输运性质,考察电极磁性在平行和反平行构型下的自旋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平行自旋构型还是反平行自旋构型,电流都...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四聚噻吩连接在两个半无限长磁性镍电极间组成的分子结的电荷输运性质,考察电极磁性在平行和反平行构型下的自旋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平行自旋构型还是反平行自旋构型,电流都发生了明显的自旋极化现象,且平行自旋注入系数高于反平行,并随着电压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自旋构型对分子最低非占据态轨道的扩展性的影响,是影响自旋注入效率和电荷输运性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聚噻吩 第一性原理 分子结 自旋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80)分子结电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高峰 郑小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我们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由单个和两个B80分子构成的分子结的电子输运性质.研究发现,单个B80分子是一个很好的导体,平衡电导为2.28G0(G0为电导量子,G0=2e2/h),而由两个B80分子构成的二聚体则是一个绝缘体,电导仅为0.062G0.进一步... 我们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由单个和两个B80分子构成的分子结的电子输运性质.研究发现,单个B80分子是一个很好的导体,平衡电导为2.28G0(G0为电导量子,G0=2e2/h),而由两个B80分子构成的二聚体则是一个绝缘体,电导仅为0.062G0.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二聚体的导电性可以通过电子掺杂来显著提高,如通过在每一个B80分子中用C替换一个B,电导可以提高到0.26G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B80分子结 电子输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端吸附碳链双分子结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袁顺东 梅群波 +2 位作者 凌启淡 汪联辉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6,共9页
设计了几个由不等长、单巯基吸附的碳链构成的双分子结模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其电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显示,两分子中较短的分子对分子结电导性质有比较大的贡献。比较不同双分子结之间的传输... 设计了几个由不等长、单巯基吸附的碳链构成的双分子结模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其电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显示,两分子中较短的分子对分子结电导性质有比较大的贡献。比较不同双分子结之间的传输性质发现,两分子长度的差异对分子结的整流效应有着较大的影响,体现了较短分子的调制作用。每个分子结都表现出了负微分电阻效应。针对这些整流和负微分电阻等现象,利用分子结的透射谱以及分子投影自洽哈密顿量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链 分子结 电子输运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结的分子电子器件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左国防 雷新有 张建斌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0期168-171,共4页
介绍了分子电子学的发展背景,并通过电极、分子以及电极-分子接触界面的分子结技术,对电极-分子-电极结中的电子传递现象进行了解释。另外,结合STM和裂分结技术,探讨了分子结中分子电子的测试方法,并对基于分子结中的分子电子器件的库... 介绍了分子电子学的发展背景,并通过电极、分子以及电极-分子接触界面的分子结技术,对电极-分子-电极结中的电子传递现象进行了解释。另外,结合STM和裂分结技术,探讨了分子结中分子电子的测试方法,并对基于分子结中的分子电子器件的库仑阻塞、Kondo效应以及动力学随机记忆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 分子电子学 分子导体 库化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_(60)-Al分子结电子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7
9
作者 黄飙 张家兴 +5 位作者 李锐 申自勇 侯士敏 赵兴钰 薛增泉 吴全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Al-C60-Al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考虑了C60分子在铝电极表面的原子结构弛豫,计算结果表明共振传导是Al-C60-Al分子结电子输运的主要特征,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导约为1.14G0(G0=2e2/h).投影态密...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Al-C60-Al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考虑了C60分子在铝电极表面的原子结构弛豫,计算结果表明共振传导是Al-C60-Al分子结电子输运的主要特征,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导约为1.14G0(G0=2e2/h).投影态密度(PDOS)分析表明,Al-C60-Al分子结的电子输运主要通过C60分子的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和次低空分子轨道(LUMO+1)进行.讨论了C60分子和铝电极之间距离的变化对其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60-Al分子结 电子输运 密度泛函理论 格林函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结的构筑及分子电导性质的测试 被引量:8
10
作者 艾勇 张浩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37-2248,共12页
分子电子学已成为21世纪研究的热点.通过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连接在纳米尺度金属电极之间从而构筑包括分子导线、开关、整流器在内的各种分子尺度电子器件,这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在分子电子学研究中,构筑金属/分子/金属(MMM... 分子电子学已成为21世纪研究的热点.通过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连接在纳米尺度金属电极之间从而构筑包括分子导线、开关、整流器在内的各种分子尺度电子器件,这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在分子电子学研究中,构筑金属/分子/金属(MMM)分子结是研究分子器件中电子传输性质的关键.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在纳米尺度下构筑稳定可靠的MMM分子结并测试单个分子的电学性质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本文着重对单分子电学性质的测试技术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存在的挑战做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学 纳米器件 分子器件 分子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基对π—π耦合双分子结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丽霞 李伟 王传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7-981,共5页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我们研究了侧基对OPE(Oligophenyleneethynylene)双分子结电输运性质以及两分子间的π-π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苯环上的侧基影响了两分子间的π-π耦合强度.当侧...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我们研究了侧基对OPE(Oligophenyleneethynylene)双分子结电输运性质以及两分子间的π-π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苯环上的侧基影响了两分子间的π-π耦合强度.当侧基为氧甲基时,侧基提高了分子间的π-π耦合作用,促进了分子间电荷的传输.当侧基为叔丁基时,侧基降低了π-π耦合作用,不利于分子间电荷的传输.理论计算结果解释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 π-π耦合作用 电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方法研究以铜和银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单分子结电导
12
作者 韩迪 洪泽文 +3 位作者 李东方 郑菊芳 王亚浩 周小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基于电化学跳跃接触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ECSTM-BJ),通过现场形成金属电极,对以Cu和Ag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单分子结电导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所有数据直接线性统计即可得到很好结果;两种电极下都存在两套高和低... 利用基于电化学跳跃接触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ECSTM-BJ),通过现场形成金属电极,对以Cu和Ag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单分子结电导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所有数据直接线性统计即可得到很好结果;两种电极下都存在两套高和低电导值,其中以Cu为电极的单分子结电导高低值分别为11.5和4.0 n S,而以Ag为电极的单分子结电导分别为10.3和3.8 n S,高值都约为低值的3倍,且以Cu为电极的单分子结电导要略大于以Ag为电极的电导,可归结于电极和分子的耦合不同造成的.与同样条件下测量得到的烷基链羧酸单分子结电导只存在一套值相比,对苯二甲酸表现出两套电导值,反应了分子内主链对分子结电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裂 分子结电导 电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末端基团对分子结输运性质的影响:第一性原理的研究
13
作者 侯志宇 于景新 +2 位作者 丁万杰 刘秀英 李晓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14-417,422,共5页
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和密度泛函理论(NEGF-DFT)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苯基分子通过不同端基对称或不对称锚定在Au(100)电极上的单分子量子输运计算。在所考虑的4种结构中,C_(6)H_(5)S的电子耦合要略强于苯硫酚,由于—S作为末端基团比—SH... 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和密度泛函理论(NEGF-DFT)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苯基分子通过不同端基对称或不对称锚定在Au(100)电极上的单分子量子输运计算。在所考虑的4种结构中,C_(6)H_(5)S的电子耦合要略强于苯硫酚,由于—S作为末端基团比—SH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电子,这导致了显著的电流整流效应,但响应的稳定性比苯硫酚分子差。苯硫酚分子在0.5V以上的外加电压下,在非对称性、非线性和响应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二极管效应,虽然只有一个H原子的差异,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苯硫酚分子的结构及其二极管特性有利于成为界面改性材料,提高器件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 电子输运 非平衡态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黑磷和蓝磷扩展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
14
作者 孙豆豆 苏文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05-2111,2128,共8页
本工作应用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维材料单层黑磷扩展分子结和蓝磷扩展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以及在应力作用下能隙和伏安特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两种扩展分子结在发生应变(拉伸和压缩)过程中,随着应变(拉伸和压... 本工作应用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维材料单层黑磷扩展分子结和蓝磷扩展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以及在应力作用下能隙和伏安特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两种扩展分子结在发生应变(拉伸和压缩)过程中,随着应变(拉伸和压缩)的增加,HOMO能量和LUMO能量逐步靠近,导致能隙逐渐降低,分别减小了0.67eV和1.33eV。能隙降低,同时导通轨道间隔和导通轨道迁移率也降低,导致伏安特性曲线中量子化台阶逐渐消失,出现了类似金属的I-V曲线特点。此外,单层黑磷扩展分子结在0.75~2.00V范围内产生稳定电流,有望应用于电路中的稳流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 蓝磷 扩展分子结 电子输运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自组装分子结中电荷隧穿与跳跃传输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宾 于曦 胡文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8-305,共8页
采用硫醇自组装单层膜结合悬浮纳米线技术制备了分子结器件,对比研究了非电活性的1-十一烷基硫醇(C11)和电活性的二茂铁己硫醇(FHT)分子结的电荷传输特性.结合两种传输机理,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拟合了分子结的电流-电压特性,发现了氧化还... 采用硫醇自组装单层膜结合悬浮纳米线技术制备了分子结器件,对比研究了非电活性的1-十一烷基硫醇(C11)和电活性的二茂铁己硫醇(FHT)分子结的电荷传输特性.结合两种传输机理,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拟合了分子结的电流-电压特性,发现了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二茂铁(Ferrocene,Fc)可以使电荷传输机理由隧穿变成隧穿与跳跃共存.结合变温实验验证了这一机理,并对这种混合机理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学 分子结 电荷传输 隧穿与跳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_(5))Fe]_(∞)/四元环二嵌段共聚小分子/[(Ge_(5))Fe]_(∞)分子结自旋输运性质
16
作者 王欢 律海朝 +2 位作者 张强 刘晓杰 尹海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研究四元环二嵌段共聚小分子自旋输运性质以及嵌入嘧啶基对分子结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心区为4,4′-二苯基联苯分子时,在极小偏压,磁阻接近于无穷大,随着偏压的增大磁阻逐渐减小...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研究四元环二嵌段共聚小分子自旋输运性质以及嵌入嘧啶基对分子结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心区为4,4′-二苯基联苯分子时,在极小偏压,磁阻接近于无穷大,随着偏压的增大磁阻逐渐减小,在较大偏压下磁阻变为负值.当嵌入嘧啶基后,在一定的偏压下,嵌入2个嘧啶基的分子结磁阻接近零,嵌入3个嘧啶基结构,磁阻小于零,嵌入4个嘧啶基结构时,磁阻最大.通过分析五种分子结在非平衡态下的透射谱,进一步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 自旋输运 磁阻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上最强分子结有望创造出新一代高分子材料
17
《纺织科学研究》 2017年第3期6-6,共1页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制备出迄今为止最紧密的结状物理结构。在曼彻斯特大学化学学院教授DavidLeigh的带领下,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让多条分子链交织在一起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出的分子结状结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制备出迄今为止最紧密的结状物理结构。在曼彻斯特大学化学学院教授DavidLeigh的带领下,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让多条分子链交织在一起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出的分子结状结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度和复杂程度。这个分子结由含有192个原子的长约20纳米的分子链经8次交叉所形成的闭合分子环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 分子材料 曼彻斯特大学 物理 化学学院 研究人员 分子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分子骨架对单分子电导的影响
18
作者 王铭桢 王治业 +3 位作者 李梦晓 卢玉华 王旭 李云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STM-BJ)及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不同π共轭面积的稠环芳烃分子结中的电荷传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子均存在高电导(GH)与低电导(GL)两种电导态,对应单分子结中Au-π与Au-S两种结合构型.对于GL态,π共轭面积的增大使得HOMO能级逐渐接近金费米能级,呈现出G_(DT-A)>G_(DT-N)>G_(DT-B)的电导趋势.对于GH态,电导值不会随π共轭面积的增大而发生明显改变,但稠环芳烃扭转角的增大会引起空间位阻的增强,使Au-π结合概率降低,导致Au-π与Au-S两种分子构型的比例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扫描隧道显微镜裂技术 分子结 合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机-有机大分子异质结的半透明有机光伏
19
作者 严雪 李鸿祥 +3 位作者 胡颖玥 严岑琪 王嘉宇 程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152,共9页
以宽带隙p型无机半导体给体硫氰化亚铜(CuSCN)与大分子受体Y6制备了双层异质结活性层结构的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CuSCN与Y6制备得到的器件性能较低,以表面处理和添加剂的形式在活性层中引入1,8-二碘辛烷(DIO),能提高CuSCN空穴导... 以宽带隙p型无机半导体给体硫氰化亚铜(CuSCN)与大分子受体Y6制备了双层异质结活性层结构的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CuSCN与Y6制备得到的器件性能较低,以表面处理和添加剂的形式在活性层中引入1,8-二碘辛烷(DIO),能提高CuSCN空穴导电性及改善Y6的形貌,进而提升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从而基于引入DIO的活性层体系制备的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获得了最高的短路电流密度(7.48 mA/cm^(2))和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3.37%),远高于原始未处理器件(5.40mA/cm^(2),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半透明 无机 分子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的分子微胶囊包结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红 薛莹雯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4,共3页
β-CD具有包结染料的作用,可以将其用作染整加工过程中的匀染剂。另外,采用β-CD包结废染液中的残余染料,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部分染料。文章讨论了β-CD对分散染料的包结性能。
关键词 分子微胶囊包技术 Β-环糊精 分散染料 匀染剂 织物 染色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